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9796发布日期:2019-02-01 19:3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交通、航空、水运、军事指挥和课堂教学等领域中,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往往需要大屏幕显示。而现有技术中,这种大屏幕显示通常是由多个小型显示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这种小型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一个显示设备01、一个触摸框02和一个主机03,触摸框02设置在显示设备01的四周,从而将显示设备01封装在触摸框02中,并且触摸框02与显示设备01都分别与主机03连接,主机03可以根据触摸框02的反馈的数据对显示设备01进行控制。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为了实现相应的功能,每一个触摸框02都需要设置一些电路,因此,为构成大屏幕中的每个小型显示装置都分别设置一个独立的触摸框02,其生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生产成本。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所述触控显示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显示设备;

触摸框;

触摸转接板;

至少一个主机;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设备在所述触摸框中阵列排布;所述触摸框连接所述触摸转接板,所述触摸转接板分别连接各主机;每个主机连接至少一个显示设备。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触摸转接板为微型控制芯片MCU。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触摸转接板通过数据传输接口连接于所述各主机。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个数据传输接口为通信串行总线接口、蓝牙接口或者红外线接口。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每个主机通过显示屏排线连接于显示设备。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根显示屏排线为视频图形阵列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显示接口或顶点缓冲接口。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触控显示系统中,每个主机连接一个显示设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所述触控显示系统包括:触摸框、在所述触摸框中阵列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设备、触摸转接板、主机;

所述触摸框,用于采集用户在显示设备上的触控位置信息,并将所述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触摸转接板;

所述触摸转接板,用于将所述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对应的主机;

所述主机,用于接收所述触控位置信息,并控制所述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触控显示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显示设备;

所述触摸框;

所述触摸转接板;

至少一个主机;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设备在所述触摸框中阵列排布;所述触摸框连接所述触摸转接板,所述触摸转接板分别连接各主机;每个主机连接至少一个显示设备。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触摸转接板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将所述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所述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对应的主机。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将多个显示设备阵列排布在一个触摸框中,直接由一个触摸框识别触控位置信息,由这一个触摸框经过触摸转接板与各主机进行连接,从而由各主机控制相应的显示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显示设备共用一个触摸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为构成大屏幕显示的每个小型显示装置都分别设置一个触摸框而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标识,但这些标识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标识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标识可以被称为第二标识,类似地,第二标识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标识。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每个显示设备都分别设置一个触摸框,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系统,该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触控显示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显示设备10;

触摸框20;

触摸转接板30;

至少一个主机40;

其中,至少两个显示设备10在触摸框20中阵列排布;触摸框20连接触摸转接板30,触摸转接板30分别连接各主机40;每个主机40连接至少一个显示设备10。

其中,触摸框20中设置有能够采集用户输入的触摸操作装置以及识别触摸位置的控制器。下面以红外触摸框为例,说明触摸框20采集识别用户触摸操作的过程。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触摸框的结构图。红外触摸框20四周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装置201和红外接收装置202,并且红外发射装置201和红外接收装置202总是相对设置,例如,一个矩形红外触摸框20,水平方向的两个边框内侧,一个边框的内侧设置红外发射装置201,另一个边框的内侧对应设置红外接收装置202;垂直方向的两个边框,一个边框的内侧设置红外发射装置201,另一个边框的内侧对应设置红外接收装置202,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红外收发装置在红外触摸框20内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事物干扰时,红外触摸框20中的红外接收装置202总能接收到对应的红外发射装置201发射的红外线;而当有事物放置在红外触摸框20内的某个位置时,该位置对应的红外线被该事物阻挡了原本的传输路径,因此,对应的红外接收装置202就接收不到红外线,因而红外触摸框20中设置的控制器通过确定未接收到红外线的红外接收装置202就可以确定触摸位置。

请再次参考图2,基于触摸框20的工作特性,将显示设备10设置在触摸框20中,触摸框20与显示设备10构成一个显示屏,该显示屏为一种触控显示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摸框20中阵列排布着至少两个显示设备10,基于触摸框20形成的红外线矩阵,建立一个坐标系,根据每个显示设备10在触摸框20中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出每个显示设备10对应的坐标范围,将每个显示设备10对应的坐标范围写入到触摸转接板30中,以使得触摸转接板30能够识别触控位置信息对应的显示设备10。

具体地,如图2所示,触摸转接板30中设置有该触控显示系统中的每个显示设备10在触摸框20内的坐标范围,触摸框20与触摸转接板30连接,触摸框20将识别到的触控位置信息传输给触摸转接板30,触摸转接板30基于每个显示设备10在触摸框20内的坐标范围,识别出该触控位置信息所属的显示设备10,然后,触摸转接板30将该触控位置信息传输给该所属的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主机40接收触控位置信息后,控制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转接板30分别连接各主机40,也就是说,触摸转接板30与各主机40并行连接,或者说,触摸转接板30与各主机40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连接路径,当触摸转接板30识别出触控位置信息所属的显示设备10之后,能够直接通过相应的连接路径将触控位置信息传输给与该触控位置信息所属的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各个主机40接收到触摸转接板30传输的触控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接收的触控位置信息直接对相应的显示设备10进行控制,从而节省了对主机资源的占用,并且进一步提高主机40对显示设备10的控制性能,提高控制效率。

补充说明的是,当存在多点触控时,即当触摸框20识别到多个触控位置信息时,触摸转接板30识别出每一个触控位置信息所属的显示设备10,然后,将每个触控位置信息通过相应的连接路径分别传输给与每个触控位置信息所属的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

可选的是,触摸转接板30为微型控制芯片(Micro Control Unit,MCU)。

可选的是,触摸转接板30通过数据传输接口连接于各主机40。其中,触摸转接板30连接各主机40所使用的每个数据传输接口为通信串行总线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蓝牙接口或者红外线接口,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接口的类型不限于前述列举的这些。

可选的是,每个主机40通过显示屏排线连接于显示设备10。其中,连接主机40和显示设备10的每根显示屏排线为视频图形阵列接口(Video Graphics Array,VGA)、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显示接口(Display Port,DP)或顶点缓冲接口(Vertex Buffer Object,VBO),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排线的类型不限于前述列举的这些。

可选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对每个显示设备10分别独立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设置触控显示系统中的显示设备10的数量与主机40的数量相同,并且显示设备10与主机40一一对应,即每个主机40连接一个显示设备10。

可选的是,为了节省主机40对显示设备10的控制成本,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一个主机40还可以控制多个显示设备10,即该触控显示系统中的一个主机40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显示设备10;或者,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若触控显示系统中包括两个以上显示设备10,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机40,该触控显示系统中的部分主机40对多个显示设备10进行控制,部分主机40对指定的一个显示设备10进行控制,即该触控系统中的部分主机40连接多个显示设备10,部分主机40连接一个显示设备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将多个显示设备10阵列排布在一个触摸框20中,直接由一个触摸框20识别触控位置信息,由这一个触摸框20经过触摸转接板30与各主机40进行连接,从而由各主机40控制相应的显示设备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个显示设备10共用一个触摸框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为构成大屏幕显示的每个小型显示装置都分别设置一个触摸框20而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触控显示系统,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系统包括:触摸框20’、在触摸框20’中阵列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设备10’、触摸转接板30’、主机40’;

触摸框20’,用于采集用户在显示设备10’上的触控位置信息,并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触摸转接板30’。

其中,触摸框20’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如,通信串行总线接口(UniversalSerial Bus,USB))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触摸转接板30’;或者,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如,点对点通信)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触摸转接板30’。

触摸转接板30’,用于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

其中,触摸转接板30’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例如,触摸转接板30’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或者,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例如,触摸转接板30’通过Wi-Fi将触控位置信息发送给与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对应的主机4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实现触摸转接板30’与各主机40’之间信息交互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触摸转接板30’与主机40’之间的信息交互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主机40’,用于接收触控位置信息,并控制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

其中,主机40’控制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时,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的方式,向该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发送相应的控制数据,从而使得触控位置信息所属显示设备10’执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给出了一种比较具体的触控显示系统,该触控显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显示设备10’;触摸框20’;触摸转接板30’;至少一个主机40’;

其中,至少两个显示设备10’在触摸框20’中阵列排布;触摸框20’连接触摸转接板30’,触摸转接板30’分别连接各主机40’;每个主机40’连接至少一个显示设备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