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超网络称重集中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572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超网络称重集中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超网络称重集中接线器。



背景技术:

在治超检测站的卸货场通常都安装有地磅(含仪表)、线圈感应器、轮轴传感器、车牌抓拍机、环境相机、动态显示大屏等设备;在治超站机房电脑需要与这些设备连接通讯,其中车牌抓拍机/环境相机是使用RJ45网络线通讯、地磅仪表/线圈感应器/轮轴传感器使用的是RS232/RS485串口线通讯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机房和地磅机柜之间铺设多个线道及铺设多组不同的线路,施工繁琐,有时因场地原因,出现诸多不便;并且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检修设备及线路时,工程量大;在机房的电脑连接了多组RS232/485串口信号线,容易出现串口连线松落及其他串口故障引发系统故障;增加维护成本,这些不方便性给此类设备的广泛使用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治超网络称重集中接线器,将多组RJ232/485串口通讯转化为RJ45通讯,在机房电脑只需要通过一根RJ45网络线与地磅设备连接通讯,机房与地磅机柜之间只需要铺设一组RJ45网络线和供电线路,大大简化施工难度和检修维护难度;同时避免机房电脑出现串口连线松落和串口故障引发的系统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超网络称重集中接线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串转网转换器、电源转换器,外壳上设置有一个交换机、110/220v输入电源接线桩、一组5v/12v/24v输出电源接线桩、一组RS232/RS485串口,所述110/220v输入电源接线桩、一组5v/12v/24v输出电源接线桩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一组RS232/RS485串口、交换机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转网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换机包括至少5个RJ45网络口。

优选的,一组RS232/RS485串口包括3个RS-232端口和1个RS-485端口,3个RS-232端口和1个RS-485端口并联连接。

使用时,从机房铺设一根RJ45网络线和一根110/220v电缆线,将网线接在集中接线器的RJ45网络口上,将电缆线连接到输入电源上;从集中接线器的12v输出电源接线桩接出一组电源线到抓拍相机和监控相机电源接线桩上,将抓拍相机和监控相机的网线接到集中接线器的RJ45网络口上;从集中接线器的24v输出电源接线桩接出一组电源线到地磅仪表电源上,将地磅仪表的RS485(或RS232)输出口通过串口线连接到集中接线器的RS485(或RS232)输入口;从集中接线器对应电压的输出电源接线桩上接出一组电源线到线圈感应器上和轮轴传感器上,并将线圈感应器和轮轴传感器的RJ485输出口通过串口线连接到集中接线器的RS485输入口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多组RJ232/485串口通讯转化为RJ45通讯,在机房电脑只需要通过一根RJ45网络线与地磅设备连接通讯,机房与地磅机柜之间只需要铺设一组RJ45网络线和供电线路,大大简化施工难度和检修维护难度;同时避免机房电脑出现串口连线松落和串口故障引发的系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治超网络称重集中接线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串转网转换器、电源转换器,外壳上设置有一个交换机、110/220v输入电源接线桩、一组5v/12v/24v输出电源接线桩、一组RS232/RS485串口,所述110/220v输入电源接线桩、一组5v/12v/24v输出电源接线桩分别连接在所述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一组RS232/RS485串口、交换机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转网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换机包括至少5个RJ45网络口。

优选的,一组RS232/RS485串口包括3个RS-232端口和1个RS-485端口,3个RS-232端口和1个RS-485端口并联连接。

使用时,从机房铺设一根RJ45网络线和一根110/220v电缆线,将网线接在集中接线器的RJ45网络口上,将电缆线连接到输入电源上;从集中接线器的12v输出电源接线桩接出一组电源线到抓拍相机和监控相机电源接线桩上,将抓拍相机和监控相机的网线接到集中接线器的RJ45网络口上;从集中接线器的24v输出电源接线桩接出一组电源线到地磅仪表电源上,将地磅仪表的RS485(或RS232)输出口通过串口线连接到集中接线器的RS485(或RS232)输入口;从集中接线器对应电压的输出电源接线桩上接出一组电源线到线圈感应器上和轮轴传感器上,并将线圈感应器和轮轴传感器的RJ485输出口通过串口线连接到集中接线器的RS485输入口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