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7029发布日期:2019-06-26 00:5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由于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如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包括:ABCD四个面,其中,AD面为笔记本电脑的外表面,B面为显示屏,C面中是输入键盘,该笔记本的两个部分(AB面所在结构以及CD面所在结构)的厚度一致,设计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优选的,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使得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是背离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其中,具有厚度差的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和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相邻,且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和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之间具有落差;或其中,具有厚度差的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和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间隔,且两个局部之间的厚度差在第一面均匀体现;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二本体,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面,且所述第二面显露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显示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设置在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且所述处理电路和所述显示组件在显示方向上重叠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尺寸不同,使得所述第一局部的厚度对应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局部的厚度对应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基于所述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面,所述第二面是朝向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三面是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二面与第三面相对时,所述第二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二本体的厚度;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面是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面的面,所述第二局部显露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所述显示组件;

其中,所述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局部的厚度;所述主体的第二局部的厚度大于第三局部的厚度;第一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一距离,第二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二距离,第三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三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三距离;

其中,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具有落差,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具有落差;或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均匀下降,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具有落差;或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均匀下降,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均匀下降;或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具有落差,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均匀下降;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是因为放置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导致的厚度差,厚度差以均匀或落差形式体现;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是两个本体导致,且外露第二显示装置。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其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该电子设备中,主体中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中第一本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中第一本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中第二本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出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采用笔记本等具有两部分结构的设备,该两部分结构可以有多个状态,既可以折叠到一起也可以打开,

如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下结构:主体201和连接装置202;

其中,该主体201,具有第一本体203和第二本体204;

其中,该连接装置202,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中,主体中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与单一设计的笔记本电脑完全不同,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单一的问题。

具体的,该连接装置具体可以采用铰链结构,以实现将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铰接在一起。

具体实施中,该连接装置可以是插拔装置,基于该连接装置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插接在一起。

具体的,该第一侧是该第一本体的转动轴,该第二侧作为该第二本体的转动轴,使得该第一本体以及该第二本体均能够进行转动,以实现二者的相对运动。

在本图2中,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靠近的状态,即该笔记本处于闭合的状态。

其中,该图中,A1表示该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A2表示该主体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其中,该主体的两个局部的厚度不一样,具体是其该靠近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较大而其远离该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主体的两个局部的厚度不一样,与笔记本从外观上来看是一个表面平整的扁长方体完全不同,样式结构新颖。

需要说明的是该两个局部的厚度不一样的具体形式在后续实施例中会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不做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主体的两个局部的大小/尺寸等不做限制,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靠近和远离是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同一方向上的两个局部,进一步限定是在和转轴/侧满足垂直条件的方向。(其中,该垂直条件是指,垂直、或角度近似垂直的方向),具体是与该连接装置的距离而言,与该连接装置距离较近的局部是为靠近其的局部,与该连接装置距离较远的局部是为远离的局部。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体,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其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该电子设备中,主体中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该电子设备的结构样式与现有的笔记本电脑不同,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单一的问题。

如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一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下结构:主体301和连接装置302;

其中,该主体301,具有第一本体303和第二本体304;

其中,该连接装置302,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

其中,该主体的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是基于第一本体的局部的厚度不同实现。

具体的,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305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306厚度,使得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其中,第二本体厚度近似相同,或者也是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较厚也可以,这样,该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综合得到的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局部的厚度。

当然,具体实施中,该第二本体的厚度设计可以第一本体相反,但是第一本体的厚度差异更大,故综合的厚度也能够使得该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局部的厚度。

具体的,该第一本体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的具体实现在后续会做详述,本图3中仅是用于简单说明该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即可。

如图4所示的是该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401和连接装置402,该主体包括第一本体403和第二本体404;

其中,该该图4中,A1表示该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A2表示该主体的第二局部的厚度,该A1>A2;B1用于表示该第一本体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B2用于表示该第一本体远离该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该B1>B2;C1用于表示该第二本体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C2用于表示该第二本体远离该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

该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A1=B1+C1;主体的第二局部的厚度A2=B2+C2。

其中,该C1与C2的大小关系不定,该C1可以大于、等于或者小于C2;但是,该A1>A2恒成立。

具体的,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面,且所述第一面是背离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

如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中第一本体的一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是第一本体的侧视图,该第一本体501包括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502和远离连接装置的局部503,该局部502和局部503对应的第一面504中具有厚度差。

具体的,该具有厚度差的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和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相邻,且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和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之间具有落差。

具体的,落差是指两个高度不同的面之间是非均匀变化的。

其中,该落差体现在该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例如,笔记本电脑的A面),时,该第一面中的落差有连接面,其该连接面是有角度的。

如图5所示的,该第一本体在第一面中具有一厚度差,该厚度较大的区域对应的是局部502,该厚度较小的区域对应的是局部503,该两个厚度差的区域在该第一面中构成台阶结构,在本图中,该两个局部自身所包含的区域内无厚度差。

其中,该第一本体中该局部502区域仅是该第一本体中较小的区域,如图5所示的,其是在该第一本体中靠近该连接装置的部分形成一个具有落差的台阶结构,且该第一本体中的第一面中仅有该局部502区域具有厚度差,其他区域是平滑的面。

如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中第一本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是第一本体的侧视图,该第一本体601包括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602和远离连接装置的局部603,该局部602和局部603对应的第一面604中具有厚度差,该图5中,连接装置605厚度与该局部602厚度相同。

具体的,该具有厚度差的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和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间隔,且两个局部之间的厚度差在第一面均匀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该第一本体的两个局部具有厚度差,但是该厚度差均匀设置,即在第一面中体现的是一个均匀的面,方便用户握持,并在携带过程中减少刮擦等情况。

其中,该第一本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第一本体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是相反的两侧。

如图6所示的,该第一本体在第一面中具有一厚度差,该厚度较大的区域对应的是局部602,该厚度较小的区域对应的是局部603,该两个厚度差的区域在该第一面中连续,以使得该两个局部的厚度差在该第一面604均匀体现,在本图中,该两个局部自身所包含的区域内具有均匀的厚度差,以使得该第一面是一个平面。

该图6中,该第一本体是一个楔形结构,该局部602所在区域厚度较大,该局部603所在区域厚度较小。

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二本体,是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面,且所述第二面显露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显示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设置在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且所述处理电路和所述显示组件在显示方向上重叠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笔记本,参考图1,AB部分是没有楔形结构的,而在B面中,屏幕下侧的边框处的宽度远大于屏幕是左右以及上出侧的边框宽度,这是因为该屏幕下侧的边框内设置有与屏幕相关的电路,而这使得用户的视觉体验较差,且无法克服该技术难题。

因此,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中设置有第一显示装置,该处理电路和发光组件重叠设置,且该处理电路可以设置在该第一本体中厚度较大的区域中,以使得该发光组件(对应显示屏幕)的下边框更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该屏幕相关的电路设置在第二本体(如CD部分)中,则会涉及走线的问题,且第一本体整体加厚会导致浪费空间,所以,本实施例中加厚该第一本体厚度,并在该加厚的空间中设置该屏幕相关的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中,该第一本体中加厚的部分(即该厚度较大的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大小,与该处理电路的大小匹配设置,以使得该台阶结构最小化或者该该均匀斜面的角度最小。

如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中电子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该结构示意图是该电子设备的主视图,包括主体701、连接装置702;其中,该主体包括第一本体703和第二本体704,该第一本体703和第二本体704基于连接装置702打开,该第一本体703与第二本体704之间具有一夹角。该第一本体的第二面705中显露有第一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706(显示屏),而该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707,其具体设置在该第一本体701中靠近连接装置702的局部,该处理电路707与该发光组件706在显示方向上重叠设置。

其中,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时,该第一本体中的第一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具体为该笔记本B面设置的显示屏,其作为显示屏能够其对笔记本中各种待显示信息进行显示。

具体的,该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是该B面显示屏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中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连接装置的局部的厚度,而该第一本体中靠近连接装置的局部设置有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该第一本体中第二面对应设置有该第一显示电路的发光组件,该处理电路与发光组件在显示方向上重叠设置,电子设备无需为该处理电路在该显示屏旁边设置专用区域,使得该第二面中发光组件对应的显示屏的下边框较窄,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如图8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一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下结构:主体801和连接装置802;

其中,该主体801,具有第一本体803和第二本体804;

其中,该连接装置802,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本体803和第二本体804尺寸不同,使得所述第一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一本体的厚度和第二本体的厚度,第二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二本体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本体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不对该第一本体的具体结构做解释。

如图8中所示的是该电子设备的侧视图,该图中,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靠近的状态,即该笔记本处于闭合的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基于所述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面,所述第二面是朝向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三面是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二面与第三面相对时,所述第二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二本体的厚度。

从侧面来看,该第二面和第三面相对时,即该笔记本处于闭合的状态,该第一本体的长度大于该第二本体的长度,该第二本体中部分结构未被该第一本体遮挡。

则,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落差。

具体的,落差是指两个高度不同的面之间是非均匀变化的。

其中,该落差体现在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时,该第一本体的第二面与第二本体的第三面之间具有逻辑连接面(并没有实际连接面),该连接面是有角度的。

其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

具体的,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面是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面的面,所述第二局部显露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所述显示组件。

其中,该第二局部至少部分显露该显示组件,其可以是全部显露该显示组件,也可以是部分显露该显示组件。

如图9所示的是该实施例3中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901和连接装置902。其中,该主体901,具有第一本体903和第二本体904;其中,该连接装置902,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面905中设置有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906,而该发光组件906未被该第一本体903遮盖。当该第一本体的第二面与该第二本体的第一面靠近,该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该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906中显示的信息也能够被用户视觉感知。

其中,该第二显示装置用于对电子设备中的一些系统信息进行显示,如时间、天气、与外部设备连接状态等各种系统信息、社交应用的新信息、以及电子设备中正在运行的原任务的执行进度等,以实现不需要翻开该第一本体就可以查看该第二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内容,节省翻动第一本体查看的时间,提高效率。

其中,该电子设备为笔记本时,该第二本体中的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具体为该笔记本C面设置的显示屏。

例如,当外部设备通过蓝牙(Bluetooth)与电子设备相连时,可以在该C面设置的显示屏中显示蓝牙连接状态的图标。

具体实施中,该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屏,也可以采用功耗较低的电子墨水屏幕(E ink screen)或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

其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尺寸。

具体实施中,该感应装置可以与该发光组件重叠设置。

具体的,该感应装置小于该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的尺寸时,该感应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该发光组件的中间区域。

如图10所示的是该电子设备实施例3中第二本体的一结构示意图,该图10所示的是第二本体的俯视图,该第二本体1001的第一面中设置有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1002,还设置有感应装置1003,其中该感应装置1003尺寸小于该发光组件1002,且该感应装置与发光组件重叠设置,用户可以基于该感应装置仅需感应操作。

具体实施中,该第二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可以与该第一显示装置的显示内容不同,也可以是将第一显示装置的部分显示内容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闭合在一起时,该第二显示装置显示内容,用户可以对该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控制;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打开时,用户可以对该第一显示装置进行控制,该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显示或者不显示。

具体的,该对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该感应装置实现。

具体的,当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打开时,该第二显示装置重叠设置的感应装置可以作为触摸板使用,具体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第一显示装置中的光标或者用户进行输入手势操作。

具体实施中,该电子设备开机后,该第二显示装置即可开启进行显示。

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以通过在该感应装置中进行操作,实现对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信息进行控制或者实现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显示的切换。

具体实施中,该感应装置可以为普通的触控感应装置,即对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行感应,可以包括指纹识别功能,即能够对用户的指纹进行识别。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尺寸不同,使得所述第一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一本体的厚度和第二本体的厚度,第二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基于所述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面,所述第二面是朝向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三面是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二面与第三面相对时,所述第二局部的厚度对应第二本体的厚度。并且第二显示装置的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三面是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面的面,所述第二局部显露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所述显示组件。该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尺寸小于该第二本体,以使得该第二本体中部分结构未被该第一本体遮挡,而该第二本体中还设置有一第二显示装置,以实现基于该第二本体未被遮挡的部分中进行显示内容,方便该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闭合时,基于该第二显示装置显示信息,方便用户查看。

如图11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4的一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下结构:主体1101和连接装置1102;

其中,该主体1101,具有第一本体1103和第二本体1104;

其中,该连接装置1102,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二局部的厚度。

其中,该主体的两个局部的厚度不同是主体中三个局部的厚度不同实现。

具体的,该所述主体的第一局部1105的厚度大于第二局部1106的厚度;

所述主体的第二局部的厚度大于第三局部1107的厚度;

第一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一距离,第二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二距离,第三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三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三距离。

其中:该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之间的厚度差可以分别通过落差和均匀下降实现。

具体的,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具有落差,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具有落差;或

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均匀下降,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具有落差;或

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均匀下降,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均匀下降;或

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具有落差,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均匀下降。

如图12所示主体的一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局部1201、第二局部1202和第三局部1203;

其中,(a)为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具有落差,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具有落差;(b)为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均匀下降,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具有落差;(c)为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均匀下降,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均匀下降;(d)为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具有落差,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均匀下降。

其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两个显示装置;

其中,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是因为放置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导致的厚度差,厚度差以均匀或落差形式体现;

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是两个本体导致,且外露第二显示装置。

具体的,该第二局部属于第一本体,该第三局部属于第二本体,使得该两个本体之间具有高度差。

其中,由于该第二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二距离,第三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三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三距离,则可知该第二局部与第三局部与连接装置的距离不同,即该第三局部未被该第二局部遮挡,导致该第二显示装置外露。

如图13所示的,为该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主体的俯视图,该主体包括第一本体1301和第二本体1302,该第一本体中包括第一局部1303和第二局部1304,该第二本体包括第三局部1305。

其中,该第一局部1303和第二局部1304具有厚度差,且该厚度差以落差(台阶)形式体现,该第二局部与第三局部也具有厚度差,该厚度差也是以落差形式体现。

其中,该第三局部1305中设置有第二显示装置1306,且,感应装置1307与该第二显示装置重叠设置,并且该感应装置尺寸小于第二显示装置的发光组件尺寸。

如图14所示的,为该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主体的侧视图,该主体包括第一本体1401和第二本体1402,该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中包括第一局部1403和第二局部1404,该第二本体包括第三局部1405。

其中,该第一局部1403和第二局部1404具有厚度差,且该厚度差以落差(台阶)形式体现,该第二局部于第三局部也具有厚度差,该厚度差也是以落差形式体现。

在图13-14所示的结构中,该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的厚度差是以落差形式体现,但并不限制于此。

具体实施中,该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的厚度差可以为1.8mm(毫米)。

如图15所示的,为该电子设备实施例4中主体再一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主体的主视图,该主体包括第一本体1501和第二本体1502,该第一本体的第二面1504中设置有第一显示装置1505,该第二本体包括第三局部1506。

其中,该第一显示装置1505周边具有均匀的边框1507。

该第二本体1502的第一面中包括第一区域1508和第二区域1509,该第一区域设置有键盘,该第二区域为电子设备C面掌托位置,其设置有第二显示装置1510和感应装置1511。

具体实施中,该边框1507可以为2.7mm。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中,所述主体的第一局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局部的厚度;所述主体的第二局部的厚度大于第三局部的厚度;第一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一距离,第二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二距离,第三局部和连接装置具有第三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三距离。其中,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是因为放置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导致的厚度差,厚度差以均匀或落差形式体现;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是两个本体导致,且外露第二显示装置。该方案中,主体具有三个不同厚度的局部,且相邻的两个局部之间具有距离差,使得第一显示装置的处理电路能够被放置在第一局部增加厚度的空间,保证第一本体中显示装置的底边框更窄,而第二局部与第三局部的该厚度差以及距离,使得第二待显示装置被外露,保证用户无需打开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就能够对显示内容进行查看,查看方便快捷。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