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8052发布日期:2019-06-13 14:0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属于电气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是当正常受电电源停运时,自动受电备用电源的自动装置,称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成为电网发展的趋势,在变电站中使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存在许多不利的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均会影响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靠稳定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包括MCU、AD采样电路、开出电路、开入电路和保护电路;

AD采样电路、开出电路、开入电路和保护电路均与MCU连接,AD采样电路采集备用电源的电流数据,开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开关信息检测电路,开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备用电源的继电器,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过流低压保护电路。

还包括与MCU连接的通信电路和显示器。

还包括壳体和6个插板,MCU、AD采样电路、开出电路、开入电路、保护电路和通信电路分别集成在6个插板一个侧面上,插板的底端设置有插针,壳体的顶部开口,壳体内设置有分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分隔板上开有6条通槽,与通槽相对的下腔底板上设置有与插针匹配的插槽,插板的底端穿过通槽嵌入插槽。

显示器设置在壳体前面板上。

插板的空白处、壳体的内壁、壳体的表面以及分隔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一层屏蔽薄膜。

还包括与MCU连接的键盘。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护电路和AD采样电路,保护电路提供过流和低压保护功能,AD采样电路可实时检测备用电流的电流数据,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本实用新型的每个部件均集成在不同的插板上,损坏后不仅便于更换,同时也避免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3、本实用新型包裹屏蔽薄膜,能有效防止外部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板插入插槽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包括MCU、AD采样电路、开出电路、开入电路、保护电路、键盘、通信电路和显示器;

AD采样电路、开出电路、开入电路、保护电路、键盘、通信电路和显示器均与MCU连接,AD采样电路采集备用电源的电流数据,开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开关信息检测电路,开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备用电源的继电器,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过流低压保护电路。

MCU采用32位DSP单片机;开入电路为装置提供开入信息,包括备用电源和工作电源侧继电器的分合位;键盘作为信息查询、定值设定等的输入;显示器为人机交互界面;保护电路为装置提供过流、低压保护;开出电路为装置保护和控制动作的继电开出;通信电路用以将装置采集的数据和开出动作信息转出,支持RS485串口通信;AD采样电路实时检测备用电流的电流数据。

如图2和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壳体1和6个插板2,MCU、AD采样电路、开出电路、开入电路、保护电路和通信电路分别集成在6个插板2一个侧面上,插板2的底端设置有插针,显示器设置在壳体1前面板上,壳体1的顶部开口,壳体1内设置有分隔板3,将壳体1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分隔板3上开有6条通槽,与通槽相对的下腔底板上设置有与插针匹配的插槽4,插板2的底端穿过通槽嵌入插槽4,插板2的空白处、壳体1的内壁、壳体1的表面以及分隔板3的表面均设置有一层屏蔽薄膜,能有效防止外部的电磁干扰。

上述装置设置有保护电路和AD采样电路,大大增加了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该装置的每个部件均集成在不同的插板2上,损坏后不仅便于更换,同时也避免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