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方法、内存监控方法、装置、介质与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5099发布日期:2019-11-16 00:3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系统检测方法、内存监控方法、装置、介质与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系统检测方法、内存监控方法、系统检测装置、内存监控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开发人员在开发新系统,或者将原有系统升级为新系统后,应用程序与新系统之间可能存在适配性的问题,导致内存异常,例如:应用程序在被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程序与系统之间的逻辑错误,导致内存未释放或无法释放,造成系统内存的浪费,即内存泄漏。因此,需要对新系统进行检测。现有技术大多是在发布新系统前,对其进行压力测试,以监控是否有异常,然而压力测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将内存异常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导致不能消除内存方面的隐患。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背景技术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系统检测方法、内存监控方法、系统检测装置、内存监控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无法充分检测内存异常的问题。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对所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可选的,所述获取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包括:周期性监测各所述终端的内存使用率;获取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的所述终端上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可选的,所述可疑进程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n个进程,n为预设的正整数;所述终端上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的进程;处于黑名单上的进程。可选的,所述内存使用数据包括:进程占用的内存的分布数据。可选的,所述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对所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包括:根据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将所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与相同进程的所述内存使用参数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进程是否为所述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内存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根据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和所述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终端上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其中,所述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是服务器通过统计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而得到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系统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分析模块,用于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对所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周期性监测各所述终端的内存使用率,获取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的所述终端上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可选的,所述可疑进程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n个进程,n为预设的正整数;所述终端上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的进程;处于黑名单上的进程。可选的,所述内存使用数据包括:进程占用的内存的分布数据。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将所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与相同进程的所述内存使用参数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进程是否为所述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内存监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和所述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所述待检测终端上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其中,所述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是服务器通过统计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而得到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系统检测方法或内存监控方法。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系统检测方法或内存监控方法。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一个或多个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服务器从终端获取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再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一方面,测试环境模仿系统真实运行的情况,从终端获取的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可以反映待检测系统的内存真实状况,从而较为充分的暴露出内存的各种异常问题,提高系统检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作为参照,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待检测系统中的异常进程,例如存在内存泄漏问题的进程、内存分配异常的进程等,这是压力测试等其他检测方法所无法实现的。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运行环境的系统架构图;图2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检测方法的子流程图;图4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另一种系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内存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图6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7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内存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图8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图9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首先提供一种系统检测方法。图1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方式运行环境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100可以包括:终端101、102、103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104和服务器105。其中,终端101、102、103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终端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等;网络104用于在终端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服务器105可以是进行系统测试的后台服务器。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系统检测方法可以由上述服务器105执行。图2示出了该方法的一种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0~s220:步骤s210,获取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其中,待检测系统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是开发人员开发的新系统,也可以是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修复或打补丁等所得到的新系统,在正式发布前,需要进行检测。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与系统检测的终端(即图1中的终端101、102、103)均安装并运行待检测系统,终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数量越多,越有利于进行准确的检测。终端监测自身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每个终端可以发送其全部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也可以仅发送主要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例如占用内存较多的进程,运行时间较长的进程等;内存使用数据可以是各进程的占用内存量,也可以是更加细分的数据,例如进程占用的内存的分布数据,包括进程中各组件、各文件代码所占用的内存量,或占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存量。由于内存使用数据通常是动态变化的,终端可以监测一段时间内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以时序数据的形式发送至服务器,或者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发送至服务器。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可以周期性获取各终端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例如每两小时获取一次,则终端每次可以将当前时刻下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步骤s220,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对上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其中,参照系统是事先选取的成熟的系统,已正式发布并运行了一定的时间,并且与待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可以是待检测系统的旧版本系统、原生系统等。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可以是事先获取的,例如在运行参照系统时获取的终端数据,也可以与步骤s210中的内存使用数据同步获取,例如设置多个运行参照系统的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由此,服务器获得两部分数据:待检测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待检测数据;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数据。然后将两部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时,可以先对内存使用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将两部分数据的格式和数值标准进行统一,将内存使用数据按照应用程序、进程、终端类型或型号等属性进行分类统计等,以便于后续直接对比。然后对比同一进程在检测系统上的内存使用状况与在参照系统上的内存使用状况是否相同或相近,若相差较大,特别是进程在检测系统上的占用内存量明显高于在参照系统上的占用内存量时,可以确定该进程是待检测系统上的异常进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20可以包括:根据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将上述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与相同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该进程是否为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举例而言,可以统计参照系统上进程a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其中各项参数的范围,如收集多个运行参照系统的终端上进程a的占用总物理内存量,然后确定进程a的占用总物理内存量的数值范围,再将步骤s210中获取的进程a的占用总物理内存量与该数值范围进行对比,若超出该范围达到一定程序,则进程a为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选取多个参照系统,获取每个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作为参照,对于同一进程,可以通过其在不同参照系统上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内存使用中各项参数的数值范围,然后再对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参照数据的全面性以及系统检测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图2的方法是以待检测系统中的进程为单位进行分析,而进程通常隶属于应用程序,因此,在确定某个进程异常时,可以确定其所属的应用程序为异常程序,后续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处理,基本上述内容,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一个或多个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服务器从终端获取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再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一方面,测试环境模仿系统真实运行的情况,从终端获取的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可以反映待检测系统的内存真实状况,从而较为充分的暴露出内存的各种异常问题,提高系统检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作为参照,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待检测系统中的异常进程,例如存在内存泄漏问题的进程、内存分配异常的进程等,这是压力测试等其他检测方法所无法实现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示,步骤s210可以具体通过以下步骤s310~s320实现:步骤s310,周期性监测各终端的内存使用率;步骤s320,获取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的终端上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其中,所监测的终端是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第一阈值是根据经验或实际需要,设定的关于内存使用率的阈值,例如可以是90%、80%等,当终端的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时,可以认为终端处于低内存状态,其内存异常的概率较高,因此特别对这些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终端上的进程进行过滤,选取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分析,以减少检测过程的处理量。可疑进程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1)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n个进程。n为预设的正整数,可以根据经验或实际需要设定为1、2、3等数值,将终端上的进程按照占用内存量由高到低排序,选取前n个为可疑进程。例如n为1时,每次监测到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的终端,进一步获取该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2)终端上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的进程。第二阈值是根据经验或实际需要,设定的关于占用内存量的阈值,例如可以为500mb、1gb等,进程的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时,可以认为该进程占用内存过多,存在异常的概率较大,为可疑进程。(3)处于黑名单上的进程。由于内存使用数据是周期性监测并发送到服务器的,服务器在统计已收集的内存使用数据时,可以将数据异常、但不能确定问题的进程整理为一份黑名单,黑名单上的进程为可疑进程,需要进一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当然,服务器也可以对黑名单实时更新,若确定其中的进程无异常,则移出黑名单,若发现新的可疑进程,则加入黑名单。需要补充的是,在系统检测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可疑进程,例如:在检测初期,缺乏数据基础的情况下,采用上述(1)筛选可疑进程;在检测中期,具有了一定数据统计结果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二阈值,采用上述(2)筛选可疑进程;在检测后期,已整理出较为完善的黑名单时,采用上述(3)筛选可疑进程。下面结合图4,通过一个具体示例对图3的步骤做进一步说明。待检测系统为基于android的扩展系统。终端运行待检测系统,可以在终端上设置监测模块,监测模块通过监听系统的灭屏广播android.intent.action.screen_off,周期性运行:设置周期为2小时,在收听到灭屏广播时,首先检测当前与上次监测内存的时间差是否达到2小时;若未达到2小时,则退出运行,继续监听广播;若达到2小时,则读取/proc/meminfo节点,获取内存当前的状态数据,如下所示:其中,memtotal表示总内存量,memfree表示空闲内存量,memavailable表示可用内存量,buffers表示用于缓冲的内存量,此外还可以有缓存内存量(cached),共享内存量(shared)等参数。计算内存使用率=(memtotal–memavailable)/memtotal,也可以为(memtotal–memfree)/memtotal,这两种方式计算的内存使用率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都是反映内存使用状况,因此都可以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可用内存率=memavailable/memtotal,或空闲内存率=memfree/memtotal等指标,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指标不同,或计算方式不同时,相应的第一阈值也应当不同。服务器通过和每个终端的监测模块通信,周期性获取每个终端的内存使用率,假设第一阈值为90%,对于内存使用率超过90%的终端,服务器进一步获取其内存详细使用情况。监测模块执行命令dumpsysmeminfo,可以解析终端上各进程的占用内存量,结果如下所示:totalpss(proportionalsetsize,实际使用的物理内存)byprocess:1,470,693k:com.android.systemui(pid3962)530,343k:com.texxx(pid306xx/activities)447,111k:com.juxxx(pid309xx/activities)……假设选取其中占用内存量最高的进程com.android.systemui为可疑进程,监测模块再执行命令dumpsysmeminfocom.android.systemui,得到其内存使用数据,包括该进程所占用内存的分布数据,如表1所示,也可以包括该进程的一些内存使用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表1表2pss(kb)javaheap2548nativeheap388908code2776stack52graphics71608privateother18880system976756total1461537totalswappss974663服务器在获取上述内存使用数据后,可以将同一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统计,例如计算各个参数的分布范围、平均值等,或者对各个参数的数值进行绘图,然后对比参照系统中相同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可以分析出具体哪个参数发生异常,以便于后续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基于上述周期性监测的方式,服务器可以对整个待检测系统的项目进行跟踪分析,例如可以监测各终端的可用内存趋势,低内存异常率趋势,以及异常进程/可疑进程的名单(前述的黑名单)等,其中异常进程的名单可以如表3所示。从而可以对待检测系统实施更加精细的检测。表3可用内存(kb)异常进程内存异常大小(kb)459640com.quxxx2,153,249370548com.texxxa2,147,588540176com.texxxb1,975,087512816com.anxxx1,918,518531464cn.com.xbxxx1,859,223524092com.sxxxx.gamecenter1,796,113428768com.volumexxxa1,610,390400728com.volumexxxb1,533,954570544com.qxxx.client1,449,992520640com.suxxx1,398,477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内存监控方法,可以由上述服务器105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10~s520:步骤s510,获取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步骤s520,根据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和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待检测终端上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其中,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是服务器通过统计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而得到的。换而言之,服务器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通过收集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每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的正常数值范围,若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超出对应的正常数值范围,则为异常进程。服务器可以将相应的异常信息发送至待检测终端,使待检测终端采取对应的措施。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510可以包括:周期性监测待检测终端的内存使用率,若待检测终端的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则获取待检测终端上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其中,可疑进程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待检测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n个进程,n为预设的正整数;待检测终端上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的进程;处于黑名单上的进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存使用数据可以包括:进程占用的内存的分布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520可以包括:通过统计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将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与相同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该进程是否为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上述内存监控方法中的具体细节与系统检测方法中的细节内容相同或相近,因而不再赘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系统检测装置,如图6所示,该系统检测装置6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运行待检测系统的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分析模块620,用于以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为参照,对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待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610,可以用于周期性监测各终端的内存使用率,获取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的终端上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可疑进程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n个进程,n为预设的正整数;终端上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的进程;处于黑名单上的进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存使用数据可以包括:进程占用的内存的分布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分析模块620,可以用于根据参照系统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将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与相同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进程是否为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内存监控装置,如图7所示,该内存监控装置7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检测模块720,用于根据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和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待检测终端上是否存在异常进程;其中,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照数据是服务器通过统计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而得到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710,可以用于周期性监测待检测终端的内存使用率,若待检测终端的内存使用率高于第一阈值,则获取待检测终端上可疑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可疑进程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待检测终端上占用内存量最高的n个进程,n为预设的正整数;待检测终端上占用内存量超过第二阈值的进程;处于黑名单上的进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存使用数据可以包括:进程占用的内存的分布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720,可以用于通过统计不同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确定各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以及将待检测终端上进程的内存使用数据与相同进程的内存使用参数范围进行对比,以确定该进程是否为待检测系统的异常进程。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实施方式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方案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内容,因而不再赘述。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和显示单元940。存储单元920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910可以执行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步骤等。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3。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5的程序/实用工具924,这样的程序模块9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0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