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型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4546发布日期:2019-11-16 00:3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散热型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型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台式计算机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扫描仪、机箱等结构,其中cpu、主板、内存和硬盘等均固定在机箱内。计算机工作时,cpu、主板等均会产生大量热量,而机箱相对密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cpu、主板等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短路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177597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水冷降温机构,这种水冷降温结构通过在散热管内形成水雾来吸收机箱内的热量,从而使机箱内的热量能够散出。

但是上述降温机构工作时,cpu、主板等结构产生的热量需要先传递至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再通过散热管侧壁传递至散热管内的水雾中,而热量在空中的传递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上述降温机构的散热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快机箱内的热量散出速度的散热型计算机机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散热型计算机机箱,包括机箱,机箱上固定有储水箱,机箱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机箱内固定有使机箱内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的排气件;机箱上固定有散热板,散热板一端贯穿机箱侧壁并位于机箱内,机箱上设有一端位于储水箱内的吸水层,吸水层同时与散热板位于机箱外的一端相贴。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中,cpu和主板等结构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板快速传递至机箱外,而散热板为固体,热量在散热板上的传递速度比热量先传递至空气中、再排出机箱的速度快,机箱散热效果更好。

2.由于吸水层一端伸入储水箱内,储水箱中的水沿着吸水层可以与散热板接触,水吸收热量后蒸发,加快散热板的散热速度,从而使散热板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提高散热板与机箱内部的温度差,提高热量传递至散热板上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机箱内热量散出的速度。

3.本方案中的水直接与散热板接触,而不需要通过其它结构传递,可以加快热量进入水中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热量散出的速度。

进一步,进气口靠近主机内腔的一端设有内储有干燥剂的干燥盒,干燥盒侧壁设有若干通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气体进入机箱前先穿过干燥盒,气体被干燥剂干燥,避免外界的水蒸气从进气口进入机箱内使cpu等结构短路。而由于干燥盒侧壁设有通孔,且干燥盒内储有干燥剂,当气体经过干燥盒时,粒度大于通孔的灰尘、碎屑无法穿过通孔进入机箱内腔中,避免大颗粒的灰尘或碎屑进入机箱内腔中使cpu等短路损坏。

进一步,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干燥剂。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变色硅胶干燥剂吸入水后颜色发生改变,方便使用者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使干燥剂保持在可吸水状态。而变色硅胶干燥剂被加热后,变色硅胶干燥剂中的水蒸气会蒸发,变色硅胶干燥剂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进一步,干燥盒内包括多个干燥腔,干燥剂位于干燥腔内;干燥盒与机箱转动连接,且干燥腔侧壁设有可封闭的连接口,排气口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远离排气口一端与连接口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其中一个干燥腔内的干燥剂吸收水蒸气后,转动干燥盒即可使新的干燥剂与排气口对齐,使用方便。

进一步,干燥腔内壁固定有隔热层。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避免热量传递至位于进气口下方的干燥腔内的干燥剂中,再传递至机箱内腔中。

进一步,主机外箱固定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远离进气口的一端位于干燥盒底部的下方。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cpu等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故机箱内的气体的温度高于机箱外的温度,排气件将机箱内腔的气体送至位于机箱外的干燥腔内,热空气从通孔排出,由于进气管远离进气口的端部位于干燥盒下方,而热气从通孔排出后上升,不会有大量热气从进气管进入机箱内。

进一步,吸水层为环状,且机箱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张紧吸水层的转轴,机箱外壁固定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转轴转动即可使吸水层转动,从而使吸水层进入储水箱中,吸水层中温度升高的水可以与储水箱中的水发生热交换,吸水层中的水的温度得以降低,单位时间内可以吸收的热量更多,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储水箱内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对辊,吸水层穿过两个第一对辊之间,且两个第一对辊之间的距离小于吸水层的厚度。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吸水层进入第一对辊之间时受到第一对辊的挤压,使吸水层内温度升高的水能够排出。

进一步,储水箱上方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对辊,吸水层位于两个第二对辊之间,且两个第二对辊之间的距离小于吸水层的厚度,吸水层离开储水箱后先与第二对辊接触。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吸水层进入第二对辊之间时受到第二对辊的挤压,使吸水层内多余的水排出,从而避免多余的水随着吸水层运动至储水箱外。

进一步,吸水层包括海绵层和分别位于海绵层两侧的受力网。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海绵层的吸水效果较好,且成本相对较低,受力网主要承受转轴的张力,从而避免海绵层发生碎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视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正视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干燥盒的正视纵向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干燥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箱1、进气口11、排气件12、排气管13、转轴14、安装块15、连接块16、防脱块17、进气管18、干燥盒2、转动轴21、干燥腔22、隔热层23、连接口24、连接口盖25、通孔26、u型盖27、吸水层3、尼龙网31、海绵32、储水箱4、第一对辊41、第二对辊42、竖板5、限位块51、横板6、透气孔61、螺纹孔62。

实施例1

散热型计算机机箱,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箱1,机箱1上胶接有储水箱4,机箱1顶部设有进气口11、侧壁设有排气口,机箱侧壁胶接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上端与进气口11连通,下端位于机箱1中部。机箱1侧壁胶接有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管13,机箱1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与排气管13连通的排气件12,本实施例中的排气件12为微型气泵,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的排气件12也可为排风扇,且排气件12也可与cpu串联。

机箱1外壁胶接有连接块16,进气口11下方设有干燥盒2,干燥盒2底部高于进气管18下端。干燥盒2上一体成型有转动轴21,转动轴21与干燥盒2同轴,且转动轴21下端贯穿连接块16并与连接块16间隙配合,干燥盒2顶部与进气口11下端相抵,机箱1侧壁设有供干燥盒2伸出的开口。干燥盒2内沿转动轴21周向设有四个干燥腔22,干燥腔22内储有干燥剂,本实施例中的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干燥剂,在具体实施时,干燥腔22中的干燥剂还可盛于布袋中,方便将吸有水蒸气的干燥剂从干燥腔22中取出,进行干燥。干燥腔22内壁设有隔热层23,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23采用如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等隔热涂料涂覆在干燥腔22内壁形成。干燥盒2上下侧壁均设有若干通孔26,且隔热腔侧壁设有连接口24和连接口盖25,连接口盖25与连接口24卡接,干燥剂通过连接口24加入干燥腔22中,且排气管13远离排气口一端与连接口24螺纹配合。

机箱1上侧壁设有散热板,散热板包括位于机箱1内的横板6和位于机箱1外的竖板5,横板6和竖板5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的横板6和竖板5均为陶瓷散热片,快速传递热量的同时还能够绝缘,不存在安全隐患。竖板5竖向设置,横板6贯穿机箱1侧壁,并与机箱1胶接,横板6位于机箱1内的部位设有若干透气孔61和用于供cpu安装的螺纹孔62,且横板6正对排气件12的进气端并位于排气件12的进气端的上方,即cpu安装后,排气件12的进气端正对cpu。

机箱上胶接有吸水层3,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层3为海绵材质,吸水层3上端位于竖板5上端的上方、下端延伸至储水箱4内,竖板5右壁一体成型有凹形的限位块51,吸水层3下端位于限位块51与竖板5之间,保证吸水层3与竖板5相贴。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机箱1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计算机工作时人工启动排气件12,并向储水箱4内加入清水,直到清水淹没吸水层3下端,清水在毛细作用下沿着吸水层3流动,湿润吸水层3。排气件12工作使机箱1内的气体从排气管13排出,机箱1内的压强减小,外界的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机箱1,气体进入机箱1前先穿过通孔26,粒径大于通孔26的灰尘或者碎屑无法进入干燥腔22内,也就无法进入机箱1内腔。气体进入干燥腔22后被干燥剂干燥,避免气体中的水蒸气进入机箱1内使机箱1内的cpu等结构短路。

计算机工作过程中,cpu、主板等结构产生热量与横板6发生热传导,最后热量传递至竖板5上,竖板5上的热量与吸水层3内的水接触,热量传递至吸水层3中的水中,使水的温度升高,水吸收热量后蒸发,能够带走竖板5上的热量,避免竖板5的温度过度升高。

变色硅胶干燥剂干燥时为蓝色,吸水后逐渐变为浅红色,本实施例中,当位于进气口11下方的干燥剂变为浅红色后,人工转动干燥盒2,使位于机箱1外的干燥腔22转动至机箱1内、位于机箱1内的使用后的干燥腔22转动至机箱1外,再人工打开连接口24并将排气管13远离排气口一端与使用后的干燥腔22上的连接口24连接,热气从排气管13进入干燥腔22内,进入干燥腔22中的热气从使用后的干燥腔22侧壁的通孔26排出。由于干燥腔22使用时,部分灰尘或杂质会附着在通孔26侧壁无法清理,本实施例中的热气经过通孔26向外流动时,将附着在通孔26中的灰尘或者杂质向外吹离,避免通孔26被堵塞。

当大量干燥剂均变色后,人工从连接口24将干燥剂取出,采用热风或者微波炉等加热工具将干燥剂加热至100~120℃即可对干燥剂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干燥剂可重新加入干燥腔22中再次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层3为环状,机箱1顶部和储水箱4内均胶接安装块15,并设有张紧吸水层3的转轴14,转轴14两端均贯穿安装块15并与安装块15间隙配合,转轴14两端均焊接有分别位于安装块15远离吸水层3一侧的防脱块17,保证转轴14可相对安装块15转动的同时,避免转轴14从安装块15上脱落。机箱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件,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为电机,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最上方的转轴14焊接。储水箱4下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对辊41,储水箱4内壁设有容纳第一对辊41端部的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一对辊41间隙配合。储水箱4上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对辊42,储水箱4内壁设有容纳第二对辊42端部的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与第二对辊42间隙配合。两个第一对辊41之间以及两个第二对辊42之间的距离均小于吸水层3的厚度,且两个第二对辊4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对辊41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层3包括位于海绵32两侧的尼龙网31,尼龙网31用于加强吸水层的强度,避免海绵32在拉力下断裂。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机箱1在温度过高时,在向储水箱4中加入清水的同时人工打开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转轴14转动,带动吸水层3转动,吸水层3经过竖板5时,竖板5上的热量传递至吸水层3中的水中,使水的温度升高,且水温高于储水箱4中的水。随后吸水层3向下进入两个第一对辊41之间,受到第一对辊41的挤压,吸水层3中的温度升高的水流出,当吸水层3运动至第一对辊41下方后,储水箱4中的水进入吸水层3中,使吸水层3的温度降低。然后吸水层3向上运动至两个第二对辊42之间,第二对辊42使吸水层3中多余的水流出,使吸水层3保持湿润的同时避免多余的水流至储水箱4外,最后经过清洗的吸水层3再次运动至进气口11上方。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其它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干燥盒2上卡接有u型盖27,u型盖27的纵截面为u形;如图6所示,u型盖27的横截面为弧形,且u型盖27的圆心角为180°,再如图5所示,当u型盖27与干燥盒2卡接时,覆盖在干燥盒2位于机箱1外的一侧,遮盖位于机箱1外的干燥腔22侧壁的通孔26,避免外界的水蒸气进入位于机箱1外的干燥腔22中的干燥剂中,使干燥剂失效。

本实施例中的干燥盒2在长时间使用后,在机箱1工作时,人工取下u型盖27,将排气管13与连接口24连接,在机箱1停止工作时,将排气管13与连接口24断开,并重新使用u型盖27卡接在干燥盒2上,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其它操作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