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垫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383发布日期:2020-05-29 12: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脚垫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垫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相枢接的显示端和系统端)通常在系统端的底部固定脚垫以用于使系统端与支撑平面形成一定的散热空间,以便于笔记本电脑运行时能够对系统端内的发热硬件进行及时散热。

容易理解地,脚垫的高度设置的越高,系统端能够获得散热的效果越好,然而,因脚垫贡献了笔记本电脑的厚度,导致脚垫设置的越高,笔记本电脑的轻薄性越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在该笔记本电脑中,使脚垫可竖直移动的设置于系统端的底部,且,该脚垫通过传动机构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显示端与系统端借由转轴枢接,且显示端与转轴同步转动)进行关联,以使得当显示端在开启时,转轴借由传动机构驱动脚垫伸出,而当显示端在闭合时,转轴借由传动机构驱动脚垫回缩,如此,既满足笔记本电脑运行时的散热要求,又满足了对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的要求。

然而,上述的传动机构中的各部件均通过转动进行传动,即,从转轴到脚垫之间的各传动部件均为转动部件,而因转轴与脚垫的布置方向垂直,上述的传动机构中各传动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采用了锥齿轮啮合进行传动以使转轴与脚垫关联,而上述的传动机构中的各部件均通过转动进行传动存在如下缺陷:

1、均采用转动的传动方式势必需要在转轴上设置齿轮,这势必需要在转轴上设置齿轮,这势必增大转轴占用的空间(径向尺寸),不利用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

2、采用锥齿轮进行传动需要满足严格的装配关系,这对设计和装配提出了一定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脚垫机构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垫机构,所述脚垫机构包括:

脚垫本体;

传动机构,其包括凸出部件、第一套状部件以及移动部件;

所述凸出部件形成于电子设备的转轴的外周上;

所述第一套状部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移动部件形成于所述第一套状部件上,且所述第一套状部件上开设有螺旋导槽,所述凸出部件位于所述螺旋导槽中;其中:

在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凸出部件通过沿所述螺旋导槽滑动而驱动所述第一套状部件轴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移动部件移动而驱动所述脚垫本体。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动部件、第二套状部件以及复位件;其中:

所述转动部件上形成有齿轮,所述移动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第二套状部件与所述脚垫本体同轴设置,所述复位件用于向上推抵所述脚垫本体;

所述转动部件借由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套状部件下移而带动所述脚垫本体伸出。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套状部件同轴设置;其中:

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周上形成有滑条,所述第二套状部件的上端面形成楔形面,所述滑条用于与所述楔形面抵靠以使得:当所述转动部件转动而带动所述滑条沿所述楔形面滑动时,所述滑条驱动所述第二套状部件下移而带动所述脚垫本体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状部件外形成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上穿设有导向柱。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件具有中心孔,所述脚垫本体的上端伸入所述转动部件的所述中心孔一段。

优选地,所述脚垫本体上还形成有一环状卡槽;其中:

所述第二套状部件的内孔形成有一阶梯面,所述阶梯面以及所述第二套状部件的下端面限定于所述环状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脚垫本体上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向部件抵靠。

优选地,所述移动部件呈板状,所述齿条形成于所述移动部件的远端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借由转轴相枢接的显示端和系统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脚垫机构;其中:

所述脚垫本体穿设所述系统端的底部以用于根据所述显示端的启闭而伸缩于所述系统端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系统端具有保持板;其中:

所述移动部件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中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旋入所述保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脚垫机构及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1、转轴与传动机构之间借由螺旋导槽与凸出部件进行传动,进而避免通过在转动上设置齿轮而进行传动,进而减小了转轴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小要求。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垫机构利用螺旋导槽与凸出部件之间配合进行传动,进而避免了使用锥齿轮进行传动,因而,本脚垫机构对于设计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3、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动部件上的滑条与第二套状部件的楔形面配合驱动脚垫本体移动,进而避免了脚垫本体在竖直移动同时还进行转动,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脚垫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脚垫本体处于回缩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脚垫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脚垫本体处于伸出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脚垫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脚垫机构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了保持板)。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脚垫机构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

10-脚垫本体;11-插柱;20-传动机构;21-第一套状部件;211-螺旋导槽;22-移动部件;221-齿条;222-长圆孔;223-螺钉;24-转动部件;241-滑条;242-中心孔;25-第二套状部件;251-楔形面;26-弹簧;27-导向部件;28-导向柱;29-凸出部件;100-转轴;201-底壳;202-保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脚垫机构,该脚垫机构可应用于具有显示端和系统端且显示端与系统端借由转轴100枢接的电子设备上,例如,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

如图1至图5所示,该脚垫机构包括脚垫本体10以及传动机构20。

脚垫本体10的下端用于支撑在支撑平面上,该下端可设置橡胶材料制成的胶套;脚垫本体10的上端穿设系统端的底壳201而伸入至系统端内,并靠近转轴100。如此,脚垫本体10的下端位于系统端的底壳201的下方,脚垫本体10的上端位于系统端内。其中,脚垫本体10的上端形成插柱11。

传动机构20包括:第一套状部件21、移动部件22、凸出部件29、转动部件24、第二套状部件25、导向部件27、导向柱28、齿轮、齿条221以及弹簧26。

凸出部件29用于设置在转轴100上,并径向的凸出于转轴100,可选用具有螺帽的螺柱作为凸出部件29,如此,螺柱径向的旋入转轴100,而螺帽凸出于转轴100。

如图4所示,第一套状部件21套设于转轴100上,该第一套状部件21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螺旋导槽211,上述的螺柱的螺帽位于螺旋导槽211中。在安装时,首先使第一套状部件21套设在转轴100上,然后,再将螺柱旋入转轴100中,以使得螺帽位于螺旋导槽211。

移动部件22形成在第一套状部件21上,且移动部件22的径向上的远端靠近脚垫本体10;如图4所示,在移动部件22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长圆孔222,在长圆孔222上穿设有螺钉223,如图5所示,该螺钉223伸入至保持板202中,该保持板202可以为位于显示端内部且处于固定状态的金属板和塑料板,同时,限制螺钉223的螺帽通过压靠而完全将移动部件22固定,以使得移动部件22能够沿轴向移动。在优选方案中,使移动部件22设置成板状结构。如此,当显示端带动转轴100转动时,凸出部件29沿螺旋导槽211滑动,进而驱动第一套状部件21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部件22轴向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齿条221被设置在移动部件22的远端,即,移动部件22靠近脚垫本体10的一端,优选地,齿条221直接开始在板状结构的移动部件22的远端。

转动部件24同轴的设置在脚垫本体10的上方,该转动部件24呈柱状,如图5所示,其上端伸入至保持板202上,可通过卡簧等部件(附图中未示出)装设于保持板202上,以使得转动部件24可转动而不能脱离保持板202;自转动部件24的下端向上开设中心孔242,脚垫本体10的上端的插柱11伸入至中心孔242一段;转动部件24靠上的位置装设上述的齿轮,该齿轮用于与上述的齿条221啮合。

转动部件24的外周还形成有竖直的滑条241,该滑条241的下端形成弧形面以用于减少滑动摩擦。

第二套状部件25位于转动部件24与脚垫本体10之间,该第二套状部件25的上部套设于转动部件24的下部外,该第二套状部件25的上端面形成楔形面251,即,沿周向形成一定螺旋的斜面,上述的滑条241的下端用于与该楔形面251接触,以用于将转动部件24的旋转运动转化而第二套状部件25的直线运动。

如图4所示,第二套状部件25的内孔中形成有朝上的阶梯面;其中,脚垫本体10上形成有环状卡槽,上述的阶梯面与第二套状部件25的下端面被限制在环状卡槽中,以使得脚垫本体10随第二套状部件25竖直移动。

导向部件27一体形成于第二套状部件25的外部,优选地,该导向部件27设置成板状结构;在导向部件27上开设通孔;导向柱28的下端固定在底壳201上,该导向柱28穿设通孔,该导向柱28与导向部件27配合用于限制第二套状部件25转动而使得第二套体部件仅进行严格的直线移动。

使弹簧26介于导向部件27与系统端的底壳201之间,且使弹簧2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以使得弹簧26对导向板部件以及第二套状部件25和脚垫本体10具有向上的弹力(或称推抵力),以用于使脚垫本体10能够回缩。

根据上述可知,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转动转轴100能够使凸出部件29沿螺旋导槽211滑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一套体部件轴向移动;第一套状部件21轴向移动能够带动移动部件22移动,进而使得齿套与齿轮能够进行啮合传动,进而能够带动转动部件24转动;如图2所示,在转动部件24进行第一方向转动时,滑条241通过与第二套状部件25上的楔形面251接触而能够驱动第二套状部件25下移,进而使脚垫本体10的伸出量增大,如图1所示,而在转动部件24进行第二方向转动时,在弹簧26力的作用下,第二套状部件25上移而使脚垫本体10的伸出量减小。

根据上述可知,通过合理设置螺旋导槽211的旋向和导程以及楔形面251的旋向和导程,可使得显示端的启闭与脚垫本体10的伸缩动作形成如下关联:

当显示端开启时,转轴100借由传动机构20使得脚垫本体10伸出;而当显示端关闭时,转轴100借由传动机构20使得脚垫本体10回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脚垫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转轴100与传动机构20之间借由螺旋导槽211与凸出部件29进行传动,进而避免通过在转动上设置齿轮而进行传动,进而减小了转轴100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小要求。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垫机构利用螺旋导槽211与凸出部件29之间配合进行传动,进而避免了使用锥齿轮进行传动,因而,本脚垫机构对于设计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不高。

3、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动部件24上的滑条241与第二套状部件25的楔形面251配合驱动脚垫本体10移动,进而避免了脚垫本体10在竖直移动同时还进行转动,设计巧妙。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