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8305发布日期:2021-04-02 09:4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设备出入库的电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设备管理,企业一般通过制定设备管理程序,建立和维护检测/校准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应满足充分、可追溯、可重复的要求,并实现动态管理。对检测/校准设备实施有效监控管理,对确保检测/校准结果准确有效和固定资产有序管理都有积极作用。

企业现有设备管理程序基本完善,但其可操作性仍然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人员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设备管理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设备出入库管理记录存在真实性和及时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的质量,且出入库需要人工校验与核对,目前,市场上尚没有一种针对设备出入库的完整电子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可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可控化、安全化和责任落实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设备出入库的电子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匹配的设置模块、定位模块,与计算机相连接的设备扫描装置、人脸识别装置。

所述的设置模块需要使用管理员权限进行设置,设置成功后其它人无法改动,保证了设备出入库时间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所述的定位模块用于查询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中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在计算机系统端输入需查询的设备名称或编码,查询到相应设备后,则所在位置出现相应提示。

所述的设备扫描装置用于扫描出入库设备的条码,扫描后设备信息自动生成于计算机系统中,可记录当前设备的信息及出入库的时间。

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对进出设备库房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识别后与该电子管理系统的人员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该人员的可借出的设备信息,该人员只可借出权限范围内的设备,超出权限的设备不可借出。

优选的,还包括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报警装置,若借出人员不通过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违规出入设备,则设备库启动警报响应,有效避免了设备出入库信息造假、后补和遗漏等风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设置模块的权限设定,保证了设备出入库时间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是通过人脸识别装置实现了自助设备出入库,不需要单独设置专职的库房管理人员。

三是报警装置有效避免了设备出入库信息造假、后补和遗漏等风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系统,2-设置模块,3-定位模块,4-设备扫描装置,5-人脸识别装置,6-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包括计算机系统1,与计算机系统匹配的设置模块2、定位模块3,与计算机相连接的设备扫描装置4、人脸识别装置5。

所述的设置模块2需要使用管理员权限进行设置,设置成功后其它人无法改动,保证了设备出入库时间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所述的定位模块3用于查询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中的设备的位置信息,在计算机系统端输入需查询的设备名称或编码,查询到相应设备后,则所在位置出现相应提示。

所述的设备扫描装置4用于扫描出入库设备的条码,扫描后设备信息自动生成于计算机系统中,可记录当前设备的信息及出入库的时间。

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5用于对进出设备库房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识别后与该电子管理系统的人员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该人员的可借出的设备信息,该人员只可借出权限范围内的设备,超出权限的设备不可借出。

优选的,还包括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报警装置6,若借出人员不通过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违规出入设备,则设备库启动警报响应,有效避免了设备出入库信息造假、后补和遗漏等风险。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当技术员需要借出设备时,进入到具有该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的库房中,库房门口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5对技术员进行人脸识别,获得该人员的可借出的设备信息后,在计算机中显示出可借的设备信息,技术员走到该设备处,将设备拿到设备扫描装置4处进行扫描,系统自动记录当前的设备信息、借出人及时间,并更新设备的借出状态,若技术员拿走设备时并未在扫描装置4处进行扫描,当设备经过设置在库房门口的报警装置6时,报警装置6自动发出报警声,并将该技术员的信息记录到系统中,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

若技术员不清楚设备的具体位置,在系统端输入需查询的设备名称或编码,查询到相应设备后,则所在位置出现相应提示。

当技术员需要归还设备时,将设备拿到库房的设备扫描装置4处对设备进行扫描,系统会自动提示设备需要放置的位置,技术员将归还的设备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后即完成了归还操作,系统自动更新归还信息。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匹配的设置模块、定位模块,与计算机相连接的设备扫描装置、人脸识别装置;

所述的设置模块需要使用管理员权限进行设置,设置成功后其它人无法改动;

所述的定位模块用于查询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中的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的设备扫描装置用于扫描出入库设备的条码,扫描后设备信息自动生成于计算机系统中;

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对进出设备库房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报警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模块查询到设备的位置信息后,查询的所在位置出现相应提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备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属于电子管理系统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匹配的设置模块、定位模块,与计算机相连接的设备扫描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所述的设置模块需要使用管理员权限进行设置;所述的定位模块用于查询出入库电子管理系统中的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的设备扫描装置用于扫描出入库设备的条码;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对进出设备库房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一是设置模块的权限设定,保证了设备出入库时间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是通过人脸识别装置实现了自助设备出入库,不需要单独设置专职的库房管理人员,三是报警装置有效避免了设备出入库信息造假、后补和遗漏等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孙冬冬;刘屹;李光日;曲艺;田阳光;王健;赖云飞;王婉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