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8281发布日期:2022-03-01 20:1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航空电子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机电管理系统具有航电和非航电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机电系统控制及综合管理、机电系统告警管理等功能;作为飞机航电系统与非航电系统间数据交换的通讯桥梁,主要采集飞机各机电系统的信号参数、状态和故障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上传航电系统显示,实现与飞机其它系统的信息共享;同时通过对采集参数的分析解算,输出相关系统所需的控制信号。
3.现有的机电管理系统容错能力和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机电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增加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电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机电管理系统,包括机电管理计算机和远程接口装置,所述机电管理计算机包括两个主算机模块分别为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所述主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通过gjb289a总线均与远程接口装置形成通信。
7.可选的,一种机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电管理计算机和远程接口装置,所述机电管理计算机包括两个主算机模块分别为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所述主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通过gjb289a总线均与远程接口装置形成通信
8.可选的,所述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与远程接口装置的通信形成两条总线,所述总线包括cpu系统、总线协议、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所述cpu系统做为所述总线动态控制,所述总线协议、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作为所述总线接口,所述总线协议对所述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进行检测和监控,总线协议向cpu系统进行状态报告,cpu系统对总线协议检测和监控,所述通信线缆通过耦合器与所述远程接口装置连接。
9.可选的,所述cpu系统和所述总线接口之间设置用于存储各自健康状态的存储区域,监控相互的健康状态。
10.可选的,所述主计算机模块a的cpu系统为主cpu系统,所述主计算机模块b的cpu系统为辅cpu系统,所述主cpu系统和辅cpu系统互相作为对等机,所述主cpu系统和辅cpu系统通过心跳线和ccdl通道进行交互,对对等机进行检测和监控。
11.可选的,使用中的主计算机模块通过每100ms发送总线维护命令,用以对总线控制的宣示。
12.可选的,任一所述总线超过预设的时间不活动时,另一所述总线的cpu获得控制权。
13.可选的,基于所述主计算机模块bit检测的故障模式,极端情况下,当使用中的主
计算机模块陷入深度故障而失去“自理能力”时,只能通过对对等的健康监控实现控制权的切换。
14.可选的,当主计算机模块的总线控制器在初始化过程中,检测到本计算机通道存在故障,且故障会阻碍本通道承担总线控制权功能的实现,则需要将检测结果主动报告给对等机,并且主动交权,对等机在健康检测环节实现总线控制权的切换。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机电管理系统通过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与远程接口装置形成主/从总线控制系统,主计算机模块a、主计算机模块b和远程接口装置之间通过gjb289a总线进行通信。系统正常情况下使用主计算机模块a和远程接口装置之间作为主bc形成通信和总线控制。当主bc异常时,通过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的进行切换控制,使主计算机模块b和远程接口装置之间作为从bc进行通信和总线控制。通过主/从bc的切换增加系统的容错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机电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线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机电管理系统通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24.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
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5.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电管理系统。
27.如图1所示,一种机电管理系统,包括机电管理计算机(简称,umc)和远程接口装置(简称,riu),机电管理计算机包括两个主算机模块分别为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主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通过gjb289a总线均与远程接口装置形成通信。图1中umc中的a通道对应的即为主计算模块a,b通道对应的为主计算机模块b。
28.机电管理系统通过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与远程接口装置形成主/从总线控制系统,主计算机模块a、主计算机模块b和远程接口装置之间通过gjb289a总线进行通信。系统正常情况下使用主计算机模块a和远程接口装置之间作为主bc形成通信和总线控制。当主bc异常时,通过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的进行切换控制,使主计算机模块b和远程接口装置之间作为从bc进行通信和总线控制。通过主/从bc的切换增加系统的容错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9.本技术实施例的远程接口装置设置为两个,即远程接口装置1(即:riu1)和远程接口装置2(即:riu2)。
30.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为相同功能的板卡,两板卡彼此之间称对方为对等模块,且两个板卡采用主从模式。
31.如图2所示,主计算机模块a和主计算机模块b与远程接口装置的通信形成两条总线,总线包括cpu系统、总线协议、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cpu系统做为总线动态控制,总线协议、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作为总线接口,总线协议对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进行检测和监控,总线协议向cpu系统进行状态报告,cpu系统对总线协议检测和监控,通信线缆通过耦合器与远程接口装置连接。
32.cpu系统是指计算机通道的主计算机模块上,实现对系统功能综合控制和管理。当以cpu系统做为总线动态控制的决策中心时,只需考虑与cpu系统接口各部件的状态即可。总线协议、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可以作为一个总线接口整体来考虑,总线协议需要对总线收发器和通信线缆进行检测和监控。总线协议需要具备向cpu系统进行状态报告的机制,cpu系统需要具备对总线协议检测和监控的机制。
33.cpu系统和总线接口之间设置用于存储各自健康状态的存储区域,监控相互的健康状态。
34.主计算机模块a的cpu系统为主cpu系统,主计算机模块b的cpu系统为辅cpu系统,主cpu系统和辅cpu系统互相作为对等机,主cpu系统和辅cpu系统通过心跳线和ccdl通道进行交互,对对等机进行检测和监控。对等模块之间通过心跳线,周期的发送数据检测对方的状态。
35.如图3所示,机电管理系统设置rs 422a总线与riu1、riu2作为备份数据传输总线以及维护总线,实现软件加载等维护功能。
36.使用中的主计算机模块通过每100ms发送总线维护命令,用以对总线控制的宣示。具体操作通过每100ms发送总线维护命令(bbsy),以广播方式发送,用以对总线控制的宣
示。
37.任一总线超过预设的时间不活动时,另一总线的cpu获得控制权。机电管理系统所实现的动态总线控制非gjb289a标准中所基于工作正常的模式下的正常切换,而重点考虑工作异常时的切换实现方式实现动态总线控制。
38.基于主计算机模块bit检测的故障模式,极端情况下,当使用中的主计算机模块陷入深度故障而失去“自理能力”时,只能通过对对等的健康监控实现控制权的切换。
39.当主计算机模块的总线控制器在初始化过程中,检测到本计算机通道存在故障,且故障会阻碍本通道承担总线控制权功能的实现,则需要将检测结果主动报告给对等机,并且主动交权,对等机在健康检测环节实现总线控制权的切换。
4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