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系统、操作端和指挥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61986发布日期:2022-11-04 23: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系统、操作端和指挥端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核应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系统、操作端和指挥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核应急指挥系统中,如某核电站应急指挥系统,对技术组的评估设计了电子化流程,其电子化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一环扣一环,形成逻辑关系。
3.但是这种流程的缺点在于:
4.1、采用表单的形式发送结论报告,无法可视化,不直观。
5.2、逻辑过于复杂,一环扣一环,前一个岗位结论未出,后一个岗位无法给出下一个结论,当应急指挥部要求给出事故后果评估结论的时候,往往结论信息不完整,时间较为仓促。
6.3、结论-无法智能化给出科学的防护行动建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系统、操作端和指挥端。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应用于操作端,在各个应急状态下,执行以下步骤:
9.接收应急信息;
10.根据所述应急信息确定应急类型;所述应急类型包括: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和第二类型应急情况;
11.若所述应急类型为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则根据所述应急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所述智能防护建议发送至指挥端;
12.若所述应急类型为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则接收用户输入的结论报告信息,根据所述结论报告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所述智能防护建议和所述结论报告信息发送至所述指挥端。
13.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若所述应急类型为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则接收用户输入的人工建议,并将所述人工建议发送至所述指挥端。
15.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6.从所述指挥端获取核电厂地图,并显示所述核电厂地图,以及在生成所述智能防护建议后,在所述核电厂地图上显示所述智能防护建议或者人工建议。
17.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对所述结论报告信息以及与所述结论报告信息对应的故障设备进行显示;
19.对所述人工建议与所述人工建议对应的责任人进行显示。
20.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1.在根据所述结论报告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信息;
22.若是,根据所述编辑信息确定是否将所述智能防护建议发送至所述指挥端。
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应用于指挥端,在各个应急状态下,执行以下步骤:
24.向操作端发送应急信息;
25.从操作端接收结论报告信息、智能防护建议和/或人工建议;
26.对所述结论报告信息、智能防护建议和/或人工建议进行显示。
27.在本发明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8.向所述操作端发送核电厂地图,并显示所述核电厂地图,以及若接收到所述结论报告信息,则在所述核电厂地图上标识出故障设备。
2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操作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的步骤。
3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挥端,包括第二处理器及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的步骤。
3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系统,包括以上所述指挥端;以及以上所述的操作端。
32.实施本发明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核应急智能指挥方法包括:接收应急信息;根据应急信息确定应急类型;应急类型包括: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和第二类型应急情况;若应急类型为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则根据应急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智能防护建议发送至指挥端;若应急类型为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则接收用户输入的结论报告信息,根据结论报告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智能防护建议和结论报告信息发送至指挥端。通过本发明,可向用户清晰直观地展示各岗位的评估结论,各个岗位的评估时间、前后逻辑没有要求,在紧急情况下还可直接给出人工建议,显著提高评估结论的速度,且智能防护和人工建议相结合,准确度更高。
附图说明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34.图1是现有的电子化流程图;
3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36.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端的显示界面的部分示意图;
37.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端的显示界面的部分示意图;
38.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端的显示界面的部分示意图;
39.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操作端的显示界面的部分示意图;
40.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41.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系统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参考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操作端,即可供技术组的相关岗位的责任人或者负责人等进行相关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核电厂发生应急事故时,需要技术人员对应急事故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评估结论,从而根据所给出的评估结论形成相应的应急防护建议,以使得在发生应急事故时,可以根据所给出的应急防护建议进行相关应急防护,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其中,对于不同的应急类型,本发明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形成应急防护建议。
44.具体的,在各个应急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应急状态、场区应急状态、场外应急状态等)下,执行以下步骤:
45.步骤s101、接收应急信息。
46.在该步骤中,应急信息可以从指挥端获取。其中,应急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辐射水平异常信息、影响系统安全的灾害信息、三道屏障丧失信息(三道屏障分别为堆芯、破口、安全壳)、系统故障信息、环境异常信息等。
47.步骤s102、根据应急信息确定应急类型。
48.在该步骤中,应急类型包括: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和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其中,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包括:r类应急情况。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包括:非r类应急情况。
49.具体的,r类应急情况为:辐射水平异常类的应急情况。非r类应急情况包括:h类应急情况、f类应急情况以及s类应急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其中,h类应急情况为:影响系统安全的灾害类的应急情况;f类应急情况为:三道屏障丧失类的应急情况;s类的应急情况为:系统故障类的应急情况。
50.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应急信息后,可以根据应急行动水平进行筛选,以确定应急类型。
51.步骤s103、若应急类型为第一类型应急情况,则根据应急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智能防护建议发送至指挥端。
52.该步骤中,若为r类应急情况,则可由系统直接根据应急信息生成对应的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所生成的智能防护建议发送给指挥端。例如,如果电厂辐射监测系统显示报警值>8.0e5 bq/m3,且时间持续>60min,不需要技术组组员评估,系统直接生成智能防护建议。
53.其中,所生成的智能防护建议为:
××
核电基地处于厂房应急状态,反应堆厂房周边辐射防护水平可能会降低,请
××
事故电厂铁丝网内的非应急人员立即撤离到生活区,并等待进一步通知。
××
省核事故应急指挥部(场外):
××
核电基地处于厂房应急状态,当前无放射性释放,场区内辐射水平正常,辐射水平无异常上升,按当前事态发展,预计未来24小时内均不会对场外公众造成放射性风险,但场区内辐射防护水平可能会降低,请
××
省核应急协调委组织场外政府人员加强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保护公众。
54.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后,由技术组组长进行编辑后再将智能防护建议发送至指挥端。具体操作可以为:操作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技术组组长输入的发送指令,若接收到技术组组长输入的发送指令,则基于技术组组长的编辑信息向指挥端发送智能防护建议。
55.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中,当应急类型为r类应急情况时,操作端界面上的手动评估输入被禁止使用(如通过颜色变化进行提示,例如,当为r类时,手动评估输入变为灰色,无法输入结论报告信息)。
56.步骤s104、若应急类型为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则接收用户输入的结论报告信息,根据结论报告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并将智能防护建议和结论报告信息发送至指挥端。
57.进一步地,在根据结论报告信息生成智能防护建议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编辑信息;若是,根据编辑信息确定是否将智能防护建议发送至指挥端。该步骤中,对于非r类的应急情况,需要技术组手动评估,即由技术组中各岗位的负责人和区域辐射负责人各自评估计算,并在各自的操作端上输入各自的结论报告信息。其中,技术组内的各岗位包括:第一道屏障岗位(tsc2,机组诊断与预测助理)、第二道屏障岗位(tsc3,源项与堆芯操作评估助理)、第三道屏障岗位(tsc5,性能试验助理)、环境监测岗位(tsc7,环境监测助理)、事故后果评价及防护(tsc6,事故后果评价助理);区域辐射岗位包括:区域辐射监测岗位(grp3,辐射防护助理)。其中,每个岗位之间没有时间先后顺序,每输入一个结论报告,可由系统自动组合形成一个智能防护建议。进一步地,所生成的智能防护建议还发送给技术组组长(tsc1)所在的操作端上,并通过tsc1的操作端对智能防护建议进行显示。技术组组长查看到智能防护建议后,进行编辑操作,如输入发送指令,由tsc1的操作端即根据发送指令将智能防护建议发送给指挥端。其中,
58.进一步地,若应急类型为第二类型应急情况,则接收用户输入的人工建议,并将人工建议发送至指挥端。具体的,若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也可由技术组组长直接编辑人工结论,并发送给指挥端。具体操作为:操作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指挥端下发的紧急应急结论要求,或接收到紧急应急结论要求,则将紧急应急结论进行显示,技术组组长查看到紧急应急结论要求后,直接向其所在操作端输入人工建议,并点击发送控件后,由操作端发送给指挥端。
59.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从指挥端获取核电厂地图,并显示核电厂地图,以及在生成智能防护建议后,在核电厂地图上显示智能防护建议或者人工建议。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核电厂厂区的地图上,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智能防护建议,还可以对事故设备进行显示,以及对事故位置进行显示(如厂内、场内、场外等)。
60.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对结论报告信息以及与结论报告信息对应的故障设备进行显示;对人工建议与人工建议对应的责任人进行显示。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分别为不同岗位的结论报告信息、对应的故障设备进行显示。用户输入对应的故障设备、结论报告后,即可显示结论报告信息、故障设备。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某机组模拟器第一道屏障的结论报告;如图5所示,为某机组模拟器第二道屏障的结论报告;如图6所示,为某机组模拟器第三道屏障的结论报告。
61.参考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该实施例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指挥端,而且在各个应急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应急状态、场区应急状态、场外应急状态等)下,执行以下步骤:
62.步骤s201、向操作端发送应急信息。
63.在该步骤中,应急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辐射水平异常信息、影响系统安全的灾害信息、三道屏障丧失信息(三道屏障分别为堆芯、破口、安全壳)、系统故障信息、环境异常信息等。
64.步骤s202、从操作端接收结论报告信息、智能防护建议和/或人工建议。
65.步骤s203、对结论报告信息、智能防护建议和/或人工建议进行显示。
66.通过该实施例的评估方法,均可以在各个应急状态下,动态实时地显示结论报告信息、智能防护建议和/或人工建议,使得应急技术评估流程可视化、智能化。
67.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1之后还包括:向操作端发送核电厂地图,并显示核电厂地图,以及若接收到结论报告信息,则在核电厂地图上标识出故障设备。通过在核电厂厂区的地图上,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智能防护建议,以及对事故设备进行显示,并对事故位置进行显示(如厂内、场内、场外等)。可以使得技术评估流程更加直观化,用户可以快速获知故障设备的位置、故障信息、以及应急防护建议。
68.参考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系统一可选实施例的逻辑框图。该实施例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系统包括:指挥端20以及多个操作端(如图8中的操作端11、12、
……
、1n)。
69.具体的,每一个操作端均包括第一处理器及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该第一处理器在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应用于操作端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的步骤。
70.该指挥端20包括第二处理器及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该第二处理器在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指挥端20的可视化的核应急技术评估方法的步骤。
71.应用本发明可以对技术评估流程进行可视化、直观,动态展示结果,效果明显。而且流程简单易懂,方便各岗位培训和操作。同时还提高了评估结论的速度。当前的流程下,对tsc2、tsc3、tsc5、tsc6和tsc7的评估时间不限制,没有前后逻辑,输出的结果时间节奏由tsc组(技术组)内自己控制,紧急情况下指挥部要求tsc组给结论,则tsc1根据各个岗位已经输出的结果给出一个总的评估结论。另外,通过采用智能建议(防护行动建议),科学辅助tsc组进行结论判断,可以显著提高评估结论速度和准确度。
7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73.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
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74.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75.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