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316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盘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盘面的结构。
习用键盘盘面的排列设计多年未曾改变,仍沿用标准的QWERTY模式(即机械打字机的文字键排列模式),该模式采用前后斜式排列,左右为横向直式排列。而人手的手指长短不一,当手指放置于键盘上时,需迁就字键横直位置,例如中指要极度弯曲,而小指要极度伸直,导致各手指不当伸缩与变形弯曲程度不同的情况,故不符合人体工学;使用键盘时,需将双手反掌内转,手腕下压且手肘外弯,手掌上翅而手指再呈弯曲状按键;不仅因不符合人体工学而造成不适,且长时间维持或重复此一姿势,易产生肌肉紧绷,手指、手腕、手臂与肩膀酸痛、僵硬,甚至导致“屈肌肌腱炎”或“伸肌肌腱炎”的累积性外伤障碍。对处于凡事讲求效率与速度的竞争激烈环境中,且又从事与电脑相关的工作者而言,长时间使用过度及姿势不当又未予适当的休息是最佳的写照。
又,习用键盘的编辑区及数字区设置于键盘的右侧,由于该区皆位于视线余光之外,故使用者需频频斜低头去瞄视欲按的键位,易引起眼睛及颈部酸痛。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键盘的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前缘部位、一左文字控制区、一右文字控制区、一编辑控制区与一数字控制区;前缘部分可供手腕置放;左文字控制区与右文字控制区分设置于键盘的左侧与右侧,而编辑控制区与数字控制区则介于左文字控制区与右文字控制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前缘部位具有一前边、一后边、一左边与一右边,前边向后边方向以及前边向左边、右边方向高度皆为呈渐降低的倾斜状。前缘部位的前边与后边的距离在三至七公分,可供手腕置放可避免手腕与手指的酸痛与僵硬。
本实用新型的左文字控制区与右控制区,分别具有复数个键,该等键配合人手的五指长度位置不同,而前后交错非整齐排列。故使用者的双手可平顺且自然放置于基础位置上,无须为了迁就习用字键上的横直排列,而使手指极度弯曲,导致不适甚至伤害。
又,编辑控制区与数字控制区设置于左文字控制区与右文字控制区之间,可让使用者避免需频频斜低头并以余光瞄视键位,而引起眼睛疲劳及头部酸痛。且因编辑控制区与数字控制区设置于键盘的中央部份,可使左手分担部分右手的使用次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键盘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键盘立体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键盘包括一前缘部位10、一左文字控制区20、一右文字控制区30、一编辑控制区40以及一数字控制区50。
前缘部位10具有一前边11、一后边12、一左边13以及一右边14;该前缘部位10由前边11向后边12呈倾斜状,亦即前边11较高,后边12较低;且该前缘部位10亦分别向左边13与右边14呈倾斜状,即中间部分高度较高,而左边13与右边14的高度较低。如此,该前缘部位10可提供手腕置放,从而避免手腕悬空而没有依靠,或手指因长时间违反正常使用而酸痛与僵硬。
该左文字控制区20以及该右文字控制区30分别具有复数个键60,该等键60系配合人手的手指长度位置不同,而为前后交错的非整齐排列;如第一图中以虚线所表示的手指,如左、右手的食指可分别放置于“F”键60与“J”键60,左、右手的中指可分别放置于“D”键60与“K”键60,左、右手的无名指可分别放置“S”键60与“L”键60,而左、右手的小指则可放置于“A”键60与“(;)”键60上;如此设计键60的排列而配合人手手指的方式,将可避免手指过度弯曲屈就字键而感到不适甚至伤害,更可增加作业效率。
该编辑控制区40以及该数字控制区50设置于左文字控制区20与右文字控制区30之间。
使用本实用新型键盘时,手腕可置放于键盘的前缘部位10,左手自然放置于左文字控制区20打字,而右手亦自然放置于右文字控制区30打字,当遇有需使用到编辑控制区40或数字控制区50时,则可以左手或右手打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键盘藉由其分离文字控制区为左文字控制区以及右文字控制区等两区,该两区分别设置在键盘的左侧与右侧,而编辑控制区与数字控制区设置于左、右文字控制区之间,不仅可达到减少使用者于操作时产生的疲劳,也可减少以往右手移到数字区的距离,无形中增进工作效率,更能有效防治屈肌肌腱炎或伸肌肌腱炎等累积性外伤障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饰与变化,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士所易于推知者,具不脱本申请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键盘的改良结构,它包括一前缘部位、一文字控制区、一编辑控制区与一数字控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字控制区具有复数个键,该等键配合人手五指的长度位置不同,而呈前后交错非整齐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字控制区又区分为一左文字控制区与一右文字控制区,左文字控制区设置于键盘的左侧,右文字控制区设置于键盘的右侧,而该键盘的编辑控制区与数字控制区系介于该左文字控制区与该右文字控制区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缘部位具有一前边、一后边、一左边与一右边,该前缘部位由前边向后边呈高度渐降的倾斜状,且该前缘部位的高度亦分别向左边与右边呈渐降的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缘部位的前边与后边之距离在三至公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盘面的改良结构,其具有一前缘部位、一文字控制区、一编辑控制区与一数字控制区,在文字控制区又区分为一左文字控制区与一右文字控制区,其分别设置于键盘的左侧与右侧,编辑控制区与数字控制区则设置于左文字控制区与右文字控制区之间。前缘部位可供手腕置放以避免手腕与手指的酸痛与僵硬,使用者的双手可平顺且自然放置于基础位置上,无须为了迁就习用字键上的横直排列,而使手指极度弯曲,导致不适甚至伤害。使用者也不需频频斜低头以余光瞄视键位,而引起眼睛疲劳及头部酸痛。
文档编号G06F3/033GK2341199SQ9720127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12日
发明者郑世铭 申请人:郑世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