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及其测定方法

文档序号:641453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及其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人体循环功能的设备及其方法,即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及其测定方法。
人体多器官(包括脑、心、肺、肝、肾)循环功能从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其核心是通过先进的检测工具,并反映心脏及其它主要脏器,动、静脉血管的肌肉力和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物理指标。在目前该技术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创伤性(即侵入性invasive)和非创伤性(即非侵入性Noninvasive)两大类方法对人体器官循环功能进行检测,创伤性方法包括通过心导管和直视手术中采用的染料稀释法、热稀释法、电磁流量计法、心脏及大血管造影法等;非创伤性方法包括核素法、声学造影法、脉冲多普勒法、电阻抗法、电导纳法、心机械图法、X线摄影技术等。由于上述方法尤其是无创伤性方法检测人体器官循环功能的各种仪器均尚未配置“参考人”,均需要先行作一定数量的正常人数值测定,而这些正常人只有性别(男或女)及年龄段的分组(即两个变量因素),而所求得的正常值标准差的波动范围很大,与实测值相对照,其精确度极差,难以判定所测器官循环功能是否异常及其程度,此外,由于使用的测量仪器的不同,正常值的差异就更大,即使对同一类仪器,由于仪器制作的误差(国外的误差<5%,国内误差5-15%),正常值的变异就更大。因此这种状况测得的正常值,只能作为该仪器正常人的“正常值”,而绝非生理值,更谈不上生理的变化值。这两种标准值的差异,不仅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差异。
本发明针对存在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生理变化规律,能准确测定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各种疾病的设备及其测定方法。
本发明根据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总是与这些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而且总是以整体来进行的,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系统按一定方向路线进行一系列活动,另一方面是内脏系统活动相应调整,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必须联系到生物节律性变化。生物节律性变化是指生物体内各种功能活动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变化,而这类变化就称之为生物节律(biorhyhm)。生物节律的构成包括一是生物固有节律,即生物本身具有内在节律;二是生物节律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能与环境变化同步。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特征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作更好的前瞻性适应。本发明人收集国内外有关创伤性方法测定正常人循环血流量、心输出量、心脏大血管各腔室容积、压力微分,主要器官血流分布等大量资料,以及应用无创伤性方法测定循环系统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时间、幅度、速度、容积、强度、压力、频率等一系列物理指标,通过对资料的对比、校准、t检验等数学处理,使之规范化、系统化、规律化、并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方法测定的多项指标的生理值,归结出分别与人种包括蒙古人种(黄种人)、欧罗巴人种(白种、棕种人)、尼格罗人种(黑种人),性别(男、女)、年龄(岁)、身高(米)、体重(公斤)、心率(次/每分)、血压(千帕、毫米汞柱)、血球压积(粘度%)、海拔(米)、职业(包括脑力劳动者,轻或重体力劳动、各类运动员、航天、航海员)十项参数相关的规律,并提出一整套预测循环系统生理变化物理指标测定方法,称之为“国际型CO系统方程测定方法”。由于受输入十项参数值的制约,其中一项或多项的变化,生理标准值也随之而改变,因而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异性和变迁性,从而形成了一把“变动的生理标尺”。该设备包括一台计算机,将计算机的输入端子口配置上与检测人体脑、心、肺、肝、肾血管疾病的医用仪器相适的接口,使之可与所需医用检测仪相连,并在计算机内设置12位A/D专换电路、恒压式导纳血流图器、心电图放大器、接收信号器通过将参数输入计算机,将计算机与各种测定仪连网,即可快速检测出人体循环器官的各项指标,以达到准确预测各种疾病的目的。该设备主要用于检测人体脑、心、肺、肝、肾、血管疾病等。
本发明构思新颖、功能广泛、科学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强、操作简便,对医学科研及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适用价值。


图1是本发明测定仪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电极板安放于人体检测部份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电路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与计算机相连的方框图。
图5、6是本发明的计算机运行框图。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将计算机(1)接线槽扩展到至少有1个以上的接线口,接线口上配置有转换电路,转换电路与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相连,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中的基准电压采用6.8V,电流发生器采用50KHz,交流放大器采用50KHz,心电图机通过电缆线与心电电极板(2)相连,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通过电缆线与检测电极板(3)相连,从而应用电极法来检测人体多器官导纳变化,以反应人体器官容积的变化。其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为(1)将计算机(1)编制相应处理程序,将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通过AD/DA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相连,输入受检者的人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球压积、海拔、职业等十项参数,得出人体多器官相应的生理标准值97项;(2)再根据计算机(1)屏幕提示用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的四根检测电缆(4)、(5)连接在受检者的测检电极板(3)上,选择所须检测的项目,采集人体器官的血流情况电信号,通过A/D电路把电信号转换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并经计算机处理成波形图,测量出波形幅度、时间、积分等数值,把所测得的数值及波形根据受检者的编号存入计算机,该值为所测的实测值;(3)将上述实测数值与生理标准值相对照,经计算机分析比较得出多器官是否异常的结论。上述生理标准值97项为(1)脑血管功能 a.左颈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收缩波波幅ohm b.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收缩波波幅ohm c.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流入时间sec d.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流入时间sec e.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流入容积速度ohm/secf.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流入容速度ohm/sec g.左颈内幼脉和右颈内幼脉颅内枝转折高比值(%) h.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转折高比值(%) i.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最大血流速度cm/sec j.左椎底动脉颅内枝最大血流速度cm/sec k.左颈内动脉颅内枝均值血流速度cm/sec l.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均值血流速度cm/sec、m.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循环血流量ml/min n.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循环血流量ml/min o.左脑和右脑循环血流量ml/min p.全脑循环血流量ml/min r.全脑阻力kpa/(ml.100g.min);(2)心血管功能 a.每搏输出量ml/beat b.每分输出量l/min c.搏作功g_m d.主动脉辨口最大血流速度m/sec e.心脏射血期血流容积速度ml/(beat.kpa.sec) f.总外周阻力n.s.m g.心机收缩功能指数ohm/sec h.主动脉辨口压力阶差kpa i.瞬间左室最大压力变化率kpa/sec j.左室舒张未期容积ml/m^2 k.左室扩张指数ml/kpa l.每分冠状动脉灌注量ml/min m.冠状动脉灌注压kpa n.左室最大充盈速度ml/sec o.最大心率值beat/min p.左室射血前时间sec q.左室等容收缩时间r.总的电激动机械收缩时间sec s.左室射血前时间校正值ms h.总的电激动机械收缩时间校正值ms i.每博指数ml/(m^2.beat)j.心脏指数l/(m^2.min)k.每分作功kg_m l.主动脉口平均血流速度cm/sec m.一心动周期平均血流容积速度ml/(kps.sec) n.主动脉顺度指数ml/kpa o.心输出量与体重比值l/(kg.min) p.瞬间左室最大收缩速度变化率sec^-2 q.左室舒张末期压力kpa r.左室硬度指数kpa/ml s.左室等容舒张时间sec t.每搏冠状动脉灌注量ml/beat u.射血分数(%) v.平均动脉压kpa w.左室射血时间sec x.左室快速射血时间sec y.射血前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 z.左室射血时间校正值ms zd.射血前时间与射血时间之比校正值(%)(3)肺血管功能 a.上升时间sec b.流入容积速度ohm/sec c.心房波(a波)振幅ohm d.心室舒张波(d波)振幅ohm e.心室舒张波波幅/心室收缩波波幅(%)f.下降时间sec g.流出容积速度ohm/sech.心室收缩波(s波)振幅ohm i.心房收缩波振幅/心室收缩波振幅(%)肺血容量ml/m^2(4)肝血管功能 a.收缩前波波幅ohm b.收缩后波波幅ohm c.收缩后波时间sec d.肝内阻力数(%)e.肝循环血流量ml/min f.收缩波波幅ohm. g.收缩波时间sec. h.收缩波上升时间sec i.舒张指数(%)(5)肾血管功能 a.收缩波时间sec b.收缩波上升时间sec c.舒张波波幅ohm d.肾循环血流量ml/min e.收缩后波时间sec f.收缩波波幅ohm g.舒张指数(%)。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2)上设有四根检测电缆,其中两根为供电电缆,两根为接收信号电缆。心电图机上设有四根心电检测电缆,三根电缆为取用心电标图标准II导联,一根为地线。
实施例1采用计算机主机586与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相接,如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采用日本小笠厚康夫或中国学者吕景新制作的图板,心电图机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100型心电图机或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心电图机等,将主机运行在MSDOS6.22下,计算机汉字系统为UCDOS7.0,运用Borland c++3.0编制相应软件。检测电缆有两组共七根,其中一组四根分别为两黑两红,带红色胶套的是供电电极连线,带黑色胶套的是探测电极连线,均连有鳄鱼夹用以和相应的电极连接,另外一组三根,分别为两红一黑,在鳄鱼夹后面均有一个黄色色码套管,用以联接上述心电图机。检测心、脑、肺、肝、肾这五个不同的器管,所用的电极不同。例如检测心脏功能接供电电极,使受检者取仰卧位置,上电极带平正围于颈部,下缘平于颈根部,下电极带围于上腹、肋、背部,上缘平剑突水平,照图4所示联接供电电极联线和探测电极联线。并要求将电极夹置于受检者的左手、右手、右足上,接上心电图联线,其中心电图联线为黑色的是人体接地线。根据计算机屏幕提示,输入吸毒受检者的编号、姓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电极距等十项参数值,检测出39项参数。
一、受检者一般情况1、人 种24例均为蒙古人种(黄种人)。
2、职 业均为脑力劳动和轻体力劳动者。
3、性 别男12例 女12例。
4、年 龄男22岁至34岁,女18至40岁。
5、检测对象随机抽样检测吸注毒品海洛因者24例。
6、吸毒年限1-2年7人,3-4年3人,5-6年7人,7-9年7人。
7、首次吸毒年龄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37岁。
8、检测地海拔高度1980米。
9、体积指数(WG/H2即公/平方米)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区分。
二、检测指标及参数主要检测心血管循环功能39项指标,共73项参数值(其中包括标准测定数值和实测值各半)。
(一)、综合指标(1)每搏输出量(ml/beat)(2)每分输出量(L/min)
(3)每搏指数ml/(m2.beat)(4)心脏指数L/(m^2.beat)(5)主动脉口最大血流速度(m/sec)(6)主动脉口平均血流速度(cm/sec)(7)心脏射血流容积速度(ml/(best.kpa.sec))(8)一心动周期平均血流容积速度(ml/(kpa.sec))(9)心输出量与体积比值(L/(kg.min))(10)平均动脉压(kpa)(11)最大心率值(beat/min)(二)、心脏前(容量)负荷指标(1)右室舒张末期容积(ml/m2)(2)左室舒张末期压力(kpa)(三)、心脏后(阻力)负荷指数总外周阻力(n.s.m)舒张压力(kpa)(四)、心肌收缩力指数(1)瞬间右室压力最大变化率(kpa/sec)(2)瞬间右室最大收缩速度变化率(sec-2)(3)搏作功(g.m)(4)每分作功(kg.m)(5)射血分数(%)(6)心脏收缩功能数(ohm/sec)(五)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指数(1)左室扩张指数(ml/kpa)(2)左室硬度指数(kpa/ml)(3)左室等容舒张时间(sec)(4)左室最大充盈速度(ml/sec)(六)、主动脉顺度指标(1)主动脉顺度指数(ml/kpa)(2)主动脉辨口压力阶差(kpa)
(七)、冠状动脉灌注指标(1)冠状动脉灌注压(kpa)(2)每搏冠状动脉灌注量(ml/beat)(3)每分冠状动脉灌注量(ml/min)(八)、左室收缩时间间期指标(1)左室射血前时间(sec)(2)左室等容收缩时间(sec)(3)左室射血时间(sec)(4)左室快速度射血时间(sec)(5)左室射血前时间与左室射血时间比值(%)(6)总的电激动机机械收缩时间(sec)三、检查结果1、24例吸毒者体积指数状况体积指数大于或等于22.5(标准值)3例,占总人数的12.5%,体积指数大于或等于20(标准均值)而小于22.5的9例,占总人数的37.5%。体积指数小于20的12例,占总人数的50%。体积指数小于20的12人中,按标准体积数最低值20计算平均体重每例差5.569公斤,按标准平均值22.5计算,平均体重差9.467公斤,其中差距最大的达18.32公斤。(见表一)2、24例吸毒者心血管功能状况(1)心血管功能正常者3例(男2例、女1例)占总人数的12.8%。
(2)心血管功能轻度异常者7例(男2例、女5例)占总人数的29.26%。
(3)心血管功能明显异常者14例(男8例、女6例)占总人数的58.36%。
(4)吸毒年限1-5年10例,正常3例占30%,明显异常7例占70%。
(5)吸毒年限6年7例,轻度异常7例占100%。
(6)吸毒年限7-9年,明显异常7例占100%。(见表二)
3、检查14例心血管功能明显异常者的结果,根据心功能异常的项目及其程度的差异,将上述14例吸毒者分为甲类及乙类,其中甲类9例占14例的64.29%,乙类5例占35.71%。
(1)甲类9例心血管功能明显异常者的一般情况平均年龄27.57岁,最小22岁最大43岁;平均身高1.715米,最低1.68米,最高1.79米;平均体重60.71公斤,最轻52.2公斤,最重78公斤;平均心率71.83次,最低57.30次,最高92.45次;平均动脉压均值为11.21千帕,最低9.33千帕,最高13.07千帕。(见表三)(2)甲类9例心血管功能异常者包括下列10项指标,其实测值比标准数值增大(增幅)的共8项,减小的共2项,其增或减幅如下平均心脏指数增幅44.03%,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幅41.37%,主动脉顺度指数增幅61.96%,主动脉瓣口压力阶差增幅101.59%,总外周阻力减幅14.12%,心脏每搏作功增幅36.49%,左心室最大充盈速度增幅55.26%,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幅51.60%,左室扩大指数增幅60.00%,左心室硬度指数减幅34.92%。(见表四)4、乙类5例心血管功能明显异常者的一般情况是平均年龄26.58岁,最小22岁,最大34岁;平均身高1.64米,最低1.56米,最高1.74米;平均体重54.17公斤,最轻44公斤,最重65公斤;平均每分心率70.23次,最低51.89次,最高108.92次;平均动脉压9.569千帕,最低9.243千帕,最高9.78千帕。(见表五)5、乙类5例心血管功能异常者主要包括下列3项指标,其实测值比标准值全部减少(减幅),心脏指数平均减辐35.71%,最低22.63%,最高48.79%;瞬间左室最大收缩速度变化率平均减辐23.23%,最小13.96%,最大37.97%;瞬间左室压力变化率平均减辐26.53%,最小19.88%,最大31.94%(见表六)。
结果趋向分析14例心管功能明显异常的吸毒者其特点是(甲型)(1)左心室最大充盈速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增大,左室容量负荷显著增加,舒张期室壁张力增高,肌小节数量增多并呈纵向排列,细胞变长,心室腔容量增加,室壁相对变薄,心脏呈离心性肥厚。
(2)左心室扩张指数明显增大,而硬度指数降低,心脏可扩张性显著增加,与上面所述相对应。
(3)主动脉顺度明显增大,主动脉可扩张性显著增加,压力阶差明显增大,而总外周阻力明显降低,说明阻力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4)心脏每分作功明显增加,说明扩大了心脏能量所需供应显著增大。
(5)由于左心室量容明显增加,心脏利用舒张贮备(Frank-starlinhg机制)以维持正常心输出量,因而心脏指数,主动脉口平均血流速度增大。上述心脏的结构性变化是心脏代偿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代偿是不能长期维持的。
(乙型)(1)瞬间左室最大收缩速度变化率(dg/dtmax)及瞬间左室是最大压力变化率(dp/dtmax)明显降低,说明在容量负荷状态下,存活心肌细胞将进入一个长期适应离心性肥大反应为特征的重构过程,肌细胞其分子表达类似胎儿心肌细胞表型,从而导致射血速度和射血张力的降低。
(2)心脏指数也明显降低,说明功能代偿明显失调。
实施例2采用计算机主机586与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相接,如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采用日本小笠原康夫或中国学者吕景新制作的图板,心电图机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100型心电图机或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心电图机等,将主机运行在MSDOS6.22下,计算机汉字系统为UCDOS7.0,运用Borland c++3.0编制相应软件。检测电缆有两组共七根,其中一组四根分别为两黑两红,带红色胶套的是供电电极连线,带黑色胶套的是探测电极连线,均连有鳄鱼夹用以和相应的电极连接,另外一组三根,分别为两红一黑,在鳄鱼夹后面均有一个黄色色码套管,用以联接上述心电图机。检测心、脑、肺、肝、肾这五个不同的器管,所用的电极不同。例如检测心脏功能接供电电极,使受检者取仰卧位置,上电极带平正围于颈部,下缘平于颈根部,下电极带围于上腹、肋、背部,上缘平剑突水平,照图2所示联接供电电极联线和探测电极联线。根据计算机屏幕提示,输入吸毒受检者的编号、姓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电极距等十项参数值,检测出以下结果。
表七是本系统对不同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国人女性抽样预测其循环血流量与日本国群马大学腾达士应用核素法(Rt)实测循环血流量正常值比较。它说明了本发明测得的各项生理标准值均为定性、定量指标,其定性指标与通用的无创伤性方法相一致,定量指标与创伤性方法所测值一致(r值在0.95以上)。
表八是本系统对不同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国人男性抽样预测其循环血流量与日本国群马大学腾田达士应用核素法(Rt)实测循环血流量正常值比较。
表九是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应用各种方法测定人体脑、心、肺、肝肾循环血流量或血容量正常值比较。
表十是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应用造影法测定左心室舒张未容积正常值。
表十一是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用热稀释法测定左舒张容积正常值比较。
表十二是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应用创伤性方法测定正常人心脏指数(CI)抽样对照。
表十三是本系统测值与248例导管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正常比较。
结果采用核素法、热稀释法、染料稀释法、导管测量法、心脏大血管造影法相一致。说明该设备及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以上测定值说明本系统所测值准确、快速、简便。
实施例3检定设备采用与实施例1和2相同设备,输入受检者的人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球压积、海拔、职业十项参数后,得出人体多器官相应的生理标准值97项,见表十四。结果表明本设备测得的生理标准值均为定性、定量指标,它与创伤性方法所测值相一致(r值在0.95以上)。
24例吸毒者体积指数与国际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值的比较表(一)
24例吸毒者心血管功能状况 (表二.) 个别项日实测值与预测值相比其增减小于一个标准差(+)或(-);为临床提示。[轻度异常]少数项目实测值与标准值之比其增减为二个标准差(++)或(--)或为具有一定有临床意义。[明显异常]多数项目实测值与标准值之比其增减大于二个标准差(+++)或(---)或具有肯定临床意义。
甲类 9例明显异常者一般情况 (表三.)
甲类 9例吸毒者心血管功能异常项目(表四)
乙类5例明显异常者一般情况 (表五)
乙类5例吸毒者心血管功能异常项目 (表六)
表(七)本系统对不同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国人女性抽样预测其循血流量与日本国群马大学腾田达士应用核素法(Rt)实测循环血流量正常值比较。<
r=.0999835713 t=213.6365299 x yp<0.001 y=0.986034836×X+21.40232507表(八)本系统对不同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国人男性抽样预测其循血流量与日本国群马大学腾田达士应用核素法(Rt)实测循环血流量正常值比较
>r=0.999998964 t=27779.383806 x yp<0.001 y=1.007895645×X-3.0624592表(九)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应用各种方法测定人体脑、心、肺、肝、肾循环血流量或血容量正常值比较。
以上各项对照P值均>0.05表(十)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应用造影法测定左心室舒张未容积正常值。
两者之P值>0.05表(十一)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用热稀释法测定左舒张容积正常值比较。
本系统与另两学者报告结果P>0.05表(十二)本系统预测值与国外学者应用创伤性方法测定正常人心脏指数(CI)抽样对照。
两者比较T值分别为0.003 0.004 P值均>0.05表(十三)本系统测值与248例导管法测定肺毛细血管速楔嵌压(PCWP)正常比较。
二者之间 t-检验P>0.05
人体多器循环功能生理变化值编号(No)1 就诊日期1998年6月12日<
报告日期1998年7月5日报告者姓名张之中结论
权利要求
1.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它包括计算机(1),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心电图机,其特征在于将计算机(1)接线槽扩展到至少有1个以上的接线口,接线口上配置有转换电路,转换电路与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相连,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中的基准电压采用6.8V,电流发生器采用50KHz,交流放大器采用50KHz,心电图机通过电缆线与心电电极板(2)相连,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通过电缆线与检测电极板(3)相连,从而应用电极法来检测人体多器官导纳变化,以反应人体器官容积的变化。
2.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计算机(1)编制相应处理程序,将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和心电图机通过AD/DA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相连,输入受检者的人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球压积、海拔、职业等十项参数,得出人体多器官相应的生理标准值97项;(2)再根据计算机(1)屏幕提示用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的四根检测电缆(4)、(5)连接在受检者的测检电极板(3)上,选择所须检测的项目,采集人体器官的血流情况电信号,通过A/D电路把电信号转换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并经计算机处理成波形图,测量出波形幅度、时间、积分等数值,把所测得的数值及波形根据受检者的编号存入计算机,该值为所测的实测值;(3)将上述实测数值与生理标准值相对照,经计算机分析比较得出多器官是否异常的结论。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生理标准值97项为(1)脑血管功能 a.左颈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收缩波波幅ohm b.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收缩波波幅ohm c.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流入时间sec d.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流入时间sec e.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流入容速度ohm/sec f.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流入容速度ohm/sec g.左颈内幼脉和右颈内幼脉颅内枝转折高比值(%) h.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转折高比值(%) i.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最大血流速度cm/sec j.左椎底动脉颅内枝最大血流速度cm/sec k.左颈内动脉颅内枝均值血流速度cm/sec l.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均值血流速度cm/sec、m.左颈内动脉和右颈内动脉颅内枝循环血流量ml/min n.左椎底动脉和右椎底动脉颅内枝循环血流量ml/min o.左脑和右脑循环血流量ml/min p.全脑循环血流量ml/min r.全脑阻力kpa/(ml.100g.min);(2)心血管功能 a.每搏输出量ml/beat b.每分输出量l/min c.搏作功g_m d.主动脉辨口最大血流速度m/sec e.心脏射血期血流积容速度ml/(beat.kpa.sec) f.总外周阻力n.s.m g.心机收缩功能指数ohm/sec h.主动脉辨口压力阶差kpa i.瞬间左室最大压力变化率kpa/sec j.左室舒张未期容积ml/m^2 k.左室扩张指数ml/kpa l.每分冠状动脉灌注量ml/min m.冠状动脉灌注压kpa n.左室最大充盈速度ml/sec o.最大心率值beat/min p.左室射血前时间sec q.左室等容收缩时间 r.总的电激动机械收缩时间sec s.左室射血前时间校正值ms h.总的电激动机械收缩时间校正值ms i.每博指数ml/(m^2.beat) j.心脏指数l/(m^2.min) k.每分作功kg_m l.主动脉口平均血流速度cm/sec m.一心动周期平均血流容积速度ml/(kps.sec) n.主动脉顺度指数ml/kpa o.心输出量与体重比值l/(kg.min) p.瞬间左室最大收缩速度变化率sec^-2 q.左室舒张末期压力kpa r.左室硬度指数kpa/ml s.左室等容舒张时间sec t.每搏冠状动脉灌注量ml/beat u.射血分数(%) v.平均动脉压kpa w.左室射血时间sec x.左室快速射血时间secy.射血前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 z.左室射血时间校正值ms zd.射血前时间与射血时间之比校正值(%)(3)肺血管功能 a.上升时间sec b.流入容积速度ohm/sec c.心房波(a波)振幅ohm d.心室舒张波(d波)振幅ohm e.心室舒张波波幅/心室收缩波波幅(%) f.下降时间sec g.流出容积速度ohm/sec h.心室收缩波(s波)振幅ohm i.心房收缩波振幅/心室收缩波振幅(%) j.肺血容量ml/m^2 (4)肝血管功能 a.收缩前波波幅ohm b.收缩后波波幅ohm c.收缩后波时间sec d.肝内阻力数(%) e.肝循环血流量ml/min f.收缩波波幅ohm. g.收缩波时间sec. h.收缩波上升时间seci.舒张指数(%)(5)肾血管功能 a.收缩波时间sec b.收缩波上升时间sec c.舒张波波幅ohm d.肾循环血流量ml/min e.收缩后波时间sec f.收缩波波幅ohm g.舒张指数(%)。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恒压式导纳血流图板(2)上设有四根检测电缆,其中两根为供电电缆,两根为接收信号电缆。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心电图机上设有四根心电检测电缆,三根电缆为取用心电图标准II导联,一根为地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多器官循环系统标准值测定设备及方法。它将计算机与检测人体循环功能仪相连,将输入的十项人体参数视频信号转换为图象信号并与检测仪所显示的图象信号进行校准,求出有关人体血流等有关参数值,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人体生理参数值与实测参数值的自动对比分析结果。本设备测得的各项生理标准值均为定性、定量指标,它与创伤性方法所测值相一致(r值在0.95以上),可作为无创伤检测循环功能仪的调试精度标准,也可作为健康受试者的正常生理值,或病态受检者的标准生理值。
文档编号G06F19/00GK1259332SQ9812184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立, 张之中, 王明善 申请人:张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