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票记录支持系统及程序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85964阅读:来源:国知局
21)中的日志信息(日志数据)。
[0106]在本画面中,将包含每项工作的工作时间的信息作为工作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配置并显示。在各工作的时间顺序中,将构成该工作的单独的处理/动作汇总为以组为单位的工作,对该以组为单位的工作的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并显示(1001)。在时间顺序的配置中,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存在多个工作内容时,也对各工作内容计算工作时间并输出。
[0107][工作时间测算处理(I)]
[0108]接下来,图11为表示分析引擎120所实施的、测算在工作票画面110上输出的工作时间的处理的工作流程图。
[0109](SllOl)分析引擎120制作可排序的日志图123(后述图13),用于按时间顺序对存储于通过前述图7、图8的处理制作成的所有日志序列121中的所有日志数据(日志信息)进行排序(重新排列)。该日志图123为具有排序功能的序列,能够基于日志数据的日期时间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0110](S1102?S1105)之后,分析引擎120开始到读完全部日志数据为止的循环处理。首先,在从S1102开始的循环处理中,实施从在图7中制作成的工作信息序列122中读完全部日志序列121为止的循环处理。在S1103中从工作信息序列122中读入一个日志序列121数据。在从S1104开始的循环处理中,使用嵌套实施从日志序列121中将全部日志数据读取完毕为止的循环处理。在S1105中从日志序列121中读入一个日志数据。
[0111](S1106)分析引擎120将S1105中读入的日志数据的日期时间的值,作为关键词添加(登记)至日志图123中,将日志数据的工作ID、日志ID、及分析ID同样地进行添加(登记),并且添加(登记)工作信息序列122的符合率的值。在完成该处理之后,日志图123中就存储有全部日志数据的日期时间、工作ID、日志ID、分析ID、符合率。
[0112][日志图]
[0113]图13表示日志图123的结构例。日志图123为具有排序功能的序列,能够基于日志数据的日期时间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日志图123具有日期时间、工作ID、符合率、日志ID、分析ID、标志等项目。“日期时间”?“分析ID”是成为关键词的属性。日期时间是可以对全部的日志图要素(日志信息)基于该日期时间进行排序的项目。工作ID为日志所属的工作ID。符合率表示分析条件表141中属性为必须的所有分析条件中符合条件的比例。日志ID为日志表151中唯一的标识符(通过该日志ID可以指定是日志表151中的哪个日志)。分析ID为分析/结果表141中唯一的标识符(通过该分析ID可以指定符合分析/结果表141中的哪个分析条件)。关于标志,当同一日志ID与多个工作ID —致时,符合率最尚的,标志设定为on,其他的,标志设定为off。在进彳丁画面显不时仅显不标志为on的日志信息。默认值为空白,当为空白时,表示该日志与工作ID不一致。
[0114][工作时间测算处理(2)]
[0115](S1107)接下来,在图11的S1107中,分析引擎120首先使用日期时间的值,对上述制作成的日志图123(其全部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升序)排序。
[0116](S1108)在S1108中,开始以下循环处理,直至从日志图123中读入全部日志数据(全部要素)为止。在该循环处理中,在S1109中,首先以日期时间为关键词读入日志图123要素。之后接入到节点BI,在图12中继续。
[0117](S1200)图12表示图11的测算处理的后续。在S1200中,分析引擎120检查S1109中读入的日志图123要素中,是否存在多个同一日期时间的日志图123。如果此处为唯一的要素(否),则在S1201中,基于分析ID从分析条件表141读入时间测算方法的值,并按照该方法测算与日志相关联的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工作时间)。例如,当时间测算方法的值被指定为“从适合条件的日志至下一个日志的时间”时,从日志图123读入下一个日志,并测算与该日志的日期时间的差值。
[0118](S1202)之后在S1202中,从条件/结果DB140内的结果表142(后述图14)读入最后的结果记录。该结果记录中记录有工作ID、组ID、与每个组的工作时间相关联的日志ID、分析ID等。组ID是在用同一工作ID连续输出的日志数据中使用同一个组ID。结果表142的一条记录按每个组ID进行记录。
[0119](S1203)在上述S1202中读入最后的日志的目的是,在S1203中确认最后的结果记录与所测定的日志图123要素相关联的日志数据是否具有同一个工作ID,并确认具有同一工作ID的日志数据是否被被连续输出。如果S1203中最后的结果记录的工作ID与所测定的日志数据的工作ID相同(是),则在S1205中,在最后的结果记录的时间列的值加上所测算到的时间后进行登记。并且与此同时,将日志ID及分析ID作为所测算的日志数据的一部分进行添加登记,并用逗号分隔开。当S1203中最后的结果记录与所测算的日志数据的工作ID不同时(否),则在S1204中,制作新的结果记录并添加至结果表142中,并将所测算的日志数据的工作ID登记到工作ID列中。此外,对结果表142中与所测算的工作ID相同的结果记录进行检索,确认最大组ID的值,之后将该值加I之后的值登记至组ID列中。此外,所测算的时间被登记至结果表142的时间列中。此外,将所测算的日志数据的日志ID及分析ID的值登记至日志ID及分析ID列中。
[0120](S1206)另一方面,在前述S1200中当存在多个同一日期时间的日志图123要素时(是),在S1206中,分析引擎120检查该多个日志图123要素中,是否存在相同的日志ID。当存在相同日志ID时(是),一个日志数据与符合多个分析条件,此时显示工作人员实施的工作内容的候补具有多个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优先对日志图123要素中符合率高者进行时间测算,对符合率低的日志图123要素不进行时间测算。为达到此目的,在S1207中,将具有同一日志ID的日志图123要素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将值大者(符合率高者)的日志图123要素的标志指定(设定)为on。并且将值小者(符合率低者)的日志图123要素的标志指定(设定)为off。当不存在具有同一日志ID的日志图123要素时(否),跳过这些处理(S1207) ο
[0121](S1208)接下来从S1208开始,实施逐一读入与同一日期时间相关联的全部日志图123要素的循环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里,实施与日志图123要素为单一情况时(S1201?S1204)相同的时间测算以及在结果表142进行结果信息登记的处理。此外在S1212中,当存在在前述S1205的处理中日志图123要素的标志为off的日志图123要素时,在结果记录中进行登记时,仅将日志ID变换为负值进行登记。在后述处理中,向画面
(110)输出日志信息时只显示符合率最高者。此时,从结果表142读入数据进行处理,可知上述日志ID为负值者不是符合率最高的,从而能够跳过画面输出。
[0122][结果表]
[0123]图14(a)表示存储于条件/结果DB140的结果表142的结构例。结果表142具有ID、工作ID、组ID、时间、日志ID、分析ID等项目。ID为结果表142 (记录)唯一的标识符。工作ID为与一条记录相关联的工作ID。组ID为与一条记录相关联的组ID (表示前述的同一工作的组)。时间为从按照每个组ID相关联的日志数据进行测算后的时间的合计值。日志ID将相关联的日志ID用逗号分隔进行登记。分析ID将与相关联的日志ID —致的分析ID用逗号分隔进行登记。
[0124][输出处理]
[0125]接下来,图15是表示基于结构表142 (图14)的数据向工作票画面110 (例:图16的画面)输出日志信息及工作信息(该工作花费了多少时间)等的处理(画面显示处理)的工作流程图。在此,工作票画面110 (工作票画面制作处理部)实施从图11及图12的处理中所制作成的结果表142(图14)读入全部的日志数据信息、工作时间、及每个组的工作时间等,并将其输出至画面上的处理。
[0126](S1501)工作票画面110 (工作票画面制作处理部)首先按照每个工作ID制作用于依时间顺序向画面上输出日志信息的日志显示列。之后在S1502中,开始相当于结果表142中记录的数量次的循环处理。在S1503中,读入结果表142中的一条记录(结果记录)。再在S1504中,通过嵌套实施相当于结果记录中登记的日志ID的数量次的循环处理。
[0127](S1505)在S1505中,确认结果记录的日志ID的值是否为负值。为负值(是)的日志ID如上所述表示该符合率低的情况下,因此在S1511中跳过画面输出处理(因为不显示,所以不进行任何处理)。
[0128](S1506)上述为非负值时(否),在S1506中,基于日志ID从日志表151 (图5)读入记录(日志数据)。在S1507中,向日志显示列(S1501)输出该记录(日志数据)的详细信息(事件详细信息)列的值。例如输出最开始的15个文字左右。
[0129](S1508)通过上述步骤将全部日志ID的日志数据输出至画面之后,在S1508中制作纵向覆盖输出至日志显示列的日志信息的标注或方框等画面显示要素(Gn部件)。之后在S1509中,向上述制作成的标注中输出(显示)组ID及结果表142中的时间的值。例如在图16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