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应急指挥方法及指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0758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核应急指挥方法及指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核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核应急指挥方法及指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核能都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清洁能源,因为核能不会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也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重地球的温室效应。然而核电厂的反应器中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就会对民众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为全球利用核能技术的国家敲响了警钟。核事故发生后,如何能安全快速地进行人群疏散,是全世界已经或计划利用核电技术的国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0003]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应急是指“某种非正常的状态或事件,此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减轻对人的健康好安全、生活质量、财产或环境的危害或不良后果,这包含核与辐射应急,以及诸如火灾、危险化学品排放、风灾或地震等常规应急”。其中,核应急,是指与核设施事故相关的应急;辐射应急,是指与辐射源和辐射装置事故相关的应急;但通常二者可以统称为“核应急”。
[0004]核应急响应有不同于其他灾害响应的很多特点.尤其是在所涉及的专业信息方面,例如,可能涉及核设施、放射性物质的特性,气象因素、放射性监测、辐射防护等等方面的信息,因而这个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必须要有各个专业的人员参与、审查、评价。指挥系统要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整理、分析、统计、评价,提供相关的事故后果、应急措施、队伍、装备、物资、专家、技术等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核应急软件平台的用户主要是核应急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应更生动、更易于理解,例如趋势线、统计图(表)、剂量分布图、地理环境图等等,这些图表的生成绘制过程同样需要相应专业人员的参与。核应急响应中心是应急响应过程数据、信息的一个主要节点,需要收集和输出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受应急组织的人力有限.响应时间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处理实际响应过程中的信息(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工作任务就显得十分紧张.繁重。
[0005]传统的核应急指挥系统,是金字塔式的架构,在每一行政级别分别设立一个指挥部,同时还要协调多个专业部门,通过上下级的通信、协调,快速有效地实现人群疏散、物资发放。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次通信失灵,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而且,由于指挥系统采用算法计算时间长,反馈不及时,每一级别的指挥部门,获取的污染情况数据、处理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延迟滞后,而不是更精准的实时信息,对疏散工作会造成较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核污染事故发生毕竟还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针对核事故的应急演习。每一次演习中,传统指挥系统需要多个专业部门(多达28个)分别派出上百人进行演练配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应急指挥方法及指挥系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馈延迟、演习成本太高等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应急指挥方法,包括:
存储地理数据、评价后果、行动建议至数据库;
获取核源项数据、核应急监测数据及环境监测数据;
整理所述核应急监测数据及所述环境监测数据;
根据核源项数据及整理后的环境监测数据建立高斯模型计算核物质扩散预测数据; 利用整理后的核应急监测数据修正所述核物质扩散预测数据获得核物质扩散修正数据;
调用所述地理数据、所述核物质扩散修正数据绘制核物质扩散示意图;
根据所述核物质扩散示意图判断评价后果;
根据所述评价后果调取所述行动建议;
发布所述行动建议。
[0008]其中,所述地理数据包括地图、地形、人口分布、行政区划信息;所述评价后果为根据核污染的扩散速度判断出的核污染级别;所述评价后果与所述行动建议在所述数据库中一一对应;所述行动建议是指针对每一评价后果作出的行动建议。
[0009]所述核污染级别包括隐蔽级别、撤离级别以及永久性撤离级别。
[0010]其中,所述核源项数据包括核源位置及无泄露情况下距离所述核源20千米内任一点的辐射值;所述核应急监测数据为至少一辐射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辐射值;环境监测数据包括至少一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温度值、至少一风向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风向值、至少一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风速值,以及至少一气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气压值。
[0011]其中,整理所述核应急监测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有辐射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辐射值的辐射平均值;
计算任一辐射值与所述辐射平均值的差值,获取该辐射值的辐射差值;
计算所述辐射差值与所述辐射平均值的比值,获取该辐射值的偏差值;
获取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辐射值;
过滤、去除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辐射值;
整理所述环境监测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有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温度值的温度平均值;
计算任一温度值与所述温度平均值的差值,获取该温度值的温度差值;
计算所述温度差值与所述温度平均值的比值,获取该温度值的偏差值;
获取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温度值;
过滤、去除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温度值;
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有风向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风向值的风向平均值;
计算任一风向值与所述风向平均值的角度差值,获取该风向值的风向角度差值; 计算所述风向角度差值与所述风向平均值的比值,获取该风向值的偏差值;
获取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风向值;
过滤、去除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风向值; 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有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风速值的风速平均值;
计算任一风速值与所述风速平均值的差值,获取该风速值的风速差值;
计算所述风速差值与所述风速平均值的比值,获取该风速值的偏差值;
获取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风速值;
过滤、去除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风速值;
还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有气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气压值的气压平均值;
计算任一气压值与所述气压平均值的差值,获取该气压值的气压差值;
计算所述气压差值与所述气压平均值的比值,获取该气压值的偏差值;
获取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气压值;
过滤、去除所有偏差值大于I的气压值。
[0012]其中,根据核源项数据及整理后的环境监测数据建立高斯模型获得核物质扩散预测数据,包括如下步骤:
将核源项数据及整理后的环境监测数据以参数形式传入高斯模型算法;
利用高斯模型对所述核源项数据及所述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获取核源周边至少一测试点的坐标及预测辐射值;
其中,核源周边所有测试点的预测辐射值即为核物质扩散预测数据。
[0013]所述测试点与所述核源的距离为500米的倍数,测试点与核源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千米。
[0014]其中,利用整理后的核应急监测数据修正所述核物质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