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供装置、信息提供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2092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个以上的用户终端2,信息提供服务器1通过因特网等网络3相互进行数据通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用户UA操作用户终端2A,用户UB操作用户终端2B,用户UC操作用户终端2C,用户UD操作用户终端2D,用户UE操作用户终端2E,在表示用户终端2A?2E中的任意一个时表述为用户终端2。
[0049]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S中,信息提供服务器1从作为消息发信者的用户操作的用户终端2接收消息,将接收到的消息发送给作为消息浏览者的用户操作的用户终端2。可以对消息设定一个以上的收件人,也可以不设定收件人。也可以是,在对消息设定收件人的情况下,信息提供服务器1向对消息设定的收件人的用户提供消息,在没有对消息设定收件人的情况下,按照来自用户终端2的信息浏览请求提供消息。下面,根据具体例子说明信息传递系统S中的处理概要。
[0050][1-1.信息传递系统S中的处理的概要说明]
[0051]在以下说明的示例中,假设用户A是消息的发信者,用户B、C、D、E是消息的浏览者。在此,假设用户A与用户B?E各自的关系性如在图2中设定的那样,按照与用户A的关系由近到远的顺序是用户B(关系性级别0)>用户C(关系性级别1)>用户D(关系性级别2) >用户E (关系性级别3)。例如,关系性级别表示与用户A的关系性的亲近程度,级别小表示与用户A的关系近(即与用户A亲近)。另外,关系性级别可以预先由用户设定,也可以根据基于用户之间的消息的交换数量、交换频度、浏览数量、已登记的共同友人数量等的评价结果进行设定。
[0052]并且,用户终端2A根据作为消息发信者的用户A的输入,生成例如图3所示的投稿消息MS0,将生成的投稿消息MS0发送给信息提供服务器1。如图3所示,投稿消息MS0包含个人名称数据D10、住址数据D20、店名数据D30、动态图像数据D40。
[0053]假设信息提供服务器1按照来自用户B?E分别操作的用户终端2B?2E的请求,或者按照对消息设定的收件人,将用户A投稿的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2B?2E。其中,假设信息提供服务器1对于发送给各个用户B?E的消息,按照作为消息发信者的用户A和作为浏览者的各个用户B?E的关系性级别,在以随着与发信者的关系变远而减少要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的方式进行转换后发送。其中,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可以是表示该消息所示的事情的发生难易度的尺度(例如,事情越难发生(事情的发生概率越低),信息量越大)。例如,在通过将消息中包含的语句(字符串)的一部分删除或将消息中包含的语句置换成更上位概念的语句而使消息模糊化时,与模糊化的消息相符的事情的数量增加,因而模糊化的消息的信息量减少。另外,作为减少信息量(使信息模糊化)的转换例,包含将第1住址置换成表示包含第1住址的地域的第2住址、将个人的姓名置换成该个人具有的属性信息(例如年龄、性别)等。
[0054]例如,也可以是,属于与用户A的关系性级别0的用户B直接接收用户A投稿的消息。
[0055]并且,属于与用户A的关系性级别1的用户C如图4所示将用户A投稿的消息中的个人名称数据D10转换成个人名称数据D11 (仅个人名称数据D10的姓),将住址数据D20转换成住址数据D21(D20中的“东京都品川区东品川”以后的住址分区被删除),将店名数据D30转换成店名数据D31 (店名数据D30中的2个字符被覆盖),将动态图像数据D10转换成动态图像数据Dll(动态图像数据D10的1帧的静止图像)。由此,用户C接收能够浏览的消息的信息量与级别0的用户B相比减少的消息。
[0056]属于与用户A的关系性级别2的用户D如图5所示将用户A投稿的消息中的个人名称数据D10转换成个人名称数据D12 (个人名称数据D10的初始形式),将住址数据D20转换成住址数据D22(D20中的“东京都品川区”以后的住址分区被删除),将店名数据D30转换成店名数据D32 (店名数据D30中的4个字符被覆盖),将动态图像数据D10转换成动态图像数据D11 (动态图像数据D10的文件名)。由此,用户D接收能够浏览的消息的信息量与级别1的用户C相比减少的消息。
[0057]属于与用户A的关系性级别3的用户E如图6所示将用户A投稿的消息中的个人名称数据D10转换成个人名称数据D13 (与个人名称数据D10对应的处理名称),将住址数据D20转换成住址数据D23 (D20中的“东京都”以后的住址分区被删除),将店名数据D30转换成店名数据D33 (店名数据D30中的6个字符被覆盖),将动态图像数据D10删除。由此,用户E接收能够浏览的消息的信息量与级别2的用户D相比减少的消息。
[0058]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传递系统S中,以随着信息发信者与信息浏览者的关系变远,基于来自信息发信者的投稿信息的信息量减少的方式转换投稿信息,然后将转换后的投稿信息提供给各信息浏览者。
[0059][2.信息提供服务器1的功能的说明]
[0060]下面,说明用于实现以上处理的信息提供服务器1具有的功能的一例。
[0061]图7示出信息提供服务器1的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信息提供服务器1具有消息取得部11、转换辞典信息存储部12、转换对象要素确定部13、消息存储部14、信息浏览者确定部15、用户信息存储部16、消息历史信息存储部17、用户关系性评价部18、转换执行要素决定部19、消息转换部20和转换消息提供部21。
[0062]通过在具有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控制单元、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装置等存储单元、网络接口等通信单元的计算机中,由控制单元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程序,实现信息提供服务器1具有的上述各部的功能。另外,程序既可以在存储于信息存储介质中的状态下提供给信息提供服务器1,也可以通过因特网等数据通信单元提供给信息提供服务器1。下面,说明信息提供服务器1具有的各部的详细情况。
[0063]消息取得部11从用户终端2取得消息信息(投稿信息)。消息信息可以包含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包含静止图像、动态图像)、声音数据等。并且,消息信息既可以包含也可以不包含收件人(邮件地址、收件人的用户识别信息等)。
[0064]转换辞典信息存储部12存储用于从由消息取得部11取得的消息信息中确定作为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的特定辞典信息、和规定转换已确定的数据要素的规则的转换规则信息。
[0065]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根据特定辞典信息,将住址信息、联系方式信息(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特定的固有名词(个人名称、店名等)、图像数据等确定成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
[0066]图8示出转换规则信息的一例。如图8所示,在转换规则信息中,将转换规则ID、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的种类(住址、联系方式、个人名称、店名、动态图像)、转换对象信息的数据格式、每个转换等级的转换规则的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下面说明转换规则的具体例子。另外,具有如下的关系:每当转换等级上调时(即,按照转换等级1?N(N为2以上的整数)的顺序),数据要素具有的信息量减少(即,以转换等级(i+1)转换的数据要素的信息量比以转换等级i (i为1以上的整数)转换的数据要素的信息量小)。
[0067]例如,在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是住址信息,住址信息具有[Α1](都道府县)[Α2](市)[A3](区)[Α4]的数据构造的情况下,可以设为转换等级1是[Α1](都道府县)[Α2](市)[A3](区)、转换等级2是[Α1](都道府县)[Α2](市)、转换等级3是[Α1](都道府县)、转换等级4 (或者其上)是“删除”。
[0068]例如,在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是联系方式信息,联系方式信息以电话号码的形式构成且存在与电话号码相关联的邮件地址、识别符(用户ID等)的情况下,可以设为转换等级1是对应的邮件地址、转换等级2是对应的识别符、转换等级3 (或者其上)是“删除”。
[0069]例如,在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是个人名称(姓名)且存在与个人名称相关联的处理名称(昵称)的情况下,可以设为转换等级1是姓或者名、转换等级2是对应于姓名的初始形式、转换等级3是处理名称、转换等级4(或者其上)是“删除”。
[0070]例如,在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是固有名词且没有设定特别的转换规则的情况下,针对固有名词的字符数(N(N为1以上的整数)),可以设为转换等级1是“将N的25%以上的字符数覆盖”、转换等级2是“将N的50%以上的字符数覆盖”、转换等级3是“将N的75%以上的字符数覆盖”、转换等级4 (或者其上)是“删除”。
[0071]例如,在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是动态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设为转换等级1是“从动态图像数据提取出的1帧静止图像”、转换等级2是“动态图像数据的文件名”、转换等级3(或者其上)是“删除”。
[0072]转换对象要素确定部13根据在转换辞典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的特定辞典信息,从由消息取得部11取得的消息信息中确定作为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例如,也可以是,转换对象要素确定部13对从消息信息中确定的转换对象的数据要素,分别将数据的种类、或者适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