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智能运维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67839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智能运维管理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B頂应用技术和IT领域,具体涉及基于B頂的工程项目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移动端和电脑端上实时监控工程项目运行情况、记录和快速处理运行故障全过程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了工程项目的智能化运行维护管理。
【背景技术】
[0002]BIM即Building Informat1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完整的信息承载体,它是一种创新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持续即时地提供高质、一致、可靠的项目设计规模、进程和成本及设备信息。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工程师以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各方通过B頂协同平台实现无缝连接,共享数据和信息。利用WM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降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B頂已成为建筑领域项目全过程管理重要的技术手段,特别是由于B頂赋予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信息的全面性、连续性、可追溯性,为其在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保驾护航提供可能。
[0003]工程项目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所投入之资本、人力与时间之规模甚为庞大,且投入使用并发挥其最大功效是建设的目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建筑物维护管理系统,不仅能提供舒适且方便的使用环境,更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率与成本控制。
[0004]传统的工程运维管理就是指物业管理,因为其管理手段、理念、工具比较单一,大量依靠各种数据表格或表单来进行管理,缺乏直观高效的对所管理对象进行查询检索的方式,数据、参数、图纸等各种信息相互割裂,此外还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经验,由此造成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管理难度增加,管理成本上升。
[0005]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数不胜数,另一方面,工程复杂性及专业性上升,设施设备更加庞大,这些都预示着原有的物业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工程运维管理需求,一套新型的高效综合的运维管理系统需要被建立起来。
[0006]经检索,发现如下相关的专利文献。
[0007]相关检索结果1:
[0008]申请号:201410087764.9
[0009]公开号:CN104915741A
[0010]名称:基于B頂技术的建筑设施运维管理系统
[0011]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施运维管理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或建筑群的运维管理。所述系统包括一台数据服务器、一台协同工作站、建模PC机及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端,用户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中的运维系统,进行所需要的操作,而服务器则根据用户的权限限制访问操作。该专利文献指出,其提供的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施管理系统及方法,对大型建筑的设施设备尤其是钢结构、幕墙和屋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维护,克服传统运维管理系统的缺点,使管理者可以清晰、有效、直观的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基于WM技术的空间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信息化技术在流程管理以及流程运作方面的支持作用,进而提高相应运维业务管理水平。
[0012]相关检索结果2:
[0013]申请号:201210527791.4
[0014]公开号:CN103246951A
[0015]名称:基于B頂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0016]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B頂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该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交付平台、设备信息管理模块、维护维修管理模块、运维知识库模块以及应急预案管理模块,该专利文献指出,物业管理人员通过其系统和方法,可以高效的实现建筑的大量复杂的机电设备的设备信息管理、维护维修管理、运维知识库和应急预案管理。
[0017]技术比对:
[0018]上述相关检索结果1意图通过基于B頂技术的空间管理,对工程项目所占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上述相关检索结果2意图将机电设备信息模型导入运维平台,通过查阅、编辑、分析设备维护信息,协助维护人员现场维护工程机电设备。但是包括相关检索结果1、2在内的现有技术依旧至少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0019](1)B頂模型与实际工程项目无法自动匹配,只能起到参照作用,不利于管理人员现场解决运维问题;
[0020](2)系统并未实时采集工程项目运行数据,无法起到提前预警作用;
[0021](3)系统未提供与其他智能管理系统接口,无法做到自动管理。

【发明内容】

[0022]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頂的工程项目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002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頂的工程项目智能运维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匹配步骤:根据用户移动端的信息确定与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并在用户移动端展示所述WM模型;
[0025]构件编辑步骤:根据构件编辑信息,对B頂模型中的构件属性信息进行编辑;
[0026]运维故障解决步骤:对用户移动端指定的BIM模型中的构件的运维信息,在用户移动端进行展示;
[0027]运维信息推送步骤:在WM模型中,根据构件属性信息判断构件是否发生故障,对于发生故障的构件提取相应的运维信息,然后将发生故障的构件的位置以及发生故障的构件提取相应的运维信息推送给用户移动端。
[0028]优选地,所述匹配步骤,包括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
[0029]定位匹配步骤:根据用户移动端的定位信息,确定与用户所处地点对应的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
[0030]姿态匹配步骤:根据用户移动端的姿态,确定WM模型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展示角度;
[0031]名称匹配步骤:根据用户移动端指示的实际项目名称,确定与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IM模型;
[0032]标识匹配步骤:根据用户移动端的标识信息,确认与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
[0033]优选地,所述定位匹配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0034]定位信息获取步骤:获取用户移动端当前所处的地理坐标点作为定位信息;
[0035]模型定位查找步骤:将包含所述地理坐标点的B頂模型作为与用户所处地点对应的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
[0036]其中,所述包含所述地理坐标点的B頂模型,是指,该B頂模型对应的实际工程项目的地域范围包含所述地理坐标点。
[0037]优选地,所述姿态匹配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0038]获取感应信息步骤:获取来自用户移动端中陀螺仪或者重力感应传感器的姿态感应信息;
[0039]解析感应信息步骤:根据姿态感应信息解析出用户移动端的姿态,其中,所述姿态包括用户移动端背面的朝向;
[0040]视角匹配步骤:将WM模型展示的视角角度设定为与用户移动端背面的朝向一致,以设定的视角角度展示B頂模型。
[0041]优选地,所述构件编辑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0042]移动端编辑步骤:根据来自用户移动端的构件编辑信息,对WM模型中由用户移动端所选定的构件的属性信息进行编辑;
[0043]传感器编辑步骤:根据来自用于检测实际构件的传感器的构件检测信息,对WM模型中与实际构件对应的构件的属性信息进行编辑。
[004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WM的工程项目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如下装置:
[0045]匹配装置:根据用户移动端的信息确定与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并在用户移动端展示所述WM模型;
[0046]构件编辑装置:根据构件编辑信息,对B頂模型中的构件属性信息进行编辑;
[0047]运维故障解决装置:对用户移动端指定的BIM模型中的构件的运维信息,在用户移动端进行展示;
[0048]运维信息推送装置:在WM模型中,根据构件属性信息判断构件是否发生故障,对于发生故障的构件提取相应的运维信息,然后将发生故障的构件的位置以及发生故障的构件提取相应的运维信息推送给用户移动端。
[0049]优选地,所述匹配装置,包括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装置:
[0050]定位匹配装置:根据用户移动端的定位信息,确定与用户所处地点对应的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
[0051]姿态匹配装置:根据用户移动端的姿态,确定WM模型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展示角度;
[0052]名称匹配装置:根据用户移动端指示的实际项目名称,确定与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IM模型;
[0053]标识匹配装置:根据用户移动端的标识信息,确认与实际工程项目匹配的B頂模型。
[0054]优选地,所述定位匹配装置,包括如下装置:
[005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