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的分类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101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将类型请求信息添加在文件下载请求中,可以减少报文发送次数;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可以将类型请求信息生成为单独的类型请求消息,与文件下载请求相互独立地发送至服务器,可以简化每条报文的数据结构。
[0045]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分类维度下的预设类型,可以包括若干个类型层级。具体地,比如图3所示,当“若干个”类型层级为一个类型层级时,只能够确定应用程序属于“影音娱乐”、“实用工具”、“社交通讯”、“主题个性”和“新闻阅读”等类型中的某一个;而当“若干个”类型层级为多个类型层级时,每个类型还可能包含多个子类型,比如“影音娱乐”还可以包括“在线视频”、“音乐播放”、“视频播放”、“电台”、“电视”等(即包含两个类型层级),从而对应用程序实现更为细致的分类。
[0046]步骤204,终端从服务器处下载到相应的安装文件,并获取该安装文件对应的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信息;
[0047]步骤206,运行安装文件,完成相应的应用程序的安装后,在该应用程序与所属的类型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0048]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图3所示的界面中,服务器仅采用了“功能”维度进行分类,但服务器显然也可以按照“功能”之外的其他分类维度,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管理,则终端也可以获取每个应用程序在各分类维度下所属的预设类型。此处仅以“功能”分类维度进行举例说明。比如用户下载的应用程序为“来往”,则该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可以为“社交通讯”和“交友”,即生成相应映射关系为“来往一社交通讯一交友”。
[0049]步骤208,终端将生成的映射关系存储为相应分类维度下的预存储关系。
[0050]在本实施例中,以图3所示的“功能”分类维度为例,则将映射关系“来往——社交通讯——交友”存储为“功能”分类维度下的预存储关系;当用户确定以“功能”分类维度进行应用分类操作时,可以为每种类型生成对应的文件夹,并将该类型下的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添加至对应的文件夹中,从而呈现如图4A所示的应用图标分类显示效果,其中“来往”被添加在“社交通讯”文件夹中。
[0051]当然,图4A中仅考虑了“影音娱乐”、“实用工具”等一个类型层级,而如果希望考虑多个类型层级,比如上述映射关系“来往——社交通讯——交友”对应的两个类型层级,则可以采用图4B所示的方式:“影音娱乐”、“实用工具”等为第一层级的预设类型,为这些预设类型分别设置多个显示页面,比如图4B(a)和图4B(b)分别对应于“影音娱乐”和“社交通讯”;进一步地,在每个显示页面中,为该第一层级的预设类型对应的子类型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比如当“影音娱乐”包括“在线视频”、“音乐播放”、“视频播放”、“电台”和“电视”等子类型时,建立如图B (a)所示的多个文件夹,同样地,当“社交通讯”包括“通讯”、“聊天”、“婚恋”、“交友”和“邮箱”等子类型时,建立如图4B(b)所示的多个文件夹,其中“来往”的应用图标被添加在“社交通讯”页面中的“交友”文件夹中。
[0052]2)根据应用属性向服务器查询
[0053]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确定应用程序所属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0054]步骤502,终端获取应用程序的第一属性信息;
[0055]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的第一属性信息具体与用户所需触发的分类维度相关,比如当用户需要的分类维度为“首字母”时,第一属性信息可以为应用程序的名称,当用户需要的分类维度为“功能”时,第一属性信息可以为应用程序的名称、开发者、版本号等;实际上,任意能够用于识别应用程序的分类情况的属性信息,均可以认为属于上述第一属性信息。
[0056]步骤504,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第一属性信息的分类请求;
[0057]步骤506,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结果,该响应结果中包含查询到的对应于分类请求中的第一属性信息的映射关系;
[0058]在本实施例中,仍以“功能”分类维度为例进行说明。虽然终端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流程来获取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但如果用户在下载某个应用程序的安装文件时未启用“获取类型信息”的功能,或者用户并未从“应用市场”处下载安装文件,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安装文件并通过将该安装文件导入终端内实现安装,则终端无法基于图2所示的方式来确定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而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获取的应用程序的第一属性信息,终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向服务器发起分类请求,以确定该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
[0059]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预先生成每个应用程序与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直接将该映射关系包含在响应结果并反馈至终端;或者,服务器也可以仅返回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信息,并由终端据此生成相应的映射关系,即类似于图2所示的步骤206。
[0060]步骤508,终端将响应结果中包含的映射关系存储为相应分类维度下的预存储关系ο
[0061]3)终端直接确定
[0062]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确定应用程序所属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0063]步骤602,获取应用程序的第二属性信息;
[0064]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的“第二属性信息”是为了区分于图5所示的“第一属性信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第一属性信息和第二属性信息实际上可以存在全部或部分相同。举例而言,如果希望确定应用程序在“首字母”分类维度上所属的类型,则第二属性信息可以为应用程序的名称,如果希望确定应用程序在“图标颜色”分类维度上所属的类型,则第二属性信息可以为应用程序的图标样本。
[0065]步骤604,解析第二属性信息,确定应用程序所属的类型,从而生成相应的应用程序与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0066]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应用程序的名称,终端可以自动获得该名称的首字母,从而实现基于首字母的应用程序分类;基于应用程序的图标样本,终端可以通过自动化的颜色识另O,确定应用程序的图标颜色,从而实现基于图标颜色的应用程序分类。
[0067]步骤606,将生成的映射关系存储为相应分类维度下的预存储关系。
[0068]当终端通过如上述多种方式确定了应用程序在各分类维度下所属的类型后,可以在终端中添加相应的分类维度选择界面,比如图7所示,用户可以选择希望采用的分类维度,则终端将相应地实现该分类维度下的应用图标分类显示。比如在图7中,用户具体可以通过长按屏幕界面上的任一应用图标来进入编辑模式,然后通过在编辑模式下晃动终端,从而调出图7所示的分类维度选择界面,实现分类维度的选择操作。
[0069]假定用户选择了 “图标颜色”的分类维度,则类似图4A所示的基于“功能”维度的应用图标分类显示效果,终端可以在屏幕界面上生成对应于各种颜色类型的文件夹,并将相应颜色的应用图标添加至文件夹中。比如图8所示,在终端屏幕界面上生成“红色”、“黄色”、“绿色”等文件夹,从而基于图标颜色的分类维度,实现对应用图标的分类显示。
[0070]请参考图9,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确定应用程序所属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场景”分类维度下的应用程序分类,包括下述步骤:
[0071]步骤902,在每种类型的场景下,分别记录用户对终端内的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信息;
[0072]在本实施例中,各种类型的场景之间可以基于时间和/或空间进行划分,比如基于时间的划分:对于时间段“23:0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