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660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醒操作。
[006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位置附近的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操作,能够实时监测当前位置的安全情况并适时进行安全提醒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的安全性。
[0061]在执行步骤Sll之前,终端设备可根据用户当前状态决定是否将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发送给服务器,例如,终端设备可判断用户当前的速度,并根据速度确定用户当前正在行走或者乘车,当用户处于正在行走的状态时,终端设备将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发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根据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操作,从而准确地对用户在行走过程中使用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性。此外,用户可设置为终端设备按照一定的频率(例如每隔一分钟)上报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
[0062]在步骤S12中,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可以是人流密度、地形地貌特征、历史事故发生记录、天气状况、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等中的任一项参数或多项参数。例如,服务器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对该地理位置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如预设距离为500米)信息进行查询,如该区域内是否有沟壑、陡坡、深坑等较为危险的地形、或该区域内是否经常发生事故、或今日天气是否为雷雨天气、台风天气等,以及用户对该区域进行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其中,由于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可能会经常发生变化,而服务器不一定能够及时更新,因此,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作为安全提醒参考数据中的一种,对进行安全提醒操作十分重要,例如,用户发现某位置的井盖被盗、或某区域正在施工、或某位置的高空可能落石等危险情况,都可上报至服务器端,由服务器进行存储并作为安全提醒操作的分析依据。
[0063]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多项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当服务器获取其中至少两项安全提醒参考数据时,可根据每项安全提醒参考数据的权重来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操作,可实施为如下步骤S131-S132:
[0064]在步骤S131中,当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包括至少两项参数时,根据至少两项参数和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计算安全因子;
[0065]在步骤S132中,当安全因子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提醒通知,终端设备用于输出安全提醒通知使用户得知。
[0066]在步骤S131之后,步骤S132还可实施为:将安全因子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用于在安全因子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输出安全提醒通知使用户得知。
[0067]在步骤S13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确定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
[0068]上述方法,在计算安全因子时,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可根据当前地理位置进行确定。例如,当前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特征较为特殊,则可将地形地貌特征设置为较大的权重;当前地理位置为商业聚集地,则可将人流密度设置为较大的权重;当前地理位置为十字路口,则可将历史事故发生记录设置为较大的权重。
[0069]当计算出安全因子之后,服务器可预设第一预设阈值,并比较安全因子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由服务器判断是否发送提醒通知至终端设备;也可由终端设备预设第一预设阈值,服务器计算出安全因子之后,直接将安全因子发送至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来判断是否输出安全提醒通知。例如,安全因子介于0-10之间,第一预设阈值设为5,安全因子的值越高,说明当前地理位置的安全性就越高,反正安全性就越低,当安全因子低于5时,说明当前地理位置为较为危险的位置,终端即可输出提醒通知使用户得知。
[0070]此外,上述方法中,在确定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时,如果参数中包括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时,可采用如下步骤A1-A2确定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对应的权重:
[0071]在步骤Al中,获取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
[0072]在步骤A2中,根据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确定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权重,其中,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越高,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权重越大。
[0073]采用上述方法,将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作为计算安全因子的依据,并根据大众认同度的高低确定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权重,从而更加快捷准确地对用户进行安全提醒,实时监测当前位置的安全情况,提高了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的安全性。
[0074]图2是根据一具体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包括人流密度、历史事故发生记录和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三项参数,当服务器根据安全提醒参考数据计算出安全因子后,根据安全因子的大小判断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提醒通知。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S28:
[0075]步骤S21,终端向服务器上报当前的地理位置;
[0076]步骤S22,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该地理位置500米内的人流密度、历史事故发生记录和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该实施例中,预设距离为500米;
[0077]步骤S23,服务器获取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
[0078]步骤S24,服务器确定人流密度、历史事故发生记录和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各自对应的权重;例如,地理位置为十字路口,且对于该地理位置的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有较高的大众认同度,则可将历史事故发生记录和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设置为较高的权重,如上述三项参数最终的权值分配比例为2:4:4 ;
[0079]步骤S25,服务器根据确定后的权重,计算安全因子;在该实施例中,安全因子范围为0-10,安全因子越高,说明当前地理位置越安全;
[0080]步骤S26,服务器将安全因子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设置为6 ;
[0081]步骤S27,当安全因子低于第一预设阈值6时,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提醒通知;
[0082]步骤S28,终端设备输出安全提醒通知,以使用户得知当前位置安全性较低。
[0083]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位置附近的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操作,能够实时监测当前位置的安全情况并适时进行安全提醒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的安全性。
[0084]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全提醒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一种安全提醒装置包括:
[0085]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0086]第二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地理位置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安全提醒参考数据;
[0087]安全提醒模块33,用于根据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操作。
[0088]可选的,如图4所示,安全提醒模块33包括:
[0089]计算子模块331,用于当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包括至少两项参数时,根据至少两项参数和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计算安全因子;
[0090]第一发送子模块332,用于当计算子模块计算出的安全因子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向终端发送安全提醒通知,终端设备用于输出安全提醒通知使用户得知;
[0091]第二发送子模块333,用于将计算子模块计算出的安全因子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用于在安全因子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输出安全提醒通知使用户得知。
[0092]可选的,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
[0093]确定模块34,用于当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包括至少两项参数时,根据至少两项参数和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计算安全因子之前,确定每项参数对应的权重。
[0094]可选的,如图6所示,确定模块34包括:
[0095]获取子模块341,用于获取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
[0096]确定子模块342,用于根据获取子模块获取到的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确定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权重,其中,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大众认同度越高,用户反馈的危险位置信息的权重越大。
[009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位置附近的安全提醒参考数据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提醒操作,能够实时监测当前位置的安全情况并适时进行安全提醒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终端设备时的安全性。
[009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提醒装置,包括:
[0099]处理器;
[0100]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101]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0102]获取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
[0103]获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