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_2

文档序号:99300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板,通过添加/删除 道的方式来完善模板,并且将道和数据相关联,添加各种附加信息,将成果进行网络发布共 享。
[0012]由实施例2可知,W岩屯、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为载体,可集多种数据于一体,展示 地层变化趋势,将各种专业数据成果可视化显示和进行网络发布,使数据价值最大化。
[001引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W不同专业模板为基础进行各种对比;(参见图5),具体如下: 步骤301,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所需数据; 步骤302,选择对比井号数量; 步骤303,修改,添加/删除井号; 步骤304,检测对比井号是否正确,如果是,进入步骤305,如果否,进入步骤303; 步骤305,绘制对比图。
[0014] 在实施例3中,步骤3(n到步骤305依次进行,并且提供中途修改,步骤304能够修 改、添加/删除井号,完成后最终发布对比成果; 由实施例3可知,W岩屯、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为数据载体,通过多井岩屯、对比图绘制模 块可将单一井号、单一模板关联,能够多井联动、多模板对比,最大限度挖掘地层信息。
[0015] 实施例4 一种岩屯、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提供基于深度连续的相邻岩屯、图像拼接计算方 法;(参见图6、图7),具体如下: 步骤401,加载图像数据。
[0016] 步骤402,检测图像深度是否连续,如果是,进入步骤403,如果否,进入步骤409。
[0017] 步骤403,确定起始方向。
[0018] 步骤404,选择主方向。
[0019] 步骤405,确定捜索路径。
[0020] 步骤406,路径匹配。
[0021] 步骤407,拼接岩屯、图像。
[0022] 步骤408,绘制岩屯、图像柱面。
[0023] 步骤409,岩屯、图像是否检测完,如果是,进入步骤410,如果否,进入步骤402。
[0024] 步骤410,保存结果并网络发布。
[0025] 在本实施例4中,步骤401到步骤410依次进行,如果中途检测到深度不连续,直接 跳转到步骤409,只有检测到图像深度连续才会进入步骤403到步骤409,如此不断检测,直 到图像数据检测完成为止,(图7)为图像拼接前后的对比实际拍摄图。
[0026] 由实施例4可知,通过深度连续的相邻岩屯、图像拼接还原实物岩屯、深度连续的特 征,真实反映地层的变化情况,可更好地展示出地层原貌。
[0027] 实施例5 一种岩屯、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提供二维岩屯、图像=维可视化,还原实物岩屯、= 维特性;(参见图8、图9),具体如下: 步骤501,加载图像数据; 步骤502,岩屯、图像是否为外表面,如果是,进入步骤503,如果否,进入步骤506; 步骤503,横向视觉变换; 步骤504,模拟实物岩屯、=维光照变换; 步骤505,完成二维恢复; 步骤506,岩屯、图像是否检测完,如果是,进入步骤507,如果否,进入步骤501; 步骤507,保存结果并网络发布。
[0028] 在本实施例5中,对于平面展开的二维岩屯、图像做=维可视化处理,在图像加载 后,判断是否为外表面后依次进入步骤502到步骤507,中途会根据条件判断做出调整,最终 结果进行网络发布,(图9)展示出岩屯、图像拼接前后的效果。
[0029] 由实施例5可知,通过横向视觉变化和模拟光照,实现岩屯、快速立维可视化,最后 网络发布,可更好的还原实物岩屯、=维特征,真正替代实物岩屯、库房。
[0030] 实施例6 一种岩屯、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提供浏览、获取不同岩屯、图文信息,测量、定性及 半定量分析孔、桐、缝、粒径、巧光等地质特征;(参见图10、图11),具体如下: 步骤601,加载岩屯、图、文数据; 步骤602,浏览数据; 步骤603,测量、分析所需地质特征参数; 步骤604,保存结果并网络发布。
[0031] 在本实施例6中,对于岩屯、图像的加载、浏览,并根据测量、分析工具得到岩屯、相关 地质信息,最后保存,完成网络发布,(图11)为岩屯、相册实际拍摄图片。
[0032] 由实施例6可知,通过岩屯、图文浏览、测量、分析地质特征参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 查看、测量、分析岩屯、的操作,有利于地质工作者的研究。
[0033] 实施例7 一种岩屯、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提供岩屯、图像W岩屯、相册方式进行网络发布;(参 见图12),具体如下: 步骤701,加载岩屯、图、文数据; 步骤702,册方式查看外表面、纵切面、剖切面、岩屑; 步骤703,动态显不多种地质f目息; 步骤704,是否需要检测相似岩性,如果是,进入步骤705,如果否,进入步骤709; 步骤705,数据预处理,提高岩屯、特征区分度; 步骤706,获取岩屯、图像地质信息及图像数据; 步骤707,特征提取及数据处理,定位相似图像; 步骤708,根据模板识别相似岩性; 步骤709,保存结果并网络发布。
[0034] 在本实施例7中,通过岩屯、图像,实现模拟实物岩屯、库房外表面、纵切面、剖切面、 岩屑摆放方式、相册成果图输出、动态显示岩屯、信息、提供井号、筒次、岩屯、编号、起始深度、 终止深度等实物岩屯、常用信息,W及当前深度、图像长度、层位、岩屯、定名等后期间接信息, 通过岩性相似匹配快速定位目的层位,(图13)为岩屯、相册实际拍摄图片。
[0035] 由实施例7可知,通过岩屯、相册方式进行网络发布,对不同类型的岩屯、相关图像进 行成果发布,通过岩性相似匹配快速定位目的层位,成果发布共享,可更好地为油气勘探提 供支持。
[0036] 实施例8 一种岩屯、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通过沉积构造图像知识库模块,可提供=大岩典 型特征模板图像、构造模型。(参见图1) 具有典型特征的=大岩典型特征模板图像,是实物岩屯、经岩屯、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仪扫 描成像后而获得,且通过岩屯、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的沉积构造图像知识库模块实现网络发 布。在观察、描述岩屯、沉积构造时,能够提供完整的有关沉积构造方面的图文知识,可对比、 研究各种典型特征,判断油气形成环境,成为地质研究新手的好帮手,可辅助他们尽快掌握 相关知识,正确、熟练运用岩屯、资料开展有效研究。
[0037] 所述岩屯、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仪为本公司自主研制,它包括: 电源组件:提供正常运行电力驱动; 岩屯、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岩屯、匀速转动,为岩屯、数字化提供全面、清晰、真实的效果; 岩屯、图像采集和传输单元:用于采集岩屯、数据,并传输到处理单元; 采集驱动单元:用于控制采集单元相对实物岩屯、做横向、纵向位移; 岩屯、数理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岩屯、数据,包括拼接、均衡处理; 数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岩屯、驱动单元、岩屯、图像采集和传输单元、采集驱动单元、岩 屯、数理处理单元四个单元的协调工作。
[0038] W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发明的技术 实质对W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W及可能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 加 W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 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硬件包括岩心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仪、PC机、岩心 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其特征在于:岩心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仪的图像数字信息输出端与PC 机连接,PC机内安装有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通过接口与网 络连接;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包括三维成型模块、多井岩心对比图绘制模块、岩心分析 模块、图像显示/岩性检测模块、沉积构造图知识库模块; 所述的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如下: 一、 将岩心高分辨率图像采集仪采集到的图像数字信息输送至PC机中的岩心图文综合 柱状图模板; 二、 通过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的三维成型模块对二维岩心图像进行三维可视化处 理,还原实物岩心三维原貌,对相邻岩心图像进行拼接,还原真实岩心连续性特征;进行: A、 横向视觉变换 B、 模拟光照 C、 相邻岩心、图像拼接,即:2) 选择主方向:首先计算彩色偏移量,随后确定主方向; 3) 确定搜索路径:计算出由像素点组成的像素路径,以及由像素点的二维坐标确定的 位置路径; 三、 通过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的岩心对比图绘制模块进行多井岩心对比,进行: A、 同一井号不同模板或同一井号同一模板的数据对比; B、 不同井号、不同模板或不同井号同一模板的数据对比; C、 添加或删除多井的井号、数据模板; 四、 通过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的岩心分析模块,可根据研究侧重点不同,浏览、获 取不同的岩心图文信息,测量、定性、半定量分析孔、洞、缝、粒径、荧光地质信息; 五、 通过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的沉积构造图像知识库模块,提供三大岩(沉积岩、 岩浆岩、变质岩)典型特征模板图像及构造模型,以帮助新手研究员尽快掌握相关知识,为 其学习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六、 通过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的图像显示/岩性检测模块实现岩心图像以岩心相 册的方式显示,及岩性检测;岩心图像以岩心相册方式进行网络发布包括: 1) 模拟实物岩心库房外表面、纵切面、剖切面摆放方式 2) 岩心相册成果图输出 3) 动态显示岩心信息 4) 岩性相似匹配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心数字化网络发布应用方法,属油田数据保存、地质资料发布应用方法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可快速、高效加载图文数据,根据不同研究需求,通过岩心图文综合柱状图模板进行网络发布;可绘制多井岩心对比图;根据研究侧重点不同,浏览、获取不同岩心图文信息,测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粒径、荧光等地质特征;可拼接深度连续岩心图像,三维成像速度快,还原实物岩心原貌,真正替代实物岩心。专业适用性强。增添新手辅助功能,深度连续图像拼接不错位,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无针对不同专业研究需求的专业化数据模板、缺少实物岩心图像数据、三维恢复速度慢、深度连续的岩心图像易错位,及缺少相关知识辅助功能的问题。
【IPC分类】G06T7/00, G06T3/40
【公开号】CN105719289
【申请号】CN201610035210
【发明人】李建华, 沈疆海, 王德玲, 李籽娴
【申请人】荆州市华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