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03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纸币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纸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纸币处理装置的纸币出入款装置。该纸币出入款装置例如设置在银行的出纳员柜台上,并且供银行的出纳员使用。纸币出入款装置具有输送纸币的输送部和收纳纸币的收纳部。输送部存放在上部机体内。收纳部存放在防护机体内。防护机体布置在上部机体的下侧,并且按照规定以上的安全级别(securitylevel)对收纳部进行防护。该纸币出入款装置中的输送部构成为:能够从上部机体向装置的前侧拉出该输送部。在防护机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能够借助门来进行打开、关闭的开口部。收纳部构成为:能够通过该开口部,向装置的前侧拉出该收纳部。例如在纸币出现了堵塞时等情况下进行维护时,将输送部和/或收纳部向装置的前侧拉出以访问装置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4-263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纸币出入款装置构成为其输送部和收纳部都是向装置的前侧拉出的,其中,上述输送部存放在上部机体内,上述收纳部存放在防护机体内。因此,只有从装置的前侧才能访问内部。因此,该纸币出入款装置存在维护性不佳的情况。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纸币处理装置的维护性。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纸币处理装置。该装置具备:输送部,其构成为输送纸币;收纳部,其构成为收纳所述纸币;上部机体,其构成为存放所述输送部;以及下部机体,其布置在所述上部机体的下侧并构成为存放所述收纳部,并且,所述下部机体具有隔壁部,所述隔壁部位于所述下部机体与所述上部机体之间且隔出所述上部机体的内部空间。

而且,在所述隔壁部形成有通路,所述通路将所述输送部与所述收纳部之间相连接并且供所述纸币通过,所述上部机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开口部,所述输送部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从所述上部机体朝向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拉出所述输送部,所述下部机体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的相反侧即另一侧具有开口部,所述收纳部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从所述下部机体朝向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拉出所述收纳部。

根据该构成方式,构成纸币处理装置的上部机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开口部。能够通过该一侧的开口部,朝向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拉出存放在该上部机体的输送部。相对于此,布置在上部机体的下侧的下部机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即上部机体的开口部的相反侧具有开口部。能够通过该另一侧的开口部,朝向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拉出存放在该下部机体内的收纳部。下部机体具有隔出上部机体的内部空间的隔壁部。在该隔壁部上形成有供纸币通过的通路,对于该隔壁部的通路,能够从上部机体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的开口部进行访问,并且还能够从下部机体的、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开口部进行访问。如上所述,所述构成方式下的纸币处理装置能够从两个方向对隔壁部的通路进行访问,因此提高了装置内部的维护性。

此外,由于构成为向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拉出输送部,另一方面,向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拉出收纳部,因此,在由不同的维护人员进行对输送部的维护和对收纳部的维护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上述的维护作业。通过上述方式,来缩短维护装置时所需要的时间。

而且,如果将纸币处理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配置在银行等金融机关中的比窗口柜台更靠近大堂侧(即,顾客所在侧)的位置上并且将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部分配置在办公区侧(即,顾客所不在的那一侧),则即使在金融机关的营业时间内,也能够既确保办公区侧的安全性,又能够从下部机体拉出收纳纸币的收纳部,来进行纸币的回收、纸币的补入。能够使纸币处理装置顺利地运作。

也可以为:所述收纳部构成为包括多个收纳库,多个所述收纳库在所述下部机体内从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排列布置,在所述隔壁部形成有多条所述通路,多条所述通路以与排列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收纳库相对应的方式,从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排列。

在该构成方式下,在配置在纸币处理装置内部的隔壁部上形成有多条通路,多条通路排列在水平方向上。因此,如现有的纸币处理装置那样只有从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才能访问的结构下,难以访问位于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通路(即,相对于一侧的开口部而言位于进深侧的通路)。

但是,该构成方式下的纸币处理装置能够从水平方向上的一侧的开口部和另一侧的开口部双方访问内部。因此,即使构成为在隔壁部上形成有多条通路且多条通路排列在水平方向上,也能够容易地访问所有通路。由此,提高了维护性。

也可以为:所述下部机体是构成为按照规定的安全级别以上的级别对所述收纳部进行防护的防护机体,所述输送部具有:输送路,其在所述上部机体内从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以及多个分支机构,多个所述分支机构以与排列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收纳库相对应的方式,从所述输送路分支出来并且分别与多条所述通路连接。

作为防护机体的下部机体,具体而言是钱箱,因此,要访问下部机体的内部,就需要特别权限。另一方面,上部机体并不是防护机体,要访问上部机体的内部,基本上不需要特别权限。

在所述构成方式下,存放在该上部机体内的输送部具有输送路和多个分支机构,上述输送路在上部机体内沿水平方向延伸,上述的多个分支机构以与排列在水平方向上的各个收纳库相对应的方式从输送路分支出来并且与多条通路分别连接。在任一分支机构中出现了纸币堵塞情况时,能够在不需要特别权限的情况下从上部机体拉出输送部来解决分支机构中的纸币堵塞情况。由于出现纸币堵塞情况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的多个分支机构存放在上部机体内,因此,能够迅速地解决纸币堵塞情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维护性。此外,在下部机体中出现纸币堵塞情况的可能性降低。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纸币处理装置还具备控制部,其构成为执行入款处理和出款处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入款处理是通过所述输送部向多个所述收纳库中的规定的收纳库收纳进入到所述上部机体内的所述纸币的处理,所述出款处理是通过所述输送部向所述上部机体的外部送出从多个所述收纳库中的规定的收纳库送出来的所述纸币的处理,在处理的执行过程中所述收纳库发生了不良情况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收纳库切换为其它收纳库来继续进行所述处理,并且与所述处理并行地进行对发生了所述不良情况的所述收纳库的复原动作。

在现有结构的纸币处理装置中,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收纳库中发生了不良情况时,将处理中断,然后执行用于解决该收纳库的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通过该复原动作解决了不良情况时,重新开始处理,另一方面,通过该复原动作未能解决不良情况时,当作错误来使纸币处理装置停止。

相对于此,在所述构成方式下,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收纳库中发生了不良情况时,不是将处理中断,而是将所述收纳库切换成其它收纳库。即,将纸币收纳在其它收纳库内、或者从其它收纳库送出纸币,从而继续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其它收纳库”是即使切换也能够进行相同的处理的收纳库,在入款处理中,其例如是收纳同一币种的多个收纳库之一,或者是收纳多个币种的所谓的混合币种的收纳库(其中,假设:被设定为能够收纳该币种的纸币)。在出款处理中,其它收纳库例如是收纳同一币种的多个收纳库之一。通过继续进行处理,能够使正在执行的处理迅速地结束。

在所述构成方式下,还与继续进行的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并行地对发生了不良情况的收纳库进行复原动作。由于处理是另外执行的,因此,能够投入时间来进行复原动作。由此,解决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也可以为:所述不良情况是在所述收纳库的内部发生并且该收纳库能够单独进行复原动作的不良情况。

这样一来,能够边继续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边与上述处理并行地进行针对在收纳库中发生的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具体而言,如下所述,这里所说的不良情况是指发生了:在收纳库为堆叠式的收纳库的情况下,在收纳库内,集聚在集聚台上的纸币的一部分翘起来的集聚不良、一部分纸币如架设在收纳库的壁与壁之间那样缠在一起的所谓的“架桥”。这些是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时可能会发生的不良情况。集聚不良有时会通过使集聚台上下移动而得到解决。架桥有时会通过使集聚台上升来将集聚着的纸币压缩在集聚台与收纳库的顶部之间,从而得到解决。这些动作相当于复原动作。此外,正在进行出款处理时,作为不良情况,可能会发生从集聚台上送出的纸币进行倾斜移动或送出的纸币发生了折弯这样的送出不良。送出不良有时通过将纸币临时返回至集聚台上的基础上再次送出的重试动作,而被解决。该重试动作相当于针对在出款处理时所发生的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

也可以为:在通过所述复原动作解决了所述不良情况时,在进行下一次处理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不良情况已被解决的所述收纳库设为能够使用,在通过所述复原动作未解决所述不良情况时,在进行下一次处理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不良情况未被解决的所述收纳库设为无法使用。

例如,即使是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结束之后,不良情况也未被解决,则继续执行复原动作即可。通过反复进行复原动作,解决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在进行复原动作的结果解决了不良情况时,在进行下一次入款处理、出款处理时,将解决了该不良情况的收纳库设为能使用。

相对于此,即使进行了复原动作,不良情况也未被解决的情况下,在进行下一次入款处理、出款处理时,将该不良情况未被解决的收纳库设为无法使用,并利用没有不良情况的收纳库来进行接下来的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由此,能够尽可能地使纸币处理装置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继续复原动作(例如即使将复原动作反复进行了预先设定好的次数)也未能解决不良情况时,可以当作错误来使纸币处理装置停止。需要说明的是,想要当作错误来使装置停止的情况下,如果是处于正在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的过程中时,在上述的处理结束之后使装置停止即可。

也可以为:所述收纳库是构成为将所述纸币在已集聚的状态下予以收纳的堆叠式收纳库。如上所述,在堆叠式收纳库中可能会发生集聚不良、架桥或送出不良这样的在收纳库的内部发生并能够单独复原的不良情况。

也可以为:所述下部机体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部,所述收纳部还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从所述下部机体朝向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一侧拉出所述收纳部。

这样一来,下部机体不仅在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具有开口部,而且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也具有开口部,从而从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任一侧都能够访问装置的内部。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纸币处理装置的维护性。

也可以为:所述上部机体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具有第二开口部,所述输送部还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从所述上部机体朝向所述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拉出所述输送部。

这样一来,上部机体不仅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开口部,而且在水平方向上的另一侧也具有开口部,从而从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任一侧都能够访问装置的内部。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纸币处理装置的维护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纸币处理装置,能够提高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纸币出入款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纸币出入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简要示意图。

图3是示出纸币出入款装置的设置状态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纸币出入款装置内的隔壁部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ⅴ-ⅴ剖视图。

图6是示出将纸币出入款装置的内部部分拉出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放大示出纸币出入款机的入款部和出款部的剖视图。

图8是放大示出纸币出入款机的出款部的立体图。

图9是滑动式门的立体图。

图10是从与图9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滑动式门的立体图。

图11是图7的ⅺ-ⅺ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与纸币出入款装置的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示出在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发生了不良情况时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纸币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说明是示例性的。该纸币处理装置例如是设置在银行等金融机关并且执行包括入款处理和出款处理在内的各种处理的装置。在下面的说明中,作为设置在银行并且由银行的顾客加以利用的纸币出入款装置,对纸币处理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公开的纸币处理装置也能够应用于设置在金融机关以外的用途上。

(出入款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和图2中示出了纸币出入款装置1(下面,也简称为出入款装置1)。该出入款装置1是所谓的循环式出入款装置。在出款处理时所支付的纸币中包含了入款处理时收纳到收纳部3内的纸币。出入款装置1经由lan、wan等网络与上位装置51连接为可进行通信,或者出入款装置1直接与上位装置51连接为可进行通信。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右跟前侧称为出入款装置1的前侧,将左进深侧称为出入款装置1的后侧,将左跟前侧称为出入款装置1的左侧,将右进深侧称为出入款装置1的右侧。出入款装置1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如图2和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该出入款装置1被配置为:其前侧的部分比窗口柜台52更靠近大堂(lobby)侧,其后侧的部分则靠近办公区(office)侧,其中,上述窗口柜台52将银行的店铺分为大堂侧(即,银行顾客所在侧)与办公区侧(即,银行顾客所不在的那一侧)。出入款装置1的上表面构成为:后侧部分比前侧部分低一阶。出入款装置1被设置为:窗口柜台52位于低一阶的该后侧部分。由此,能够使出入款装置1的前侧部分的高度近似等于窗口柜台52的高度。

该出入款装置1是基本上由顾客c在银行对其进行操作的装置,在后述的入款处理时,顾客c将纸币放入入款口211,并且在出款处理时,顾客c将纸币从出款口231取出。需要说明的是,有如下所述的情况:银行的出纳员t位于出入款装置1的近处且出纳员t通过上位装置51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的操作的情况;虽然出纳员t位于出入款装置1的近处,但是通常是由顾客c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的操作而不是由出纳员t进行操作的情况;以及通常是在出入款装置1的近处没有出纳员t的情况。图3是出入款装置1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顾客c面向出纳员t且窗口柜台52位于顾客c与出纳员t之间,由出纳员通过上位装置51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的操作,另一方面,由顾客c向出入款装置1的入款部21放入纸币或者从出款部23取出纸币。此外,虽然省略图示,然而作为与之不同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为:使上位装置51朝向顾客c侧,顾客c自己通过上位装置51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的操作,并且由顾客c向出入款装置1的入款部21放入纸币或者从出款部23取出纸币。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示出了上位装置51包括显示器和键盘的构成方式,然而也可以构成为上位装置51只包括触摸屏式显示器。

出入款装置1大致分为上部的处理部11和下部的钱箱部13。在构成处理部11的上部机体111内布置有:具有入款口211的入款部21、具有出款口231的出款部23、对纸币进行识别的识别部27、暂时收纳入款纸币或者出款拒收纸币的暂时保存部32以及包括环状输送路411的输送部41,其中,上述环状输送路411将入款部21、出款部23、识别部27和暂时保存部32相互连结。需要说明的是,暂时保存部32是可拆卸的任选设备,也有时不在出入款装置1中设置暂时保存部32。构成钱箱部13的防护机体131将收纳部3存放在其内部。防护机体131构成为按照规定以上的安全级别对收纳部3进行防护。此外,如图1所示,在上部机体111的外侧安装有显示部54,上述显示部54向利用出入款装置1的用户显示各种信息,其例如由平板显示器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部54是可拆卸的任选设备,也有时不在出入款装置1上设置显示部5。

在防护机体131的背面上设置有将防护机体131的内外连通起来的开口部1311。在图2中虽未明确示出,然而在防护机体131的背面上安装有能够将开口部1311打开、关闭的开闭门。在开闭门上例如设置有电子锁。通过打开电子锁,就能够使开闭门敞开而访问(即,接触)存放在防护机体131内的收纳部3。需要说明的是,欲访问作为钱箱的防护机体131的内部,就需要特别权限。如上所述,由于出入款装置1的后侧部分被配置在办公区侧,因此,即使在银行的营业时间内,也能够在维持高安全性的情况下打开防护机体131而访问收纳部3。

如图2所示,侧视时,上部机体111的前端部向前鼓出。如图2中用箭头所示,防护机体131的前端面位于比上部机体111的前端更靠后侧的位置上。此外,如图3所示,俯视时,上部机体1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比左右方向上的两个侧部更加向前突出(参照图3中的箭头)。由此,出入款装置1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侧部具有如向内侧凹下去的形状。这样的特征性形状用于:在顾客c站在出入款装置1的正面或斜前方位置上的情况下,将纸币放入入款部21或从出款部23取出纸币时,扩大脚下空间,以防止顾客c的脚碰到出入款装置1。此外,还能够防止椅子的脚轮等会碰到出入款装置1。

入款口211例如是在进行入款处理之际用以投入所要入款的纸币的开口。亦如图7所示,入款口211在上部机体111前侧的上表面上朝上敞开。由于出入款装置1的前侧部分配置在大堂侧,因此,顾客能够将纸币放入该入款口211内。入款部21不具有开闭部,入款口211总是处于打开状态。入款部21从上部机体111的表面凹陷下去,其构成为能够一次接收重叠状态的多张纸币。入款部21还具备送出机构,上述送出机构将放入到入款口211内的多张纸币一张一张地送到环状输送路411上。在下文中对入款部21的更加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出款口231例如是在进行出款处理之际用以支付纸币的开口。出款口231位于比入款口211更靠前侧的位置上,并且在上部机体111的上表面上朝上敞开。与入款口211同样,由于出款口231也位于大堂侧,因此,顾客能够从出款口231取出纸币。出款部23具有将出款口231打开、关闭的滑动式门24。如下所述,滑动式门24通过在正在进行出款处理时关闭出款口231,从而防止顾客在不恰当的时刻从出款部23取出纸币。出款部23从上部机体111的表面凹陷下去,其构成为将从机体内输送过来的纸币b集聚起来。

识别部27布置在环状输送路411上,其构成为:对沿着该环状输送路411输送的一张张纸币的真伪、币种及完损进行识别。识别部27还具有光学读取印在纸币上的编码的功能。

暂时保存部32例如是将入款纸币暂时收纳至确定交易为止或者将在出款处理时出现的拒收纸币暂时收纳的收纳部。暂时保存部32不同于后述的堆叠式收纳盒31等,其构成为卷绕式。

收纳部3构成为包括第一~第五堆叠式收纳盒(即,收纳库)31。第一收纳盒31-1~第五收纳盒31-5在防护机体131内沿着装置的前后方向排列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对收纳盒31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设为一个以上的适当的数量即可。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将各个收纳盒统称的情况下标注符号“31”,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将各个收纳盒区别的情况下标注符号“31-1、31-2、31-3…”。在第一收纳盒31-1~第五收纳盒31-5中,在第四收纳盒31-4的内部设置有分隔部件,由此,第四收纳盒31-4被分割成上侧的第四收纳盒上部31-4u和下侧的第四收纳盒下部31-4l。在各个收纳盒31内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集聚台311,各个收纳盒31在集聚台311上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摞着收纳纸币。集聚台311根据纸币的收纳量,在上下方向上改变其位置。

输送部41具备在上部机体111内形成为无接头状态的环状输送路411。在上部机体111内,环状输送路411利用其一部分来构成了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输送路。纸币沿着该环状输送路411按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被输送。该环状输送路411由很多辊、多条输送带、驱动辊和输送带的电机、对被输送的纸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和多个引导部件组合而成,但对此省略图示。环状输送路411沿着该输送路,在纸币与纸币之间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将纸币一张一张地顺着纸币的短边方向输送。

环状输送路411、入款部21、出款部23、第一收纳盒31-1~第五收纳盒31-5这五个收纳盒以及暂时保存部32分别经由连接路412~415相互连接。在连接路412~415中,在连接路413与环状输送路411之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分支机构42,其中,上述连接路413与出款部23连接。分支机构42将在环状输送路411上沿着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被输送的纸币选择性地送向连接路413,并且将在连接路413上被输送的纸币按照其输送方向相对于环状输送路411而言成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的方式输送。在连接路415与环状输送路411之间的连接部分也设置有同样的分支机构42,其中,上述连接路415与暂时保存部32连接。

与收纳盒31连接的连接路414被设置为:与收纳盒31中的每一个收纳盒相对应。如上所述,第四收纳盒31-4被分割为第四收纳盒上部31-4u和第四收纳盒下部31-4l。对于连接路414而言,将第四收纳盒上部31-4u作为一个收纳盒来设置有连接路414,将第四收纳盒下部31-4l作为一个收纳盒来设置有连接路414。因此,与收纳盒31连接的连接路414总共有六条。六条连接路414在装置的前后方向上排列布置。这里,第四收纳盒31-4与第五收纳盒31-5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留出间隔,与第四收纳盒下部31-4l连接的连接路414被布置为:在该第四收纳盒31-4与第五收纳盒31-5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

六条连接路414经由分支机构42与环状输送路411连接。由此,该出入款装置1的分支机构42全都布置在上部机体111的内部。

如上所述,通过与每一个收纳盒31相对应地设置连接路414,从而如下所述,在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时,能够缩短各个收纳盒31与入款部21或者出款部23之间的、纸币的输送路径。这对于能够实现处理的高速化且减少纸币出现堵塞的情况这样的方面而言也是有利的。

如上所述,防护机体131构成为按照规定以上的安全级别对收纳部3进行防护。因此,防护机体131在其与上部机体111之间具有相当厚的隔壁部133,上述隔壁部133隔出上部机体111的内部空间。与第一收纳盒31-1~第五收纳盒31-5连接的六条连接路414是贯通隔壁部133来设置的。在隔壁部133上形成有在装置的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六条通路。

如下所述,包括存放在上部机体111内的环状输送路411的整个处理部1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部机体111向前侧拉出,存放在防护机体131内的收纳部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防护机体131向后侧拉出。伴随与此,各条连接路414构成为能够在隔壁部133附近被切断。

图4和图5示出了隔壁部133附近的连接路414的结构。图4是剖视图,图5相当于图4的ⅴ-ⅴ剖视图。在隔壁部133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细缝1331。细缝1331分别与六条连接路414对应地形成在隔壁部133的六个部位。在细缝1331内安装有通路部件43。通路部件43由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一对部件构成。一对通路部件43在彼此之间分隔出供纸币通过的通路4141。通路4141构成连接路414的一部分。

各个通路部件43向将隔壁部133夹住的上侧和下侧分别突出。如图5所示,通路部件43的上端部(即,位于上部机体111内的端部)和下端部(即,位于防护机体131内的端部)分别形成为:凸部与凹部交替地排列的梳齿状。

如上所述,各条连接路414在隔壁部133附近能够被切断。在上部机体111内被切断的连接路414的下端由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一对引导部件45和辊对44构成。即,如下所述那样将处理部11从上部机体111向前侧拉出时,引导部件45和辊对44会与处理部11一起向前侧移动。

如图5所示,一对引导部件45的下端部分别形成为梳齿状,并且被布置成:与同样形成为梳齿状的通路部件43的上端部啮合。

辊对44将纸币夹在辊441与辊441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输送纸币。构成辊对44的各个辊441布置在引导部件45的梳齿与梳齿之间。从图4所示的方向上观看时,通路部件43和引导部件45以及辊441被配置成:它们的一部分相重叠。由此,上部机体111内的连接路414与由通路部件43构成的通路4141以无断开处的方式相连。

如图4所示,在第一收纳盒31-1~第五收纳盒31-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纸币出入口312,上述纸币出入口312将收纳盒31的内外相连接并且供纸币通过。纸币出入口312与由通路部件43构成的通路4141相连接。如图5所示,对于各个收纳盒31的上端面而言,在整个上端面上还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槽313,上述的多个槽313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槽313被设置为:在形成为梳齿状的通路部件43的下端部处的凸部相对应。从图4所示的方向上观看时,通路部件43与收纳盒31被配置成:它们的一部分相重叠。由此,由通路部件43构成的通路4141与纸币出入口312以无断开处的方式相连。

如上所述,通过在上部机体111内设置与各个收纳盒31连接的连接路414的分支机构42,从而能够在防护机体131中使各个收纳盒31的纸币出入口312直接与通路部件43连接。由此,能够增加各个收纳盒31的高度。在不导致出入款装置1的整体高度增加的情况下,各个收纳盒31的收纳容量变大。此外,要访问防护机体131的内部,就需要特别权限,然而要访问上部机体111的内部,则不需要特别权限。在任一分支机构42中出现了纸币堵塞的情况时,在不需要特别权限的情况下,就能够从上部机体111拉出输送部41来解决分支机构42中的纸币堵塞情况。由于出现纸币堵塞情况的可能性相对高的多个分支机构42被存放在上部机体111内,因此能够迅速地解决纸币堵塞情况,由此提高装置的维护性。此外,由于在防护机体131内不存在分支机构42,因此在防护机体131内出现纸币堵塞情况的可能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与第四收纳盒下部31-4l连接的连接路414的在隔壁部133附近的结构实质上也与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

如图6所示,在打开防护机体131的开闭门来使开口部1311敞开的状态下,能够将收纳部3向装置的后侧拉出。由于出入款装置1的后侧部分位于办公区侧,因此收纳部3在顾客所不在的办公区侧从防护机体131被拉出。从收纳部3回收纸币或向收纳部3补入纸币这样的对收纳部3的管理是由银行的维护人员进行的,能够在办公区侧进行这样的管理作业。由此,即使是有顾客在店铺的大堂内的银行营业时间内也能够既确保安全又能够进行回收作业、补入作业,从而出入款装置1能够顺利地运作。

各个收纳盒31安装在托架132上,托架132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防护机体131在前后方向上滑移。在拉出收纳部3时,安装到隔壁部133上的通路部件43的下端部会在各个收纳盒31的上端面上的槽313的内部通过。各个收纳盒31能够在不与通路部件43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在将收纳部3拉到装置的后侧的状态下,能够将各个收纳盒31从托架132拆卸下来(参照图6中的箭头)。

如图6所示,处理部11构成为能够将其一体地向装置的前侧拉出,其中,上述处理部11包括存放在上部机体111内的输送部41。上部机体111被分为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前侧机体会与处理部11一起朝向前侧进行移动。在前侧机体移动之后,设置到留在后侧的机体上的开口部1111就会出现。

如上所述,处理部11向装置的前侧被拉出,另一方面,收纳部3向装置的后侧被拉出,具有多条通路4141的隔壁部133则留在装置的内部。能够从前侧的开口部(上部机体111的开口部1111)和后侧的开口部(防护机体131的开口部1311)这两个方向访问出入款装置1的内部。与只有从前侧的开口部才能访问内部的现有结构的出入款装置相比,提高了维护性。尤其该出入款装置1不仅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较长,而且在隔壁部133上形成有多条通路4141,上述多条通路414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由于能够分别从前侧的开口部1111和后侧的开口部1311访问装置的内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访问所有通路4141。这尤其有利于在隔壁部133的通路4141附近出现了纸币堵塞情况时解决该堵塞的情况。

这里,已知如下所述的结构,即:在纸币处理装置中,在设置到隔壁部133的通路4141附近出现了纸币堵塞情况时,为了不使纸币留在该通路4141附近,设定抓力p1与抓力p2之差(例如p1>p2),根据被堵塞的纸币的位置来对配置在上部机体侧或者防护机体侧的辊对33、44的旋转方向进行控制的结构(即,分界控制结构),其中,抓力p1是配置在上部机体111侧的辊对(图4中的辊对44)的抓力,抓力p2是配置在防护机体131侧的辊对(图4中的设置在收纳盒31内的辊对33)的抓力。通过在该出入款装置1中采用同样的分界控制结构,纸币在隔壁部133附近上下跨过隔壁部133留下来的情况会消失,因此,在将处理部11或收纳部3拉出之际纸币遭破损的情况也会消失。此外,如上所述,在该出入款装置1中利用前侧的开口部1111和后侧的开口部1311这两个开口部来容易地访问设置到隔壁部133的所有通路4141,从而,若纸币出现了堵塞就能够除掉该纸币。

此外,如图6所示,通过向装置的前侧拉出上部机体111的处理部11并且向装置的后侧拉出防护机体131的收纳部3,从而,维护处理部11的维护人员和维护收纳部3的维护人员有多人的情况下,就能够同时维护处理部11和收纳部3。这样就会缩短装置的维护时间。

(入款部的结构)

接下来,对入款部2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放大示出了出入款装置1中的入款部21和出款部23附近的剖视图。如上所述,入款部21被形成为从出入款装置1的上部机体111的表面凹陷。入款口211形成在该上部机体111的表面上。

入款部21由于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222而具有近似三角形的横截面。在入款部21中,能够将多张纸币b以纸币b的正面或者背面与第一斜面221接触并且纸币b的长度方向上的缘部与第二斜面222接触的状态,在沿着第二斜面222的方向上重叠着放入。在第一斜面221上布置有取入辊223,并且在第一斜面221与第二斜面222相交的部位上设置有向装置内部取入纸币b的取入口224。由取入辊223从取入口224沿着短边方向将重叠着放入到入款部21内的纸币b一张一张地取入至装置的内部。

第二斜面222的倾斜角度θ被设为55°±10°左右。该倾斜角度θ小于现有结构的纸币整理机、纸币入款机的倾斜角度。现有结构的纸币整理机、纸币入款机的倾斜角度θ为70~75°左右。通过减小倾斜角度θ,入款口211向装置的后侧大幅度地敞开。例如,如图3所示的出入款装置1的使用方式下,有如下所述的优点:如上述的图3中用空心箭头所示那样,位于出入款装置1的侧方的顾客c想要从入款部21的侧方或者斜后方通过入款口211放入纸币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放入纸币。而另一方面,能够使一次能够放入入款部21的纸币b的张数比较多。即,通过减小第二斜面222的倾斜角度θ,能够使将纸币放入入款部21的简便性和确保入款部21的大容量两立。

此外,如图1和图7所示,在入款部21设置有对纸币的两个端部进行引导的引导壁225。引导壁225被布置为:突出至入款口211的上侧。引导壁225形成为如下:其前后方向(与图7的纸面上左右方向相对应)上的中间位置上的高度最高,随着从上述中间位置分别朝向前端和后端,高度降低(参照图7中的箭头)。如图7所示,从侧面观看时,引导壁225的在入款部21的取入口224的大致正上方位置处的高度最高。利用该形状,能够稳定地保持大量纸币。而且,容易地从出入款装置1的正面向入款部放入纸币,并且如图3中用空心箭头所示,在位于装置的侧方的顾客想要从侧方或者斜后方将纸币放入入款部21的情况下,能够从引导壁225的高度变低的部位放入纸币,因此,容易地向入款部21放入纸币。

引导壁225由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由此,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使用方式下,想要从出入款装置1的侧方或者斜后方将纸币放入上述出入款装置1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引导壁225确认入款口211的位置,从而容易地将纸币放入入款部21。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为:通过构成为能够改变第二斜面222的长度,来改变入款部21的容量。

此外,作为另一例子,也可以设置开闭部,上述开闭部能够通过将入款口打开、关闭来限制对入款口的访问。该开闭部可以为自动打开、关闭的结构,也可以为手动打开、关闭的结构。这样的开闭部可以构成为:在产生了对入款进行限制的需求之际,适时地使用上述开闭部。

(出款部的结构)

接下来,对出款部2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8是放大示出了出入款装置1中的出款部附近的立体图。如上所述,出款部23被形成为从出入款装置1的上部机体111的表面凹陷,出款口231形成在该上部机体111的表面上。

出款部23具有将出款口231打开、关闭的开闭部。在该例子中,开闭部是构成为通过在出款口231的一侧缘部与另一侧缘部之间移动来将出款口231打开、关闭的滑动式门24。如图7中用双点划线所示,滑动式门24通过其前端部从出款口231的另一侧缘部移动至一侧缘部来关闭出款口231。此外,如图7中用实线所示,滑动式门24通过其前端部从出款口231的一侧缘部移动至另一侧缘部来打开出款口231。图8示出滑动式门24将出款口231打开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式门24的打开、关闭是基于由上位装置51输出的开闭信号来进行的。

亦如图9和图10所示,滑动式门24包括将出款口231关闭的板状的主体部241和从主体部241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的引导部242,并且,滑动式门24构成为其横截面呈倒“u”字状(还参照图11)。主体部241具有沿着滑动式门24的开闭方向弯曲的形状。如图7所示,滑动式门24沿着圆弧移动来打开、关闭出款口231。

滑动式门24由非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在滑动式门24关闭了出款口231的情况下,不能从外部看见出款部23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为:通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滑动式门24,从而即使关闭了出款口231时也能够从外部看到出款部23的内部。

在板状的主体部241的外侧面(即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肋243,上述肋243从外侧面突出并且沿滑动式门24的开闭方向延伸,在板状的主体部241的内侧面(即背面)上设置有多个肋243,上述肋243从内侧面突出并且沿滑动式门24的开闭方向延伸。多个肋243被设置为:在与开闭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排列在主体部241的整个区域中。各个肋243在从主体部241的前端到基端为止的整个区域上延伸。

如图7中用实线所示,在打开了出款口231的情况下,滑动式门24收纳于在上部机体111的表面的内侧设置的门收纳部112内。如图11所示,由外侧壁部件113与内侧壁部件114分隔出门收纳部112,其中,上述外侧壁部件113与滑动式门24的外侧面相对,上述内侧壁部件114与滑动式门24的内侧面相对。

在构成门收纳部112的外侧壁部件113和内侧壁部件114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槽115,上述槽115以与滑动式门24的肋243相对应的方式,在与开闭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排列。各个槽115至少设置在门收纳部112的、滑动式门24所出入的出入口部分。各个槽115也可以形成为:在门收纳部112内沿着滑动式门24的开闭方向延伸。在滑动式门24进行移动时,各个肋243在各个槽115内部通过。由于滑动式门24的肋243、外侧壁部件113及内侧壁部件114的槽115,在滑动式门24的出入口处的、滑动式门24与外侧壁部件113及内侧壁部件114之间形成有矩形波状的间隙。通过将间隙的形状设为矩形波状,可靠地防止纸币等会通过该间隙而进入出入款装置1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式门24的肋243也可以只设置在主体部24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中的任一面上。在该情况下,将槽115只形成在外侧壁部件113和内侧壁部件114的面向设置有肋243的面的壁部上即可。

在出款部23的比滑动式门24更靠内侧的位置上还布置有止动部25,上述止动部25防止已被送至出款部23的纸币从出款口231飞出去。止动部25由可发生弹性变形的长方形的部件构成。止动部25例如也可以由透明的薄膜状合成树脂构成。

在图示例中,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分开地布置有两个止动部25,如图7和图8所示,各个止动部25布置为:止动部25的基端部在出款口231的一侧缘部(即,图7和图8中的纸面右侧缘部)侧被固定在出款部23的顶面上,从该部位朝向出款口231的另一侧缘部(即,图7和图8中的纸面左侧缘部)延伸。这样一来,在滑动式门24将出款口231打开时并且纸币被送出至出款部23时,以横穿出款口231的方式布置的各个止动部25会防止纸币从出款口231飞出去,另一方面,在用户通过出款口231取出集聚到出款部23的纸币时,上述的止动部25通过进行弹性变形来允许该取出。在取出纸币后,各个止动部25恢复原来的形状,从而被布置为以横穿出款口231的方式延伸。

在出款部23内,在出款口231的另一侧缘部附近安装有保持部232,上述保持部232将纸币b保持为:以使纸币b立着的状态集聚纸币b。各个止动部25的前端部以非固定的状态与该保持部232的上端部抵接(参照图7)。即,各个止动部25被布置为:从出款口231的一侧缘部朝向另一侧缘部沿着斜下方延伸,换言之,沿着向出款部23的内侧远离滑动式门24的方向延伸。从出款口231的一侧缘部朝向另一侧缘部延伸的各个止动部25以悬臂状态安装在出款口231,止动部25的前端部是未被固定的自由端,相对于此,滑动式门24的前端部以与该悬臂状态的各个止动部25相向的方式,从出款口231的另一侧缘部朝向一侧缘部进行移动。因此,在关闭滑动式门24时,滑动式门24与止动部25可能会互相干涉,然而,通过将各个止动部25的前端部布置成上述前端部受到相对于滑动式门24而言朝向出款部23内侧的保持部232的力,从而能够防止滑动式门24与止动部25之间的干涉。

如图8所示,在各个止动部25的前端部还安装有重物251,使得向下按压该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由于安装到纸面跟前侧的止动部25上的重物251被出款口231的缘部隐藏,因而未画出。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止动部25的前端部利用该重物251也能够可靠地与保持部232的上端部抵接,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滑动式门24与止动部25之间的干涉。需要说明的是,还能够省略重物251。

如图7所示,滑动式门24的前端部的内侧面形成为倾斜部244,上述倾斜部244倾斜为:越接近前端,就越远离止动部2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内侧面由各个肋243的突出端构成。即使在滑动式门24关闭时,止动部25的前端部与滑动式门24接触,止动部25的前端部也会利用该倾斜部244,沿着倾斜部244的倾斜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会位于比滑动式门24更靠出款部23的内侧的位置上。由此,可靠地避免:在滑动式门24关闭时止动部25移到滑动式门24上。

需要说明的是,将出款口231打开、关闭的开闭部并不限于滑动式门24,而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开闭部可以构成为伸缩式开闭部、卷绕式开闭部或者折叠式开闭部。进而,开闭部还可以构成为转动式开闭部。

而且,滑动式门24也可以构成为:在打开了出款口231的情况下,上述滑动式门24并不收纳在门收纳部112内。

(与控制出入款装置的动作控制相关的结构)

图12是示出与控制出入款装置1的动作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出入款装置1具备控制部55。在控制部55上,分别以能够接收信号的方式连接有上述的入款部21、出款部23、识别部27、输送部41、第一收纳盒31-1、第二收纳盒31-2、第三收纳盒31-3、第四收纳盒上部31-4u、第四收纳盒下部31-4l和第五收纳盒31-5。

在控制部55上还连接有用于在与上位装置51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部53,并且还连接有显示部54,其中,上述通信部53以能够在其与控制部55之间接收信号的方式连接,上述显示部54也以能够在其与控制部55之间接收信号的方式连接。

在按照如上所示的方式构成的出入款装置1所进行的各种处理中,对代表性的入款处理和出款处理时的出入款装置1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

(入款处理)

入款处理是将放入到入款部21的正常纸币收纳在收纳盒31中的处理。基于由识别部27识别的识别结果,并按照预先设定过的收纳规则,将放入到入款部21的纸币收纳在规定的收纳盒31中。

首先,在顾客向入款部21放入了所要入款的纸币的状态下,通过操作上位装置51来向出入款装置1输入入款处理的开始指令。入款部21的送出机构将入款部21的纸币一张一张地送出,输送部41向识别部27输送各纸币。识别部27对该纸币进行识别和计数、编码的读取。

输送部41还基于该识别结果,将正常纸币临时收纳在暂时保存部32中之后收纳在规定的收纳盒31内,或者将上述正常纸币不收纳在暂时保存部32中而是直接收纳在规定的收纳盒31内。即,按照币种、完损,将各纸币收纳在第一~第五收纳盒中的任一收纳盒31内。

输送部41将拒收纸币送出至出款部23。需要说明的是,在入款处理时所产生的拒收纸币再次被投入至入款部21,由识别部27再一次对上述拒收纸币进行识别。在进行入款处理时,滑动式门24将出款口231打开。由此,在拒收纸币被送到出款部23时,顾客能够顺利地再次投入拒收纸币。在出款口231处于打开的状态的状态下,利用止动部25防止:被送到出款部23的纸币从出款口231飞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在入款处理中,滑动式门24也可以将出款口231关闭。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只有在被放入到入款部21的纸币全部被取入至出入款装置1内并且存在送到出款部23的拒收纸币时,滑动式门24才将出款口231打开。这样一来,顾客能够在适当的时刻从出款部23取出被送到出款部23的拒收纸币后,将该拒收纸币再次投入至入款部21。

这里,被取入至装置内后输送的位置会根据放入到入款部21内的纸币的位置(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而发生变化。例如,有时存在如下所述的情况:不是向入款部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放入,而是偏向端部放入的情况下,纸币会在该位置上被输送,其结果是,判断为发生集聚不良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高,从而进行拒收处理的比例较高。此外,还存在如下所述的情况:只在纸币的任一面上安装有防伪技术部件(例如安全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以该防伪技术部件朝向规定方向的方式向入款部21放入纸币,则判断为发生集聚不良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高,从而导致进行拒收处理。而且,还存在如下所述的情况:在纸币上粘贴了如全息图、部分聚合物的情况下,如果入款部21的取入辊223、供给辊226在取入纸币之际与全息图、部分聚合物接触,则摩擦力就不相等,其结果是,纸币会大幅度地倾斜着移动,从而导致被判断成是拒收纸币。

如上所述,根据向入款部21放入纸币的放入方式的不同,有时被判断成是拒收纸币,从而如果不是适当地放入纸币,则需要再次投入的拒收纸币就会增加。特别是,对于该出入款装置1而言,由于由顾客向入款部21放入纸币,因此,未能适当地放入纸币的可能性升高。

于是,在该出入款装置1中,通过在显示部54上显示提示将纸币适当地放入入款部21的放入方法的提示内容,来引起顾客的注意。这样一来,减小被判断成是拒收纸币的情况,其结果是,使入款处理迅速地结束。

这里,可以在开始入款处理时向显示部54显示,即,将纸币放入入款部21时向显示部54显示。此外,也可以为:在入款处理开始之后,在被判断成是拒收纸币的次数达到了规定值以上的时刻上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由于了解被判断成是拒收纸币的原因,因此能够向顾客提示:能够减轻该原因的适当的纸币放入方法。如上所述,由于入款部21总是敞开着,因此,即使是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时,也能够改变向入款部21放入的纸币的位置、朝向。由此,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时所显示的提示内容只要是与将放入入款部21的纸币的位置改变为适当的位置或者改变纸币的朝向相关即可。此时,可以继续进行入款处理,也可以直到进行改变等为止暂时中断入款处理。

此外,也可以为:将放入到入款部21的纸币全部取入后,将拒收纸币再次投入至入款部21时,将提示内容显示在显示部54上。

关于将提示内容显示在显示部54上的处理而言,将文字、插图(illust)、符号、图片、动画、影像等组合起来进行即可。

(出款处理)

出款处理是将收纳在出入款装置1中的正常纸币支付的处理。通过在上位装置51中进行包括指定出款金额在内的规定的出款操作,来开始出款处理。设定好达到指定的出款金额的币种和张数,收纳部3将设定好的币种的纸币从如下所述的收纳盒31送出所需要的张数,其中,上述收纳盒31内收纳了上述设定好的币种的纸币。输送部41向识别部27输送已被送出的纸币,由识别部27进行识别和编码读取之后,正常纸币被支付给出款部23。顾客通过出款口231取出所支付的纸币。

在出款处理时产生的拒收纸币被输送至暂时保存部32并被收纳在其中。根据需求,收纳到暂时保存部32的纸币在出款处理结束后,被收纳在各个收纳盒31中。

在出款处理时,滑动式门24将出款口231关闭。正在进行出款处理时,即正在支付纸币时,顾客无法从出款口231取出纸币。这样一来,出款处理所涉及的纸币全部被送到出款部23后,上位装置51向出入款装置1输出打开滑动式门24的信号。由此,由滑动式门24打开出款口231。顾客能够通过出款口231取出集聚到出款部23的纸币。如上所述,在被称为正在进行出款处理时的、应禁止取出出款部23的纸币的时刻,由滑动式门24关闭出款口231,由此防止顾客在不恰当的时刻取出出款部23的纸币。另一方面,在被称为出款处理结束后的允许取出出款部23的纸币的时刻,由滑动式门24打开出款口231,由此顾客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取出出款部23的纸币。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为:在出款处理中所出款的纸币的张数多到超过出款部23的容量的程度时,在出款部23被占满之前的适当的时刻中断出款处理,滑动式门24基于来自上位装置51的信号打开出款口231。这样一来,顾客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取出出款部23的纸币。在顾客取出纸币之后,滑动式门24基于来自上位装置51的信号关闭出款口231,从而重新开始已中断的出款处理即可。

(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中发生不良情况时的控制)

该出入款装置1具备多个收纳盒31,对各个收纳盒31预先设定收纳在其中的纸币的币种、完损。用户能够任意地设定收纳在各个收纳盒31中的纸币的币种等。例如,在特定币种的纸币的吞吐量比其它币种的纸币的吞吐量多时,有时设定为向多个收纳盒31中收纳同一币种的纸币。

前述的入款处理中,正在收纳纸币的收纳盒31中发生了不良情况时,现有结构的出入款装置1中是中断入款处理后执行用于解决该收纳盒31的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在通过该复原动作而解决了不良情况时,重新开始入款处理,另一方面,在通过该复原动作也未能解决不良情况时,中止入款处理,并且当作错误(error)而使装置停止。

同样,在出款处理中,正在送出纸币的收纳盒31中发生了不良情况时,现有结构的出入款装置1中是中断出款处理后执行用于解决该收纳盒31的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在通过该复原动作而解决了不良情况时,重新开始出款处理,另一方面,在通过该复原动作也未能解决不良情况时,中止出款处理,并且当作错误而使装置停止。

这里,如上所述,在设定为向多个收纳盒31中收纳同一币种的纸币的情况下,即使该收纳盒31发生了不良情况,只要使用没有发生不良情况的其它收纳盒31,就能够进行入款处理、出款处理。于是,在该出入款装置1中,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处理中所使用的收纳盒31发生了不良情况时,在存在可切换的其它收纳盒31的情况下切换成其它收纳盒31,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处理。此外,与继续进行的处理并行地,对发生了不良情况的收纳盒31进行用于解决该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下面,对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中的不良情况发生时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这里所说的不良情况是在收纳盒31的内部发生的不良情况,是发生了不良情况的收纳盒31为单个收纳盒并且能够进行解决该不良情况的复原动作的不良情况。具体而言,在入款处理时会发生的不良情况有集聚不良和架桥(bridge)这两种不良情况。集聚不良是指,例如在堆叠式的收纳盒31内,集聚在集聚台311上的纸币的一部分翘起来的不良情况。此外,架桥是指,例如集聚在集聚台311上的纸币如架设在收纳盒31内的壁与壁之间那样缠在一起的不良情况。

如图4所示,这些不良情况能够通过设置在收纳盒31内的遮光传感器34和控制杆35来进行检测。

遮光传感器34具有被布置为光轴相一致的发光部和受光部,并且构成为由受光部接受来自发光部的光。如图4所示,遮光传感器34被布置为:在集聚台311的前后方向上的一侧,其光轴方向为倾斜方向。集聚在集聚台311上的纸币的量增加时,来自发光部的光被该纸币遮住。集聚台311接受遮光传感器34检测出了遮光这一情况后,会下降规定量。这样一来,就能够将集聚在集聚台311上的纸币的最上位位置总是保持在近似相同的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集聚在集聚台311上的纸币被集聚成纸面的进深方向即为长度方向,而遮光传感器34被布置为其光轴位于纸币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

控制杆35向与遮光传感器的光轴相交的方向倾斜着布置,控制杆35的上端部被枢轴支撑,另一方面,控制杆35的下端部位于集聚台311上。控制杆35被布置为:分别位于集聚在集聚台311上的纸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附近。纸币进入到收纳盒31内,在该纸币载置在集聚台311上时,控制杆35被该纸币推压而朝上跳起,纸币载置到集聚台311上之后,控制杆35就被放置在该纸币上。在控制杆35的中途位置上安装有光敏中断器351。光敏中断器351对控制杆35已跳起的情况进行检测。

即使由遮光传感器34检测出的遮光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或者按照遮光传感器34对遮光的检测来使集聚台311下降,也没有解决遮光状态,或者两个控制杆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杆依然处于跳起后的状态的情况下,可判定为是集聚不良或者架桥。

在收纳盒31内发生了集聚不良的情况下,有时通过使集聚台311反复升降,集聚不良就得到解决。该集聚台311的升降动作相当于集聚不良的复原动作。

此外,在收纳盒31内发生了架桥的情况下,有时通过至少进行一次使集聚台311上升、将集聚台311上的纸币推压在收纳盒31的顶面(省略图示)上的压缩动作,架桥就得到解决。该集聚台311的压缩动作相当于架桥的复原动作。

通过进行这些复原动作的结果是,根据遮光传感器34和控制杆35的检测结果,还能够判定是否解决了集聚不良或者架桥。需要说明的是,在入款处理时会发生的不良情况并不限于集聚不良和架桥。

以上是关于在入款处理时会发生的不良情况及其复原动作的说明,作为在出款处理时会发生的不良情况,可列举送出不良。送出不良意味着:从集聚台311送出后的纸币出现倾斜移动或者折弯送出等情况。可利用设置在收纳盒31内的输送路中途的遮光传感器36来检测送出不良。

与所述遮光传感器34同样,该遮光传感器36也具有被布置为光轴相一致的发光部和受光部,并且构成为由受光部接受来自发光部的光。遮光传感器36被设置为其光轴将纸币的输送路横穿,并且在图4中的纸面进深方向上(即纸币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且彼此之间留出间隔。各个遮光传感器36依次检测出透光、遮光、透光,由此能够对纸币的通过情况进行检测。这里,在纸币的长度方向上彼此之间留出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遮光传感器36的、遮光和透光的时刻大幅度地错开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纸币倾斜着移动。此外,至少一部分遮光传感器36的遮光时间极短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纸币发生了折弯。

在收纳盒31内发生了送出不良的情况下,进行使纸币临时返回至集聚台311上后将纸币再一次送出的重试动作。该重试动作相当于送出不良的复原动作。

进行了该复原动作的结果是,根据遮光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还能够判定是否解决了送出不良。需要说明的是,在出款处理时会发生的不良情况并不限于送出不良。

接下来,根据图13所示的流程,对在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发生了不良情况时控制部55所执行的控制顺序进行说明。在开始了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开始进行该流程。在开始后的步骤s1,判定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是否已结束。在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流程就会结束。在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判定正在执行中的处理中所利用的收纳盒31是否发生了不良情况。如上所述,根据设置在收纳盒31内的遮光传感器34、36以及控制杆35的检测结果,控制部55能够判断不良情况有没有发生。在不良情况没有发生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按照原样继续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发生了不良情况时,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判定:能否将发生了不良情况的收纳盒31切换为其它收纳盒31来继续进行处理。如上所述,在将同一币种的纸币收纳在多个收纳盒31内时,或存在将多个币种收纳在一个收纳盒31内的、所谓的混合币种收纳盒31时,有时能够切换为其它收纳盒。在能够切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1和步骤s42。另一方面,在不能切换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由于不能继续进行处理,因此将执行中的处理停止,在接下来的步骤s6,执行与所发生的不良情况相对应的复原动作。在步骤s7,判断是否通过复原动作解决了不良情况,在解决了不良情况时返回步骤s1,重新开始处理。另一方面,在不良情况未得到解决时,进入步骤s8,当作错误而使出入款装置1停止。在该情况下,维护人员从防护机体131拉出收纳部3后解决不良情况。

相对于此,在能够切换收纳盒31的情况下,首先,在步骤s41切换收纳盒31后返回步骤s1。通过这种方式,使用切换后的收纳盒31来继续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42,与步骤s41并行地进行对发生了不良情况的收纳盒31的复原动作。在步骤s9,判定是否解决了不良情况,在解决了不良情况时,流程返回到步骤s1。另一方面,在未解决不良情况时,反复进行步骤s42的复原动作。通过反复进行复原动作,解决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就会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2,由于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是另外继续进行的,因此能够投入时间来进行复原动作。

这里,正在进行步骤s42的复原动作时,换言之不良情况还未被解决时,进行下一次的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55将该不良情况未被解决的收纳盒31设为无法使用,并且利用没有发生不良情况的收纳盒31来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这样一来,就能够迅速地执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从而能够避免银行的业务停滞。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不良情况未被解决的收纳盒31设为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在该时刻上当作错误来使出入款装置1停止即可。

也可以为:在将步骤s42的复原动作持续进行了规定的次数,不良情况也未被解决的情况下,沿着图13中的虚线进入步骤s8后,当作错误来使出入款装置1停止。需要说明的是,想要当作错误来使出入款装置1停止的情况下,在出入款装置1并行地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等到该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结束,然后当作错误来使出入款装置1停止即可。此外,也可以为:在将不良情况未被解决的收纳盒31当作错误来切断的状态下,进行接下来的入款处理、出款处理。

这样,正在进行入款处理或者出款处理时收纳盒31发生了不良情况时,不是将处理中断来进行复原处理,而是在切换成其它收纳盒31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处理,由此能够使执行中的处理迅速地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出入款装置1构成为:只能向装置的后侧拉出收纳部3。然而也可以为:在防护机体131的前侧设置第二开口部,从而不仅能够向后侧拉出收纳部3,而且还能够通过第二开口部向前侧拉出收纳部3,对此省略图示。同样,虽然处理部11构成为只能向装置的前侧拉出,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上部机体111的后侧设置第二开口部,从而不仅能够向前侧拉出处理部11,而且还能够向装置的后侧拉出处理部11。

此外,也可以为:不是将出入款装置1构成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拉出,而是构成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拉出。例如,也可以为:能够向左侧或者右侧拉出处理部11,并且向右侧或者左侧拉出收纳部3。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并不限于应用在出入款装置中,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具备了上部机体和下部机体的各种纸币处理装置中。

-符号说明-

1纸币出入款装置(纸币处理装置)

111上部机体

1111开口部

131防护机体(下部机体)

1311开口部

133隔壁部

3收纳部

31收纳盒(收纳库)

41输送部

411环状输送路(输送路)

4141通路

42分支机构

55控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