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453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助设备(又称为自动柜员机,简称为atm)的数量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atm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atm现金运营成本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现金的利息成本,二是现金清机加钞的成本。所以近来对atm现金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制定合理的加钞间隔和加钞额度,也就是atm加钞计划的设置。加钞间隔直接关系着运送成本。加钞间隔和额度共同影响着atm内的现金数量,也就影响着这些现金所产生的利息成本。

目前一部分银行的加钞计划是由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经验手工制定的,通常都是通过加入非常大的冗余来保证atm不发生缺钞现象。但是大量钞票会在清机时取回再重新清点,白白浪费掉很多利息成本。另一部分银行或者公知技术,使用或公开了一些自动生成加钞计划的方法,但都是得到固定的加钞间隔和额度。而atm现实运营过程中,有较大的波动性。使用固定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当atm机实际的存取量与预测值有偏离时,就会发生缺钞或者满钞的现象。尤其当预测不准的时候,甚至会很频繁地发生。也就是说虽然运用了一些计算方法,找到了理论上能够使运营成本最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有诸如缺钞、满钞等这些银行所不允许的情况,制约着实际的运营效果总体。所以,成本节约并不是唯一的加钞计划制定的准则,同时还必须有灵活的方法来避免或者减少缺钞、满钞等银行所不能接受的一场状况发生。

在专利文献cn104077631a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柜员机的现金管理系统,包括取款金额的预测、加钞计划、缺钞的查询或管理、加钞间隔的选取这四个部分,在协助加钞人员进行加钞管理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加钞间隔的选取功能,通过年成本的计算公式,而得到一个固定的加钞间隔和加钞额度,按照一个固定的间隔去加钞。因为一年当中一台atm的存取量是一直波动的,会有突发增大很多或减少很多的情况无法对应。

(2)缺钞的查询或管理功能,只是作为在固定间隔加钞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缺钞满钞现象的应对措施。没有提及后续是否有自动调整过程。

(3)对于存款机来说,并不一定是成本越少越好,而是要以吸纳存款作为最首要的任务,因为这部分金额在清机后会产生更大的利益。比如对于同一台atm的两个不同的加钞计划a和计划b。计划a成本低,但是吸入的存款少,因为其中发生一定时间的满钞。计划b,清机的频率高,因而运输成本增大,总成本增大,但是吸入的存款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选择计划b。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以设定更为合理的加钞计划的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及现金管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生成用于制定对所述自助设备的加钞计划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包括:预测单元,对自助设备的未来的规定时间内的存取款量进行预测而得到存取款预测量;制作单元,基于所述存取款预测量,按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与加钞金额的每个组合计算现金成本,生成现金成本表,该现金成本表是将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分别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二维表,在与所述每个组合对应的位置被写入计算出的所述现金成本;确定单元,从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确定有效且所述现金成本最小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以用于制定加钞计划;取得单元,取得所述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信息;以及动态调整单元,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利用所述现金成本表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动态调整,以对加钞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动态调整单元具备: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判断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以及区域确定部,按照由所述状态判断部判断的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 在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确定作为调整范围的区域;以及调整部,在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的由所述区域确定部确定的区域中,对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调整。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自助设备的类型及现金余额信息,判断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在所述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判断为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为缺钞的情况下,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作为缺钞调整范围,所述第一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下且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且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大于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的区域,所述调整部在所述缺钞调整范围中,确定所述现金成本的最小值,并将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为与该最小值对应的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在所述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判断为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为冗余的情况下,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作为冗余调整范围,所述第三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且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下的区域,所述第四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且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大于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的区域,所述调整部在所述冗余调整范围中,确定所述现金成本的最小值,并将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为与该最小值对应的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为基准将该区域按原纵横比缩小而得到的矩形区域,或者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为基准均为一个调整间隔的矩形区域作为缺钞调整范围;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为基准将该区域按原纵横比缩小而得到的矩形区域,或者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为基准均为一个调整间隔的矩形区域作为冗余调整范围。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在所述状态判 断部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判断为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为满钞的情况下,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的第五区域作为满钞调整范围,所述第五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下且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下的区域,所述调整部在所述满钞调整范围中,确定所述现金成本的最小值,并将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为与该最小值对应的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在所述状态判断部基于所述现金余额信息,判断为所述自助设备的状态为远离满钞的情况下,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现金成本表中的第六区域和第七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作为远离满钞调整范围,所述第六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且加钞金额与当前加钞金额相同的区域,所述第七区域是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且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大于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的区域,所述调整部在所述远离满钞调整范围中,确定所述现金成本的最小值,并将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为与该最小值对应的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区域确定部将所述第五区域中的、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为基准将该区域按原纵横比缩小而得到的矩形区域,或者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为基准均为一个调整间隔的矩形区域作为满钞调整范围。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还具备恢复单元,该恢复单元针对利用某次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制定的调整后的加钞计划,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出现需要调整加钞计划的状态的情况下,将该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恢复为该调整前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自助设备的现金管理系统中,所述调整部在作为调整范围的区域中,在排除无效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所述调整部针对连续两次调整中出现在作为调整范围的区域中的无效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在该两次调整中的后一次调整中不排除该无效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通过上述结构的现金管理系统,利用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能够进行更为合理的加钞计划设定。由此,能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动态调整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以应对突发的存取款量激增,减少缺钞满钞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多个技术方案不仅能够通过上述现金管理系统实现,还能够通过现金管理方法等实现,并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系统中使用的现金成本表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系统的动态调整单元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方法中的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动态调整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系统的调整过程记录表的一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动态调整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框图。现金管理系统1生成用于制定对自助设备的加钞计划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如图1所示,包括预测单元11、制作单元12、确定单元13、取得单元14以及动态调整单元15。

预测单元11对自助设备的未来的规定时间内的存取款量进行预测而得到存取款预测量,可以是以小时为单位,也可以是以天为单位。预测的方法可以采用以往的多种方法,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制作单元12基于由预测单元11预测的存取款预测量,按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与加钞金额的每个组合计算现金成本,生成现金成本表,该现金成本表是将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分别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 二维表,在与上述每个组合对应的位置被写入计算出的现金成本。

具体而言,通常,现金成本的计算包括利息成本、加钞成本、机会成本等。

自助设备的利息成本可以认为是银行放弃将该笔资金投资于无风险投资项目所损失的收入。对于银行来说无风险项目是将该笔资金存入人民银行或上级行,此时资金成本就是该笔资金自动存入人民银行或上级银行的利息损失。利息成本在金额上等于从现金放入自助设备到用完的期间内的自助设备中的现金每日余额的累计数与日利率的乘积。

加钞成本包括运钞准备阶段的成本和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运钞准备阶段来看,包括分配专门人员的人工成本,清点配送现金时的清点成本,设备的折旧成本等。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要根据与运钞公司签署的合同方式来计算。目前国内的银行都是将加钞和回收业务外包,有按年、按月、按单次配送、按自助设备次数这几种计价方式。

对于按年或按月付费的方式来说,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输成本是固定的。对于按单次配送的方式来说,运输成本是单次配送的费用乘以规划的路径数。对于按自助设备次数的方式来说,运输成本是单台自助设备配送成本乘以每台自助设备配送的次数,再求和。

机会成本是只因自助设备宕机而损失的服务费。例如跨行取款的手续费等。

在各种成本当中,利息成本和运输成本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简化算法的情况下,可以将现金成本计算为利息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总和。

在该情况下,制作单元12基于预测单元11预测的存取款预测量,计算利息成本m。具体而言,在设自助设备每日初始现金余量为xi,预测的每日存取款预测量为yi,加钞计划为zi,日成本率(日利息)为r的情况下,

如果第i日清晨发生清机加钞,那么第i日的xi=zi;否则,xi=xi-1-yi-1;

如果第i日的取款量大于存款量,则yi为正数;否则,yi为负数;

如果第i日不进行清机加钞操作,则zi=0。

这样,第i天的利息计算方法是mi=(xi-yi)*r

假设每次清机加钞的费用为k元/次,则t天的总现金成本p的计算方 式为:

(zi中不为零的个数)

然后,将计算出的现金成本写入将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分别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二维表中的对应的位置,从而制作现金成本表。图2表示该现金成本表的一例。如图2所示,假定某自助设备的单次最大加钞金额为120万元人民币,加钞周期最大值15天。那么:

(1)如果5万元为加钞金额变化的增量,则作为候选的加钞金额为0,5,10,15,20,25,…,100,105,110,115,120万元。

(2)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为1天,2天,3天,4天,5天,…,13天,14天,15天。

这里,上述的成分计算方法仅仅是示例,也可以采用已知的其他方法来计算。并且,加钞金额的增量及加钞周期也仅仅是示例,不限定于这些数值。另外,在图2中仅示出了一部分现金成本,但实际上,在这样的二维表中,在每一个交叉位置都存在按照上述成本计算方法算出的现金成本。并且,图2所示的现金成本表在水平方向上排列了加钞周期,在垂直方向上排列了加钞金额,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两者互换。

确定单元13在制作单元12制作的现金成本表中,找到一个局部最优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具体地,从现金成本表中,确定有效且现金成本最小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作为初始值。这样,可以利用所确定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制定初始加钞计划。

例如,在图2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找到一个现金成本最小的值,图中为2316,确定与该最小值对应的位置k0(40万,6天)。也就是说每6天加钞一次,加钞金额为40万,从而可以排出该自助设备的规定期间内的加钞计划。例如,加钞日期是5月1日,5月7日,5月13日,5月19日,5月25日,5月31日,6月6日,6月12日……。加钞计划中除了这些加钞日期、加钞金额等以外,也可以包括车辆信息、人员信息等。

这里,在选择现金成本的最小值时,有一些是缺钞率或者满钞率过大,视为无效而需要排除的。又例如,对于一台取款型且取款量较大的自助设备而言,它的成本中利息成本占的比例会比较大。这时候,有可能最低值发生在加钞周期为15,加钞量为0的情况。也就是15天消耗一次运输成本, 利息成本为0。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现金成本值非常低,但也不能将其选为最小值,因此将其对应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也视为无效。

取得单元14取得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信息。银行对于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是可以监控的。此外,也可以是,自助设备周期性地向现金管理系统1发送现金余额信息,现金管理系统1接收该现金余额信息来取得。此外,对于无法导入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信息的情况,也可以以真实发生缺满钞为基准进行调整。

动态调整单元15,基于由取得单元14取得的现金余额信息,利用现金成本表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动态调整,以对加钞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关于动态调整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叙述。

此外,现金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恢复单元16。该恢复单元16针对利用某次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制定的调整后的加钞计划,在自助设备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出现需要调整加钞计划的状态的情况下,将该调整后的加钞计划恢复为该调整前的加钞计划。也就是说,该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恢复为该调整前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图3是表示动态调整单元的具体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动态调整单元15包括状态判断部151、区域确定部152以及调整部153。

状态判断部151基于取得单元14取得的现金余额信息,判断自助设备的状态。例如,自助设备是否处于缺钞、冗余、满钞、远离满钞等中的某一状态。

区域确定部152按照由状态判断部151判断的自助设备的状态,在现金成本表中,确定作为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的区域。

调整部153在现金成本表中的由区域确定部152确定的区域中,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调整。

以下,对本发明的现金管理系统的现金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首先预测单元11利用已知的方法对自助设备的未来的规定时间内的存取款量进行预测而得到存取款预测量(步骤s1)。接着,制作单元12基于所预测的存取款预测量,按作为候选的加钞周期与加钞金额的每个组合计算现金成本,并将计算出的现金成本写入由作为候选的加钞周 期及加钞金额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构成的二维表中而生成如图2所示的现金成本表(步骤s2)。接着,确定单元13在现金成本表中,确定有效且现金成本最小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作为初始值(步骤s3)。这样,可以利用所确定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制定初始加钞计划。

另一方面,取得单元14取得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信息(步骤s4)。

动态调整单元15基于所取得的现金余额信息,利用在步骤s2中生成现金成本表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动态调整,以对加钞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步骤s5)。这里,在第一次因发生缺钞或满钞等而调整时,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即为在步骤s3中生成的初始值。从而,进一步利用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来调整加钞计划,并对自助设备执行调整后的加钞计划。

此时,也可以判断执行该调整后的加钞计划起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步骤s6)。在判断为超过预先设定的时间、即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需要调整加钞计划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6中是),将加钞计划恢复为最后一次调整前的加钞计划(步骤s7)。特别地,如果在利用由确定单元12确定的初始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制定的加钞计划下不发生需要调整加钞计划的状态,则持续执行该初始加钞计划即可。

以下,利用图5对动态调整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现金管理方法中的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首先,状态判断部151基于自助设备的现金余额信息,判断自助设备的状态,例如缺钞、冗余、满钞、远离满钞等(步骤s501)。

这里,由于根据自助设备的类型,其可能发生的状态也不同,因此也可以是,先确定自助设备的类型,进而根据自助设备的类型,仅对是否发生了该可能发生的状态进行判断。例如,针对取款机或减量型存取款机(也就是自助设备本身可存可取,但是实际使用效果是用户存款小于或者远小于取款),仅判断是否为缺钞状态或冗余状态,针对存款机或增量型存取款机(也就是机器本身可存可取,但是实际使用效果是用户存款大于或者远大于取款),仅判断是否为满钞状态或远离满钞状态。

接着,区域确定部152根据所判断的自助设备的状态,确定作为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的区域(步骤s502)。接着,调整部152在所确 定的区域内,对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调整(步骤s503)。

下面,分为缺钞、冗余、满钞、远离满钞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动态调整方法的图,示出了现金成本表。

<缺钞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缺钞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将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的、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下且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的q1区域作为缺钞调整范围。

例如,在某一天检测到一次缺钞或准缺钞(监控发现用钞量明显大于预测值,比如还有2天才到加钞日前,但余额仅剩下20万),为了避免缺钞可以(1)提高加钞金额(向表格下方探)或者(2)缩短加钞周期(向表格左方探),也就是说在q1区域内调整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这里,也可以将q1区域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分别包括规定个数的调整间隔的矩形区域作为缺钞调整范围。并且,优选的是,将q1区域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均为一个调整间隔(距离为1格)的矩形区域作为缺钞调整范围。由此,能够在最有效的区域内,按照尽可能小的单元格去逐个探索,探索非常细致。

例如,在图6所示的表中,在q1区域内的相对于当前值的距离为1格的矩形区域(即,包括现金成本值2699、2478、2560)中,确定一个现金成本值最小的值2478,并将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从k0(40万,6天)调整为与所确定的最小值2478对应的k1(45万,5天),并进行记录。

接下来,按(45万,5天)所对应的加钞计划来执行,如果又发生或预判到第二次缺钞,则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调整到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这样可以构成一条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的线路,如k1→k2→k3…这样记载。

此外,也可以针对每一次通过调整得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图6的表中的调整后的每一个点)所对应的加钞计划预先设置阈值时间,如果某加钞计划执行超过该阈值时间都不再有缺钞现象发生,则按原路返回到上一调整位置所对应的加钞计划。并且,优选的是,按照k1、k2、k3…的 顺序,将阈值时间设定得越长。例如,针对k1将阈值时间设定为1周,即如果k1(45万,5天)所对应的加钞计划执行超过一周都不再有缺钞现象发生,则按原路返回到初始加钞计划所对应的上一调整位置(40万,6天)。针对k2将阈值时间设定为10天,即如果k2所对应的加钞计划执行超过10天都不再有缺钞现象发生,则按原路返回到前一加钞计划所应的调整位置k1(45万,5天),以此类推。这是因为,在k1处,说明只发生了1次缺钞,而到达k2处说明一段时间内已经发生了至少2次缺钞,因此针对k2将阈值时间设定得更长,能够更充分地反映k2所对应的加钞计划的可行性,甚至有些富余。

<冗余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冗余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将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的、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且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下的q3区域作为冗余调整范围。

例如,对于取款机或减量型存取款机来说,如果其一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缺钞情况、却在监控中发现现金使用量远少于预测量、清机都有大量的现金尚未使用,则可以(1)降低加钞金额(向表格上方探)或者(2)延长清机加钞周期(向表格右方探)。也就是说在q3区域内调整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这里,也可以将q3区域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分别包括规定个数的调整间隔的矩形区域作为冗余调整范围。并且,优选的是,将q3区域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均为一个调整间隔(距离为1格)的矩形区域作为冗余调整范围。由此,能够在最有效的区域内,按照尽可能小的单元格去逐个探索,探索非常细致。

例如,在图6所示的表中,在q3区域内的相对于当前值的距离为1格的矩形区域(即,包括现金成本值2843、3256、3134)中,确定一个现金成本值最小的值2843,并将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从(40万,6天)调整为与所确定的最小值2843对应的(35万,6天),并进行记录。

接下来,按(35万,6天)所对应的加钞计划来执行,如果又发生或预判到第二次冗余,则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调整到新的加钞计划。

此外,与缺钞的情况同样,也可以针对每一次通过调整得到的加钞周 期和加钞金额(图6的表中的调整后的每一个点)所对应的加钞计划预先设置阈值时间,如果某加钞计划执行超过该阈值时间都不再有冗余现象发生,则按原路返回到上一调整位置所对应的加钞计划。并且,优选的是,针对每一次调整后的加钞计划,将阈值时间设定得越来越长。

<满钞的情况>

满钞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对于存款机或者增量型存取款机来说,本身就并不一定是成本越少越好,而是要以吸纳存款作为最首要的任务。因为这部分金额在清机后会产生更大的利益。所以应尽量避免满钞的发生。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满钞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将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的、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下且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下的q5区域作为满钞调整范围。

例如,在某一天检测到一次满钞或准满钞(例如,监控发现存钞量明显大于预测值,比如还有2天才到加钞日期,钞箱再有10万就要满钞)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满钞可以(1)降低加钞金额(向表格上方探)或者(2)缩短清机加钞周期(向表格左方探)。也就是说在q5区域内调整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这里,也可以将q5区域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分别包括规定个数的调整间隔的矩形区域作为满钞调整范围。并且,优选的是,将q5区域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和加钞金额的调整范围均为一个调整间隔(距离为1格)的矩形区域作为满钞调整范围。由此,能够在最有效的区域内,按照尽可能小的单元格去逐个探索,探索非常细致。

例如,在图6所示的表中,在q5区域内的相对于当前值的距离为1格的矩形区域(即,包括现金成本值2843、2531、2699)中,确定一个现金成本值最小的值2531,并将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从(40万,6天)调整为与所确定的最小值2531对应的(35万,5天),并进行记录。

接下来,按(35万,5天)所对应的加钞计划来执行,如果又发生或预判到第二次满钞,则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调整到新的加钞计划。

此外,与缺钞和冗余的情况同样,也可以针对每一次通过调整得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图6的表中的调整后的每一个点)所对应的加钞计划预先设置阈值时间,如果某加钞计划执行超过该阈值时间都不再有满钞 现象发生,则按原路返回到上一调整位置所对应的加钞计划。并且,优选的是,针对每一次调整后的加钞计划,将阈值时间设定得越来越长。

<远离满钞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远离满钞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将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的、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且加钞金额与当前加钞金额相同的区域q6作为调整范围。

具体而言,对于存款机或者增量型存取款机来说,如果其很少发生满钞,监控到存入量小于预测量,清机时的现金数量远离满钞,则仅从提高钞箱使用率的角度,可以(1)增加加钞金额(向表格下方探)或者(2)延长清机加钞周期(向表格右方探)。但是对于存款机或者增量型存款机来说,填入更多的初始钞票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增加加钞金额不成立。作为远离满钞调整范围的区域变为向右的一条线区域。

优选的是,将区域q6内的、加钞周期的调整范围为一个调整间隔(距离为1格)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40万,7天)直接作为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并进行记录。由此,能够在最有效的区域内,按照尽可能小的单元格去逐个探索,探索非常细致。

接下来,按(40万,7天)所对应的加钞计划来执行,如果又发生或预判到第二次远离满钞,则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调整到新的加钞计划。

此外,与缺钞、冗余和满钞的情况同样,也可以针对每一次通过调整得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图6的表中的调整后的每一个点)所对应的加钞计划预先设置阈值时间,如果某加钞计划执行超过该阈值时间都不再有远离满钞现象发生,则按原路返回到上一调整位置所对应的加钞计划。并且,优选的是,针对每一次调整后的加钞计划,将阈值时间设定得越来越长。

通过如上所述的动态调整方法,能够在最有效的区域内进行调整,并且通过按照尽可能小的单元格去逐个探索,能够进行更细致的调整。

以上,说明了在初始加钞计划下分别发生缺钞、冗余、满钞、远离满钞的情况。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台自助设备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缺钞、满钞、冗余、远离满钞等任意一种现象。例如,第一次发生缺钞,进行调整后第二次发生冗余。在该情况下,只要以第一次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 钞金额作为基准,通过与上述内容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整即可。此时,每一次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不在图6所示的表中的同一个区域内。

此外,本实施例中对每一次的调整都进行记录,以便进行管理。图7是表示调整过程记录表的一例的图。

如图7所示,调整过程记录表可以包括调整位置、阈值时间、调整为该状态的时间及从哪个位置状态调整得到的、恢复为该状态的时间及从哪个状态恢复得到的、当前状态、以及自助设备类型。这里,对于存取款机来说,机器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一台存款机周围新开了一家商场、节假日等,会对它的存取量发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已经发生的存取款量对类型进行判定。

第二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仅在于区域确定部152的处理。因此,这里分为缺钞、冗余、满钞以及远离满钞的情况,仍使用图6仅对区域确定部152的处理进行说明。

<缺钞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缺钞的情况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q1区域内寻找更为合适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此时,通过提高加钞金额可以增多自助设备内的现金量,避免缺钞;通过缩短加钞周期,可以在还没发生缺钞前又一次进行清机加钞。但其实将加钞周期增加一点点,而将加钞金额增加很多,同样也能够避免缺钞。也就是说调整的内容有一部分的作用被抵消,要求加钞金额的调整力度(图6中向下探的力度)大于加钞周期的调整力度(向右探的力度)。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缺钞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在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除了q1区域以外,还将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且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大于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的q2区域作为缺钞调整范围。

关于q2区域,可以引入力度因子f,其可以根据经验或试验等设定为适当的值,例如设为f=3,表示调整力度大的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是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的3倍。

另外,关于q1区域,也可以引入边界因子g,按照q1区域所包含的加钞周期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与加钞金额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之比来确定调整范围。换而言之,将q1区域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所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按原纵横比进行缩小而得到的矩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例如,对于(40万,6天)的点,在q1区域中,向左有5个调整间隔(格)到边界,向下有16个调整间隔到边界。那么将q1区域中的加钞周期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与加钞金额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之比为g=5:16=1:3.2的矩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优选的是仅将q1区域中的向左1个调整间隔和向下3个调整间隔所形成的长方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仅将q2区域作为缺钞调整范围。

<冗余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冗余的情况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q3区域内寻找更为合适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但其实将加钞周金额增加一点点,而将加钞周期增加很多,同样也能够避免冗余。也就是说调整的内容有一部分的作用被抵消,要求加钞周期的调整力度(向右探的力度)大于加钞金额的调整力度(向下探的力度)。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冗余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在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除了q3区域以外,还将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上、且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大于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的q4区域作为冗余调整范围。

关于q4区域,可以引入力度因子f,其可以根据经验或试验等设定为适当的值,例如设为f=3,表示调整力度大的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是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的3倍。

另外,关于q3区域,也可以引入边界因子g,按照q3区域所包含的加钞周期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与加钞金额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之比来确定调整范围。换而言之,将q3区域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所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按原纵横比进行缩小而得到的矩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例如,图6中,对于(40万,6天)的点,在q3区域中,向右有9个调整间隔(格)到边界,向上有7个调整间隔到边界。那么将q3区域中的加钞周期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与加钞金额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之比为的矩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优 选的是按照该g=9:7=1.3:1的比例,仅将q3区域中的向右1个调整间隔和向上3个调整间隔所形成的长方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仅将q4区域作为冗余调整范围。

<满钞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满钞的情况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q5区域内寻找更为合适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对于存款机和存取款机而言,理论上也可以将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下、且加钞金额的调整力度要大于加钞周期的调整力度的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但是,对于存款机和会满钞的增量型存取款机而言,一般的起始加钞金额就已经是非常小的数值,因此减少加钞金额和增加加钞周期都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在此不予考虑。

另一方面,关于q5区域,可以引入边界因子g,按照q5区域所包含的加钞周期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与加钞金额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之比来确定调整范围。换而言之,将q5区域以当前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所对应的位置为基准按原纵横比进行缩小而得到的矩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例如,在图6中,对于(40万,6天)的点,在q5区域中,向左有5个调整间隔(格)到边界,向上有7个调整间隔到边界。那么将q5区域中的加钞周期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与加钞金额的调整间隔的个数之比为g=5:7=1:1.4的矩形区域作为调整范围。优选的是按照该g=5:7=1:1.4的比例,仅将q5区域中的向左1个调整间隔和向上1个调整间隔所形成的长方形区域作为满钞调整范围。

<远离满钞的情况>

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远离满钞的情况下,在第一实施例中在q6区域内寻找更为合适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但理论上,将加钞金额增加一点点,而将加钞周期增加很多(上述的q4区域),或者将加钞金额减少一点点而将加钞周期增加很多的情况,同样也能够避免远离满钞。也就是说调整的内容有一部分的作用被抵消,要求加钞周期的调整力度大于加钞金额的调整力度。

但是,对于q4区域的情况,由于对单纯的存款机来说,加钞金额一定是0,增加加钞金额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此不予考虑。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自助设备的状态为冗余的情况下,区域确定部152在图6所示的现金成本表中,除了q6区域以外,还将加钞周期为当前加钞周期以上、加钞金额为当前加钞金额以下、且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大于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的q7区域作为调整范围。

关于q7区域,可以引入力度因子f,其可以根据经验或试验等设定为适当的值,例如设为f=3,表示调整力度大的加钞周期的调整比例是加钞金额的调整比例的3倍。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仅将q7区域作为针对远离满钞的调整范围。

通过本实施例的调整方法,能够在尽可能广泛的区域内进行调整,并且在有效区域内加快了调整速度,在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双方上以同速调整。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进行调整时,没有考虑周围的点在计算成本时是否有发生缺钞满钞的情况,这是因为充分信任在一开始选定的现金成本的最小值的有效性。并且记载了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事件时,将加钞计划恢复到上一次调整的加钞计划。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调整后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都在初始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或其附近。所以,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在调整范围内确定新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时,并不要求这个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所对应的加钞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整个期间内都不发生缺钞满钞,而是在调整的这一段时间内能够满足需求就可以。因此,将所确定的调整范围内的所有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都视为有效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即视为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可以调整到该调整范围内的任一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

相对于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每次调整时,在按照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调整方法的基础上,在相应的作为调整范围的区域内,像最初确定符合条件的现金成本的最小值时一样,先排除掉有缺钞现象或者满钞现象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所对应的点之后,在剩下的作为候选的点中选取现金成本值最小的点,将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到与该最小的现金成本值对应的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接着,在下一次调整中,如果所 确定的调整范围与上一次调整时的调整范围有重叠、且包含了上一次调整时排除的缺钞或满钞的点,则将该缺钞或满钞的点作为候选点。

也就是说,一个有缺钞或者满钞的点,在第一次包含在调整范围中时将该点排除,在接着的第二次调整时该点又包含在调整范围中时,则不排除该点。即只要连续两次调整的调整范围的重叠区域中有该点,则在第二次调整时不排除该点。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调整方法的一例的图。如图8所示,假设当前位置为a点,并且根据自助设备的状态,确定x区域(用实线表示)作为调整范围。这里假设在x区域内不存在发生缺钞或满钞等的点,因此在x区域的整个范围内进行第一次调整而调整到b点。

接着,在b点,根据自助设备的状态,确定y区域(用虚线表示)作为调整范围。这里假设在y区域内有在计算现金成本时发生缺钞或满钞的点p。此时,由于在上一次调整时没有遇到这个点,而在这一次调整中第一次遇到,所以在此次调整中将该点p排除,并在排除点p之后的y区域内进行第二次调整而调整到c点。

接着,在c点,根据自助设备的状态,确定z区域(用实线表示)作为调整范围。从图中可知,z区域与上一次调整时的调整范围y区域有重叠、并且包含无效点p。因此,针对连续两次遇到的无效点p,在此次调整中不排除,而在z区域中将该点p包括在内进行第三次调整。如果点p的现金成本值最小,则将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调整到该点p。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优选不设置在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设置的阈值时间,而是在规定时间的整个范围内,都按照调整的方法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如果一台存取款机因为突发性活动的取款额激增而在点a0发生缺钞或准缺钞现象,在加钞周期减小而加钞金额增加的区域(图6中左下方的q1区域)调整到位置b。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取款额突增情况消失而进入了冗余状态,在加钞周期增加而加钞金额减少的区域(图6中右上方的q3区域)调整到a1,这个新的调整位置a1可能与a很接近,但却不一定恢复到位置a0。

在这种方法中,对于现金量预测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情况格外有效。具体而言,如果预测不准,则最初确定的现金成本最小值可能就不是实际 上最小的,偏差会比较大。通过本实施例的调整方法,可以不围绕最初确定的点(加钞周期和加钞金额的初始值)进行调整和恢复,而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发生完全动态地调整和自然地恢复。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替换、组合。例如,本发明的第一~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调整方法可以相互组合,也可以相互切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