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2162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停车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让停车场的管理从智能卡(票)式管理模式逐步的转变为视频车牌识别式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各个城市已安装的智能卡(票)式停车管理系统绝大多数已经升级改造为车牌识别式停车场管理系统。而随着人工管理成本的不断提高,停车场管理单位增效降本的管理述求,以及智能车牌识别技术、网络支付技术、手机支付技术的普遍应用,停车场管理方式也趋向于从当前的出入口端有人值守向半无人值守甚至是无人值守的方向演变。

现有的无人值守停车场/半无人值守停车场,基本上都是采用车牌识别的方式自动管理车辆的出入场。然而,车牌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却一直被无牌车的问题所困扰,因为车辆的车牌号码是车牌识别系统实现对车辆出入管理、计费收费的唯一凭据,而如果没有车牌(或无法识别车牌),车牌识别系统就无法对车辆进行管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现实情况中,存在着车辆新买尚无正式牌照(只有临牌)、车牌未安装在规定位置、以及车牌遭到遮挡、污损导致无法识别或错误识别等状况。

而目前为了解决上述无牌车(或无法识别车牌车辆)停车收费问题而采取的方法为在车牌识别系统基础上额外增加智能卡、纸票、二维码等凭证的发放设备,在出入口设置岗亭,由管理员提示驾驶员取相关凭证,并且在收取停车费后人工放行。对于有人值守停车场来说此方式很合适和实用。但是此方式对于无人值守车场/半无人值守停车场而言,出入口也需要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其适应性和实用性急剧降低,不容易得到用户的好评和欢迎。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无牌车管理装置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其可以使得无牌车(或无法识别车牌的车辆)的驾驶员能够轻松、自助地完成停车出入和缴费操作,并彻底解决无牌车的出入和收费管理难题,而不需要额外在出入口处增加人工干涉(或相对只需要极少人工干涉)的设备及控制管理方法,是无人值守/半无人值守停车场所迫切需要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其包括:云停车平台、管理控制机、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第一值守机器人和第二值守机器人;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安装在停车场的入口安全岛上,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与所述管理控制机相连,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用于识别待驶入停车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并上传识别结果至所述管理控制机;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管理控制机所发送的开闸放行指令后,执行相关操作;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安装在停车场的入口安全岛上,并与所述管理控制机相连,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用于提供一可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将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停车平台;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安装在停车场的出口安全岛上,并与所述管理控制机相连,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用于提供一可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将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的第二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停车平台;所述管理控制机与所述云停车平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和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相连,所述管理控制机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所发送的识别结果,并判断出识别结果为无法识别后发送一身份识别指令至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以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一二维码信息;在对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认证后发送一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以及当获得所述移动号码信息和第二二维码消息,并经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且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时,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设置在停车场的出口安全岛上,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与所述管理控制机相连,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管理控制机所发送的开闸放行指令,执行相关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包括车牌识别模块、声光显示模块、车辆检测器和电动栏杆;所述车辆检测器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待驶入停车场;所述车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待驶入停车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并发送相关信息至所述管理控制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包括摄像头和语音对讲模块;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所述语音对讲模块与所述管理控制机相连的语音对讲机彼此通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的中上部,用于进行文字或图像的信息提示。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云停车平台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传送至相应的管理控制机;(b)管理控制机在通过云停车平台对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认证后发送一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以允许所述车辆驶入停车场;(c)当所述车辆驶离停车场时,所述云停车平台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二值守机器人的第二二维码信息;(d)管理控制机在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且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后,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e)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在接收到所述管理控制机所发送的开闸放行指令,执行相关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a1)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识别一待驶入停车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并上传识别结果至所述管理控制机;(a2)当识别结果为无法识别时,管理控制机发送一身份识别指令至第一值守机器人;(a3)第一值守机器人提供一可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将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传送至云停车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b)之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b1)所述管理控制机通过云停车平台判断是否进行短信认证码模式;(b2)当判断出需进行短信认证码模式时,所述云停车平台发送短信认证码至车主移动终端;(b3)所述车主移动终端输入与所述短信认证码相对应的认证信息,并传送至所述云停车平台;(b4)所述云停车平台对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并且当认证结果为正确时,传送一认证确认消息至所述管理控制机,所述管理控制机将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作为停车凭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c)中,所述云停车平台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发送的付费记录信息,以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已缴费成功;在步骤(d)中,当所述管理控制机在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且根据从第二值守机器人获得第二二维码信息而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后,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c)和步骤(d)之间,进一步包括:所述云停车平台在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后,判断是否在一第一预设时间阀值内接收到来自第二值守机器人的第二二维码信息,如果未收到所述第二二维码信息,则所述云停车平台将出场收费模式切换为中心收费模式;在步骤(d)中,所述管理控制机判断在一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车辆是否到达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位置处,如果未到达,则当所述车辆到达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位置处时,所述车辆车主通过第二值守机器人缴纳超时的停车费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a2)和步骤(a3)之间进一步包括:(a21)第一值守机器人语音提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是否需要自助停车;(a22)在一第三预设时间阈值内,第一值守机器人检测是否检测到驾驶员的语音信息;(a23)当检测到语音信息时,第一值守机器人回复驾驶员并播放相应操作流程,并返回至步骤(a3);(a24)当未检测到语音信息时,第一值守机器人自动播放自助停车操作指示。

本发明所述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创新使用基于使用手机号码替代车牌作为无牌(或无法识别车牌)车辆停车和收费的凭证;所述装置或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发卡(发纸票、二维码等其他凭证)设备,车辆入场时无需人工发卡,车辆出场时不需要人工收费和收卡,且停车场无需额外增加出入口管理收费人员,成为真正的无人值守停车场/半无人值守停车场,满足了停车场降本增效的管理述求;2)通过设置智能值守机器人来替代停车场管理收费在停车场出入口进行值守。通过值守机器人与驾驶员的语音交互,能够自动指导无牌车(或无法识别车牌的车辆)的驾驶员快速、轻松地实现自助停车和缴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从而减少甚至是无需人工再进行干预也能够实现停车指导和停车疑难解答;3)采用语音对讲技术以实现人工远程帮助,使得停车场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指导和答疑;当紧急情况下,驾驶员按下了值守机器人的人工紧急帮助按钮后,值守机器人内置的语音对讲模块将能够与车辆管理中心的语音对讲机通讯,建立对讲连接通道,从而使得管理人员通过语音对讲机与驾驶员进行语音交互,并指导无牌车(或无法识别车牌的车辆)的驾驶员停车和缴费及处理一些紧急情况;另外,通过人工远程帮助,既可以人工指导和帮助驾驶员快速自助停车和缴费,又能应对突发的情况,为停车场正常运营增加一份保障;4)本装置兼容“短信认证手机号码后建立凭证模式”和“不认证手机号码建立凭证模式”,两种模式之间可自由切换;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不认证手机号码建立凭证模式,加快车辆出入,防止停车场出入口拥堵,而在特殊应用情况下,可选择短信认证手机号码后建立凭证模式,能防止不法车主冒用他人的手机号码停车,另外通过手机号码留存的记录可备查,提升停车场的整体安全管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所述无牌车管理装置的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框架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所述无牌车管理装置的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采用所述无牌车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s210的前序步骤的流程图,其中步骤s210为云停车平台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传送至相应的管理控制机;

图4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3之间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其中步骤s202为当识别结果为无法识别时,管理控制机发送一身份识别指令至第一值守机器人,步骤s203为第一值守机器人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并将其与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一同传送至云停车平台;

图5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s220的子步骤的流程图,其中步骤s220为管理控制机在对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认证后发送一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以允许所述车辆驶入停车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a至1c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云停车的无牌车管理装置,其包括:云停车平台140、管理控制机110、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第二值守机器人160。

其中,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安装在停车场的入口安全岛上,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与所述管理控制机110相连,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用于识别待驶入停车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并上传识别结果至所述管理控制机110;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管理控制机110所发送的开闸放行指令后,执行相关操作。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包括车牌识别模块122、声光显示模块123、车辆检测器121和电动栏杆124,其中所述车辆检测器121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待驶入停车场;所述车牌识别模块122用于识别待驶入停车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并发送相关信息至所述管理控制机110。所述声光显示模块123用于显示所识别的车牌号码并播报号码,以提醒车主。另外,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车辆出入控制机。

同样,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设置在停车场的出口安全岛上,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与所述管理控制机110相连,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管理控制机110所发送的开闸放行指令,执行相关操作(即开启电动栏杆124,以允许车辆通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与上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的结构可以为相同。另外,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和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可以采用ey-rlb02-h型号的控制机。

另外,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安装在停车场的入口安全岛上,并与所述管理控制机110相连,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用于提供一可获取车主移动终端(例如为手机,其为本领域所公知的移动设备)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且将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的第一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停车平台140。当车主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上述的扫描链接后,可以登录云停车平台的移动应用web端,输入其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时,所述云停车平台可以获得相关的号码信息。同样,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安装在停车场的出口安全岛上,并与所述管理控制机110相连,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用于提供一可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的第二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停车平台140。当车主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上述的扫描链接后,可以登录云停车平台的移动应用web端,输入其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时,所述云停车平台可以获得相关的号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值守机器人和第二值守机器人采用ey-rlb02-ai型号的机器人。

此处,需进一步描述所述云停车平台140。所述云停车平台140部署安装于云平台服务器(图未示)上,云平台服务器可部署在停车场管理中心或机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采用eyvlprs-v9.0型号的云平台。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可以使用现有的服务器集群。当云停车平台140完成安装和部署后,可以进行云停车服务,包含停车场网点云管理、集团化停车场云管理、停车场管理授权、手机移动支付(或网络支付)服务、管理员权限分配、停车费规则管理、停车记录管理查询、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接(支付宝、微信等)、可视化分析图表、停车资费对账管理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电脑访问云停车平台140进行管理和维护;车主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扫码二维码并登录云停车平台140,并将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登记作为停车和收费的唯一凭证,从而自助完成无牌车(或无法识别车牌车辆)的停车和缴费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包括摄像头151和语音对讲模块152,其中所述摄像头151用于拍摄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并且存储该驾驶员的图像信息,以备查。所述语音对讲模块152与所述管理控制机110相连的语音对讲机180彼此通讯,也就是说,驾驶员(即车主)可以通过语音对讲模块152与使用语音对讲机180的管理人员进行语音通话。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还可以包括一显示屏153,所述显示屏153安装在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的中上部(即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第二值守机器人160的胸口位置),用于进行文字或图像的信息提示,并显示与值守机器人编号绑定的二维码。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所述第二值守机器人160采用语音对讲技术来实现人工远程帮助,使得停车场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指导和答疑;当紧急情况下,驾驶员按动值守机器人的人工紧急帮助按钮(图未示)后,值守机器人内置的语音对讲模块152将能够与车辆管理中心的语音对讲机180彼此通讯,建立对讲连接通道,从而使得管理人员通过语音对讲机180与驾驶员进行语音交互,并且能够指导无牌车的驾驶员停车和缴费及处理一些紧急情况;另外,通过人工远程帮助,既可以人工指导和帮助驾驶员快速完成自助停车和缴费,又能应对突发的情况,为停车场正常运营增加一份保障。

另外,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第二值守机器人160采用了html5移动web技术(简称h5技术)、网络支付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其中,h5技术提供了极其优秀的数据与应用接入开发接口,可以让外部应用直接与置于值守机器人内部浏览器的内部数据直接相连。这样,驾驶员可以无需下载app,只需要使用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扫描值守机器人所显示的二维码,即可登录浏览器,输入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作为停车凭据,验证后便可入场,并且在车辆驶离停车场时,扫码输入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缴费。由于h5本身的本地存储技术和xmlhttprequest2技术,将能够优化web应用和网站的启动速度和联网速度,确保web应用和网站在多样化的环境中能更快速的工作。这样,能够使得驾驶员快速地登录web并完成自助停车(或缴费)操作。而且,h5技术具有跨平台自适应网页设计的特性,不仅是可以方便移植到各应用平台,还可以使得同一张网页能够自动调整并适用于用户设备的屏幕尺寸,从而根据屏幕尺寸而自动调整布局,也不必为不同的设备(例如,安卓系统手机和苹果ios系统手机)提供不同的版本。

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第二值守机器人160具有语音交互功能,从而能够与驾驶员就自助停车和缴费等一些操作流程和问题进行语音交互,从而替代停车场管理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和答疑。这是由于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第二值守机器人160采用了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通过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值守机器人能够在一定能够距离(例如5米范围)内识别驾驶员的语音(例如“车牌识别不了,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操作才能入场”,“我要停车”等),并且语音答复驾驶员(例如“您好,请扫码后输入手机号入场”,“离场前扫码缴费后可以不停车出场”等),指引驾驶员自助入场停车和出场缴费。再者,所述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卷积单元的深层神经网络(deepneuralnetwork,dnns)计算模型。相对于浅层学习的模型,所述深层神经网络模型不仅能够快速地识别驾驶员语言,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对驾驶员语音识别的错误率。

其中,所述层神经网络模型所融合的卷积单元是一个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s),其特点是避免了显式的特征抽取,而隐式地从训练数据中进行学习,并且由于在同一特征映射面上的神经元权值相同,因此神经网络可以并行学习和权值共享,从而减少了神经元权值的数量,使得网络结构更加简单。这样,在不降低dnns模型对语音识别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地降低运算量,从而不仅提升运算效率,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缩减整个dnns模型的体量。在本实施例中,卷积单元使用了深层卷积层(10层以上),相对于浅层的神经网络(1~2层),可以帮助整个dnns模型更好的在内部对语音进行降噪,实现声学自动降噪,提高dnns模型抗噪音识别的能力。另外,其还可以确保在噪音较大的停车场出入口真实环境下,使得值守机器人可以准确地识别出驾驶员的语音。同时,卷积单元内的有监督式(或称有指导式)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进行驾驶员语音的自适应增强学习,亦即,能够自动对语音的历史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并随着新增样本数量的增加而提升识别的准确性和精度,从而帮助值守机器人提高与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和交互能力。

因此,采用上述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整个停车场的值守管理人员的人数,而且对推广停车场半无人值守和无人值守有着积极的意义。

继续参见图1a至图1c所示,所述管理控制机110与所述云停车平台140、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和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相连。所述管理控制机110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所发送的识别结果,并判断出识别结果为无法识别后发送一身份识别指令至所述第一值守机器人150,以协助车主使用移动终端扫码并登录云停车平台的移动应用web端,从而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一二维码信息;在对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认证后发送一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以及当获得所述移动号码信息和第二二维码信息,并经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且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时,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

此处,所述管理控制机110安装部署于停车场管理中心,并且所述管理控制机110安装相关管理软件。所述管理控制机110为一种eyvlprs型的控制机。所述管理控制机110可以访问所述云停车平台140,以对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所述管理控制机110配合云停车平台140、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20、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170、第一值守机器人150和第二值守机器人160,能够实现基于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替代车牌,作为无牌(或无法识别车牌)车辆的停车和收费凭证。这样,无需增加额外的发卡(发纸票、二维码等其他凭证)设备,车辆驶入停车场时无需人工发卡,车辆驶离停车场时不需要人工收费和收卡,这样,停车场无需额外增加出入口管理收费人员,成为真正无人值守停车场/半无人值守停车场,并满足停车场降本增效的管理述求。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云停车平台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传送至相应的管理控制机。

参见图3,在执行步骤s210之前,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识别一待驶入停车场的车辆的车牌号码,并上传识别结果至所述管理控制机。

当一驶入停车场的车辆位于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识别区域时,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通过车牌识别模块对车牌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传至管理控制机。

步骤s202:当识别结果为无法识别时,管理控制机发送一身份识别指令至第一值守机器人。

管理控制机通过停车场管理软件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当识别结果为可识别车牌时,则按照一般的车牌识别停车管理流程进行。而当识别结果为无法识别(或错误识别车牌)时,则进入特殊的无牌车停车管理流程。

步骤s203:第一值守机器人提供一可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将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传送至云停车平台。

第一值守机器人提供一可获取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的扫描链接,并且将第一值守机器人的第一二维码信息传送至云停车平台。其中,所述第一二维码信息包括停车场网点编号及值守机器人编号(此处将停车场网点编号及值守机器人编号可以简称为网点设备号,下文相同)。另外,在云停车平台获得相关的号码信号后传送至管理控制机,以将该号码信息作为停车凭证。

参见图4,在步骤s202和步骤s203之间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21:第一值守机器人语音提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是否需要自助停车。

第一值守机器人由休眠状态转为值守状态(即待机状态,准备时刻工作),显示与值守机器人编号绑定的二维码,而且可以语音提示驾驶员是否需要自助停车。

步骤s2022:在一第三预设时间阈值内,第一值守机器人检测是否检测到驾驶员的语音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时间阈值为10秒。

步骤s2023:当检测到语音信息时,第一值守机器人回复驾驶员并播放相应操作流程,并返回至步骤s203。

第一值守机器人识别驾驶员的语音,并根据关键字等回答驾驶员的提问,以及播放相应的操作视频。驾驶员通过与第一值守机器人的语音交互,了解无牌车自助停车操作流程后,通过车主移动终端(例如为手机)扫描第一值守机器人所显示的二维码。接着,通过车主移动终端的web浏览器登录云停车平台,输入号码信息,以作为替代车牌号码的停车凭证,申请入场。

步骤s2024:当未检测到语音信息时,第一值守机器人自动播放自助停车操作指示。

在执行步骤s2021至步骤s2024期间,第一值守机器人采用了html5移动web技术(简称h5技术)、网络支付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从而可以让外部应用直接与置于值守机器人内部浏览器的内部数据直接相连。这样,驾驶员可以无需下载app,只需要使用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扫描值守机器人显示屏上所显示的二维码,即可登录浏览器,输入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作为停车凭据,验证后便可入场,并且在车辆驶离停车场时,扫码输入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缴费。且,第一值守机器人(与下文的第二值守机器人相同)具有语音交互功能,并通过采用了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能够与车辆驾驶员就自助停车和缴费等一些操作流程和问题进行语音交互并解答,从而替代停车场管理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和答疑。因此,采用上述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整个停车场的值守管理人员的人数,而且对推广停车场半无人值守和无人值守有着积极的意义。

继续参见图2,步骤s220:所述管理控制机在通过云停车平台对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认证后发送一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以允许所述车辆驶入停车场。

云停车平台在收到网点设备号及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后,根据网点设备号中的停车场网点编号,将相关信息(包括网点设备号及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传送至相应的管理控制机。管理控制机将这些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并对网点设备号进行比对(此处,先比较停车场网点编号,然后再比较值守机器人编号)。当判断出发送请求的设备(该设备为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不是本停车场网点,则不建立号码信息(此处是指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凭证,并且不发送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从而禁止所述车辆驶入停车场。与此同时,所述管理控制机反馈信息至云停车平台,并返回步骤s210。当判断出发送请求的设备是本停车场网点,则建立号码信息凭证,并发送一开闸放行指令至所述第一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以允许所述车辆驶入停车场,同时开始计时计费。

参见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220之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1:所述管理控制机通过云停车平台判断是否进行短信认证码模式。

如果云停车平台设置了“短信认证手机号码后建立凭证模式”,则需要号码信息的认证。如果云停车平台设置了“不认证手机号码建立凭证模式”,则不需要号码的认证。本发明兼容“短信认证手机号码后建立凭证模式”和“不认证手机号码建立凭证模式”两种模式,且两者可以自由切换;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不认证手机号码建立凭证模式,加快车辆出入,防止停车场出入口拥堵,而在特殊应用情况下,可选择短信认证手机号码后建立凭证模式,能防止不法车主冒用他人的手机号码停车,另外通过手机号码留存的记录可备查,提升停车场的整体安全管控能力。

步骤s222:当判断出需进行短信认证码模式时,所述云停车平台发送短信认证码至车主移动终端。

此处,车主移动终端是指车主的手机,号码信息是指手机号码,下文相同。

步骤s223:所述车主移动终端输入与所述短信认证码相对应的认证信息,并传送至所述云停车平台。

步骤s224:所述云停车平台对认证信息进行认证,并且当认证结果为正确时,发送一认证确认消息至所述管理控制机,所述管理控制机将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作为停车凭证。

在执行步骤s222至步骤s224后,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被成功认证,而且可以作为停车凭证。

继续参见图2,步骤s230:当所述车辆驶离停车场时,所述云停车平台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二值守机器人的第二二维码信息。

在此步骤中,驾驶员需要离开停车场,于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扫描支付停车费。在此实施例中,采用扫描第二值守机器人所显示的二维码来缴费。在缴费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停车付款信息至云停车平台,云停车平台获取号码信息和第二值守机器人的第二二维码信息(包括停车场网点编号及值守机器人编号,简称为网点设备号)。所述云停车平台先根据收到的停车付费状态信息,以确认驾驶员是否成功支付停车费。如果验证未成功支付停车费,则发送未成功支付的提示信息至驾驶员,等待驾驶员的重新操作。如果验证成功支付停车费,则根据网点设备号传送支付成功结果至相应的停车场网点的管理控制机。

步骤s240:管理控制机在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且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后,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

为了避免在实务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开闸现象或乱开闸现象,以及降低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和纠纷,因此,在此步骤中,会执行如下流程:管理控制机将所接收到的网点设备号与本网点设备号进行比对,如果一致,且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后,则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如果不一致,则判断出不是本停车场网点所提出的需求,且不发送开闸放行指令。

步骤s250: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在接收到所述管理控制机所发送的开闸放行指令,执行相关操作。

另外,在执行上述步骤s230时,可以采用扫描第二值守机器人所显示的二维码来缴费。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扫描设置于停车场的贴纸二维码来缴费。具体步骤如下:

a)在步骤s230中,所述云停车平台获取所述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发送的付费记录信息,以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已缴费成功。由于扫描停车场贴纸二维码,因而无法获得网点设备号,于是所述云停车平台将出场收费模式切换为中心收费模式。当然,在中心收费模式中,仍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缴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缴费成功后发送停车付款信息至云停车平台。

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云停车平台欲从停车场贴纸二维码中获取相关的网点设备号,但是发现无网点设备号之后,自动将出场收费模式切换为中心收费模式。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所述云停车平台在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后,判断是否在一第一预设时间阀值(10秒)内接收到来自第二值守机器人的第二二维码信息,如果未收到所述第二二维码信息,则所述云停车平台将出场收费模式切换为中心收费模式。

b)在步骤s240中,当所述管理控制机在确认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且根据从第二值守机器人获得第二二维码信息而判断出所述车辆待驶离停车场后,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车辆位于停车场出口处,驾驶员通过扫描第二值守机器人所显示的二维码,以提供车主移动终端的号码信息和第二二维码信息至管理控制机。所述管理控制机根据号码信息在云停车平台中进行查询,并在确定所述车辆已缴费成功后,发送开闸放行指令至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

需注意的是,当云停车平台将出场收费模式切换为中心收费模式后,所述管理所述管理控制机判断在一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内所述车辆是否到达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位置处,如果未到达,则当所述车辆到达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位置处时,所述车辆车主通过第二值守机器人缴纳超时的停车费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扫描停车场的贴纸二维码方式来缴费以及中心收费模式,这样能够避免车辆在第二车牌识别车辆出入控制机的位置处滞留时间过长(因需要缴费停车费用)所造成的车辆拥堵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停车付费的工作效率,使得车主轻松、方便地实现自助停车和缴费。

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使无牌车驾驶员轻松、自助地完成停车出入和缴费操作,以彻底解决无牌车的出入和收费管理难题,而不需要额外在出入口处增加人工干涉(或相对只需要极少人工干涉)的设备。且,通过无牌车管理装置中的值守机器人,实现与驾驶员的语音交互功能,并快速、轻松地实现自助停车和缴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