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6881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银行取款机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的人士越来越多,由于现有的ATM机广泛使用按键式密码,人们在ATM机上取款时密码被人偷窥的事件越来越多。银行作为公共场合,为了防止不法分子,ATM机密码输入键上方都设有塑料防窥罩,但目前的塑料防窥罩均局限于限制旁观者的视线这一方法,只能尽量阻止旁观者看到密码输入的按键动作细节,还是会有不法分子近距离或者通过使用微型摄像机从塑料防护罩的进手窗口进行窥视,导致取款人的信息泄漏,造成财产损失;现有的塑料防窥罩是固定设置在ATM机上的,加上塑料防窥罩只有正面开设进手窗口,输入密码时只能通过塑料防窥罩的正面进行密码输入,对于身高较高的密码输入者,需弯腰或者低头才能完成密码输入,操作不方便;部分取款机置于室外,遇到大风天气,灰尘从进手窗口进入落在按键上,污染按键区,影响操作时对数字的区分,严重时甚至损坏键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电动调节功能同时带有遮挡帘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偷窥密码,安全性能高的取款机防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 包括ATM机机体上的键盘和粘贴固定在键盘正上方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左、右两侧的左、右侧板和连接在左、右侧板后端的后壁板以及位于左侧板、右侧板上端水平布设的上盖,所述左侧板内侧壁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二圆形孔和第三圆形孔,左侧板外侧壁上布设有马达,所述右侧板内侧壁上开设第一圆形孔,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两侧面开设有第四圆形孔,罩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的连接柱的外圆周上间隔均布有多个直齿;方孔内布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为折线形,盖板的左侧面下部布设有第一凸体,盖板的两侧折线处均向外凸设有第二凸体,所述第二凸体插设在第四圆形孔内;左侧板内侧壁由内向外依次布设驱动齿轮、中间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中间齿轮与直齿啮合连接,中间齿轮一侧面的中心布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和马达相连接,驱动齿轮一侧的中心布设有凸柱,所述凸柱插设在第三圆形孔内,所述驱动齿轮的另一侧偏心布设有矩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连接连杆,连杆呈倒“L”形,连杆的长边纵向布置、短边水平布置,连杆的长边开设有长槽、短边开设通孔,滑块位于长槽内并在长槽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凸体位于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前端粘贴有一排由塑料薄膜剪成的长条状的遮挡帘,遮挡帘布设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上平面为前低后高的结构,所述上盖呈倾斜状布设在罩体的上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为挡板的两侧上部边角处带有缺口且缺口处均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分别插设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第一圆形孔内进行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穿过第二圆形孔与马达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的电源由ATM机提供。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绕着连接柱中心在第一圆形孔内转动,中间齿轮与马达绕着连接轴在第二圆形孔内同步旋转,所述驱动齿轮绕着凸柱在第三圆形孔内转动,所述盖板绕着第二凸体在第四圆形孔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垂直布设有圆弧形的边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面下部粘贴有橡胶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左下方在靠近马达的位置布设有控制马达正、反转的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表面带有“开”字,所述第二按钮表面带有‘关’字,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分别和马达串联构成回路,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之间并联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与马达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罩体正面布设有挡板,挡板可有效防止灰尘等落在键盘上,有效的保护取款机;上盖布设有控制马达正反转的按钮,马达可由ATM电源提供,无需单独供电,按下第一按钮时可自动打开挡板和盖板,取款完毕时按下第二按钮即可关闭挡板和盖板,使用方便;盖板的末端粘贴有可压缩变形的橡胶板,打开盖板时,橡胶板逐渐伸张从而能有效遮挡盖板在旋转过程中与后壁板形成的间隙,杜绝了不法分子通过观察孔窃取取款人密码的可能性;盖板侧面还布设有圆弧形的边板,边板能有效阻止不法分子近距离或者通过使用微型摄像机从罩体的两侧进行窥视;上盖粘贴有遮挡帘,遮挡帘有效地封住了手部和进手窗口之间的缝隙,有效阻止了旁观者看到密码输入的按键动作细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图1的A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罩体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挡板和连接柱的位置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间齿轮和连接轴的位置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驱动齿轮和凸柱的位置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驱动齿轮和滑块的位置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凸体、侧板、橡胶板和盖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中图9中的B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上盖,2为挡板,3为连接柱,4为直齿,5为遮挡帘,6为键盘,7为第一圆形孔,8为第二圆形孔,9为第三圆形孔,10为中间齿轮,11为连接轴,12为马达,13为驱动齿轮,14为凸柱,15为滑块,16为连杆,17为长槽,18为通孔,19为盖板,20为第一凸体,21为第二凸体,22为边板,23为橡胶板,24为第一按钮,25为第二按钮,26为第四圆形孔,27为左侧板,28为右侧板,29为后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取款机防窥装置, 包括ATM机机体上的键盘6和粘贴固定在键盘6正上方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左、右两侧的左侧板27、右侧板28和连接左侧板27、右侧板28后端的后壁板29以及位于左侧板27、右侧板28上端水平布设的上盖1,罩体的上平面为前低后高的结构,上盖1呈倾斜状布设在罩体的上平面,左侧板27内侧壁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圆形孔7、第二圆形孔8和第三圆形孔9,左侧板27外侧壁上布设有马达12,马达12的电源由ATM机提供,右侧板28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7,上盖1的中部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两侧面开设有第四圆形孔26,上盖1的前端粘贴有一排由塑料薄膜剪成的长条状的遮挡帘5,遮挡帘5布设在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之间,罩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挡板2,所述转动连接为挡板2的两侧上部边角处带有缺口且缺口处均凸设有连接柱3,连接柱3分别插设在左侧板27和右侧板28上第一圆形孔7内进行转动连接,挡板2绕着连接柱3中心在第一圆形孔7内转动,挡板2左侧的连接柱3的外圆周上间隔均布有多个直齿4;所述方孔内布设有盖板19,盖板19为折线形,盖板19的左侧面下部布设有第一凸体20,盖板19的两侧折线处均向外凸设有第二凸体21,第二凸体21插设在第四圆形孔26内,盖板19绕着第二凸体21在第四圆形孔26内转动,所述盖板19的两侧分别垂直布设有圆弧形的边板22,所述盖板19的后端面下部粘贴有橡胶板23;左侧板27内侧壁由内向外依次布设驱动齿轮13、中间齿轮10,驱动齿轮13与中间齿轮10啮合连接,中间齿轮10与直齿4啮合连接,中间齿轮10一侧面的中心布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11穿过第二圆形孔8与马达12连接,中间齿轮10与马达12绕着连接轴11在第二圆形孔8内同步旋转,驱动齿轮13一侧的中心布设有凸柱14,凸柱14插设在第三圆形孔9内,驱动齿轮13绕着凸柱14在第三圆形孔9内转动,驱动齿轮13的另一侧偏心布设有矩形的滑块15,滑块15一侧连接连杆16,连杆16呈倒“L”形,连杆16的长边纵向布置、短边水平布置,连杆16的长边开设有长槽17、短边开设通孔18,滑块15位于长槽17内并在长槽17内上下滑动,第一凸体20位于通孔18内;上盖1的左下方在靠近马达12的位置布设有控制马达12正、反转的第一按钮24和第二按钮25,第一按钮24表面带有“开”字,第二按钮25表面带有‘关’字,第一按钮24、第二按钮25分别和马达12串联构成回路,第一按钮24和第二按钮25之间并联电容器,所述电容器与马达12并联。

中间齿轮10传动式连接直齿4和驱动齿轮13,当马达12通过连接轴11带动中间齿轮10绕着连接轴11旋转时:一方面,中间齿轮10与直齿4啮合传动,挡板2绕着连接柱3旋转;另一方面,中间齿轮1与驱动齿轮13啮合传动,驱动齿轮13绕着凸柱14旋转,滑块15相对驱动齿轮13偏心旋转时,长槽17限制了滑块15在长槽17内的横向移动,滑块15在长槽17内沿长槽17的长边内侧壁开始滑动,使得滑块15带动连杆16相对驱动齿轮13开始倾斜运动,连杆16上的通孔18带动插设在通孔18内的第一凸体20相对凸柱14偏心旋转从而带动盖板19绕着第二凸体31旋转;取款时,按下第一按钮24,第一按钮24、马达12串联构成的回路接通,马达12通过啮合传动带动挡板2开启、盖板19打开,一方面,挡板2开启后,罩体的正面未封口,根据身高可选择从罩体前端进入完成密码打输入,使用者将手伸进去按键盘6,遮挡帘5封住手部和进手窗口即罩体前端之间的缝隙,另一方面,盖板19打开后,盖板19作远离后壁板29的运动使得盖板19和后壁板29的距离增大,压缩状态的橡胶板23逐渐伸张并封住盖板19和后壁板29形成的间隙,边板22始终遮挡盖板19的两侧面,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便可以安全地从上盖1的方孔内进入完成密码的输入;使用完毕,按下第二按钮25,第二按钮25、马达12 串联构成的回路接通,在电容器作用下,马达12反转,挡板2和盖板19开始关闭,橡胶板23接触后壁板29后发生变形压缩,盖板19仍继续转动直至完全关闭盖住上盖1的方孔,使盖板19处于封闭状态。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