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窥增亮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8172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窥增亮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窥增亮膜。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显示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子显示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电子显示屏具有均匀的高轴向亮度和较高的显色指数,由于电子显示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场合,人们希望电子显示屏同时也具备良好的防窥效果,屏幕上信息能不被旁边的人所窥视,以更有效地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0003]液晶显示器因其具有能耗低、重量轻、无辐射及无闪烁等优点,而成为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子显示屏。但液晶作为一种被动发光材料,需要依靠背光源才能实现图像的显示,目前背光源越来越多地使用到节能环保的LED,但是单独的背光源并不能保证电子显示屏较高的轴向亮度及亮度的均匀性,而且LED属于朗伯体发光光源,其发光角度一般较大,大多在120°左右,无法有效保证显示屏显示信息的保密性。常用方法是在背光源上面添加光学元件,如导光板、扩散膜以及增亮膜等,以保证液晶显示屏具有均匀的高轴向亮度。
[0004]目前主要是在液晶显示屏的表面覆盖一层防窥膜来达到防窥效果,由于防窥膜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而且目前很多电子显示屏的信息输入方式采用触控输入,防窥膜容易因多次的触碰而发生损坏,进而失去膜的防窥功能;另一方面,在制作防窥膜时,通常会在胶水中加入吸光材料,如碳黑、铁黑、黑尖晶石或黑红晶石等黑色吸光材料。这些吸光材料会对大角度光线产生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得防窥膜的透光率大大降低,严重降低液晶显示屏的亮度,不利于使用者正常的观察。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窥增亮膜,在提升增亮效果的同时可以限制大角度光线的射出,防窥效果良好、防刮损、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防窥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棱镜结构层及防窥膜层,所述基材层包括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棱镜结构层涂布于第一光学面,所述棱镜结构层涂布于第二光学面,所述防窥膜层为微百叶窗结构层,所述微百叶窗结构层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肋状结构单元。
[0007]进一步地,所述肋状结构单元截面呈长方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肋状结构单元高度为50-300 μ m,宽度为25-100 μ m,肋状结构单元之间的间距为20-150 μ m。
[0009]进一步地,所述肋状结构单元为黏合树脂单元。
[0010]进一步地,所述黏合树脂单元中添加有反光材料颗粒。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材料颗粒包括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或氧化铝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材料颗粒的直径为2-30 μ 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PET薄膜层、PMMA薄膜层或PC薄膜层,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 30-150 μ??ο
[0014]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结构层是由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棱镜单体组成的棱镜组,棱镜组的高度为12-25 μ m,相邻棱镜单体之间的间距为12-32 μ 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度α为85。-95。。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窥增亮膜设置有防窥膜层,可防止侧视角的人进行偷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防窥膜层位于液晶显示屏内,未与外界直接接触,可有效避免防窥膜层的刮损,延长使用寿命;防窥膜层添加反光材料颗粒能提高光学膜的透光率,提升液晶显示屏的轴向亮度。
[0017]本实用新型的防窥增亮膜,在提升轴向亮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窥效果,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8]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是现有技术的背光源模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模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包括:
[0024]10一背光源11一反射膜12—导光板
[0025]13—光学模组130—下扩散膜131—下增亮膜
[0026]132—上增亮膜 133—上扩散膜20—防窥膜层
[0027]21 —基材层22—棱镜结构层221—棱镜单体
[0028]201—肋状结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4。
[0030]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背光源模组包含背光源10,反射膜11,导光板12以及光学膜组13,其中光学膜组13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下扩散膜130、下增亮膜131、上增亮膜132、上扩散膜133。
[0031]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窥增亮膜,可代替传统背光模组的上增亮膜132和上扩散膜133。本实用新型的防窥增亮膜,一种防窥增亮膜,包括基材层21、棱镜结构层22及防窥膜层20,所述基材层21包括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所述棱镜结构层22涂布于第一光学面,所述防窥膜层20涂布于第二光学面,所述防窥膜层20为微百叶窗结构层,所述微百叶窗结构层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设置肋状结构单元201。
[0032]本实用新型的防窥增亮膜采用微百叶窗技术,使屏幕显示的图像专供使用者正面观看,可视区域是60°,即防窥角度为30°,左右30°以外不可见。
[0033]棱镜结构层22及防窥膜层20由花纹辊转印并经UV光源固化而成。
[0034]所述花纹棍为金属棍,花纹棍表面的电镀层厚度为100-500 μπι,电镀层的表面微结构经单点金刚石刀具车削或激光成形加工而成。优选地,所述花纹辊表面的电镀层为铜层或镍层,便于在其上对表面微结构进行精密加工。
[0035]本实用新型的防窥增亮膜设置有防窥膜层20,可防止侧视角的人进行偷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防窥膜层20位于液晶显示屏内,未与外界直接接触,可有效避免防窥膜层20的刮损,延长使用寿命;防窥膜层20添加反光材料颗粒能提高防窥增亮膜的透光率,提升液晶显示屏的轴向亮度。
[0036]所述肋状结构单元201截面呈长方形,所述肋状结构单元201高度d0为50-300 μ m,宽度d3为25-100 μ m,肋状结构单元201之间的间距d4为20-150 μ m。肋状结构单元201的设置,使防窥增亮膜具有良好的防窥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窥膜层采用微百叶窗技术,使屏幕显示的图像专供使用者正面观看,可视区域是60°,即防窥角度为30°,左右30°以外不可见。
[0037]所述肋状结构单元201为黏合树脂单元,黏合树脂单元中添加有反光材料颗粒;所述反光材料颗粒包括二氧化钛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或氧化铝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氧化钛颗粒的直径为2-30 μ m0防窥膜层添加反光材料颗粒能提高防窥增亮膜的透光率,提升液晶显示屏的轴向亮度。
[0038]本实用新型的基材层21为P ET薄膜层、PMMA薄膜层或PC薄膜层;所述基材层21的厚度dl为30-150 μ m。优选地,所述基材层21为P ET薄膜层,P ET薄膜层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如透明度好、雾度低及光泽度高等。
[0039]本实用新型的棱镜结构层22是由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棱镜单体221组成的棱镜组,棱镜组的高度d2为12-25 μm,两相邻棱镜单体221之间的间距d6为12-32 μm ;所述棱镜单体22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底边边长d5为24-50 μπ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度α为85° -95°。棱镜单体221的顶部可为尖角或圆顶,圆顶半径大小为3-8 μπι。棱镜单体221的顶部亦可设置为平台,平台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边长为3-8 μπι ;棱镜结构层22的设置,可通过改善光线行进角度而集中至轴向方向,减少光损耗并提高液晶显示器正视亮度,有效减少牛顿环及迭纹干涉等负面光学效应的产生,各棱镜单体221等距设置使光线分布更均匀。
[0040]本实用新型的防窥增亮膜,在提升轴向亮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窥效果,使用寿命长。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2-3所示,所述肋状结构单元201截面呈长方形;所述肋状结构单元201高度d0为100 μ m,宽度d3为85 μ m,各肋状结构单元201之间的间距d4为85 μ m ;所述肋状结构单元201为黏合树脂单元。肋状结构单元201的设置,使防窥增亮膜具有良好的防窥效果,
[0043]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材料颗粒为二氧化钛颗粒,所述二氧化钛颗粒的直径为10 μπι。二氧化钛具有无毒、良好的不透明性、较高的白度和光亮度等优点,同时也具有高折光性和高光活性。防窥膜层20添加二氧化钛颗粒能提高光防窥增亮膜,提升液晶显示屏的轴向亮度。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21为PET薄膜;所述基材层21的厚度dl为50 μπι。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所述基材层21的透光率为92%,雾度为0.5%,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及视觉效果。
[0045]本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