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454发布日期:2018-06-12 22:0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公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运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的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高速路段收费方式现有均采用人工收费方式。人工收费存在效率低,便捷性差,长期成本高等缺陷,且易导致交通拥堵。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取ETC收费方式,但是ETC存在普及度不够,办理安装复杂等缺陷,制约着不停车收费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付款区,所述付款区内依次设置付款码扫描摄像头、动态二维码显示屏及ETC读卡器,所述付款码扫描摄像头及ETC读卡器下方设置音响,所述动态二维码显示屏下方设置依次设置RS-232串口、RJ45网口及电源接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数据获取模块及数据转发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移动终端发送的车辆型号及车牌号码;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车辆型号及车牌号码上传至车道操作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扣费信息转发模块及成功信息转发模块;所述扣费信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车道操作端下发的扣费请求消息转发至移动支付平台;所述成功信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支付平台下发的扣费成功消息转发至所述车道操作端,以通知所述车道操作端控制栏杆臂抬起放行车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支付平台进行注册及身份认证并产生会话密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接收模块、与所述动态二维码显示屏连接的生成模块,以及与所述付款码扫描摄像头连接的启动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道操作端下发的车辆型号、车牌号码及通行费用,并通知所述生成模块与启动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通行费用生成动态二维码,通过所述动态二维码显示屏进行展示;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接收模块的通知后启动所述付款码扫描摄像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付款码支付请求模块,用于将付款码支付请求消息上传至所述移动支付平台。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的安装,集成多种付款方式,具有安装便捷,可选择性高的优势。通过一个机器完成多种付款方式,支付、扫码区域集中,便于车辆停车或不停车多种方式付费。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与智能移动终端、车道操作端及移动支付平台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置付款区2。付款区2主要分了三个区域,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支付业务,分别为付款码扫描区、动态二维码显示区及读卡区。其中,付款码扫描区设置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动态二维码显示区设置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读卡区设置ETC读卡器5。

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主要针对手机显示付款码支付,为被扫方式,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自动扫描手机付款码。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显示动态生成的二维码,主要针对手机二维码扫码支付、车牌和金额信息显示等,为主扫方式。ETC读卡器5支持读取银行卡、ETC卡、NFC手机、身份证及一卡通等射频通讯类支付方式。ETC读卡器5支持读写射频卡支付,如银行卡、ETC卡、NFC手机、身份证及一卡通等射频通讯类支付。

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及ETC读卡器5下方设置音响6,设备具备扬声器语音播报功能,与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形成视觉和听觉交互。

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下方设置依次设置RS-232串口7、RJ45网口8及电源接口9。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与车道操作端201之间采用专属的通讯协议,物理连接采用RS-232串口7通讯,使外网与车道操作端201隔离,防止来自公网的攻击,车道操作端201为设置在车道上的电脑。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与移动支付平台202之间的网络通讯,物理连接采用RJ45网口8通讯,连接通道采用专网/VPN。

壳体1内设置:数据获取模块203、数据转发模块204、扣费信息转发模块206及成功信息转发模块207。

数据获取模块203,用于获取智能移动终端205发送的车辆型号及车牌号码,智能移动终端205为用户所携带的手机。数据转发模块204,用于将数据获取模块203获取的车辆型号及车牌号码上传至车道操作端201。扣费信息转发模块206,用于将车道操作端201下发的扣费请求消息转发至移动支付平台202。成功信息转发模块207,用于将移动支付平台202下发的扣费成功消息转发至车道操作端201,以通知车道操作端201控制栏杆臂抬起放行车辆。

具体的流程为:用户进入收费站附近范围内,会自动将车辆型号及车牌号码等信息推送到该收费站内所有的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再将信息转发到车道操作端201。然后,用户车辆驶入车道,车道操作端201通过车牌车型识别,判定通行费用,并与收到的车辆型号及车牌号码等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将扣费请求消息发送至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再将扣费请求消息转发到移动支付平台202。最后,移动支付平台202自动扣费后返回扣费成功消息给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再将扣费成功消息转发到车道操作端201,车道操作端201收到成功消息后抬杆放行,用户车辆成功通行。

壳体1内还设置:接收模块208、生成模块209、启动模块210及付款码支付请求模块211,其中生成模块209与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连接,启动模块210与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连接。

接收模块208,用于获取车道操作端201下发的车辆型号、车牌号码及通行费用,并通知生成模块209与启动模块210。

生成模块209,用于根据通行费用生成动态二维码,通过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进行展示。启动模块210,用于在接收到接收模块208的通知后启动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付款码支付请求模块211,用于将付款码支付请求消息上传至移动支付平台202。

付款码支付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宝等付款码支付功能,用户支付将微信、支付宝等“付款码”对着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即可支付,方便快捷。具体流程为:用户车辆驶入车道,车道操作端201通过车牌车型识别,判定通行费用,将车牌车型和通行费等扣费请求信息发送至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自动在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上生成动态二维码,并启动付款码扫描摄像头功能。用户手机打开第三方应用软件的付款码,对着付款码扫描摄像头3,待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扫描成功会语音提示。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将收到车牌车型、通行费、付款码、订单号等信息发送到移动支付平台202,发起付款码支付请求,移动支付平台202收到付款码支付请求,将向对应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起扣款请求,智能移动终端205提示扣款成功。移动支付平台202返回扣费成功消息给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再将扣费成功消息转发到车道操作端201,车道操作端201收到成功消息后抬杆放行,用户车辆付款码支付成功通行。

二维码支付可以显示支付二维码,用户要使用手机的扫一扫功能扫码支付,支付使用的二维码URL中使用设备ID,交易序列号和随机数关联,保证每一次请求的URL的唯一性。具体流程为:用户车辆驶入车道,车道操作端201通过车牌车型识别,判定通行费用,将车牌车型和通行费等扣费请求信息发送至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自动在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上生成动态二维码,并启动付款码扫描摄像头功能。用户手机打开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扫一扫功能,将手机摄像头对着动态二维码显示屏4上的动态二维码进行扫码,待手机扫码成功后会自带跳转到支付界面,用户确认支付成功后,移动支付平台202收到扣费成功消息。移动支付平台202返回扣费成功消息给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再将信息转发到车道操作端201,车道操作端201收到成功消息后抬杆放行,用户车辆二维码支付成功通行。

壳体1内还设置认证模块212,用于在移动支付平台202进行注册及身份认证并产生会话密钥。移动支付平台202对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进行身份管理,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在接入移动支付平台202前,必须在移动支付平台202进行注册,得到唯一身份。聚合支付智能终端装置在每次接入移动支付平台202时,移动支付平台202都会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后产生会话密钥,业务数据通讯时使用会话密钥进行加密认证,保证业务数据的有效安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