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内部员工的全自助图书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3618发布日期:2018-09-18 18:4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图书管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内部员工的全自助图书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截至目前,中国纸质书已经实现销售册数连续三年8%至10%的增长。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也有同样的现象,2017年4月发布的《2016全球电子书报告》显示,全球整体图书市场企稳,电子书增长乏力。

电子书阅读方便的同时会伤眼,所以应该号召大家多读纸质书。故应充分利用中心图书室纸质书资源。

目前对于民营公司、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借还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员工想看的书不能很好的进行统计,不便管理员去购买;2、想借的书不能很快找到相应位置;3、借还书籍都需要去管理员处手动登记;4、员工缺乏书籍的网络平台;5、管理员登记图书采用手动输入登记,利用excel处理,效率低。以上几点,使得大家读书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使得图书室管理工作繁琐。

结合“三个引领”之“创新引领”,并通过对图书室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本发明,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并极大的调动员工读书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内部员工的全自助图书管理方法,针对本单位的内部全体员工,实施区域可以为本单位的中心图书室,该方法立足于“创新引领”,将互联网技术和综合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了手机实时查询书本状态信息,扫一扫借还书,扫码一键录入图书资产等功能,实现了全自助图书室,图书资产信息管理,图书状态便捷管理等功能。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内部员工的全自助图书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微信小程序建立图书管理平台,该图书管理平台设置有“查询”功能模块、“发现”功能模块及“我”功能模块。

点击“查询”则进入查询界面,该查询界面为首页,查询界面最顶部显示“查询搜索框”,用于输入图书名来检索目标图书信息;位于“查询搜索框”下方依次逐个显示所有图书的信息,每一图书的信息至少包括图书封面、书名、作者、出版信息、可借数量、图书位置信息,当某一图书的可借数量为0时,则显示“已借完”。

点击“发现”进入个性化功能界面;可以包括“借书排行”和“热书排行”等,借书排行按照借书人借书多少来排行,热书排行按照书被借阅次数进行排行。

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该管理界面区分管理员界面和员工界面;员工界面显示“我想读”单元、“已借书籍”单元、“已还书籍”单元、“扫一扫”单元;管理员界面显示“我想读”单元、“已借书籍”单元、“已还书籍”单元、“扫一扫”单元、“录入图书”单元、“用户管理”单元、“还书箱图书”单元、“该归还图书”单元、“员工想读”单元、“设定”单元。

(2)、管理员操作

2.1、图书整理

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录入图书”单元,通过对待整理的图书进行二维码/条码扫描后,出现录入界面,编辑该图书的书名、数量、ISBN编号、书架位置、类别、作者、价格、出版信息、封面;点击“保存”后将该图书保存至查询界面,供员工查阅。

管理员将不同名称的图书逐一录入图书管理平台;

当管理员需要将某一图书撤出时,管理员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录入图书”单元,通过对该图书进行二维码/条码扫描后,出现录入界面,点击“删除”即可。

2.2、员工信息录入

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用户管理”单元,出现用户管理界面,提前设置所有员工的账号和密封,并逐一添加;管理员具有修改用户信息和删除用户权限。

2.3、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设定”单元,设定每个员工的借阅一本图书的最大借阅天数、每个员工的一次性做大借阅数。

(3)员工借阅

图书室门口张贴小程序二维码,员工利用手机终端的微信扫一扫后出现图书管理平台小程序入口,员工首次进入小程序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同时会绑定该员工微信号,后续则不需要登陆。

进入图书管理平台首页后,在“查询搜索框”内输入书名,如出现该图书状态信息,显示有剩余数量则可以借阅,显示剩余数量为0则借阅完毕;如没有此图书,则点击“取消”返回至首页,或者点击“我想读”,将该图书名称收录至管理界面的“我想读”单元,同时反馈至管理员的管理界面的“员工想读”单元;若可借阅,员工进入图书室相应位置找到该书,通过管理界面的“扫一扫”单元进行扫描条形码后,点击“借阅”即可。

或者,员工在首页浏览查找目标图书,点击图书即显示该图书简介信息界面,如有剩余数量则显示“可以借阅”,如数量为0则显示“借阅完毕”;若可借阅,员工进入图书室相应位置找到该书,通过管理界面的“扫一扫”单元进行扫描条形码后,点击“借阅”即可。

员工借阅图书后,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在“已借书籍”单元显示已借阅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距归还时间、书架位置。

同时,该图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该还书籍”单元,显示已借阅的图书信息,包括书名、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书架位置、借书人。

(4)、员工还书

员工利用手机终端的微信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点击“已借书籍”单元,在已借阅图书处点击“还书”即可,然后将该图书放入还书箱;同时,在“已还书籍”单元显示该已归还图书信息。

同时,该图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还书箱图书”单元,显示已归还的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书架位置。

(5)、如果员工发现自己想读的图书而本单位图书馆未收录,则利用手机终端的微信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点击“扫一扫”单元,扫描该图书的条形码后出现录入界面,点击“我想读”,则该图书信息收录至“我想读”单元。

同时,该图书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员工想读”单元,显示该员工想读的图书信息。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国内图书管理系统借还过程均需要通过管理员这个中介,本发明开创性的提出一键式借还,过程全程自助化。

2、本发明提出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线上查询线下借还书。

3、本发明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录入图书资产进行管理。

4、本发明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员工想读的书,提高图书采购的贴心化。

5、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析,在平台对某些数据进行排行,调动了积极性。

6、本发明在管理上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将微信小程序应用于综合管理中。

本发明建成中心图书管理程序,实现线上查询,线下阅读,扫码一键式借还书,全自助图书室使用功能,开创图书室管理的新理念。调动员工读书的热情,将中心的图书室和图书管理理念进行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图书管理平台的首页界面(查询界面)。

图2表示员工进行查找图书流程。

图3表示员工进行借书流程。

图4表示员工进行还书流程。

图5表示图书管理平台的个性化功能界面。

图6表示图书管理平台的员工的管理界面。

图7表示图书管理平台的管理员的管理界面。

图8表示管理员对图书的录入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应用于全自助图书室项目,主要简化了图书资产信息管理,图书状态管理等功能,方便员工借还书,并通过个性化功能,调动员工读书的热情,将单位图书室“装进”微信小程序。将互联网技术和综合管理结合起来,利用微信小程序建立了图书管理平台,实现了手机实时查询书本状态信息,扫一扫全自助借还书,扫码一键录入图书资产,借书排行,热书排行,共享角等功能,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自助图书室。

一种应用于内部员工的全自助图书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微信小程序建立图书管理平台,该图书管理平台设置有“查询”功能模块、“发现”功能模块及“我”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进入平台后默认为首页(即查询界面),点击“查询”则进入查询界面,该查询界面为首页,如图1所示,查询界面最顶部显示“查询搜索框”,用于输入图书名来检索目标图书信息;位于“查询搜索框”下方依次逐个显示所有图书的信息,每一图书的信息至少包括图书封面、书名、作者、出版信息、可借数量、图书位置信息,当某一图书的可借数量为0时,则显示“已借完”。

点击“发现”进入个性化功能界面;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借书排行”和“热书排行”等多种个性化功能,丰富用户体验,例如,借书排行按照借书人(对应微信号)借书多少来排行,热书排行按照书被借阅次数进行排行。

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该管理界面区分管理员界面和员工界面;如图6所示,员工界面显示“我想读”单元、“已借书籍”单元、“已还书籍”单元、“扫一扫”单元;如图7所示,管理员界面显示“我想读”单元、“已借书籍”单元、“已还书籍”单元、“扫一扫”单元、“录入图书”单元、“用户管理”单元、“还书箱图书”单元、“该归还图书”单元、“员工想读”单元、“设定”单元。

(2)、管理员操作

2.1、图书整理

管理员将图书室所有书籍通过扫描条形码进行分类归档,管理员便于统计管理,如图8所示,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录入图书”单元,通过对待整理的图书进行二维码/条码扫描后,出现录入界面,编辑该图书的书名、数量、ISBN编号、书架位置、类别、作者、价格、出版信息、封面;点击“保存”后将该图书保存至查询界面,供员工查阅。为减轻管理员在录入图书时的操作量,该程序与豆瓣书籍相关联,在扫描录入图书背面的条形码后,如果豆瓣书籍已收录该图书,则自动显示该图书的书名、ISBN编号、类别、作者、价格、出版信息、封面等信息,大大减少了管理员的录入工作量,然后手动输入该图书的数量、书架位置信息;如果豆瓣书籍未收集该图书,则需要管理员进行手动输入该图书的各项信息。

管理员将所有新购或者赠予等方式获得的不同名称的图书逐一录入图书管理平台;对于相同名的图书只需录入一次,然后填写录入数量即可。

当管理员需要将某一图书撤出时,管理员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录入图书”单元,通过对该图书进行二维码/条码扫描后,出现录入界面,点击“删除”即可。

2.2、员工信息录入

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用户管理”单元,出现用户管理界面,提前设置所有员工的账号和密封,并逐一添加;管理员具有修改用户信息和删除用户权限。管理员需要提前将本单位所有员工的信息提前录入本图书管理平台,账号可以设定为该员工的手机号,密封为统一的六位数密码。

2.3、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设定”单元,设定每个员工的借阅一本图书的最大借阅天数、及每个员工的一次性做大借阅数。例如,每个员工的最多可借阅5本图书,每本图书的最长借阅天数为30天,便于对本单元图书中心进行管理,利用图书流通。

(3)员工借阅

图书室门口张贴小程序二维码,员工利用手机终端的微信扫一扫后出现图书管理平台小程序入口,同时,小程序可以互相转发。员工首次进入小程序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确保受众群体为本单位员工,同时会绑定该员工微信号,后续则不需要登陆。

如图2所示,进入图书管理平台首页后,在“查询搜索框”内输入书名,如出现该图书状态信息,显示有剩余数量则可以借阅,显示剩余数量为0则借阅完毕;如没有此图书,则点击“取消”返回至首页,或者点击“我想读”,将该图书名称收录至管理界面的“我想读”单元,同时反馈至管理员的管理界面的“员工想读”单元;若可借阅,如图3所示,员工进入图书室相应位置找到该书,通过管理界面的“扫一扫”单元进行扫描条形码后,点击“借阅”即可。每个书架的每一层贴一个二维码,去了后用微信扫一扫就会出现该层书的编码或者书的信息,便于员工快速找到。

或者,员工在首页浏览查找目标图书,点击图书即显示该图书简介信息界面,如有剩余数量则显示“可以借阅”,如数量为0则显示“借阅完毕”;若可借阅,如图3所示,员工进入图书室相应位置找到该书,通过管理界面的“扫一扫”单元进行扫描条形码后,点击“借阅”即可。

员工借阅图书后,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在“已借书籍”单元显示已借阅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距归还时间、书架位置。“已借书籍”:显示借的书籍信息和数量。备注:每人会设置借书数量的上限,比如当借到第五本时,就不可以再借了。“我想读”:点进去有前面查询添加的书籍(查询书没查到有个我想读按钮记录的)也可以自行添加。“已还书籍”:显示已还书籍。

同时,该图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该归还图书”单元,显示已借阅的图书信息,包括书名、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书架位置、借书人(对应的微信号)。

(4)、员工还书

员工利用手机终端的微信进入图书管理平台,如图4所示,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点击“已借书籍”单元,在已借阅图书处点击“还书”即可,然后将该图书放入还书箱;同时,在“已还书籍”单元显示该已归还图书信息。

同时,该图书状态信息进行更新,并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还书箱图书”单元,显示已归还的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书架位置。

图书室内会放置一个还书箱,员工在图书管理平台点击确认还书后,随手放到还书箱就成功还书。管理员会定期将还书箱中的书本放置在图书室内书架的相应位置,这样方便了员工还书流程后,也保证了书本排列有序。

(5)、如果员工发现自己想读的图书而本单位图书馆未收录,则利用手机终端的微信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点击“扫一扫”单元,扫描该图书的条形码后出现录入界面,点击“我想读”,则该图书信息收录至“我想读”单元。

同时,该图书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通过手机终端的微信程序进入图书管理平台,点击“我”进入管理界面,然后点击“员工想读”单元,显示该员工想读的图书信息,这样管理员日后可以根据员工的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的购入新书。

本实施例小程序目前已经在某单位开始运行,用户100多名,采用新颖的图书管理模式,方便了员工用户和管理员,且极大的提高了单位内部员工的读书热情。

该发明提供了创新、便捷的图书管理理念,并开发了中心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员工便捷,管理员高效的双优效果,可以将该系统和理念进行推广。

该发明理念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管理结合实现的,同类型的管理均可以采用此模式,例如:车辆管理,公用物品管理等。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