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自动借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021发布日期:2018-11-13 22: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自动借还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图书馆中所用的图书自动借还装置,先将二维码识别,由电脑采集图书的信息,然后有借阅者将书放在指定位置,最后再由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将图书放置在书架中的指定位置。但是此种借还装置受时间的影响较大,当借阅者将图书放置规定位置直到管理员将图书放置书架指定位置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在此区间有借阅者借阅此类图书就会出现在电脑显示成功,而无法借阅的情况,这将会大大降低图书的借阅成功率,影响学生的阅读。

传统的图书借还装置还必须由人工将图书正面朝上,正对摄像系统,图书才能被采集到信息,这样一来,当借阅者还书的时候还必须看一下图书的正面与反面,否则将不能成功的还书,一旦还书者人数较多,将造成人员拥堵现象。

传统的图书自动借还装置完全是依赖人工进行挪动,其工作的时间和效率完全不能满足借还书频率较高的时间段,一旦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比较长久,超出其工作负荷,工作人员放置图书的准确率将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将需要放置的图书遗忘,不但影响图书的借阅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图书的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自动图书借还装置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接与图书传送装置相连,识别率高,运行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既能满足借阅者不定时间的借阅需求又能节省人力和提高借书速度的图书自动借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图书自动借还装置,包括计算机装置、第一摄像机构、传送带、第一传送轨道、第一摄像装置支架、升降立柱、传送大滚筒、出书传送轨道、升降大滚筒装置、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大滚筒横梁、PC板、升降机构;其中,所述计算机装置用于信息处理及安装控制系统,当计算机装置采集到相关信息后会反馈给控制系统以做进一步的处理;所述第一摄像机构与计算机装置线路连接,位于传送带正上方且与传送带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与第一摄像装置支架相连接,第一摄像机构会对图书进行信息识别,然后将信息传送给计算机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轨道有平行的两根,且两根轨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述传送带安装于两根轨道之间,且高度与第一传送轨道齐平、宽度与两根轨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传送带两端内部安装有同传送带运行方向一致的大滚筒,用于支撑传送带装置;所述升降立柱有四根,其与地面相垂直,且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一传送轨道的两根轨道分别垂直安装于升降立柱一侧的两根立柱上,所述升降立柱四根立柱间有一定的立体空间,PC板安装在此空间中上下升降,具体为所述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与升降立柱相连接,方向相互垂直,且与第一传送轨道方向一致,升降大滚筒装置两端分别均匀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垂直相连,每两个升降大滚筒装置之间均留有相等的缝隙,所述PC板与大滚筒横梁垂直连接安装于此缝隙中,所述大滚筒横梁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平行,且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有四个,分别安装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两端之内,且受计算机装置内安装的控制系统控制其上下升降运动,进而带动大滚筒横梁上下升降运动,然后大滚筒横梁带动PC板上下升降运动;所述出书传送装置一端与升降立柱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安装位置的下方,另一端与图书的传送轨道相连,其方向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方向一致,传送装置两侧传送轨道之间垂直安装有传送大滚筒。

优选地,所述的PC板下方安装有第二摄像机构,所述第二摄像机构与第二摄像装置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摄像装置支架安装在大滚筒横梁上,所述PC板为透明的,且所述第二摄像机构与计算机装置线路连接,其可以通过PC板对图书进行信息识别,然后将信息传送给计算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改变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传统的单独图书借还装置改为借还装置与图书传送装置相连,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图书归还的时间;同时借书和还书是同一个传输轨道,不需要将图书运送另外的轨道进行借阅,不仅节省了图书传送机构的空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图书运输过程的效率。

2、与传统的图书借还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原来需要人工手拿图书进行扫描改为自动扫描,通过上下两套摄像装置可以扫描到任意摆放的图书上的二维码,扩大了摄像装置的扫描范围和扫描精确度,同时为借阅者还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还书的效率,保证了还书的精确度,同时减轻了图书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高校图书馆的新环境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图1的俯视图;

图7为图1的仰视图;

图中:1、计算机装置;2、第一摄像机构;3、传送带;4、第一传送轨道;5、第一摄像装置支架;6、升降立柱;7、传送大滚筒;8、出书传送轨道;9、升降大滚筒装置;10、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1、大滚筒横梁;12、PC板;13、升降机构;14、第二摄像机构;15、第二摄像装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图书自动借还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计算机装置(1)、第一摄像机构(2)、传送带(3)、第一传送轨道(4)、第一摄像装置支架(5)、升降立柱(6)、传送大滚筒(7)、出书传送轨道(8)、升降大滚筒装置(9)、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大滚筒横梁(11)、PC板(12)、升降机构(13)、第二摄像机构(14)、第二摄像装置支架(15);

其中,所述计算机装置(1)用于信息处理及安装控制系统,当计算机装置(1)采集到相关信息后会反馈给控制系统以做进一步的处理;所述第一摄像机构(2)与计算机装置(1)线路连接,位于传送带(3)正上方且与传送带(3)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与第一摄像装置支架(5)相连接(安装支架(5)安装在外面的比如黑箱之类并不属于本实施例的装置上),第一摄像机构(2)会对图书进行信息识别,然后将信息传送给计算机装置(1);

所述第一传送轨道(4)有平行的两根,且两根轨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述传送带(3)安装于两根轨道之间,且高度与第一传送轨道(4)齐平、宽度与两根轨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传送带(3)两端内部安装有同传送带(3)运行方向一致的大滚筒,用于支撑传送带(3)装置;

所述升降立柱(6)有四根,其与地面相垂直,且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第一传送轨道(4)的两根轨道分别垂直安装于升降立柱(6)一侧的两根立柱上,所述升降立柱(6)四根立柱间有一定的立体空间,PC板(12)安装在此空间中上下升降,具体为所述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与升降立柱(6)相连接,方向相互垂直,且与第一传送轨道(4)方向一致,升降大滚筒装置(9)两端分别均匀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垂直相连,每两个升降大滚筒装置(9)之间均留有相等的缝隙,所述PC板(12)与大滚筒横梁(11)垂直连接安装于此缝隙中,所述大滚筒横梁(11)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平行,且与升降机构(13)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13)有四个,分别安装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两端之内,且受计算机装置(1)内安装的控制系统控制其上下升降运动,进而带动大滚筒横梁(11)上下升降运动,然后大滚筒横梁(11)带动PC板(12)上下升降运动;所述出书传送装置(8)一端与升降立柱(6)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安装位置的下方,另一端与图书的传送轨道相连,其方向与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方向一致,传送装置(8)两侧传送轨道之间垂直安装有传送大滚筒(7);

所述的PC板(12)下方安装有第二摄像机构(14),所述第二摄像机构(14)与第二摄像装置支架(15)连接,所述第二摄像装置支架(15)安装在大滚筒横梁(11)上,所述PC板(12)为透明的,且所述第二摄像机构(14)与计算机装置(1)线路连接,其可以通过PC板(12)对图书进行信息识别,然后将信息传送给计算机装置(1)。

当还书时,当图书上的二维码方向朝上时,第一摄像机构(2)识别二维码信息后发送给计算机装置(1),计算机装置(1)采集到相关信息后会反馈给控制系统,此时升降机构(13)将PC板(12)下降至低于升降大滚筒装置(9),图书由传送带(3)传送至升降大滚筒装置(9)上,此时,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沿升降立柱(6)方向向下移动,带动升降大滚筒装置(9)滚动将图书传送至出书传送轨道(8)上。当图书上的二维码方向朝下时,第一摄像机构(2)识别不到二维码信息,此时,计算机装置(1)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13)将PC板(12)提升至一定高度,达到图书与大滚筒分离,此时图书由传送带(3)传送至PC板(12)上,第二摄像机构(14)在间隙中对二维码信息进行识别发送给计算机装置(1),计算机装置(1)采集到相关信息后会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13)将PC板(12)下降至低于升降大滚筒装置(9),图书落在升降大滚筒装置(9)上,此时,大滚筒装置传送轨道(10)沿升降立柱(6)方向向下移动,带动升降大滚筒装置(9)滚动将图书传送至出书传送轨道(8)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