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7490发布日期:2019-05-21 20:5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物品的中转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的逐渐昂贵以及大数据应用的普及,许多之前使用人工操作的工作都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替代。一方面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另外一方面,这些工作可以被全面统计,形成大数据,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或依据。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长期执行的工作中更是如此。一些场合需要为操作人员提供工作服装,这些工作服装的发送和回收就是这样的一个工作。例如,在医院为医护人员发放进入手术室穿着的手术服或工作服,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发放,使用期间由医护人员自行保管,而在收回清洁时也是通过人工收回的方式或由使用人员自行交给相关人员进行清洁。这样,不仅需要专职的相关人员,还需要花费大量得时间在工作服的发放和回收上,工作负担较重,人工成本较高,整个回收或发放持续过程也较长,而且容易出现遗漏,使得该回收的没有回收,不该回收的提前回收等等,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花费时间长、需要专职人员、不容易统计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专职人员、花费时间短、容易统计的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具有一平行于地面的顶面,所述顶面上设置有供投入工作服进入所述柜体内的投递口和用于在投入工作服时使得投递口开放、在工作服投入后封闭所述投递口的柜门单元;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其设置位置对准所述投递口的回收桶,经过所述投递口投入的工作服落入回收桶内;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取得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柜门单元,使得所述柜门单元开放所述投递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单元包括滑轨、柜门和驱动模块;所述滑轨为相互平行的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投递口的两侧,所述柜门通过滑轮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柜门还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在一起,并在所述驱动模块的带动下移动,用以开放或封闭所述投递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单元包括滑轨、柜门和驱动模块;所述滑轨为相互平行的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投递口的两侧,所述柜门通过滑轮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柜门还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在一起,并在所述驱动模块的带动下移动,用以开放或封闭所述投递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安装板、同步电机、同步齿轮、随动齿轮轮和同步带;所述同步电机通过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同步齿轮,所述同步电机和所述同步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所述随动齿轮通过轴和轴承座结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顶面下方;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同步齿轮和所述随动齿轮啮合,并随所述同步齿轮的旋转而移动;所述柜门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的设定位置,使其能够在所述同步带的带动下沿所述滑轨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和所述同步带通过转接板和压带板相连接;所述压带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同步带的设定位置上,另一端与所述转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接板的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柜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包括左柜门和右柜门,所述左、右柜门合拢时封闭所述投递口,分开时开放或露出所述投递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柜门分别通过各自的滑轮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且均通过各自的转接板和压带板与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左、右柜门与所述同步带的连接位置不同;所述左柜门连接在所述同步带的第一或第二部分,所述右柜门连接在所述同步带的第二或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同步带的第一部分是封闭的同步带安装在所述同步齿轮和随动齿轮上时,位于所述同步齿轮和随动齿轮中心位置连线上方的一段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第二部分是封闭的同步带安装在所述同步齿轮和随动齿轮上时,位于所述同步齿轮和随动齿轮中心位置连线下方的一段同步带。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柜门和所述右柜门上分别设置有两套对应的转接板和压带板;一个柜门上的一个转接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压带板连接,一个柜门上的两个转接板分别连接在所述柜门上的不同位置,一个柜门上的压带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的不同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物体检测模块,所述物体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收桶和所述投递口之间的红外对管,当该红外对管发射的红外光被经过所述投递口进入所述回收桶的衣物遮挡后,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关闭所述柜门。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身份取得模块,所述身份取得模块在扫描到有效的人员身份信息时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驱动模块,使得所述柜门打开。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控制单元取得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后,输出控制信号,使得柜门单元打开,投递口开放;使用者可以通过上述开放的投递口投入回收的工作服,该投入的工作服落入设置在上述投递口下方的回收桶中;这样,通过读取或接收上述控制单元中的记录就能够确认使用过该回收装置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能够统计到回收的工作服的使用人员。所以,其不需要专职人员、花费时间短、容易统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该装置的正面透视结构示意图;的逻辑框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柜门单元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服回收装置实施例中,该工作服回收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具有一平行于地面的顶面11,所述顶面11上设置有供投入工作服进入所述柜体内的投递口12和用于在投入工作服时使得投递口12开放、在工作服投入后封闭所述投递口12的柜门单元2;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其设置位置对准所述投递口12的回收桶4,经过所述投递口12投入的工作服落入回收桶4内;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3取得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柜门单元2,使得所述柜门单元2开放所述投递口1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控制单元3可以包括身份识别装置31、显示单元32和控制板33;其中,上市身份识别装置包括红外或射频的扫描器,通过刷卡或识别包括条码、二维码等图形识别使用者的身份,其安装位置可以是设置在如图1所示位置,也可以是柜体1上的其他位置,例如侧面等等,以使用者方便使用为准;所述控制板33通常是一个包括处理器的电路板,其记录使用者信息,并输出控制信号,同时也能够接收外部的信号,例如,传感器信号或限位开关信号等等,并在接收到特定的信号之后采取特定的动作。显示单元32用于显示使用者信息或当前回收的状态等等。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门单元2包括滑轨(210、211)、柜门(215、216)和驱动模块;所述滑轨(210、211)为相互平行的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投递口12的两侧,在图3中,设置在上述投递口12中位于该装置的前面和后面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的另外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上述投递口12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柜门(215、216)通过滑轮212安装在所述滑轨(210、211)的滑动导槽(213、214)上,所述柜门(215、216)还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在一起,并在所述驱动模块的带动下移动,用以开放或封闭所述投递口12。

在图3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安装板200以及设置在该安装板上的同步电机201、同步齿轮203、随动齿轮205和同步带204;所述同步电机201安装电机安装板202上,电机安装板202安装在安装板200上,同步电机201通过减速机构连接在所述同步齿轮203上,所述同步电机201和所述同步齿轮20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00的一端,所述随动齿轮205通过轴和轴承座结构206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00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200设置在所述顶面11的下方;所述同步带204分别与所述同步齿轮203和所述随动齿轮204啮合,并随所述同步齿轮203的旋转而移动;所述柜门(215、216)连接在所述同步带204上的设定位置,使其能够在所述同步带204的带动下沿所述滑轨(210、21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门(215、216)和所述同步204带通过转接板和压带板207相连接;所述压带板207一端固定连接(包括啮合)在所述同步带的设定位置上,另一端与所述转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转接板的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柜门上。换句话说,实际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压带板207在转接板下方,且与上述同步带204啮合。所述柜门(215、216)包括左柜门215和右柜门216,所述左柜门215、右柜门216合拢时封闭所述投递口12,分开时开放或露出所述投递口12。而所述左柜门215和右柜门216分别通过各自的滑轮212连接在所述滑轨(210、211)上,且均通过各自的转接板和压带板207与所述同步带204连接,所述左柜门215和右柜门216与所述同步带204的连接位置不同;所述左柜门215连接在所述同步带204的第一或第二部分,所述右柜门连接在所述同步带的第二或第一部分;其中,所述同步带204的第一部分是封闭的同步带204安装在所述同步齿轮203和随动齿轮205上时,位于所述同步齿轮203和随动齿轮205的中心位置连线上方的一段同步带;所述同步带204的第二部分是封闭的同步带204安装在所述同步齿轮203和随动齿轮204上时,位于所述同步齿轮203和随动齿轮204的中心位置连线下方的一段同步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移动的稳定性或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所述左柜门215和所述右柜门216上分别设置有两套对应的转接板和压带板;一个柜门上的一个转接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压带板连接,一个柜门上的两个转接板分别连接在所述柜门上的不同位置,一个柜门上的压带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的不同位置。这种设置的好处是在移动时,由于柜门的体积较大,其不同位置上转接板和压带板同时对其施加力的作用,使得其较易启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多点施加作用力,使得其每个作用点上的受力减小,有利于其平稳移动。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对开门的方式,当左柜门215和所述右柜门216移动到投递口12的中心位置时,将会产生接触;而在运动中的两个柜门的接触,会产生撞击。为了减少冲击力,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投递口1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液压缓冲装置208和行程开关209,当柜门经过行程开关209时,控制单元3停止输出控制信号,不再对同步电机201供电,也就是同步电机201不再提供动力,此时,两个柜门完全凭借惯性移动,在经过短距离移动后达到上述投递口12的中心位置,并在上述液压缓冲装置208的缓冲下接触在一起,实现投递口12的封闭。这样,使得柜门闭合时的冲击力被减小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3还包括物体检测模块5(请参见图2),所述物体检测模块5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其高度位于所述回收桶4和所述投递口12之间的红外对管,当该红外对管发射的红外光被经过所述投递口12进入所述回收桶4的衣物遮挡后,所述控制单元3输出控制信号关闭所述柜门(215、216);同时,标记该使用者进行的回收完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3所包括身份取得模块32,扫描到有效的人员身份信息时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驱动模块,使得所述柜门打开。这样的扫描通常是通过光电的方式取得表示使用者身份的图案,并将其转换为使用者信息或是通过射频方式取得存储在射频卡或RFID标签中的使用者信息数据。因此,在一些情况下,该身份取得模块可以是连接在控制板33上的光电扫描器、射频读卡器或RFID读卡器(例如,采用NFC识别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