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及自助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5544发布日期:2019-03-15 20:3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及自助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及自助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助类终端的快速发展,其使用领域越来越广,而自助终端中很大一部分带有薄片类介质打印功能,由于自助终端多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尤其是操作不当时更容易出现问题,相关技术中的出纸口仅具有导纸功能,自助终端内的打印机对薄片类介质进行打印,薄片类介质在打印过程中由出纸口输出,如果在打印过程中用户干扰纸张输出,薄片类介质容易卡塞、堆积在自动终端的出纸口内,由于自助终端无法察觉纸张堵塞在打印机的出纸口和自助终端的出纸口之间,导致无法执行下次打印操作,造成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及自助终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自助终端设备在薄片类介质打印时易受到干扰而影响打印正常操作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包括向下倾斜延伸的出纸通道,所述出纸通道的上端入口与自助终端的出纸口连通,所述出纸通道包括用于容纳薄片类介质的容纸空间,所述容纸空间内设有使所述薄片类介质向上弯曲且引导所述薄片类介质向所述出纸通道的下端出口移动的弧形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板、两个第一侧板和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位于两者的上方,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盖板相对,所述第一盖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围成所述出纸通道,所述壳体上端的开口为所述上端入口,所述壳体下端的开口为所述下端出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板的位于所述出纸通道内的一侧设置所述弧形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板邻近于所述下端出口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自助终端上的固定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沿所述上端入口的边缘设置的折边,所述折边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被配置为与所述自助终端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边包括第一折边和两个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折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折边和两个所述第二折边均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延伸,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还包括罩板,所述罩板覆盖在所述壳体的上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罩板包括第二盖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折边连接,所述第二盖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折边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缺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助终端,包括上述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自助终端的出纸口处设置出纸组件,该出纸组件包括出纸通道,出纸通道内的容纸空间小,客户很难触摸到出纸通道内部的薄片类介质,可以保证直至薄片类介质打印完成,用户方可通过出纸组件取出薄片类介质,解决了自助终端设备在薄片类介质打印时易受到干扰而影响正常打印工作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不受自助终端本身结构的影响,适合安装在各种自助终端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安装有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的自助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安装有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的自助终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上端入口;12-下端出口;13-容纸空间;14-弧形面;2-壳体;21-第一盖板;22-第一侧板;23-底板;24-第一缺口;3-折边;31-第一折边;32-第二折边;33-安装孔;4-罩板;41-第二盖板;42-第二侧板;43-第二缺口;5-出纸口;6-自助终端机柜;61-纸仓;62-打印机;63-出纸导板;64-入纸通道;65-打印机出纸口;7-出纸组件;8-薄片类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解决了自助终端设备在薄片类介质8打印时易受到干扰而影响打印正常工作的问题。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7包括向下倾斜延伸的出纸通道,出纸通道的上端入口11与自助终端的出纸口5连通,出纸通道包括用于容纳薄片类介质8的容纸空间13,容纸空间13内设有使薄片类介质8向上弯曲且引导薄片类介质8向出纸通道的下端出口12移动的弧形面14。

在自助终端的出纸口5处设置出纸组件7,该出纸组件7包括出纸通道,出纸通道内的容纸空间13小,客户很难触摸到容纸空间13内部的薄片类介质8,因此可以保证直至薄片类介质8打印完成,用户方可通过出纸组件7取出薄片类介质8,用户取薄片类介质8的方式不会影响正常打印操作。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出纸组件7包括壳体2,壳体2包括第一盖板21、两个第一侧板22和底板23,两个第一侧板2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薄片类介质8的宽度,第一盖板21连接在两个第一侧板22之间,且位于两者的上方,底板23与两个第一侧板22连接,且与第一盖板21相对,第一盖板21、两个第一侧板22和底板23围成上述的出纸通道。壳体2上端的开口为上述的上端入口11,用于与自助终端的出纸口5连通,壳体2下端的开口为上述的下端出口12,打印的薄片类介质8从出纸口5出来后容置于出纸通道的容纸空间13内。此外,出纸通道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组合而成,还可以由其它结构组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2所示,在容纸空间13内设置弧形面14,打印的薄片类介质8的表面与弧形面14接触,且打印的薄片类介质8沿着弧形面14向出纸通道的下端出口12移动,保证了打印完的薄片类介质8能顺利的通过出纸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1为朝向壳体2外侧弯曲具有一定弧度的弯板。在薄片类介质8打印完毕后,薄片类介质8的一端与出纸通道的下端出口12基本平齐,为了方便客户取出薄片类介质8,第一盖板21邻近于下端出口12的一端设置第一缺口24,以便于客户由第一缺口24处捏住薄片类介质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24为圆弧形开口,不仅方便客户捏住薄片类介质8,而且在客户取薄片类介质8时,圆弧形的开口的边缘不容易划伤客户的手,提高了客户使用的满意度。

由于壳体2由一张钣金加工而成,钣金弯折形成壳体2后,形成两个底板23,两个底板23之间可以有间隙,使得出纸通道为不完全闭合的出纸通道,也可以将两个底板23相互靠近的两个边焊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的出纸通道。

如图1所示,壳体2还包括将壳体2固定在自助终端上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沿上端入口11的边缘设置的折边3。在本实施例中,折边3包括第一折边31和第二折边32,第一折边31与第一盖板21靠近上端入口11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二折边32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22靠近上端入口11的一端连接,第一折边31和两个第二折边32均向壳体2的外侧延伸,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在第一折边31和第二折边32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3。在安装壳体2时,第一折边31和第二折边32均与自助终端的表面贴合,通过连接件穿过安装孔33将壳体2固定在自助终端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3为螺纹孔,连接件为螺栓,方便安装。此外,上述固定部不局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其它能将壳体2固定在自助终端上的通孔等结构。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壳体2,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自助终端用出纸组件还包括罩板4,罩板4覆盖在壳体2的上方。罩板4可以遮盖壳体2与自助终端的连接处,提高了自助终端的整体的美观度;罩板4的外观可以根据出纸口5的形式进行变化,使用灵活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罩板4的形状与壳体2的形状相同,包括第二盖板41和两个第二侧板42,两个第二侧板4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两个第二折边32连接,第二盖板41连接于两个第二侧板42之间,且与第一折边31连接。壳体2的底板23没有开槽,是一块完整的底板23,在底板23上开设有第一缺口24。

为了方便客户取走薄片类介质8,在第二盖板41上开设有第二缺口43,第二缺口43的位置与第一缺口24的位置相对应。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助终端,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出纸组件7。图6和图7所示的是将实施例二中的出纸组件7安装在自助终端机柜6上的结构示意图。自助终端还包括设置于自助终端机柜6内的纸仓61、打印机62、出纸导板63,纸仓61用于容纳薄片类介质8,纸仓61内的薄片类介质8通过入纸通道64进入到打印机62内进行打印,打印完的薄片类介质8在出纸导板63的引导下至打印机出纸口65处,然后薄片类介质8再通过自助终端的出纸口5进入到出纸组件7的出纸通道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