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取门装置及快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222发布日期:2019-07-27 11:2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存取门装置及快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取门装置及快递柜。



背景技术:

各式各样的快递柜已经逐渐深入到用户身边,使得人们通过小区或者工作场所内设置的快递柜就可以实现自助寄件和自助取件,便捷又高效,省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快递公司的运营成本。对于智能快递柜来说,当用户取件时,通过快递柜的操作面板向快递柜发出取件指令,快递柜内部的驱动机构会将用户的快件用托盘运送到存取口,存取口打开,用户从托盘上取走快件;当用户寄件时,通过快递柜的操作面板向快递柜发出寄件指令,快递柜内部的驱动机构会将空托盘运送到存取口,存取口打开,用户将物品放置在空托盘中,驱动机构再将待承载着寄物品的托盘放置于快递柜内相应位置。

现有的智能快递柜,仅在存取口处设置一个外门,对存取口进行打开与关闭,使得当存取口打开时,快递柜的内部结构都会暴露,不法分子可以直接经过存取口对柜体内部结构进行破坏;同时异物也从存取口进入,影响快递柜内部结构的正常运转,增加了维修成本;此外,如果快递柜内的驱动机构或者其他内部机构发生误操作时,会对正在取件或者放件的用户造成伤害。综上所述,现有快递柜的安全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门装置,能够防止快递柜内部的结构发生破坏,也避免了内部机构由于误操作对用户造成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存取门装置,其设置于快递柜的柜门内侧,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门结构、储物结构和内门结构;所述储物结构为两端设有开口的敞开式结构,所述柜门上开设有存取口;所述储物结构一端的开口与所述存取口连通,另一端的开口与快递柜的柜体内部连通;

所述外门结构包括外门本体,所述外门本体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存取口;所述内门结构包括内门本体,所述内门本体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储物结构与柜体内部连通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储物结构包括托盘和设于所述托盘上方的保护罩;所述托盘与所述存取口的底边平齐;所述保护罩为倒U型结构,所述保护罩与所述托盘形成储物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存取门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柜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外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内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柜门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外门结构还包括外门框架和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外门本体在所述外门框架内上下移动,完成所述存取口的打开与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外门框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外门导向杆;所述外门本体上固定有外门导向块,所述外门导向块与所述外门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外门导向块沿着所述外门导向杆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外门本体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门导向块通过连接板组件连接于所述外门本体上;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与所述外门导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外门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弹性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轴包括弹性轴本体和套设于所述弹性轴本体上的套筒;

所述弹性轴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接板并与所述柜体的内壁抵接;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弹性轴本体在所述套筒内滑动时,所述第二连接板可带动外门本体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存取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门结构还包括S型导向机构,所述S型导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外门框架上的两个导向架;两个所述导向架分别平行设置于两个所述外门导向杆的外侧;所述导向架上开设有S型的导向滑轨;

所述S型导向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滑轨滑动配合的导轮,所述导轮通过导轮固定板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外门导向块沿着所述外门导向杆向上下移动时,所述导轮沿着所述导向滑轨滑动,且所述导轮固定板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外门本体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存取口。

作为优选,所述内门结构还包括内门框架和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内门本体在所述内门框架内上下移动,完成所述储物结构与柜体内部的连通与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内门框架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内门导向杆;所述内门本体的侧壁固定有内门导向块;所述内门导向块与所述内门导向杆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内门导向块沿着所述内门导向杆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内门本体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快递柜,包括上述的存取门装置,可以提高快递柜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存取门,并通过内门结构与外门结构不同的开合状态实现用户的取件和寄件,既避免了异物进入、不法分子对内部结构的破坏,也避免了快递柜的内部机构误操作对用户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存取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存取门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门结构去掉一侧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柜门;11-存取口;12-操作面板;

2-外门结构;21-外门框架;211-外门上边框;212-外门下边框;213-外门导向杆;22-外门本体;221-外门导向块;23-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231-驱动电机; 232-同步带;24-连接板组件;241-第一连接板;242-第二连接板;243-弹性轴; 2431-弹性轴本体;2432-套筒;25-S型导向机构;251-导向架;2511-导向滑轨; 252-导轮;253-导轮固定板;

3-储物结构;31-托盘;32-保护罩;

4-内门结构;41-内门框架;411-内门上边框;412-内门下边框;413-内门导向杆;42-内门本体;421-内门导向块;43-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

5-支撑架;51-第一支架;511-上横梁;512-下横梁;52-第二支架;5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取门装置及快递柜,该装置设置于快递柜的柜门1内侧,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门结构2、储物结构3和内门结构4。柜门1为快递柜柜体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在柜门1上开设有存取口11;储物结构3整体为两端设有开口的敞开式结构,储物结构一端的开口与存取口连通,另一端的开口与快递柜的柜体内部连通。通过外门结构2的开合,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存取口,实现储物结构3与存取口的连通与封闭;通过内门结构4的开合,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连通的开口,实现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的连通与封闭。外门结构2与内门结构4通过交错开合,可以实现用户寄件或者取件时外界与柜体内部的隔离,避免了柜体内部的结构遭受破坏,也防止了柜体的内部机构操作时可能对用户造成的伤害。

具体地,如图1所示,储物结构3包括托盘31和设于托盘31上方的保护罩32,托盘31与存取口11的底边平齐,方便用户放置快件;保护罩32为倒U 型结构,保护罩32与托盘31形成储物空间。保护罩32和托盘31均设置于柜体内部起支撑作用的型材(附图未示出)上。

进一步地,外门结构2、内门结构4与柜门1通过支撑架5连接成一整体。如图4所示,支撑架5为由型钢组装而成的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第一支架51与第二支架52通过连接杆5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51靠近柜门1设置,第二支架52远离柜门1设置。第一支架51为矩形框架,在第一支架51内部设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分别为设于第一支架51上部的上横梁511和设于第一支架51下部的下横梁512;柜门1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51的一侧,并将第一支架51整体覆盖,美观而且稳定;外门结构2固定连接于横梁上,且位于第一支架51的另一侧设置,使得外门结构2与柜门1的安装互不干涉。第二支架52也为矩形框架,内门结构4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架52远离柜门1的一侧。支撑架5的设置使得存取门装置整体与柜门1形成稳定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便于操作和维持整个快递柜的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5-7所示,外门结构2包括矩形的外门框架21和滑动设置于外门框架21内的外门本体22,外门框架2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外门上边框211和外门下边框212,外门上边框211与上横梁511通过角钢结构固定连接,外门下边框212与下横梁512固定连接,实现与支撑架5的固定。外门框架21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外门导向杆213,外门导向杆213 垂直设置于外门上边框211和外门下边框212之间;外门本体22上固定有外门导向块221,外门导向块221在外门导向杆213上滑动设置。外门结构2还包括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23,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23包括驱动电机231和由驱动电机231驱动转动的同步带232,同步带232与外门导向块221固定连接;通过同步带232在竖直方向的传动能够带动外门导向块221沿着外门导向杆213 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外门本体22上下移动。

柜门1的存取口11位于外门框架21的下方设置,设置外门本体22的尺寸略大于存取口11的尺寸,当外门本体22在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23的驱动下沿着外门导向杆213上下移动时,可以实现外门本体22对存取口11的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外界与储物结构3的连通与封闭。

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外门导向块221通过连接板组件24连接于外门本体22上,连接板组件24包括与外门导向块22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41、与外门本体22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42,第一连接板241与第二连接板242 通过弹性轴243连接。当外门导向块221带动第一连接板241移动时,通过该弹性轴243可以带动第二连接板242和外门本体22同时上下移动。

由于柜门1具有一定的厚度,外门本体22与柜门1之间也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当外门本体22封闭存取口11时,外门本体22的外端面与柜门1的操作面板12并不在一个平面,影响了快递柜的整体美观性,同时灰尘或杂物还会由外门本体22与存取口1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柜体内。因此应尽量使得外门本体22 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外门本体22可同时靠近存取口11移动,直至外门本体22 的外端面可以与柜门1的操作面板12保持在同一平面。

为了实现外门本体22靠近存取口11移动,如图8所示,上述弹性轴243 包括弹性轴本体2431和套设于弹性轴本体2431上的套筒2432,弹性轴本体 2431可以在套筒2432内滑动;弹性轴本体24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41通过螺栓结构紧固,另一端伸出第二连接板242并与柜体的内壁抵接;套筒2432通过螺栓结构固设于第二连接板242上;如此设置,第二连接板242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板241靠近或者远离。

进一步地,为了驱动外门本体22在下移过程中靠近存取口11,在外门结构2中还设有S型导向机构25,使得外门本体22的运动轨迹不是单纯的上下直线运动。具体地,S型导向机构25包括设于外门上边框211架和外门下边框 212之间的两个导向架251,两个导向架251分别平行设置于两个外门导向杆 213的外侧,导向架251上开设有S型的导向滑轨2511;S型导向机构25还包括与导向滑轨2511滑动配合的导轮252,导轮252通过导轮固定板253固设于第二连接板242上。具体实施时,当外门导向块221沿着外门导向杆213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二连接板242上的导轮252沿着导向滑轨2511滑动,由于导向滑轨2511为S型结构,当导轮252滑动至导向滑轨2511的拐弯处时,导轮252 的滑动轨迹不再保持竖直,而是会在导向滑轨2511的导向作用力下偏向存取口 11位置滑动,此时由于外门导向杆213的限制,第一连接板241会继续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连接,242由于连接有套筒2432,第二连接板242以及与第二连接板242连接的外门本体22则会在导轮固定板253的驱动作用力下沿着弹性轴本体2431向存取口11移动,直至外门本体22与存取口11完全匹配,实现柜门1的操作面板12与外门本体22的外端面的平齐。

此外,弹性轴本体2431位于第二连接板242和柜门1之间的部分还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柜门1抵接,另一端与套筒2432的侧壁抵接,使得第二连接板241与柜门1之间始终存在压缩弹力,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第二连接板241和外门本体22在发生轨迹的变化时,发生与柜门1之间的刚性接触,产生较大的噪声。

进一步地,如图9-10所示,内门结构4包括内门框架41和滑动设置于内门框架41内的内门本体42,内门框架4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内门上边框411和内门下边框412,内门上边框411与内门下边框412与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实现与支撑架5的固定。内门框架41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内门导向杆413,内门导向杆413垂直设置于内门上边框411和内门下边框 412之间;内门本体42的侧壁固定有内门导向块421。内门结构4还包括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43,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43与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23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包括驱动电机和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的同步带,同步带与内门导向块421固定连接;通过同步带在竖直方向的传动能够带动内门导向块421 沿着内门导向杆413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内门本体42上下移动。

内门结构4的尺寸与外门结构2的尺寸基本保持一致,且内门本体42的尺寸要大于储存结构开口端的尺寸。当内门本体42在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43的驱动下沿着内门导向杆413上下移动时,可以实现内门本体42打开或者关闭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连通的开口,实现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空间的连通与封闭。

具体实施时,内门结构4与外门结构2上相应的同步带232传动机构的驱动电机231与快递柜的控制系统通讯连接,当用户寄件时,控制系统控制内门本体42在第二同步带传动机构43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内门本体42隔离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然后控制外门本体22在第一同步带传动机构23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实现存取口11的打开,外界与储物结构3连通,用户只能在储物结构 3的储物空间内活动,完成快件在托盘31上的放置。随后,控制系统检测到用户寄件操作完成后,便控制外门本体22向下移动,实现存取口11的关闭,然后控制内门本体42向上移动,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相连通,柜体内的驱动机构进而对托盘31内快件的进行抓取和存放。

同理当用户进行取件时,内门本体42上移,储物结构与柜体内部连通,柜体内的驱动机构将快递柜内的快件存放于托盘31上;随后内门本体42下移,隔离储物结构3与柜体内部;再接着将外门本体22上移,存取口11打开,连通储物结构3与外界,用户得以安全地拿取快件,不会触碰到柜体内部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储物结构3的保护罩32的设置作用有两个,一是由于存取口 11打开后,虽然内门本体42关闭,用户受到内门本体42阻挡住,不能继续伸入柜体内部更深处,但用户仍然能够触碰到内门结构4或者外门结构2的部分零部件,如驱动电机231或者外门导向杆213,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者对用户产生伤害,同时紧贴柜门1还会设置有显示屏机构、快递凭条打印机构等机构,这些机构也在人们的触碰范围内,因此为了尽可能大的保护快递柜的内部结构,设置上述保护罩32进行柜体内部机构的进一步保护;二是在该保护罩32的上部可设有摄像机构,用于拍摄托盘31上的快件,判断快件大小,便于快递柜的控制系统合理安排该快件的储存位置。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