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31755发布日期:2020-06-02 19:0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人销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



背景技术:

餐饮业或超市是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物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物品生产经营行业,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随着商业自动化的普及,市面上逐渐出现很多自动售卖机,能自动售卖商品,节省人力、方便交易。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通过计算商品重量减少值,得出售出货品重量信息并结账的方法。通常的使用方法是,用户先进行身份识别,然后取用商品,通过计算身份识别时的商品重量以及用户离开后的商品的重量值,得出二者的差值,从而计算消费的费用。

采用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如果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操纵不当,导致订单上传的数据值和用户实际消费的重量值不一致,尤其是对用户多扣费的情况,将可能引起消费纠纷的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通过将上传的上一单的剩余的商品重量值以及下一单的重量的初始值对比,若两值不一致,则能重新纠正上一单的用户的实际消费重量,并为用户重新结账,减少消费纠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后台纠正方法,所述后台纠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q1:设商品初始重量值为x;设用户取用商品后的剩余重量值为y,设用户的消费商品量值为z;第一单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获取本单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x;q2:第一单用户取餐并离开,获取剩余重量值y,以及计算用户的消费重量值z,从第一单用户账户中扣费;q3:第二单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获取该单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p;q4:比较第二单中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p与第一单中的剩余重量值y;若p>y,则判断为需退费处理,纠正第一单中的消费重量值:z=x-p,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算;若p=y,则不做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q1中预设交易间隔时间;在步骤q4中,获取两单的交易时间差,记该时间为h;若p>y,且h≤交易间隔时间时,才判断为需退费处理,纠正第一单中的消费重量值:z=x-p,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q1中预设补货值;在步骤q4中,若p>y,且p与y之间的差值<补货值时,才纠正第一单中的消费重量值:z=x-p,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q1中,获取本单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x的方法为:h1:检测并记录商品的重量值;h2:若商品的重量值发生改变,获取改变前的重量值,记该重量值为x1;h3:判断用户是否进行了身份识别;若用户进行了身份识别,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1,若用户未进行身份识别,则执行步骤h4;h4:报警提醒用户,继续判断用户是否及时进行了身份识别;若用户及时进行了身份识别,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h4中,在用户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取当前的商品重量值,记该重量值为x2;比较x1与x2的大小;若x1>x2,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1,否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获取剩余重量值y的方法为:j1:设置缓冲时间;j2:用户离开时,开始计时并获取剩余重量值y1;j3:在缓冲时间结束时,再次获取剩余重量值y2;j4:若获取y2时稳定,则y=y2;否则,判断获取y1时的状态是否稳定,若获取y1时稳定,则y=y1;若获取y1时不稳定,则y=y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判断获取y2、y1时状态是否稳定的方法为:设置标准差阈值;用户离开时,开始计时并获取n个剩余重量值,并依次记为y1'-yn';计算y1'-yn'的标准差,记该标准差为s1;在缓冲时间结束时,再次获取n个剩余重量值,并依次记为y1”-yn”;计算y1”-yn”的标准差;记该标准差为s2;若s1≤标准差阈值,则判断为y1稳定,y1=yn';否则判断为y1不稳定,y1=yn';若s2≤标准差阈值,则判断为y2稳定,y2=yn”;否则判断为y2不稳定,y2=y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传的上一单的剩余的商品重量值以及下一单的重量的初始值对比,若两值不一致,则能重新纠正上一单的用户的实际消费重量,并为用户重新结账,减少消费纠纷的数量。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后台纠正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取餐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获取剩余重量值y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获取初始重量值x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包括后台纠正方法,所述后台纠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q1:第一单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获取本单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x;q2:第一单用户取餐并离开,获取剩余重量值y,以及计算用户的消费重量值z,从第一单用户账户中扣费;q3:第二单用户进行身份识别,获取该单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p;q4:比较第二单中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p与第一单中的剩余重量值y;若p>y,则判断为需退费处理,纠正第一单中的消费重量值:z=x-p,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算;若p=y,则不做处理。

待销售的商品将被放置在称重模块上,称重模块持续记录商品的重量,当第一单用户拿取商品时,称重模块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将会减少,当第一单用户拿取完商品,只需将识别装置在识别模块取走,则可以判断出得出用户打菜完毕,然后根据公式z=y-x;可以得知取走的商品的重量值,也就是用户消费的商品重量值z,然后为第一单用户进行结账,结账的过程为根据第一单用户消费的商品重量值z以及商品的单价计算出本单消费金额,并从第一单用户的账户中进行扣费。

实际使用中,商品上会放置有一个用于夹取商品的夹子,若第一单用户在取用商品后,忘记将夹子放回到商品上,但是此时已经将数据上传了,也就是说将该夹子的重量值也被计入第一单用户的消费重量中,那么第一单用户的消费金额大于应当结账的金额,需要将这部分的钱归还至第一单用户中。只需要第一单用户将夹子放回原处,然后,第二单用户正常使用;经检测,第二单用户的初始重量值与上一单的剩余重量值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账,为第一单用户重新结账的方式为,通过重新计算用户消费的商品重量值z,然后根据第一单用户消费的商品重量值z以及商品的单价计算出应该消费的金额,将该金额减去第一单用户已经扣费的金额,将多扣的金额返还至第一单用户的账户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在步骤q1中预设交易间隔时间;在步骤q4中,获取两单的交易时间差,记该时间为h;若p>y,且h≤交易间隔时间时,才判断为需退费处理,纠正第一单中的消费重量值:z=x-p,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算。

如果两单的间隔超过间隔时间,可能存在补充商品的情况,或者相邻的两单数据分别来自午餐和晚餐的情况,这会造成数据不准确,因此通过设置间隔时间,能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具体的,间隔时间可以设置为120秒或180秒等,足够用户正常取餐一次即可。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在步骤q1中预设补货值;在步骤q4中,若p>y,且p与y之间的差值<补货值时,才纠正第一单中的消费重量值:z=x-p,重新为第一单用户结算。

当商品被补货时,p值同样会大于y值,因此有必要设置补货值,避免不正确的退费给用户,损坏销售者的利益。具体地,补货值可以设置为1000g。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在步骤q1中,获取本单的商品的初始重量值x的方法为:h1:检测并记录商品的重量值;h2:若商品的重量值发生改变,获取改变前的重量值,记该重量值为x1;h3:判断用户是否进行了身份识别;若用户进行了身份识别,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1,若用户未进行身份识别,则执行步骤h4;h4:报警提醒用户,继续判断用户是否及时进行了身份识别;若用户及时进行了身份识别,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1。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饭堂或餐厅中供用户自助打菜,可以将识别装置安装于托盘上,则用户将托盘放置在识别模块上时,便能获取用户的身份。

若用户先自助取用部分商品,接着再进行身份识别,并离开,则会导致用户的消费金额小于应当结账的金额,甚至会出现逃费的情况。当用户先取用商品时,将会被识别出,从而立刻报警提醒用户快速将识别装置放置在识别区,以供识别,同时,自觉的用户会及时将商品放回原处,使得商品的重量值和初始值一样,也就是和x1值一样,用户及时识别身份后,不再报警,用户正常取餐并结算金额。若用户没有及时进行身份识别,或者执意不进行身份识别,将会吸引附近的管理员过来处理。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在步骤h4中,在用户进行身份识别时,获取当前的商品重量值,记该重量值为x2;比较x1与x2的大小;若x1>x2,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1,否则,商品初始重量值x为x2。

当用户先取用商品时,然后及时放置了身份信息,却没有将商品放回原处,将同样会导致初始重量值与实际的初始重量值不一致,会导致实付金额与应付金额不对应,因此,采用了将x2与x1值进行对比,确保采用了合适的初始重量值:当用户放置身份识别时获得的重量小于重量改变前的重量值,说明用户未将商品放回原位,应当采用重量改变前的重量值x1;若当用户放置身份识别时获得的重量大于或等于重量改变前的重量值,则采用当前的重量值x2计算。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获取剩余重量值y的方法为:j1:设置缓冲时间;j2:用户离开时,开始计时并获取剩余重量值y1;j3:在缓冲时间结束时,再次获取剩余重量值y2;j4:若获取y2时稳定,则y=y2;否则,判断获取y1时的状态是否稳定,若获取y1时稳定,则y=y1;若获取y1时不稳定,则y=y2。

在饭堂或餐厅,通常人流量很大,人们在拿取商品的时候工作过快,会导致称重模块当时记录的重量值不稳定,导致用户离开时获得的重量值y并不是最终的剩余的商品的重量值,因此,有必要对剩余的商品的重量值进行纠正处理。为了有效的确保能记录正确的剩余的商品的重量值,可以设置缓冲时间两秒。通过确认获取y2或y1时的状态是否稳定,能准确地为用户进行结算。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判断获取y2、y1时状态是否稳定的方法为:设置标准差阈值;用户离开时,开始计时并获取n个剩余重量值,并依次记为y1'-yn';计算y1'-yn'的标准差,记该标准差为s1;在缓冲时间结束时,再次获取n个剩余重量值,并依次记为y1”-yn”;计算y1”-yn”的标准差;记该标准差为s2;若s1≤标准差阈值,则判断为y1稳定,y1=yn';否则判断为y1不稳定,y1=yn';若s2≤标准差阈值,则判断为y2稳定,y2=yn”;否则判断为y2不稳定,y2=yn”。

设置标准差阈值可以设置为1;通过标准差运算可以判断出当前称重模块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

具体地,为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可以设置为:在用户离开的那一秒内获取12个剩余重量值,计算这12个剩余重量值的标准差s1,并取最后一个获取的剩余重量值,也就是yn'为y1的最终值;同理,在缓冲时间的最后一秒内,获取12个剩余重量值,计算这12个剩余重量值的标准差s2,并取最后一个获取的剩余重量值,也就是yn”为y2的最终值。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用户的取餐流程包括以下步骤:p1、获取商品初始重量值x;获取用户信息;p2、实时记录商品的重量值;p3、若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则判断为正常取菜;用户离开时,获取此时的剩余重量值y,执行步骤p5;p4、若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判断为存在压秤行为,则报警提醒用户,直至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然后执行步骤p2;p5、计算用户的消费商品量值z以及本单消费金额,上传订单数据。

具体地,用户身份识别可以是将用户信息与市面常见的识别装置进行绑定,用户可以是采用微信绑定、扫码绑定、人脸识别和id卡绑定中的任一种方式与识别装置进行绑定。当用户将识别装置放置在识别模块上时,便能识别出用户,从而获取到用户信息;该识别装置可以是id卡等;该识别模块可以是市面常见的读卡器等带有射频收发模块的识别模块,也可以是摄像头等图像识别模块,能实现识别用户身份即可,对其不做限定。记录商品重量可以采用市面上常用的电子秤等称重模块,能实现称重功能即可,对其结构不做限定。本发明可以应用在饭堂或餐厅中供用户自助打菜,可以将识别装置安装于托盘上,则用户将托盘放置在识别模块上时,便能获取用户的身份。

待销售的商品将被放置在电子秤上,称重模块持续记录商品的重量,当用户拿取商品时,称重模块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将会减少,当用户拿取完商品,只需将识别装置在识别模块取走,则可以判断出得出用户打菜完毕,然后根据公式z=y-x;可以得知取走的商品的重量值,也就是用户的消费商品量值z,然后为用户进行结账,结账的过程为根据用户的消费商品量值z以及商品的单价计算出本单消费金额,并从用户的账户中扣费。

在饭堂的使用中,由于有少部分用户欲通过增大剩余的商品的重量值,来达到减少甚至是减免付费的情况:当用户实施压秤行为时,由于用于夹菜的重量值较小,用户实施压秤行为时,称重模块记录得的重量很容易超过初始重量值x,因此若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判断为存在压秤行为,报警提醒用户,警告用户不要压秤,当用户停止压秤行为,并正常取菜,则重新为用户结账。若用户执意进行压称,报警声将会吸引附近的管理员过来处理。由于获取了用户信息,可以为每个用户设置信用档案,当用户存在压秤行为则会记录在信用档案中,以增加用户正常打菜的自律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在步骤p1中,为每个商品均设置对应的压秤阈值,记该压秤阈值为a;若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a,判断为存在压秤行为,则报警提醒用户,直至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然后执行步骤p2。

具体地,由于用户在正常拿取商品的时候,也会由于外部碰撞,例如使用勺子舀菜等情况,导致短暂出现重量值上升,通过设置压秤阈值,可以有效的避免误触发警报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减重结算的计费纠正方法,在步骤p1中,设置压秤时间;若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时,开始计时,若计时超过该压秤时间,判断为存在压秤行为,报警提醒用户,直至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然后执行步骤p2。

具体地,由于用户在正常拿取商品的时候,也会由于者外部碰撞,使用勺子舀菜等情况,导致短暂出现重量值上升,如果压秤时间超过设置的压秤时间,即表示当前不属于正常使用或意外碰撞的清楚,发生警报,避免不要的误报。在实际应用时,为了进一步减少误报警的情况,只有当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a,且用户压称的时间>设定的压秤时间时,才判断为存在压称行为,并报警提醒用户。报警后直至记录的商品的重量值≤x+a,然后执行步骤p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