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3323阅读:1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防拆动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
对车辆收取通行费用以回收或筹措路桥建设费对加速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使用传统的人工收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票款流失,因此路桥收费的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最为先进的是本世纪。年代国外开始推行的不停车电子收费(即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技术。这种技术利用设置于路旁的电子装置与安装于车辆上的电子识别卡(即TagTransponder,或on boardUnitinvehicleequiment)进行近距离的无线通信以完成在装卡车辆对应的专用账户上的计费,从而不需停车即可完成路桥收费。用这种技术还可进行车辆自动识别(即Automatic Vrhicle Identification,简称AVI),交通量统计、通道控制、加油站自动管理,停车场自动管理,隧道管理收费等等多种领域,近年来这种技术已开始在我国进行试验性的应用。
目前电子识别卡普遍安装在汽车驾驶室的某一部位,国内外目前的ETC和AVI系统在车上安装电子识别卡是采用胶带粘贴或插进专用插座的方法,在安装后,可以被移动,因此可以互相交换或借用,电子识别卡与车之间无法做到一一对应,因此无法达到一个电子识别卡就代表一部车的身份的效果,如在收费过程中就不能达到大小车分类的效果,给收费带来混乱,这种安装也不能杜绝卡壳被打开,部件被更换或损坏。
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装于车辆上不能被取下,也不能被拆开的使车辆在通过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专用车道时,路旁设备就会自动识别而发出警报的从而达到一车一卡收费的车载电子识别卡的防拆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有含外粘贴部的外壳,置于外壳内的与外壳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可装电子识别卡的垫板,位于垫板内的与电子识别卡连接的轻触开关,对应于轻触开关处贯穿外壳、连接部、垫板的通孔,触点机构中的顶杆一端穿过通孔而与轻触开关中的按钮接触而另一端通过连在其上的柔性件与位于外壳外的端盖连接,端盖外端面上有粘贴部,连接部中有可将通孔封闭的滑块机构(参见

图1~图9)。
上述的柔性件为压簧(参见图4),柔性件也可采用橡胶或其它柔性件。
上述的连接部由含与通孔相通的滑块槽的槽体和与槽体连接的槽盖组成,位于滑块槽中的滑块机构由滑块和装在槽体连接轴上且一端与槽体接触面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的扭簧组成(参见图6、图7)。
上述的滑块上与扭簧接触面为斜面(参见图7)。
上述的轻触开关上有引线,拉线一端与引线连接而另一端伸出外壳(参见图2、图9),可控制触点机构的工作状态,在卡安装前、方便对卡的初始化及向卡内写入所需信息,在卡安装好后,拉断引线,触点机构即自行启动。
参见图1,专业人员将已装上写好程序的电子识别卡的防拆动装置利用外壳上的粘贴部和端盖上的粘贴部安装在汽车的某一部位,利用外壳及粘贴层可防止在不触动本装置的其他机构情况下拆开卡盖。当卡在车上装置好后,与车的安装部位牢牢粘在一起的触点机构的顶杆压下卡的触点,卡处于正常状态。拆动卡时,触点会断开,卡内信息即丢失。当卡在车上安装好后,如果试图将卡取下,则此时端盖通过柔性件弹簧拉动顶杆,使顶杆离开触点开关,出现触点机构与卡分离而留在车的安装部位上,滑块机构中的滑块就会迅速将通孔关闭。在不拆装卡的情况下,通孔无法被打开,防止自行接通触点。
本实用新型经过专业安装人员安装在汽车某一部位后,不能再取下,也不能被拆开,如果取下或拆开,则卡内部的信息将全部丢掉,卡将变成一个废卡。故,车辆在通过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专用车道时,路旁设备就会自动识别而发出警报,从而达到一车一卡的目的,防止了逃交费和少收费的情况发生。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外壳上粘贴层的分布图。
图4为触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滑块机构(图7中C-C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参见图1~图9,外壳1的外端面上有粘贴部——横粘胶2、竖粘胶3。置于外壳内并与之连接的连接部4连接有垫板5。电子识别卡6装在垫板上。控制电子识别卡的轻触开关7装在垫板内。在与轻触开关对应位置上有贯穿外壳、连接部、垫板的通孔8。触点机构9中的顶杆10一端穿过通孔中伸入轻触开关中与按钮接触而另一端上装有柔性件——压簧11,压簧11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外壳外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端盖12上。端盖12端面上有粘贴部13。连接部14由有与通孔相通的滑块槽15的槽体16和与槽体16连接的槽盖17组成。滑块机构18中的滑块19一端面20为斜面,装在连接轴21上的扭簧22的两端分别与槽体和滑块斜面20接触。
参见图2、图9,在轻触开关的两接头上连有引线23,拉线24一端连接在引线23上而另一端伸出外壳外。序号25为导线。
权利要求1.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拆动装置中有含外粘贴部的外壳,置于外壳内的与外壳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可装电子识别卡的垫板,位于垫板内与电子识别卡连接的轻触开关,对应于轻触开关处贯穿外壳、连接部、垫板的通孔,触点机构中的顶杆一端穿过通孔而与轻触开关中的按钮接触而另一端通过连在其上的柔性件与位于外壳外的端盖连接,端盖外端面上有粘贴部,连接部中有可将通孔封闭的滑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件为压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由含与通孔相通的滑块槽的槽体和与槽体连接的槽盖组成,位于滑块槽中的滑块机构由滑块和装在槽体连接轴上且一端与槽体接触而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的扭簧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上与扭簧接触面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轻触开关上有引线,拉线一端与引线连接而另一端伸出外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识别卡防拆动装置。该装置中有含外粘贴部的外壳,置于外壳内的与外壳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可装电子识别卡的垫板,位于垫板内与电子识别卡连接的轻触开关,对应于轻触开关处贯穿外壳、连接部、垫板的通孔,触点机构中的顶杆一端穿过通孔而与轻触开关中的按钮接触而另一端通过连在其上的柔性件与位于外壳外的端盖连接,端盖外端面上有粘贴部,连接部中有可将通孔封闭的滑块机构。
文档编号G07B15/06GK2340026SQ9822972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黄黎明, 刘开晏 申请人:四川现代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