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828319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系统和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到各大景点游玩的人数增加,有很多景点甚至出现了人流过大,超出了景点的负荷的程度,目前比较流行的景点票价调整方式有这几种:
(I)根据售出的票数来统计每日的人流量。这种方法最简单,但是不能实时统计景点里面的不同位置的人流密度,只能粗略得到每日总的游客人数,不能准确的得知重要景点的人流密度,这样即使有效控制了总体的人流密度,但是重要景点的人流量还是会出现人流过多的现象,不够合理有效。
[0004](2)按照团队及散客的方式统计。一般旅游局方面会要求各地接社每天上报前往景区游览的团队人数。散客统计比较困难,一般会按照周边停车场、餐饮企业、购物点等信息来统计,不会很精确。人次的概念是“在单位时间内的某项活动中(如参观、接待),包括重复出现的人在内的总人数”。比如说某博物馆在一天的时间内有三千人次参观,就等于说包括重复参观的人在内是三千人,其中有的可能参观了两次或两次以上。以上的方法会造成重复。
[0005]而景点的票价能较大程度的控制人流量,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各个景点的价格来达到控制人流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统计景区内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人流量。通过对人流量数据的分析,自动确定一段时间内的最佳票价。本发明无需对传统的景区摄像头进行任何定制或改造,成本较低,借助于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统计人数,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调整票价,使得定价更为合理并使得每个景点人流量得以有效控制。
[0007]本发明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计算机、单片机、售票终端和显示器;所述的摄像头设置在监测区域上方、并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所述的计算机与所述的单片机相连,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的售票终端和所述的显示器相连;所述的摄像头统计景区内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人流量图像信息并传输给所述的计算机,所述的计算机通过对人流量数据的分析,自动确定一段时间内的最佳票价,通过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所述的售票终端和显示器售票和显示。
[0008]本发明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系统初始化; 步骤S2:计算机控制摄像头采集景区图像信息,摄像头传输图像信息给计算机;
步骤S3:计算机定时截取图像信息对其进行处理,获取并保存检测出人流量结果;步骤S4:比较一天内游客数量,比较本月游客数量,比较此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计算出合理的票价方案;
步骤S5:把最终票价结果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售票价格输出到显示器,并配置售票终端。
[0009]作为优选,步骤SI中所述的系统初始化,包括初始化动态图像检测大小、景点游客最大承载人数、初始票价、最高票价、最低票价、票价涨幅、票价跌幅、改价时间间隔。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3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N1:设置每次检测的时间间隔;
步骤N2:判断是否满足检测时间间隔;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N3 ;如果不满足,则回转执行步骤N2 ;
步骤N3:从图像信息中取出相邻三帧图像,通过计算R、G、B三个分量的加权和,获得灰度图像,具体加权公式如下:0.299*R+0.587*G+0.114*B ;
步骤N4:加载游客特征库并利用游客特征库对游客进行检测;
步骤N5:计算动态图像大小,比较检测出的游客图像区域的大小,确定每位游客最小的图像区域,在图片中调整矩形框大小并画出矩形框将游客标出,根据矩形框的数量统计每一帧检测出来的人数;
步骤N6:判断这三帧人数是否至少有两帧相同;如果有,则认为当前人数为此数据;如果没有,则认为游客检测误差很大,检测失败,并回转执行步骤N3 ;
步骤N7:保存当前统计结果,留作以后分析。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4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Ml:比较当前数据与当前一个月内同一时间的数据,求出平均人数;
步骤M2:判断当前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此景点最大承载人数;
如果超过,则记录此次人流量超载,发出警报并记载警报次数,执行步骤M3 ;
如果没有超过,则直接执行M3 ;
步骤M3:判断是否满足改价预设时间间隔;
如果满足改价预设时间间隔,则执行M4 ;
如果不满足改价预设时间间隔,则执行步骤M5 ;
步骤M4:比较预设时间点相邻3个月内人数变化,用来确定每天人流量的变化趋势,保存数据;设置游客人数预设范围,其中游客人数预设范围上限为此景点最大承载人数;
比较预设时间点游客数量与游客人数预设范围;
当游客数量小于游客人数预设范围时,票价根据预设下调幅度开始下调,但不低于最低预设票价;
当游客数量在预设范围内,票价将保持不变;
当游客数量大于预设值时,判断警报次数书是否大于警报预设值?若是,则票价根据预设上调幅度开始上调,但不高于最高预设票价,最终确定每月的定价;
步骤M5:保存当前定价结果,留作后续分析。
[0012]本发明的实质效果是:可以统计景区内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无需对传统的景区摄像头进行任何定制或改造,成本较低,借助于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统计人数,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调整票价,使得定价更为合理并使得每个景点人流量得以有效控制。
[0013]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电路原理连接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3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4流程图。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请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系统,包括摄像头4、计算机3、单片机2、售票终端5和显示器I ;摄像头4设置在监测区域上方、并与计算机3相连,计算机3与单片机2相连,单片机2分别与售票终端5和显示器I相连;摄像头4统计景区内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人流量图像信息并传输给计算机3,计算机3通过对人流量数据的分析,自动确定一段时间内的最佳票价,通过单片机2控制售票终端5和显示器I售票和显不。
[0018]本实施例显示器I与售票终端5配合使用,显示器I实时显示票价,游客通过售票终端5买票,在实施例中,景区里面的各个小景点里的摄像头4实时拍摄,将图像传回计算机3进行后台处理,计算出当前小景点的人流量并在调整票价时提供调整票价的信息,计算机3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调整票价并将票价信息发送给单片机2,通过单片机2控制显示器I实时显示票价并调整售票终端5。其中显示器I上面显示“今天某景点的人流量为X,今天的票价是X”。
[0019]本自动票价调整系统无需增添摄像头,成本较低,借助于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能够区分出景点的人数,从而比较出不同的票价,结合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以完全自动的方式计算出票价,精确、可靠,且效率较高,可通过实时调整票价来达到控制景点人数的目的,且有了售票终端,能实现景区完全无人化售票,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节约管理成本,且因为控制了景点人数,可以有效保护景点,延长景点的使用周期。
[0020]请见图3、图4和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景区票价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系统初始化,包括动态图像检测大小、各个景点游客最大承载人数、初始票价、最高票价、最低票价、票价涨幅、票价跌幅、改价时间间隔;
步骤S2:计算机3控制摄像头4采集景区图像信息,摄像头4传输图像信息给计算机
3 ; 步骤S3:计算机3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