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装置及防护报警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210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装置及防护报警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人员监控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装置及防护报警器。
背景技术
:对于有婴幼儿或低龄儿童的家庭来说,由于婴幼儿或低龄儿童没有自理能力,需要监护人全天24小时照顾,但是监护人要从事日常必须的家务,而繁琐的家务容易造成监护人对婴幼儿或低龄儿童看护的疏忽,导致儿童发生意外,例如儿童从飘窗或移窗高空坠落。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装置及防护报警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儿童发生意外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报警实现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预设区域第一预设位置的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所述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第二预设位置的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定位标签;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还包括: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报警实现装置,包括: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在预设区域第一预设位置的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所述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第二预设位置的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信号强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rfid定位标签读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定位标签;位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第一报警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装置还包括:第一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第一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装置还包括:第二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第二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装置还包括:第二报警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报警器,包括:电磁接收器,设置在预设区域的第一预设位置,用于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电磁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二预设位置;rfid定位标签,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报警器,用于分别接收第一报警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指令发出第一报警信号;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所述rfid定位标签;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所述第一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装置及防护报警器,结合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和rfid标签,能够准确判定监护对象是否进入预设区域;当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时,第一时间报警,避免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监护对象受到意外伤害,实现对监护对象的安全防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护报警实现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图1所示方法一个具体示例中防护报警实现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防护报警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基于图3所示装置一个具体示例中防护报警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防护报警器的示意框图;图6为基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护报警实现方法的实现流程,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获取设置在预设区域第一预设位置的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所述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第二预设位置的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这里,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实时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也可以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例如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在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才会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避免资源浪费。具体地,电磁接收器也可称作“天线”,天线的大小尺寸与要接收的电磁波波长成正比。电磁发生器能够不间断地发出电磁信号,电磁接收器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电磁接收器和电磁发生器对应安装,具体安装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安装在窗户两侧墙面。这里,上述预设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一些不适合监护对象去的地方,例如阳台、厨房等。步骤s102,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具体地,将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强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步骤s103,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定位标签。这里,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说明有人进入预设区域,为了避免误报警,需要确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rfid射频识别,又可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具体地,可以发送射频信号到rfid定位标签,rfid定位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步骤s104,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这里,根据rfid定位标签发出的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判断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步骤s105,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具体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发生变化,说明有人进入预设区域,如果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预设区域,则可以判定目标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进行报警,否则,判定其他人进入预设区域,不进行报警,避免误判。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防护报警实现方法,结合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和rfid标签,能够准确判定监护对象是否进入预设区域;当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时,第一时间报警,避免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监护对象受到意外伤害,实现对监护对象的安全防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还包括: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这里,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表1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表监测对象监护人终端a第一监护人终端159********具体地,获取第一监护人终端的方式可以为:在上述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这里,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判定第一监护人没有看到报警信息,这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参考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促使第二监护人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保护目标监护对象。具体地,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实际设置,可以有多个监护人终端与目标监护对象对应,设定多个监护人终端的优先级,首先向优先级最高的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向下一个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直到收到任意一个监护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停止报警。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这里,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即监护人及时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停止报警,否则,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促使监护人放下手中工作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以确保目标监护对象安全。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或灯光报警信号,所述第二报警信号为所述高声报警信号、所述振动报警信号和所述灯光报警信号的任意组合。这里,设置第二报警信号高于第一报警信号的报警强度,提醒监护人,适合实际应用。实施例二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法,以下详细阐述一个本发明防护报警实现方法的应用实例,该实施例以目标监护人进入阳台进行报警为例。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步骤s201,控制器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电磁接收器安装在阳台一侧墙面,电磁发生器安装在阳台另一侧墙面,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这里,电磁接收器和电磁发生器对应安装,电磁发生器能够不间断地发出电磁信号,电磁接收器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具体地,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实时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也可以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例如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在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才会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避免资源浪费。步骤s202,控制器判断上述电磁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具体地,将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强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步骤s203,当判定上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控制器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定位标签,否则,停止处理。这里,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说明有人进入预设区域,为了避免误报警,需要确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具体地,可以发送射频信号到rfid定位标签,rfid定位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步骤s204,控制器根据上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阳台。这里,根据rfid定位标签发出的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确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步骤s205,当判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阳台时,控制器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一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和灯光报警信号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发生变化,说明有人进入阳台,如果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阳台,则可以判定目标监护对象进入阳台,进行报警,否则,判定其他人进入阳台,不进行报警,避免误判。步骤s206,控制器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这里,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例如上述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促使第一监护人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保护目标监护对象。步骤s207,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控制器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具体地,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判定第一监护人没有看到报警信息,这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参考上述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对监护对象进行全面安全防护。这里,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实际设置,可以有多个监护人终端与目标监护对象对应,设定多个监护人终端的优先级,首先向优先级最高的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向下一个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直到收到任意一个监护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停止报警。步骤s208,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控制器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和灯光报警信号的任意组合。具体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即监护人及时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停止报警,否则,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促使监护人放下手中工作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以确保目标监护对象安全。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结合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和rfid标签,能够准确判定监护对象是否进入阳台;当监护对象进入阳台时,第一时间报警,并向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避免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监护对象受到意外伤害;而且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没有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再次报警,实现对监护对象的全面防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实施例三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报警实现方法,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报警实现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照图3,该装置包括信号获取模块301、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2、rfid定位标签读取模块303、位置判断模块304和第一报警指令发送模块305。信号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设置在预设区域第一预设位置的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所述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第二预设位置的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这里,可以全天二十四小时实时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也可以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例如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在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才会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避免资源浪费。具体地,电磁接收器也可称作“天线”,天线的大小尺寸与要接收的电磁波波长成正比。电磁发生器能够不间断地发出电磁信号,电磁接收器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电磁接收器和电磁发生器对应安装,具体安装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安装在窗户两侧墙面。上述预设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一些不适合监护对象去的地方,例如阳台、厨房等。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具体地,将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强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rfid定位标签读取模块303,用于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定位标签。这里,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说明有人进入预设区域,为了避免误报警,需要确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rfid射频识别,又可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具体地,可以发送射频信号到rfid定位标签,rfid定位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位置判断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这里,根据rfid定位标签发出的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判断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预设区域。第一报警指令发送模块305,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具体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发生变化,说明有人进入预设区域,如果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预设区域,则可以判定目标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进行报警,否则,判定其他人进入预设区域,不进行报警,避免误判。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防护报警实现装置,结合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和rfid标签,能够准确判定监护对象是否进入预设区域;当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时,第一时间报警,避免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监护对象受到意外伤害,实现对监护对象的安全防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装置还包括:第一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第一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这里,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如上述表1所示,具体地,获取第一监护人终端的方式可以为:在上述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装置还包括:第二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第二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具体地,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判定第一监护人没有看到报警信息,这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参考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促使第二监护人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保护目标监护对象。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实际设置,可以有多个监护人终端与目标监护对象对应,设定多个监护人终端的优先级,首先向优先级最高的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向下一个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直到收到任意一个监护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停止报警。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防护报警实现装置还包括:第二报警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这里,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即监护人及时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停止报警,否则,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促使监护人放下手中工作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以确保目标监护对象安全。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或灯光报警信号,所述第二报警信号为所述高声报警信号、所述振动报警信号和所述灯光报警信号的任意组合。这里,设置第二报警信号高于第一报警信号的报警强度,提醒监护人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适合实际应用。实施例四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装置,以下详细阐述一个本发明防护报警实现装置的应用实例,该实施例以目标监护人进入阳台进行报警为例。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信号获取模块301、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2、rfid定位标签读取模块303、位置判断模块304、第一报警指令发送模块305、第一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306、第一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307、第二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308、第二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309和第二报警指令发送模块310。信号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电磁接收器安装在阳台一侧墙面,电磁发生器安装在阳台另一侧墙面,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这里,电磁接收器和电磁发生器对应安装,电磁发生器能够不间断地发出电磁信号,电磁接收器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具体地,可以实时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也可以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例如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在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才会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避免资源浪费。信号强度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上述电磁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具体地,将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强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rfid定位标签读取模块303,用于当判定上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定位标签。这里,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说明有人进入阳台,为了避免误报警,需要确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具体地,可以发送射频信号到rfid定位标签,rfid定位标签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出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位置判断模块304,用于根据上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阳台。这里,根据rfid定位标签发出的存储在芯片上的信息,确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第一报警指令发送模块305,用于当判定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阳台时,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第一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和灯光报警信号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发生变化,有人进入阳台,如果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阳台,判定目标监护对象进入阳台,进行报警,否则,判定其他人进入阳台,不进行报警,避免误判。第一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306,用于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第一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307,用于向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具体地,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例如上述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促使第一监护人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保护目标监护对象。第二监护人终端获取模块308,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第二安全报警信息发送模块309,用于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具体地,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判定第一监护人没有看到报警信息,这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参考上述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对监护对象进行全面安全防护。这里,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实际设置,可以有多个监护人终端与目标监护对象对应,设定多个监护人终端的优先级,首先向优先级最高的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向下一个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直到收到任意一个监护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停止报警。第二报警指令发送模块310,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控制器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和灯光报警信号的任意组合。这里,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即监护人及时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停止报警,否则,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促使监护人放下手中工作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以确保目标监护对象安全。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结合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和rfid标签,能够准确判定监护对象是否进入阳台;当监护对象进入阳台时,第一时间报警,并向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避免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监护对象受到意外伤害;而且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在第二预设时间没有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再次报警,实现对监护对象的全面防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实施例五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报警器的示意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5所示,该防护报警器包括电磁接收器501、电磁发生器502、重rfid定位标签503、报警器504和控制器505。电磁接收器501,设置在预设区域的第一预设位置,用于接收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电磁发生器502,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二预设位置。这里,电磁接收器和电磁发生器对应安装,具体安装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安装在窗户两侧墙面。这里,上述预设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是一些不适合监护对象去的地方,例如阳台、厨房等。rfid定位标签503,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rfid射频识别,又可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报警器504,用于接收第一报警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报警指令发出第一报警信号。这里,第一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或灯光报警信号。控制器505,用于获取所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所述rfid定位标签。这里,可以实时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也可以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例如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在预设信号获取时间段才会获取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避免资源浪费。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强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控制器505,还用于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所述第一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具体地,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发生变化,说明有人进入预设区域,如果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预设区域,则可以判定目标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进行报警,否则,判定其他人进入预设区域,不进行报警,避免误判。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防护报警器,结合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和rfid标签,能够准确判定监护对象是否进入预设区域;当监护对象进入预设区域时,第一时间报警,避免由于监护人疏忽导致监护对象受到意外伤害,实现对监护对象的安全防护,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器505,还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器505,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这里,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判定第一监护人没有看到报警信息,这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例如表1,确定与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促使第二监护人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保护目标监护对象。具体地,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对应关系根据实际设置,可以有多个监护人终端与目标监护对象对应,设定多个监护人终端的优先级,首先向优先级最高的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没有收到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按照优先级的高低依次向下一个监护人终端发送报警信息,直到收到任意一个监护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停止报警。此外,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控制器505,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第二报警信号为高声报警信号、振动报警信号和灯光报警信号的任意组合。这里,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接收到停止报警指令时,即监护人及时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停止报警,否则,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促使监护人放下手中工作尽快回到目标监护对象身边,以确保目标监护对象安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是指某一位置,“第一、第二”在此仅为表述和指代的方便,以用于区别不同位置,并不意味着在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同理,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报警指令和第二报警指令”、“第一报警信号和第二报警信号”等描述参照上述论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发明方案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of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为手机为例:图6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6,手机包括:存储器610、输入单元620、显示单元630、处理器640、以及电源65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下面结合图6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存储器61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4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1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64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1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对目标监护对象进行防护报警。存储器6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存储程序区可以存储相应的程序,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和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输入单元62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620可包括触控面板62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22。触控面板62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21上或在触控面板62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62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40,并能接收处理器64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21。除了触控面板621,输入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2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2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显示单元63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630可包括显示面板63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3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21可覆盖显示面板631,当触控面板62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4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4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3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21与显示面板63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21与显示面板63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处理器64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1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1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4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40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640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1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10内的数据,对目标监护对象进行防护报警,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40,用于获取设置在预设区域第一预设位置的电磁接收器的接收信号,所述电磁接收器用于接收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第二预设位置的电磁发生器发出的电磁信号,判断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当判定所述接收信号的强度低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读取设置在目标监护对象上的rfid定位标签,根据所述rfid定位标签判断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是否在所述预设区域,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发送第一报警指令至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可选的,处理器640,还用于当判定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时,根据预存的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一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一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一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可选的,处理器640,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监护人终端返回的确认查看信息时,根据监测对象与监护人终端的第二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监测对象对应的第二监护人终端;向所述第二监护人终端发送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所述第二安全报警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监护对象的位置。可选的,处理器640,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未接收到报警停止指令时,发送第二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器,以使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5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4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