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6137发布日期:2018-12-19 05: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智能安全栏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设施,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栏杆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探头和警报灯、警报器等设备,栏杆松动或人靠太近会发警报声的智能安全栏杆。



背景技术:

现在的高楼外墙栏杆和楼层过道栏杆时间久了很容易松动,如果小孩爬上去不小心会掉下去很容易摔伤危及生命,这样的事故较多发生,非常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栏杆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探头和警报灯、警报器等设备,栏杆松动或人靠太近会发警报声的智能安全栏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安全栏杆,包括栏杆,栏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栏杆顶部固定安装红外线探头,栏杆的左边固定安装支柱,栏杆的右边固定安装控制箱,控制箱顶部安装开关,控制箱上部内置有警报器,控制箱中部内置有提示灯,控制箱下部内置有电池。电池正极端电连接红外线探头正极端、提示灯一端、警报器一端、警报灯一端,电池负极端电连接开关一端,开关另一端电连接红外线探头负极端、提示灯另一端、压力传感器一端,红外线探头输出端电连接警报灯另一端、警报器另一端、压力传感器另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安全栏杆,包括支柱、栏杆、底座依次连接,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栏杆的右边安装控制箱,控制箱上面安装电池开关。本发明为了栏杆更加安全,在栏杆的顶部安装红外线探头,栏杆安装多个红外线探头,如果有人接近栏杆红外线探头会感应,警报灯会亮,警报器就会响,同时只要打开开关,提示灯就会闪烁,本发明在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如果栏杆松动,警报灯会长亮,警报器就会长响,这样就会很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中:1.支柱,2.警报灯,3.红外线探头,4.开关,5.警报器,6.提示灯,7.电池,8.底座,9.控制箱,10.栏杆,1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支柱(1),警报灯(2),红外线探头(3),开关(4),警报器(5),提示灯(6),电池(7),底座(8),控制箱(9),栏杆(10),压力传感器(11)。

实施本发明的智能安全栏杆,一种智能安全栏杆,包括栏杆(10),栏杆(10)固定安装在底座(8)上,栏杆(10)与底座(8)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11),栏杆(10)顶部固定安装红外线探头(3),栏杆(10)的左边固定安装支柱(1),栏杆(10)的右边固定安装控制箱(9),控制箱(9)顶部安装开关(4),控制箱(9)上部内置有警报器(5),控制箱(9)中部内置有提示灯(6),控制箱(9)下部内置有电池(7)。

实施本发明的智能安全栏杆,电池(7)正极端电连接红外线探头(3)正极端、提示灯(6)一端、警报器(5)一端、警报灯(2)一端,电池(7)负极端电连接开关(4)一端,开关(4)另一端电连接红外线探头(3)负极端、提示灯(6)另一端、压力传感器(11)一端,红外线探头(3)输出端电连接警报灯(2)另一端、警报器(5)另一端、压力传感器(11)另一端。

实施本发明的智能安全栏杆,栏杆(10)的间距应小于12厘米,栏杆(10)的竖杆最少有3根,最多不超过30根。红外线探头(3)最少有2个,最多不超过20个。电池(7)用可充电池,其电压最低不低于3伏。最高不高于36伏。压力传感器(11)最少有2个,最多不超过10个。

实施本发明的智能安全栏杆,一种智能安全栏杆,包括支柱、栏杆、底座依次连接,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栏杆的右边安装控制箱,控制箱上面安装电池开关。本发明为了栏杆更加安全,在栏杆的顶部安装红外线探头,栏杆安装多个红外线探头,如果有人接近栏杆红外线探头会感应,警报灯会亮,警报器就会响,同时只要打开开关,提示灯就会闪烁,本发明在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如果栏杆松动,警报灯会长亮,警报器就会长响,这样就会很安全。

实施本发明,效果很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安全栏杆,包括栏杆,栏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栏杆顶部固定安装红外线探头,栏杆的左边固定安装支柱,栏杆的右边固定安装控制箱,控制箱顶部安装开关,控制箱上部内置有警报器,控制箱中部内置有提示灯,控制箱下部内置有电池。本发明在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为了栏杆更加安全,在栏杆的顶部安装红外线探头,栏杆安装多个红外线探头,如果有人接近栏杆红外线探头会感应,警报灯会亮,警报器就会响,同时只要打开开关,提示灯就会闪烁,本发明在栏杆与底座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如果栏杆松动,警报灯会长亮,警报器就会长响,这样就会很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苞蕾众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8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