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驾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3308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全驾驶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驾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汽车行驶安全位于客户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核心,消费者普遍认为,汽车的安全性比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经济性更加重要,汽车安全需求是汽车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

汽车行驶不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汽车驾驶员的主观因素,如暴躁等不良的驾驶情绪或者疲惫的精神状态等;另一方面是来自本车外的客观因素,如周围的车辆、行人状态等。

而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汽车安全驾驶监控系统割裂了上述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两大因素:驾驶员主观因素和本车外的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只关注驾驶员状态,或者只关心汽车周围环境。

并且,在现有汽车安全监控系统中,对驾驶员状态的关注只根据眼睛是否常常闭合判定汽车驾驶员疲劳状态,而没有关注汽车驾驶员的情绪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全驾驶方法,包括使用行车记录仪和热成像系统的汽车,该汽车具有远程通信功能,能够接收和处理外部信息的中空mcu和车载面部识别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汽车驾驶员的视频图像,根据该视频图像检测汽车驾驶员的表情以及眼睛开闭状态,以此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

步骤2:行车过程中,行车记录仪采集前方行车路况数据,并以此传输至中控mcu进行处理,对前方的路况进行实时的判断和记录;

步骤3:与步骤2同步,在雨天和夜晚对前方影像进行实时捕捉,并通过mcu处理所得到的信息,判断前方的驾驶员视线外的路况信息,并给驾驶员警示提前量。

优选地,所述mcu各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确定其提醒所述汽车驾驶员的优先级。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不仅检测汽车驾驶员眼睛开闭状态,还检测汽车驾驶员的表情,从而全面地获知了汽车驾驶员的主观因素,并根据汽车驾驶员的主观因素是否适于驾驶来进行后续处理,从而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还同时关心驾驶员主观因素和本车外的客观因素,进一步保障了汽车驾驶的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安全驾驶方法,包括使用行车记录仪和热成像系统的汽车,该汽车具有远程通信功能,能够接收和处理外部信息的中空mcu和车载面部识别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汽车驾驶员的视频图像,根据该视频图像检测汽车驾驶员的表情以及眼睛开闭状态,以此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

步骤2:行车过程中,行车记录仪采集前方行车路况数据,并以此传输至中控mcu进行处理,对前方的路况进行实时的判断和记录;

步骤3:与步骤2同步,在雨天和夜晚对前方影像进行实时捕捉,并通过mcu处理所得到的信息,判断前方的驾驶员视线外的路况信息,并给驾驶员警示提前量。

其中,所述mcu各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确定其提醒所述汽车驾驶员的优先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驾驶方法,用以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本发明中,检测汽车驾驶员的表情以及眼睛开闭状态;判断该检测结果是否为不适于驾驶,并判断出不适于驾驶时提醒该汽车驾驶员。从而不仅关心汽车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还关心汽车驾驶员的情绪因素,更好地保证了汽车行驶安全。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还同时关心驾驶员主观因素和本车外的客观因素,进一步保障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黄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华科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8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