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570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违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



背景技术:

为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紧急刹车或其他事故发生时,车辆惯性给车内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汽车上都配备安全带装置。交通安全管理中对车辆安全带的使用有相关规定,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及副驾驶员均必须系好安全带。但在实际情况中,部分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员经常存在短途低速没必要系等错误思想,不系安全带或将安全带绕至座椅背后或人体背后假系安全带,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目前,交通管理中心多数采用摄像机抓拍和人工抽查进行违章检测,摄像机容易受天气以及安装角度的影响,而人工抽查成本高,效率低,还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和现场纠纷。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的提高,rfid电子标签应运而生。rfid电子标签是基于无源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细分、延伸及提高的一种应用。利用rfid高精度识别、高精度采集、高灵敏度的技术特点,可不停车、自由流情况下识读rfid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如果将rfid电子标签应用于安全带违章检测中,可在无需交通管理人员现场参与的情况下,对车辆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进行监督管理,减少错查、漏查现象,不受天气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有效弥补现有监管手段的不足。

现有技术之一公开了一种基于密码技术的交通违章信息处理方法,其对违章信息的采集依赖于图片和视频,容易受天气或人为影响,对违章行为的判断未指明具体实现方法,仅给出判断依据。

现有技术之二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安全带佩戴监测系统,其主要应用在客运汽车上,射频收发模块构成的阅读器固定在车内,无法检测出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情况,应用领域较小,而且对阅读器的数量要求大,成本较高。此外,乘客以及司机安全带佩戴信息通过e-mail发送到交管中心邮箱,效率较低,不利于实时检测并监控。

现有技术之三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未系预警系统和方法,在安全带的锁舌上安装rfid标签,空间小,安装不易;且该预警方法的报警装置仅是通过声音、灯光等方式通知车上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能达到提高车上人员防范违章的意识。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准确且可靠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和系统、安全带,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检测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所述违章检测方法包括:

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

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若采集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包括:

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断对应车辆是否正确配搭安全带;

若否,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并生成违章信息;

其中,所述违章信息包括主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和/或副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违章时间、违章地点,以及,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抓拍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违章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的时候,也采集同一车辆的第二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二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上的电子车牌标签发出;

在所述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之后,存储所述第二rfid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违章检测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并将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及,向对应车辆的车主终端发送违章告知信息;

以及,实时显示所述存在违章行为的车辆图像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违章行为包括:

车辆的驾驶室内的主驾驶位置上的安全带和/或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带未正确佩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违章检测系统包括:

第一rfid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

违章行为判断模块,用于在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时,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并生成违章信息;

其中,所述违章信息包括主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和/或副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违章时间、违章地点,以及,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抓拍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违章行为判断模块包括:

防误判判断模块,用于在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时,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断对应车辆是否正确配搭安全带;

违章行为确定模块,用于在对应车辆未正确配搭安全带时,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违章检测系统还包括:

第二rfid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的时候,也采集同一车辆的第二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二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上的电子车牌标签发出;

第二rfid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之后,存储所述第二rfid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违章检测系统还包括:

车辆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及,向对应车辆的车主终端发送违章告知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所述存在违章行为的车辆图像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违章检测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绑带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以及,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连接的天线;

所述rfid电子标签经所述天线与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违章检测系统通信连接,且所述rfid电子标签用于经所述天线与所述违章检测系统进行所述第一rfid信息的传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通过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检测效率高,能够有效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进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中步骤200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应用实例中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rfid读写器和摄像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一种违章检测硬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用于违章检测的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100: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

在步骤100中,rfid读写器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rfid读写器可以设置在路面上方的龙门架上,且所述rfid读写器的信号读取方向倾斜于路面、并面向于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rfid电子标签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的绑带上,且在所述安全带被正确佩戴时,所述rfid电子标签被展开,并朝向车辆的挡风玻璃设置。

步骤200: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在步骤200中。若所述rfid读写器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说明车辆内的人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违章行为包括:车辆的驾驶室内的主驾驶位置上的安全带和/或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带未正确佩戴。

步骤300:若成功采集到所述第一rfid信息,则判定对应车辆不存在违章行为。

在一种具体的优选方式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在应答过程中进行了加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所述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为无源设备或者有源设备,具体包括:

若所述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为无源设备,则其能量由所述rfid读写器内部天线发射载波信号来提供,两者间的数据交换通过电磁场实现;

若所述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为有源设备,则其能量由所述rfid电子标签内部的电池来提供。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检测效率高,能够有效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进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

在上述步骤200中,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的执行,在实际应用情形中,有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例如副驾驶座位无人、或者副驾驶有人且正确佩戴了安全带,但却无意遮挡了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违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下述图2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防止误判的技术方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步骤200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201:若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断对应车辆是否正确配搭安全带;若是,则判定对应车辆不存在违章行为;否则,进入步骤202。

在步骤201中,若所述rfid读写器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则向图像采集设备发送图像获取指令,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以根据该图像获取指令将实时获取的该车辆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也可以在接收到该图像获取指令后对该车辆进行图像采集,并将该车辆的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该车辆的图像确认该车辆内的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若没有,则进入步骤202。

在上述描述中,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断对应车辆是否正确配搭安全带,具体是指:

(1)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定当前车辆中的对应的位置上没有人,则尽管没有接收到第一rfid信息,仍判定当前车辆已正确配搭安全带。

(2)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定当前车辆中的对应的位置上有人,则判定当前车辆并未正确配搭安全带。

(3)在上述情形(2)的延伸情形中,若判定当前车辆中的对应的位置上有人,还可以继续根据采集到的车辆图像判定当前位置的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被遮挡且对应的位置上的人确实已配搭好安全带,则判定当前车辆正确配搭安全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也可以设置在路面上方的龙门架上,且与所述rfid读写器通信连接,且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摄像头也倾斜于路面、并面向于车辆的行驶方向设置。

步骤202: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并生成违章信息。

其中,所述违章信息包括主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和/或副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违章时间、违章地点,以及,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抓拍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违章行为包括:车辆的驾驶室内的主驾驶位置上的安全带和/或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带未正确佩戴,具体来说:

(1)所述主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具体是指车辆图像信息中的主驾驶位置有人,且车辆rfid信息中的主驾驶位置安全带未正确佩戴;

(2)所述副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具体是指车辆图像信息中的副驾驶位置有人,且车辆rfid信息中的副驾驶位置安全带未正确佩戴。

(3)所述安全带未正确佩戴,具体是指未佩戴安全带和(或)安全带绕至座椅背后或人体背后佩戴。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能够进一步地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检测效率高。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在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的时候,也执行步骤a01。

步骤a01:采集同一车辆的第二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二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上的电子车牌标签发出。

相对应的,在所述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之后,也执行步骤a02。

步骤a02:存储所述第二rfid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rfid信息包括车辆信息,且所述车辆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车牌、车型、荷载人数、颜色、检验信息和车主信息等。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不但能够准确且可靠地判断车辆中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还能够准确且可靠地获取存在违章行为的车辆信息。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还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400:存储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并将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及,向对应车辆的车主终端发送违章告知信息。

步骤500:实时显示所述存在违章行为的车辆图像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准确且高效,采集到的rfid信息更为可靠,而且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对于违章行为和判断以及上报则更为智能化;来实现及时查处车辆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违章情况,并及时提醒车主正确佩戴安全带,可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保障行车安全。

为进一步的说明本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的具体应用实例,参见图5,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在该应用实例中,第一rfid信息为安全带佩戴信息;第二rfid信息为车辆电子车牌信息,且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和车辆电子车牌信息在本应用实例中均为车辆rfid信息。

s1,信息的采集,车辆经过违章检测路段时,违章检测设备采集车辆rfid信息和(或)车辆图像信息。参见图6,rfid读写器和摄像机安装在沿车辆行驶方向的道路上方;所述电子车牌置于车辆前方;所述rfid电子标签置于车辆的主驾驶位置的安全带上和副驾驶位置的安全带上。具体的,

s11,所述车辆经过违章检测路段并进入rfid读写器的读写范围时,电子车牌和(或)置于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对rfid读写器应答,采集到车辆rfid信息。

所述车辆rfid信息包括车辆电子车牌信息、安全带佩戴信息;

所述车辆电子车牌信息,包含车辆的车牌、车型、荷载人数、颜色、检验信息、车主;

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包含车辆的主驾驶位置安全带佩戴信息、副驾驶位置安全带佩戴信息;

s12,所述车辆经过违章检测路段并进入摄像机抓拍区域时,采集到车辆图像信息;

所述车辆图像信息包括车辆行车状态信息、车牌信息、主驾驶和(或)副驾驶位置人员乘坐信息。

s2,违章的判断,将车辆图像信息与车辆rfid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结果为违章时,生成违章信息。

所述违章信息包含主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和(或)副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违章时间、违章地点、以及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抓拍图像。

所述安全带未正确佩戴,具体是指未佩戴安全带和(或)安全带绕至座椅背后或人体背后佩戴。

采集到车辆rfid信息,具体是指rfid读写器,识读置于车辆前方的电子车牌中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上置于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驾驶位置的安全带没有佩戴时,rfid电子标签被卷曲在座椅内部,rfid读写器不能识读到rfid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驾驶位置的安全带佩戴时,rfid电子标签被展开;

安全带正确佩戴,rfid读写器能够识读到rfid电子标签信息;

安全带绕在座椅背后或人体背后,rfid读写器不能识读到rfid电子标签信息。

进一步,不同座位上的rfid电子标签应答消息的编号不同,用于区分主副驾驶位置处的rfid电子标签。优选的,驾驶员位置处的rfid电子标签编号为0,副驾驶员位置处的rfid电子标签编号为1。

违章的判定依据:

主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依据是车辆图像信息中的主驾驶位置有人,且车辆rfid信息中的主驾驶位置安全带未正确佩戴;

副驾驶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依据是车辆图像信息中的副驾驶位置有人,且车辆rfid信息中的副驾驶位置安全带未正确佩戴。

s3,违章信息的上报,对于存在违章行为的车辆,将所述违章信息自动进行存储备案,并上报到远程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违章信息将被公开发布至违章信息发布平台;

进一步,移动通信平台会将所述违章信息发送给车辆的车主;

进一步,交通监控指挥平台会实时显示所述违章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应用实例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实现了在无需交通管理人员现场参与的情况下,对车辆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进行监督管理,识别精度高、识别速度快、识别距离远,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有效弥补现有监管手段的不足,而且可避免引起现场纠纷;利用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车牌和rfid电子标签的方式对车辆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章行为进行检测,可防止套牌、假牌对定位违章车辆的影响,准确锁定违章车辆及车主,减少错查、漏查现象,同时整个过程无需车辆停驶,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避免造成交通拥堵;通过移动通信平台通知车主,从而达到提醒车上人员及时纠正违章行为的目的,对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起到有益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7,所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系统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rfid信息采集模块10,用于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一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内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发出。

违章行为判断模块20,用于在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时,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在所述违章行为判断模块20中,还包括:

防误判判断模块,用于在采集所述第一rfid信息失败时,根据采集到的对应的车辆图像,判断对应车辆是否正确配搭安全带;

违章行为确定模块,用于在对应车辆未正确配搭安全带时,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

第二rfid信息采集模块30,用于在采集车辆的第一rfid信息的时候,也采集同一车辆的第二rfid信息,其中,所述第二rfid信息由固定设置在车辆上的电子车牌标签发出;

第二rfid信息获取模块40,用于在所述判定对应车辆存在违章行为之后,存储所述第二rfid信息。

车辆信息存储模块50,用于存储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

发送模块60,用于将所述存在违章行为车辆的违章信息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及,向对应车辆的车主终端发送违章告知信息。

显示模块70,用于实时显示所述存在违章行为的车辆图像和所述第二rfid信息。

其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上连接有天线,使得所述第一rfid信息采集模块经该天线获取所述rfid电子标签发出的所述第一rfid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系统,准确且高效,采集到的rfid信息更为可靠,而且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对于违章行为和判断以及上报则更为智能化;来实现及时查处车辆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违章情况,并及时提醒车主正确佩戴安全带,可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保障行车安全。

在一种具体应用实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一种违章检测硬件装置,参见图8,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安全带终端和违章检测设备。

所述安全带终端是置于车辆的主驾驶位置和副驾驶位置处的rfid电子标签安全带,包括安全带、rfid电子标签、天线、锁舌和插锁;

所述违章检测设备,包括路测监控设备、远程服务器;

所述路测监控设备,包括rfid读写器、摄像机、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讯模块;其中:

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识读置于车辆前方的电子车牌中的车辆信息以及车辆上置于安全带上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摄像机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抓拍图像,获取车辆图像信息;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摄像机、所述存储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相连,用于对车辆rfid信息和车辆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匹配,并生成违章信息;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本地保存所述违章信息;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用于路测监控设备与远程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所述远程服务器,包含用户监控终端、用户管理终端;

所述用户监控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用户管理终端相连,可以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设备;

所述用户管理终端,包含交通监控指挥平台、违章信息发布平台、移动通信平台。

所述交通监控指挥平台用于交通管理人员对安全带违章行为实时进行监控管理,交通管理人员可通过用户监控终端访问该平台;

所述违章信息发布平台用于公开发布违章信息;

所述移动通信平台会将所述违章信息发送至车辆的车主。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违章检测硬件装置用于实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方法的全部内容,且也可以与上述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违章检测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进行一一对应,例如,实体硬件中的所述路测监控设备中的rfid读写器用于实现系统中第一rfid信息采集模块10、第二rfid信息采集模块30的全部功能;所述摄像机用于给违章行为判断模块提供车辆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系统中违章行为判断模块20的全部功能;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系统中发送模块60功能;所述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二rfid信息获取模块40的全部功能和车辆信息存储模块50的全部功能;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实现系统中显示模块70的全部功能、发送模块60向对应车辆的车主终端发送违章告知信息的功能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用于违章检测的安全带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9,所述安全带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安全带、rfid电子标签、天线、锁舌和插锁。

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于安全带上,用于对rfid读写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应答;

所述天线与所述rfid电子标签相连,并安装在安全带上,用于rfid电子标签和rfid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所述rfid电子标签和所述rfid读写器的通信,其特征在于,rfid信号无法穿透液体和金属材料;

所述锁舌插入所述插锁进入安全带系扣状态时,rfid电子标签和天线被展开;

如果安全带正确佩戴,所述天线可以接收到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rfid电子标签正常应答;

如果安全带绕在座椅背后或人体背后,所述天线不能接收到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rfid电子标签不会应答。

所述锁舌从所述插锁拔出进入安全带未系状态时,rfid电子标签和天线被卷曲在座椅内部,所述天线不能接收到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rfid电子标签不会应答。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对于违章行为和判断以及上报则更为智能化;来实现及时查处车辆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违章情况,并及时提醒车主正确佩戴安全带,可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危害程度,保障行车安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