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190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



背景技术:

公交车,又称公共汽车,城市客车,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

公共汽车从设计和技术特性的角度看,与其它大、中型客车的车型(如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团体客车等)不同,这种车辆设有乘客座椅及供乘客站立与走动的通道,要求站立面积大,车厢内通道与出入口宽、两个以上车门,踏板低。如果是城郊公共汽车,则由于主要用于中距离城镇间的客运,座位较城市公共汽车要多些,还应有行李舱或行李架。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乘坐轮椅的老人和残疾人、带婴儿推车的父母等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让上述弱势群体能够方便、容易地搭乘公交车。目前公交车的设计一般不支持这些弱势群体的乘车要求,一般都是乘客自行的相互帮助,或者不能搭乘,弱势群体搭乘公交车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而且现在的公交系统中,信息方向单一化,只能从公交系统将信息传输给使用者,而使用者的信息不能传输给公交系统,从而使用者对于乘车需求,比如乘坐轮椅、带有婴儿推车的用户需要开启弱势群体专用门,或者需要上车帮助等等需求不能很好地被公交系统采纳,从而在公交车到来时,不能针对各种需求的人员来进行及时的帮助,给上下车带来很大麻烦,降低了上下车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便于使用者与公交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而且便于交通弱势群体的乘车的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包括公交调度中心系统、专用公交车和公交站台系统,所述公交调度中心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人工接收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和信息发送系统,所述人工接收台将使用者通过电话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给所述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将使用者通过网络或手机app传送的信息,以及所述专用公交车和公交站台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送达到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将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之后,通过所述信息发送系统发送到所述专用公交车上,司机接收信息之后,根据乘客所提出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准备措施。

进一步的,所述专用公交车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车前门和车后门,还包括专用车门装置,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所述专用车门装置的开口,所述开口处于所述车前门和车后门之间的位置,所述本体的内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专用停放平台,所述专用车门装置包括门体、转动轴承、液压伸缩杆、扶手、两个转辊和输送履带,所述门体的底部安装所述转动轴承,门体通过所述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开口处位置的底部,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上,门体通过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驱动,能够沿着转动轴承自由转动,且门体能够完全将所述开口密封住,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扶手,所述门体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转辊,两个转辊两端齐平,且相互平行的水平放置,所述转辊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门体内,所述两个转辊之间通过所述输送履带连接,所述输送履带环绕在所述两个转辊上,所述输送履带上的一段与所述门体上的靠近本体内侧的一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履带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滑橡胶层,且防滑防滑橡胶层上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凹陷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门体左右两侧的扶手相互平行设置,且扶手沿着门体的边沿设置,所述扶手包括支撑杆和平行杆,所述平行杆与所述门体的面相互平行,且平行杆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门体上。

本发明提供的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公交调度中心系统、专用公交车和公交站台系统,所述公交调度中心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人工接收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和信息发送系统,在使用时,用户直接将自己的需求能够通过语音、网络信息、手机app等方式通过人工接收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送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再通过信息发送系统发送到专用公交车上,能够便于专用公交车上的司机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从而提前做好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从而本系统能够将公交系统和用户相互结合,信息能够相互对接和及时处理,乘坐轮椅、带有婴儿推车的用户的需求能很好地被公交系统采纳,从而在公交车到来时,能针对各种需求的人员来进行及时的帮助,给上下车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上下车的效率。

而且将专用公交车上设有安装专用车门装置的开口,所述开口处于所述车前门和车后门之间的位置,在本体的内部靠近上述开口的位置设置专用停放平台,专用车门装置包括门体、转动轴承、液压伸缩杆、扶手、两个转辊和输送履带,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直接驱动液压伸缩杆,门体通过转动轴承向本体外部旋转,直到门体的最高端接触地面,整个门体呈倾斜状,此时扶手分布在门体的左右两侧,形成护栏状,防止使用人员从门体侧面跌倒下去,转辊通过外界动力源转动,带动输送履带运作,使用轮椅的特殊人群,或者使用婴儿车的,直接将轮椅或者婴儿车推到输送履带后,输送履带直接将其带动到本体内,并到达专用停放平台上,方便快捷,而且在不使用时,门体通过液压伸缩杆带动,重新回到本体的开口处密封,且停止输送履带运行,此时扶手作为本体内正常的扶手使用,方便实用,大大便于了特殊人群正常乘坐公交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专用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的本体的内部分布图;

图5为图3中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乘客、公交车、站台三者互动调度的便民公交车系统,包括公交调度中心系统100、专用公交车200和公交站台系统300,所述公交调度中心系统100包括中央处理系统110、人工接收台120、信息自动接收系统130和信息发送系统140,所述人工接收台120将使用者通过电话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给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10,所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130将使用者通过网络或手机app传送的信息,以及所述专用公交车200和公交站台系统300所接收到的信息送达到中央处理系统110,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10将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之后,通过所述信息发送系统140发送到所述专用公交车200上,司机接收信息之后,根据乘客所提出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准备措施。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其中图2为本发明中的专用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的本体的内部分布图;图5为图3中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专用公交车200包括本体210,本体210上设有用于乘客上车的车前门211和乘客下车的车后门212,还包括专用车门装置220,专门用于使用轮椅或者婴儿推车等特殊人群使用的,所述本体210上设有安装所述专用车门装置220的开口213,所述开口213处于所述车前门211和车后门212之间的位置,一般都会将车前门211、车后门212和开口213设计在本体210的同一侧,便于乘客上下车。

所述本体210的内部靠近所述开口213的位置设有专用停放平台214,用于特殊人群使用时,提供一个专用的缓冲上下车的平台区域,所述专用车门装置220包括门体221、转动轴承222、液压伸缩杆223、扶手224、两个转辊225和输送履带226,所述门体221的底部安装所述转动轴承222,门体221通过所述转动轴承222转动连接在所述本体210开口213处位置的底部,所述门体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液压伸缩杆223,所述液压伸缩杆2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体22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210上,门体221通过所述液压伸缩杆223的驱动,能够沿着转动轴承222自由转动,且门体221能够完全将所述开口213密封住,液压伸缩杆223用于提供给门体打开和闭合的一个动能源。

所述门体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扶手224,所述门体221左右两侧的扶手224相互平行设置,且扶手224沿着门体221的边沿设置,所述扶手224包括支撑杆2241和平行杆2242,所述平行杆2242与所述门体221的面相互平行,且平行杆2242通过所述支撑杆2241固定在所述门体221上,在门体221打开后,扶手224作为门体221两侧的栏杆使用,防止使用者从门体221的两侧跌落下去,在关闭门体221后,扶手224作为正常的车内扶手,给站立的人员提供平衡的依靠。

所述门体221内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转辊225,两个转辊225两端齐平,且相互平行的水平放置,所述转辊225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门体221内,所述两个转辊225之间通过所述输送履带226连接,所述输送履带226环绕在所述两个转辊225上,所述输送履带226上的一段与所述门体221上的靠近本体210内侧的一面相互平行。

所述输送履带226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滑橡胶层,且防滑防滑橡胶层上设有用于提高摩擦力的凹陷纹路,防止使用过程中,轮椅或者婴儿推车打滑。

本发明通过设置公交调度中心系统、专用公交车和公交站台系统,所述公交调度中心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人工接收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和信息发送系统,在使用时,用户直接将自己的需求能够通过语音、网络信息、手机app等方式通过人工接收台、信息自动接收系统送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再通过信息发送系统发送到专用公交车上,能够便于专用公交车上的司机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从而提前做好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从而本系统能够将公交系统和用户相互结合,信息能够相互对接和及时处理,乘坐轮椅、带有婴儿推车的用户的需求能很好地被公交系统采纳,从而在公交车到来时,能针对各种需求的人员来进行及时的帮助,给上下车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上下车的效率。

而且将专用公交车上设有安装专用车门装置的开口,所述开口处于所述车前门和车后门之间的位置,在本体的内部靠近上述开口的位置设置专用停放平台,专用车门装置包括门体、转动轴承、液压伸缩杆、扶手、两个转辊和输送履带,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直接驱动液压伸缩杆,门体通过转动轴承向本体外部旋转,直到门体的最高端接触地面,整个门体呈倾斜状,此时扶手分布在门体的左右两侧,形成护栏状,防止使用人员从门体侧面跌倒下去,转辊通过外界动力源转动,带动输送履带运作,使用轮椅的特殊人群,或者使用婴儿车的,直接将轮椅或者婴儿车推到输送履带后,输送履带直接将其带动到本体内,并到达专用停放平台上,方便快捷,而且在不使用时,门体通过液压伸缩杆带动,重新回到本体的开口处密封,且停止输送履带运行,此时扶手作为本体内正常的扶手使用,方便实用,大大便于了特殊人群正常乘坐公交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