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9482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促使电子元器件向着柔性化、可穿戴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无机电子材料为刚性材料,其质地硬脆,难以卷曲等,无法满足部分使用需求。因此,制备一种柔性应变报警器是非常必要的。鉴于使用条件的多样化,所以需要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来设置不同响应阈值的应变报警器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具有柔韧、可自由弯曲或折叠、质轻易携带、可穿戴等特点,并且可实现响应阈值自由调控,即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设置最高允许应变值,当应变达到该设定的阈值时,能够自动实现报警功能。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其组成包括电源,所述的电源将电压传递至感受器、报警器与调节响应阈值模块,所述的感受器将信号传递至调节响应阈值模块,所述的调节响应阈值模块也将信号传递给报警器;

所述的感受器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底层,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底层的顶面设置银纳米线中层,所述的银纳米线中层的顶面设置聚二甲基硅氧烷顶层。

所述的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所述的电源的一端连接开关K1的一端,所述的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滑变电阻RX的一端与滑变电阻RX的第三端,所述的滑变电阻RX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一端与感受器的一端,所述的感受器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

所述的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所述的电源包括E1与E2,所述的电源E1的一端连接滑变电阻RX的一端与滑变电阻R1的第三端,所述的滑变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感受器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E2的一端;

所述的电源E2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所述的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感受器的另一端、电阻R3 的一端与电源E1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

所述的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所述的电源VCC连接电阻R5 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c,所述的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滑变电阻R4的一端与感受器的一端,所述的感受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所述的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滑变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E。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感受器内采用聚合物基体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作为应变报警器的感受器。

2.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调节响应阈值的装置,可满足多种使用要求,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克服了传统无机电子材料质地硬脆、难以卷曲折叠的缺点。

4.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柔性传感器,质轻易携带,可实现穿戴化的目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图一。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图二。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其组成包括电源,所述的电源将电压传递至感受器、报警器与调节响应阈值模块,所述的感受器将信号传递至调节响应阈值模块,所述的调节响应阈值模块也将信号传递给报警器;

所述的感受器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底层,所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底层的顶面设置银纳米线中层,所述的银纳米线中层的顶面设置聚二甲基硅氧烷顶层。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所述的电源的一端连接开关K1的一端,所述的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滑变电阻RX的一端与滑变电阻RX的第三端,所述的滑变电阻RX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一端与感受器的一端,所述的感受器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所述的电源包括E1与E2,所述的电源E1的一端连接滑变电阻RX的一端与滑变电阻R1的第三端,所述的滑变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感受器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E2的一端;

所述的电源E2的另一端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所述的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感受器的另一端、电阻R3 的一端与电源E1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响应阈值可调的聚合物基柔性应变报警器,所述的电源VCC连接电阻R5 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c,所述的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滑变电阻R4的一端与感受器的一端,所述的感受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e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所述的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滑变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压E。

图1中电源,感受器和调节响应阈值模块是串联关系,感受器发生应变,电阻变大,所以分压就会变大,与感受器并联的报警器上的电压也会增大,增大到报警器的工作电压时,报警器就会报警。

但是可以通过改变调节响应阈值模块的初始分压,来控制感受器发生不同程度的应变才能达到报警器的工作电压。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