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939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随着各种类型的天线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现目前对野外天线数据的采集也存在一定难度;传统的通过人工到现场采集天线数据的方式既浪费人力成本其工作效率也很低;因此如何高效的采集到野外天线的数据实时监测天线的运行情况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线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解决了目前对野外天线数据采集效率低和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天线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采集端、数据基站、数据处理终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的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所述数据基站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数据基站的输出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相互连接。

所述的数据基站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基站节点,每个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对应的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数据采集端包括传感器单元、频率检测单元、功率检测单元、定位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的传感器单元、频率检测单元、功率检测单元和定位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对应的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无线通信包括ZigBee、WiFi、Nb-iot、4G和5G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有线通信包括PLC、光纤和同轴电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天线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野外天线的数据和运行状态情况,并通过数据基站实现远距离传输,并通过数据处理终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存储在云服务中,方便为以后的产品研究提供数据依据;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高度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采集端、数据基站、数据处理终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的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所述数据基站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数据基站的输出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相互连接。

所述的数据基站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基站节点,每个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与对应的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数据采集端包括传感器单元、频率检测单元、功率检测单元、定位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的传感器单元、频率检测单元、功率检测单元和定位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通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对应的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无线通信包括ZigBee、WiFi、Nb-iot、4G和5G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有线通信包括PLC、光纤和同轴电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数据采集端包括N个数据采集端,数据基站包括N个数据基站节点;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第一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第二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数据采集的输出端与第三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入端连接,第N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第N数据采集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数据基站节点、第二数据基站节点、第三数据基站节点、┉、第N数据基站节点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处理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处理终端的输与云服务器相互连接;每个数据采集端实时采集天线的各种数据及其运行情况,并通过数据基站实现远距离传输,并通过数据处理终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存储在云服务中,方便为以后的产品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