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8922发布日期:2018-10-23 21:5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辆辅助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城市里的车辆保有量越来越多,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堵车或等红灯时,由于等待时间较长,驾驶人员习惯做其他事情来打发时间,比如查看手机信息、与车上其他人员聊天或者听歌等,这会导致驾驶人员分心而无法及时注意到前方车辆,经常发生前方车辆已经开走了,驾驶人员却没有启动本车辆,降低了通行效率,增加了道路的交通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和装置。该提醒方法在前方车辆启动驶离时,能够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防止驾驶人员在堵车或等红灯时因未注意到前方车辆的启动驶离而长时间停车,提高了通行效率下降和减小了交通压力。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以及,获取本车辆的行驶速度;

步骤2:依据获取的车距信息和行驶速度进行判断,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且越来越大,而本车辆的停车时间等于或大于预设时间,则向提醒驾驶人员进行提醒。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车距信息的获取步骤包括:

步骤A1.1:获取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

步骤A1.2:依据获取到的深度图像,对前方车辆的轮廓进行识别;

步骤A1.3:计算出识别到的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A1.1包括:

步骤A1.1.1:向本车辆前方发射经过编码的结构光;

步骤A1.1.2:接收被反射回来的结构光;

步骤A1.1.3:依据接收的结构光,形成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

进一步地,在该步骤1中,行驶速度的获取步骤包括:

步骤B1.1:依据预设间隔时间,不断获取本车辆的GPS信息;

步骤B1.2:依据获取的GPS信息的位置变化和预设间隔时间,计算出本车辆的行驶速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还包括: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小于第二预设距离,且本车辆持续向前行驶,则向驾驶人员进行预警;和/或者,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小于第三预设距离,且本车辆持续向前行驶,则控制本车辆自动刹车。

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装置,包括:

车距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的输入端;

车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车辆的行驶速度,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的输入端;

提醒模块,用于向驾驶人员进行提醒,输入端连接至主控模块的输出端;

主控模块,用于对所述深度相机、车速模块和提醒模块进行控制,以进行上述的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车距获取模块为深度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深度相机包括:

结构光发射器,用于向本车辆前方发射经过编码的结构光;

结构光摄像头,用于接收被反射回来的结构光,,形成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车速获取模块为GPS模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

预警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向驾驶人员进行预警;和/或者,

自动刹车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进行自动刹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提醒方法在前方车辆启动驶离时,能够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防止驾驶人员在堵车或等红灯时因未注意到前方车辆的启动驶离而长时间停车,提高了通行效率下降和减小了交通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车辆驾驶的提醒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以及,获取本车辆的行驶速度;

在该步骤1中,车距信息的获取步骤包括:

步骤A1.1:获取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设置在本车辆前方的至少一深度相机来获取深度图像。

该步骤A1.1具体包括:

步骤A1.1.1:向本车辆前方发射经过编码的结构光;

步骤A1.1.2:接收被反射回来的结构光;

步骤A1.1.3:依据接收的结构光,形成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结构光模组来作为深度相机,根据结构光编码技术原理,通过对比深度图像的结构光编码和原始的结构光编码,从而获取深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深度数据,然后建立本车辆前方的三维模型。

步骤A1.2:依据获取到的深度图像,对前方车辆的轮廓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相对于本车辆前方的环境背景,前方车辆的轮廓相对固定,较为容易识别,可以将前方车辆的轮廓通过图像差分或者三维模型的方式识别出来。

步骤A1.3:计算出识别到的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

另外,在该步骤1中,行驶速度的获取步骤包括:

步骤B1.1:依据预设间隔时间,不断获取本车辆的GPS信息;

在该步骤B1.1中,可以通过预设时间差的方式来获取GPS信息,比如预设每隔0.1s就获取一次本车辆的GPS信息。

步骤B1.2:依据获取的GPS信息的位置变化和预设间隔时间,计算出本车辆的行驶速度。

步骤2:依据获取的车距信息和行驶速度进行判断,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大于第一预设距离且越来越大,而本车辆的停车时间等于或大于预设时间,则向提醒驾驶人员进行提醒。

该步骤2中,当同时满足本车辆处于停车状态,且停车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前方车辆处于向前行驶状态,且车距达到第一预设距离这四个条件时,则启动驾驶室内的喇叭、提示灯或显示屏等,通过语音、灯光或显示等方式提醒本车辆的驾驶人员赶快启动本车辆驶离,以免造成后方拥堵。

该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依据获取的行驶速度判断车辆状态,若车辆为停车状态,则进行步骤A2.2和A2.3;

步骤A2.2:依据获取的车距信息判断前方车辆状态,若前方车辆为向前行驶状态且与本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则进行步骤A2.3;

步骤A2.3:判断本车辆的停车时间,若本车辆的停车时间等于或大于预设时间,则向提醒驾驶人员进行提醒。

该提醒方法在前方车辆启动驶离时,能够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防止驾驶人员在堵车或等红灯时因未注意到前方车辆的启动驶离而长时间停车,提高了通行效率下降和减小了交通压力。

同时,在过于拥堵的路面,前后车辆之间容易距离太过靠近而发生摩擦碰撞等,所以,在该步骤2中,还包括: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小于第二预设距离,且本车辆持续向前行驶,则向驾驶人员进行预警;和/或者,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小于第三预设距离,且本车辆持续向前行驶,则控制本车辆自动刹车。其中,第三预设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具体的,在步骤2.1中,若车辆为向前行驶状态,则进行步骤B2.2;

步骤B2.2:依据获取的车距信息进行判断,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小于第二预设距离,则向驾驶人员进行预警;和/或者,若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等于或小于第三预设距离,则控制本车辆自动刹车。

该步骤2中,当同时满足本车辆向前行驶,且与前方车辆的车距达到第二预设距离或第三预设距离这两个条件时,则启动驾驶室内的喇叭、提示灯或显示屏等,通过语音、灯光或显示等方式预警本车辆的驾驶人员赶快刹车或减速,或者,直接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自动刹车。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车辆驾驶的提醒装置,包括:

车距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的输入端;

车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车辆的行驶速度,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的输入端;

提醒模块,用于向驾驶人员进行提醒,输入端连接至主控模块的输出端;

主控模块,用于对所述深度相机、车速模块和提醒模块进行控制,以进行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车辆驾驶的提醒方法。

所述主控模块优选为本车辆的主控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驾驶室内的喇叭、指示灯和显示屏等,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优选地,所述车距获取模块为深度相机,用于获取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设置在本车辆的前方,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本实施例中,采用结构光模组作为所述深度相机,包括:

结构光发射器,用于向本车辆前方发射经过编码的结构光;

结构光摄像头,用于接收被反射回来的结构光,形成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

所述深度相机获取到本车辆前方的深度图像后,可以由所述主控模块结合图像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建模,以对前方车辆进行轮廓识别和车距计算,但是鉴于深度图像的处理较为复杂,因此优选地,所述深度相机还包括ISP处理器,用于对获取的深度图像进行处理、建模和车距计算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速获取模块为GPS模块,内置于搭载所述主控模块的主板上,通过I2C总线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的主控芯片。

该车辆驾驶的提醒装置还包括:

预警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向驾驶人员进行预警;和/或者,

自动刹车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进行自动刹车。

所述预警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驾驶室内的喇叭、指示灯和显示屏等,,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自动刹车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脚刹、手刹和四个车轮上的刹车装置等,通过CAN总线电性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