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防撞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175发布日期:2019-02-19 18:1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警防撞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警防撞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相应的道路也越来越发达。

为加强对道路的管制,限制不同的车辆或禁止车辆对特殊路段的通过,特殊道路上往往设置防撞柱,而常规的防撞柱功能较为单一,仅能起到警示作用,而对需要通过的车辆,由于开车角度存在死角,驾驶人员很难通过目测判断车辆两端是否能通过一对防撞柱,很容易出现剐蹭和防撞柱破损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报警防撞柱,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报警装置和测距装置实现对靠近车辆的报警提醒和距离显示,方便驾驶人员调整车辆,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报警防撞柱,包括报警装置、固定块和防撞主柱;所述防撞主柱下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固定层上;

所述报警装置包括防撞盒、报警器、太阳能板和感应装置;所述防撞盒安装在防撞主柱上端,所述报警器安装在防撞盒上,所述感应装置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防撞盒前、后端,防撞盒上端设置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和感应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盒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防撞盒上设置显示器,显示器与测距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主柱套装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层为水泥层,所述固定块通过2~6个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盒外表面涂覆弹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主柱上设置荧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报警防撞柱由于在防撞主柱上设置报警装置,并通过感应装置感应靠近的车辆,并发生报警信号,因此有效的对靠近车辆进行报警梯形,防止车辆因通过性不好造成剐蹭现象;由于在防撞盒上安装测距装置和太阳能板,因此通过太阳能板提供电力,并通过测距装置进行车辆距离测量显示,节能环保,有利于驾驶人调整车距,避免发生碰撞;本防撞柱结构简单,方便驾驶人员调整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中:1、固定层,2、防撞主柱,21、荧光层,3、报警装置,31、太阳能板,32、测距装置,33、感应装置,34、报警器,35、显示器,36、防撞盒,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报警防撞柱包括报警装置3、固定块4和防撞主柱2;

所述防撞主柱2下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4上,所述固定块4固定安装在固定层1上,所述报警装置3包括防撞盒36、报警器34、太阳能板31和感应装置33;所述防撞盒36安装在防撞主柱2上端,所述报警器34安装在防撞盒36上,所述感应装置33为两个、并分别安装在防撞盒36前、后端,防撞盒36上端设置太阳能板31,所述太阳能板3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34和感应装置33连接。

为增加车辆的通过性,防止人们无法目测准确距离而造成防撞柱对车辆的剐蹭,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盒36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测距装置32,所述测距装置32与控制器连接,所述防撞盒36上设置显示器35,显示器35与测距装置32;因此当车辆靠近测量装置时,测距装置32工作,实时对靠近车辆距离进行显示到显示器35上,车辆上人员根据上距离良好的调整间距,保证车辆安全通行。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主柱2套装在固定块4上,所述固定层1为水泥层,所述固定块4通过2~6个地脚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层1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盒36外表面涂覆弹性材料。

为方便车辆在夜间清晰查看前方路况,防止车辆撞上防撞柱,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主柱2上设置荧光层21。

当车辆前进靠近报警防撞柱时,车辆人员无法准确判定车辆与防撞柱间间隙,通过感应装置33工作,控制器控制报警器34进行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驾驶人员进行车辆左右调整,并安全通过;但车辆与防撞柱碰撞时,防撞主柱进行车辆的限制,并利用防撞盒表面涂覆弹性材料,将有效保障里面报警装置、感应装置、测距装置不被碰损,保障功能的正常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警防撞柱,包括报警装置(3)、固定块(4)和防撞主柱(2);所述防撞主柱(2)下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4)上,固定块(4)固定安装在固定层(1)上,报警装置(3)包括防撞盒(36)、报警器(34)、太阳能板(31)和感应装置(33);防撞盒(36)安装在防撞主柱(2)上端,报警器(34)安装在防撞盒(36)上,一对感应装置(33)分别安装在防撞盒(36)前后端,防撞盒(36)上端设置太阳能板(31),太阳能板(31)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34)和感应装置(33)连接。本报警防撞柱,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报警装置和测距装置实现对靠近车辆的报警提醒和距离显示,方便驾驶人员调整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马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超越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8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