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攀爬报警监测装置、监测架及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7065发布日期:2019-12-13 17:1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攀爬报警监测装置、监测架及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攀爬报警监测装置、监测架及防护网。



背景技术:

既有各行业应用的防止人为攀爬或监测人为攀爬的手段是普通护栏,通过增加倒刺滚笼来增加攀爬难度,借助高压脉冲电子围栏、振动光纤、泄露电缆、红外对射、微波雷达监测等手段,就是在完成普通防护网的安装以后,再单独安装这些监测设备,这些监测设备有的容易受到风雨、落叶、树枝、杂物或者小动物等环境影响干扰大、误报警率高,对有些侵入无法及时监测到,有的具有危险性,使用局限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监测设备受环境影响干扰大、误报警率高、监测不及时、具有危险性和局限性等,提供一种攀爬报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攀爬报警监测装置,包括筒体和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套设在所述筒体内且通过转轴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两个相对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感应部,所述立柱靠近上端的另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滑动穿设有与两个所述感应部相对应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在所述立柱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转轴垂直;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立柱外的部分抵接在所述筒体内侧壁上,位于所述立柱内的部分通过一弹性件与所述感应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物理防护网两侧,当有人或动物对筒体施加作用力时,会使筒体绕着转轴转动一定位移,感应部就会与触发部配合,实现监测目的,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现场情况;利用两个触发部与立柱的滑动配合,当筒体在发生位移时,避免筒体发生偏移,使感应部和触发部的配合更加准确可靠,提高了灵敏度;利用筒体将立柱上端罩住,并使触发部和感应部都位于立柱和筒体内,不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实用性更强。通过设置两个感应部和两个触发部,不论从立柱的左右哪个方向来对筒体施加作用力,都能达到监测目的,监测及时准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触发部上连接有一凸沿,所述凸沿位于所述立柱内,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在所述凸沿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感应部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沿的设置,可对弹性件进行有效的限位,初始状态时,触发部可利用凸沿抵接在筒体内侧壁上,当筒体受力转动时,可推动触发部使凸沿远离筒体内侧壁,筒体不再受力时,弹性件推动凸沿带动触发部复位。

进一步,所述凸沿为环设在所述触发部上的挡环,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挡环与所述感应部之间的部分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环的设置,可对弹性件的端部进行有效的抵接限位。

进一步,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上端开口的安装槽口,所述触发部从所述安装槽口穿设在所述立柱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槽口的设置,可将触发部直接从安装槽口上端插入到安装槽口内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中空的橡胶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选择弹簧或橡胶筒来实现筒体的复位。

进一步,所述筒体上端固定有将其遮挡住的连接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板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立柱和筒体内部结构受到外部环境干扰。

进一步,所述感应部为感应开关或压力传感器,所述触发部为触发柱;或,所述感应部为干簧管,所述触发部包括触发柱和固定在所述触发柱位于所述立柱内一端端部的磁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干簧管和磁铁在一定距离内,干簧管是闭合或断开状态,如果拉动或者压动筒体,干簧管与磁铁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使干簧管脱离磁铁或进入磁铁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干簧管的状态发生变化,那干簧管就会变成断开或闭合。

利用触发柱触发压力传感器或感应开关,使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进行报警,感应开关经触发报警。

进一步,所述感应部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感应部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连接,通过感应部的状态变化实现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

一种监测架,包括上架体和所述的监测装置,所述上架体横向固定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上架体包括两个方形框,两个所述方形框的一边一体连接形成v型结构;两个所述方形框一体连接的一边横向固定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v型结构上端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监测架,利用v型框架,可在顶部进行一定的物理防护,结构更加稳定。

一种防护网,包括所述的监测装置或所述监测架,所述立柱上连接有物理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将物理防护和监测装置配合使用,可适用于边境等特殊地段,实现对内外的双向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b剖面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筒体;2、立柱;3、转轴;4、连接板;5、弹性件;6、触发部;61、凸沿;7、感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攀爬报警监测装置,包括筒体1和立柱2,所述立柱2上端套设在所述筒体1内且通过转轴3与所述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立柱2两个相对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感应部7,所述立柱2靠近上端的另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滑动穿设有与两个所述感应部7相对应的触发部6,所述触发部6在所述立柱2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转轴3垂直;所述触发部6位于所述立柱2外的部分抵接在所述筒体1内侧壁上,位于所述立柱2内的部分通过一弹性件5与所述感应部7连接。

本实施例可安装在物理防护网两侧,当有人或动物对筒体施加作用力时,会使筒体绕着转轴转动一定位移,筒体推动与之抵接的触发部滑动,感应部就会与触发部配合,实现监测目的,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现场情况;利用两个触发部与立柱的滑动配合,当筒体在发生位移时,避免筒体发生偏移,使感应部和触发部的配合更加准确可靠,提高了灵敏度;利用筒体将立柱上端罩住,并使触发部和感应部都位于立柱和筒体内,不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实用性更强。通过设置两个感应部和两个触发部,不论从立柱的左右哪个方向来对筒体施加作用力,都能达到监测目的,监测及时准确。

如图2所示,所述触发部6上连接有一凸沿61,所述凸沿61位于所述立柱2内,所述弹性件5一端抵接在所述凸沿61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感应部7上。凸沿的设置,可对弹性件进行有效的限位,初始状态时,触发部可利用凸沿抵接在筒体内侧壁上,当筒体受力转动时,可推动触发部使凸沿远离筒体内侧壁,筒体不再受力时,弹性件推动凸沿带动触发部复位。

具体的,所述凸沿61可以为多个小凸起,来实现对弹性件5的限位。所述感应部靠近所述触发部的一端四周边缘也设有一圈台阶,使感应部中心位置的感应触头位于所述台阶的中心并突出所述台阶,将弹性件套设在感应触头上并使其四周抵接在所述台阶上,避免感应触头外露,可对感应触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立柱2内侧壁上的两个感应部7的感应触头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布置,而且两个感应部错开一定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为,所述凸沿61为环设在所述触发部6上的挡环,所述弹性件5套设在所述触发部6位于所述挡环与所述感应部7之间的部分上。挡环的设置,可对弹性件的端部进行有效的抵接限位。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立柱2上端开设有上端开口的安装槽口,也就是说,所述安装槽口上端从所述立柱上沿传出,所述触发部6从所述安装槽口上端的开口穿设在所述立柱2上。安装槽口的设置,可将触发部直接从安装槽口上端插入到安装槽口内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的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或中空的橡胶筒。可根据需要选择弹簧或橡胶筒来实现筒体的复位。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为,所述立柱2和所述筒体1横截面均为方形,都具有四个侧壁。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筒体1上端固定有将其遮挡住的连接板4。连接板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立柱和筒体内部结构受到外部环境干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感应部7为感应开关或压力传感器,所述触发部6为触发柱;所述触发部6为触发柱,例如可以为塑料圆柱或金属圆柱或橡胶圆柱等。利用触发柱触发压力传感器或感应开关,使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进行报警,感应开关经触发报警。

本实施例感应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为,所述感应部7为干簧管,所述触发部6包括触发柱和固定在所述触发柱位于所述立柱2内一端端部的磁铁。干簧管和磁铁在一定距离内,干簧管是闭合或断开状态,如果拉动或者压动筒体,干簧管与磁铁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使干簧管脱离磁铁或进入磁铁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干簧管的状态发生变化,那干簧管就会变成断开或闭合。

本实施例的所述感应部7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连接。将感应部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连接,通过感应部的状态变化实现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

本实施例的监测装置能够安装在金属护栏或围墙上方,针对内、外侧的认为攀爬或搭梯子攀爬的状态均可以实时监测并报警。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到普通或重点单位、地段的周界等防护和监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监测架,包括上架体和所述的监测装置,所述上架体横向固定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上架体包括两个方形框,两个所述方形框的一边一体连接形成v型结构;两个所述方形框一体连接的一边横向固定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v型结构上端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同侧,即一个弹性件上方设置有一个所述v型结构。

本实施例的监测架,利用v型框架,可在顶部进行一定的物理防护,结构更加稳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护网,包括所述的监测装置或所述监测架,所述立柱上连接有物理防护网。本实施例的防护网,将物理防护和监测装置配合使用,可适用于边境等特殊地段,实现对内外的双向监测。

其中,所述物理防护网具有物理防护功能,为带框铁丝网,铁丝网可以刀刺焊接、铁丝焊接、或者仅仅是较小尺寸的硬结构件(保证人不会钻过即可),在物理上可以起到普通防护网的防护作用。

本实施例的防护网,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实现防护与攀爬、监测于一体的缺点,既具有普通防护网的物理阻挡防护能力,还通过独立的攀爬监测装置增加了攀爬监测的功能,利用触发部与感应部配合实现线路的通断进行监测。当发生人为徒手攀爬侵入时,由于人的重力和拉力作用,触发筒体绕转轴转动、沿触发部向靠近自己的方向发生位移,当人为借助梯子或木板搭到防护网上方侵入时,会使得筒体向远离自己的方向移动,这些都会使触发部与感应部之间的位移发生变化。

当触发部为磁铁、感应部为干簧管时,磁铁安装在触发柱端部。如果磁铁与干簧管初始状态为常开状态,当筒体发生转动,使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位移发生变化,其中一个干簧管与磁铁接近,使干簧管仍然处于磁铁磁场中,干簧管仍然处于常开状态,另一个干簧管与对应的磁铁远离,使干簧管脱离磁铁磁场,从而导致干簧管由常开状态变为常闭状态。如果磁铁与干簧管初始状态为常闭状态,当筒体发生转动,使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位移发生变化,其中一个干簧管与磁铁接近,使干簧管由不在磁铁磁场的状态变为处于磁铁磁场中,干簧管由常闭状态变为常开状态,另一个干簧管与对应的磁铁远离,使干簧管仍然脱离磁铁磁场,保持常闭状态。干簧管的状态变化信息通过导线(可以为物理防护网自身的网线)进行传输到报警装置,可以通过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或app等不同方式告知值班人员(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或app等信息传输方式均采用目前很成熟的信息传输方式即可),做到对周界安全可靠的监测。

当感应部为压力传感器、触发部为触发柱时。当筒体发生转动,使其中一个触发柱对应触发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压力信息通过导线(可以为物理防护网自身的网线)进行传输到报警装置,可以通过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或app等不同方式告知值班人员(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或app等信息传输方式均采用目前很成熟的信息传输方式即可),做到对周界安全可靠的监测。

当感应部为感应开关、触发部为触发柱时。当筒体发生转动,使其中一个触发柱对应触发对应的感应开关,感应开关经触发开启或关闭,开关信息通过导线(可以为物理防护网自身的网线)进行传输到报警装置,可以通过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或app等不同方式告知值班人员(声光报警或手机短信或app等信息传输方式均采用目前很成熟的信息传输方式即可),做到对周界安全可靠的监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