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停车区智能防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766发布日期:2020-02-04 10:3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安全停车区智能防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停车区智能防控系统。



背景技术:

不同的停车场有不同的定位需求,比如普通停车场一般停放的是小汽车、小货车,对应的停车位长度和宽度都较小;而专门为重型货车、大巴停靠的停车场,各停车位的长度和宽度都比小车的车位尺寸大。有一些功能丰富的停车场不仅具有小型车辆停放的小尺寸的车位,也有用于重型货车、大巴停靠的车位,在进行对应管理的时候,有的小汽车并不遵守对应的停车规则,而直接停放在大车位上,造成大型车辆无法停放,给停车场的管理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停车区智能防控系统,能有效避免小型车辆乱停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停车区智能防控系统,具有停车位,包括:

触发装置,设置于停车位的基面上且靠近尾部;

车长监控装置,设置在基面上靠近前部的位置或者位于停车位外部,用于监控停车位所停车辆的长度;

cpu处理器,信号连接触发装置和车长监控装置,其至少能够处理车辆长度的信号;

信号连接cpu处理器的报警装置,在停车位所停车辆长度小于预设参数时发出报警信息、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信号发射端,信号发射端与终端设备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终端设备为搭载了app的移动终端或者搭载监控软件的p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发装置为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朝向上,在被遮挡时发出信号,由cpu处理器控制车长监控装置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发装置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基面平齐,在受压触发时发出信号,由cpu处理器控制车长监控装置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长监控装置包括位于基面上靠近前部位置的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朝向上,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与触发装置沿停车位长度方向的距离大于6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长监控装置包括位于停车位前方的测距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停车位的前方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信号连接cpu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触发停车位的触发装置后启动车长监控装置,监控所停车辆的长度,若车辆未达到预设的长度则启动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息、信号,从而避免小型车辆占用大车位给车场管理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防控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防控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防控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防控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系统原理图;

图6是停车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安全停车区智能防控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停车位,其还包括触发装置、车长监控装置、cpu处理器1和报警装置2。

所述的触发装置设置于停车位的基面(比如是地表面)上且靠近停车位尾部;

所述的车长监控装置用于监控停车位所停车辆的长度,在不停放车辆的时候不会运行,该车长监控装置设置在基面上靠近停车位前部的位置或者位于停车位外部;

所述的cpu处理器1信号连接触发装置和车长监控装置,其能够接收、处理触发装置的触发信号,也能够处理车辆长度的监控信号;

所述的报警装置2信号连接于cpu处理器1,在停车位所停车辆长度小于预设参数时,发出报警信息、信号。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大型车辆停车时,车辆尾部会触发停车位尾部的触发装置,此时触发装置将信号传输至cpu处理器1,控制车长监控装置运行;车长监控装置监测到大型车辆的长度在预设的范围内,则报警装置2不启动;

小型车辆停放在该车位时,车辆尾部会触发尾部的触发装置,此时触发装置将信号传输至cpu处理器1,控制车长监控装置运行;车长监控装置监测到小型车辆的长度小于预设的范围,cpu处理器1则控制报警装置2发出报警信息、信号。

以上的触发装置类似一个持续的触发开关,利用触发开关和处理器进行车长监控装置的运行启停明显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而利用监控到的长度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如报警亦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为此对于cpu处理器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的原理即使不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现有技术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控制。也即,实施例的停车系统并不涉及软件程序、方法的改进,而仅仅是涉及到一种新的架构、构造。

优选的,参考图1至图4,报警装置2可以是安装在停车位附近或者在停车场某个位置的声光报警器21,通过声音以及发光直接于现场发出报警信号,即能对乱停放的车主进行警告,也可以及时提示车场管理人员。

另外的实施例中,报警装置2为远程报警装置,其至少包括并未图示的信号发射端,信号发射端通过线缆连接至cpu处理器1处,并且信号发射端与并未图示的终端设备信号连接。终端设备为搭载了app的移动终端或者搭载监控软件的pc。cpu处理器1和信号发射端可以均集成在一印刷电路板上,该信号发射端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现有的无线传输模块或者有线传输模块。显然,通过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将报警信号传递至终端设备并将报警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报警信息属于本领域惯用的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1和图2,触发装置为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其距离车位尾部在50cm以内。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的发射端朝向上,当车辆倒车入库并遮挡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时,其发出信号至cpu处理器1,由cpu处理器1控制车长监控装置运作。

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进行触发的原理为: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为一体式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集成在一起,通过预设范围,如距离基面(地面)30cm(车底盘高)的范围,若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在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有物体,向cpu处理器1发送信号。该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如cn208905106则公开了这种方式。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触发装置为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的测量端与基面(地面)平齐,在受到车轮的合适的压力后触发而发出信号,由cpu处理器1控制车长监控装置运作。通过压力传感器4进行相应控制的方式属于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实施例对其原理不进行详细说明。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3,车长监控装置包括位于基面上靠近车位前部位置的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的发射端朝向上。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相同,若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在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有物体,向cpu处理器1发送信号,cpu处理器1会处理这些信号,“认为”车辆处于合适的车长范围内,而不输出报警信号、信息。

考虑到小汽车的车长一般在5米以内,而大型车辆的长度在7米以上,实施例中将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与触发装置沿停车位长度方向的距离设置成大于6米,小汽车若触发了触发装置则无法遮挡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在预设范围内检测不到物体,向cpu处理器1发送信号,cpu处理器1会处理这些信号,“认为”车辆处于不恰当的车长范围内,则输出报警信号、信息。

显然,上述这些进行控制的手段亦属于常规的技术手段。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或者图4,车长监控装置为位于停车位前方的测距传感器6,测距传感器6可以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者红外测距传感器,其可以设置在停车位前方的护栏8上。一般来说车位内停入车辆时,因为大型车辆较长,则测距传感器6测得车头的距离比小汽车短,通过预设测量的范围即可进行是否报警的处理器判断。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1至图5,停车位的前方还设置有摄像头7,摄像头7信号连接cpu处理器1。触发装置被触发之后,摄像头7启动对车牌、车辆轮廓进行抓拍。

参考图2,为了避免小汽车停靠在车位的前部使其满足车长监控装置的预设范围条件,规避警报,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停车位的后方设置围栏9或者其他竖向基础,在围栏上设置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10,用以测量车尾至围栏的距离,其原理与上述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3、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5,若测量值超出范围则进行报警。同样,该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10也有触发装置作为开关进行触发控制。

参考图6,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的用于停靠大型车辆的停车位100可以用于停车场200中,每一大型停车位配备有上述的触发装置、车长监控装置和报警装置,各触发装置、车长监控装置和报警装置均信号连接在一个cpu处理器上。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