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4441发布日期:2020-06-09 19:52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高空抛物也越发增多,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它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目前社会中对于高空抛物普遍存在难以寻找肇事者,不能提前预警等关键问题,导致惨案频发,追责困难,且当前市场的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多采用摄像头等方式,安装条件苛刻,无法准确测量抛物的楼层。技术实现要素: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不仅可以从视频画面中显示高空抛物的肇事地点,还可利用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测高空抛物的发生,提前预警,并精准确定高空抛物起点和落点,有效追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包括:雷达探测组件,包括用于监控高空抛物轨迹的雷达探测器;视频采集组件,包括用于监控高空抛物图像的识别摄像头;预警组件;以及,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雷达探测器、所述识别摄像头以及所述预警组件。可选地,所述识别摄像头包括广角镜头;和/或,所述预警组件包括报警喇叭和/或爆闪灯。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其中,所述雷达探测器、所述识别摄像头以及所述预警组件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为jetsonagxxavier芯片。可选地,所述雷达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的spi以及csi口引脚相连接。可选地,所述识别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的gpio口引脚相连接。可选地,所述预警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的uart口引脚相连接。可选地,所述雷达探测器设置多个;和/或,所述识别摄像头设置多个。可选地,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且沿上下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的探测口朝下设置,且在所述雷达探测器的下方形成第一探测区域,用于监测自所述建筑物内抛至所述探测区域内的杂物。可选地,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中其中一个设置于地面,其余的设置于建筑物外墙,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沿上下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的探测口朝上设置,对应在建筑物上形成第二探测区域,用于监测自所述建筑物内抛至所述第二探测区域内的杂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雷达探测器跟踪抛物的运动轨迹,在预计到抛物轨迹对地面上的行人产生危害时,启动报警组件对行人进行警示,识别摄像头跟踪拍摄抛物的图像,对高空抛物的事故追责,实现了预警与追责,有效地实现对高空抛物的监控,具有较好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多个雷达探测器安装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意图;图3为图1中的多个雷达探测器安装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3预警组件1雷达探测器4微处理器2识别摄像头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高空抛物也越发增多,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它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目前社会中对于高空抛物普遍存在难以寻找肇事者,不能提前预警等关键问题,导致惨案频发,追责困难,且当前市场的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多采用摄像头等方式,安装条件苛刻,无法准确测量抛物的楼层。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其中,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述高空抛物雷达波视觉融合监控预警系统100包括雷达探测组件、视频采集组件、预警组件3以及电路板组件,所述雷达探测组件包括用于监控高空抛物轨迹的雷达探测器1,所述视频采集组件包括用于监控高空抛物图像的识别摄像头2,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雷达探测器1、所述识别摄像头2以及所述预警组件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雷达探测器1跟踪抛物的运动轨迹,在预计到抛物轨迹对地面上的行人产生危害时,启动报警组件对行人进行警示,识别摄像头2跟踪拍摄抛物的图像,对高空抛物的事故追责,实现了预警与追责,有效地实现对高空抛物的监控,具有较好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探测器1采用的毫米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具有响应快,辐射距离远,跟踪检测等功能。当功能开启时,雷达波不断向前方发射、接收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信息,经过后续的聚类跟踪处理,形成稳定的目标轨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摄像头2包括广角镜头,具有画面直观,全景监视,取证方便等功能,可架设低照度摄像头,兼顾白天夜晚两种时段,提供抛物原点和落点,有效追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警组件3包括报警喇叭和/或爆闪灯,一旦判断出有高空抛物发生,则喇叭和爆闪灯开启,提供预警功能,实现了事故提前预警,便于行人反应,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4,其中,所述雷达探测器1、所述识别摄像头2以及所述预警组件3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4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4接收所述雷达探测器1将探测的轨迹信息以及摄像头探测的视频信息,可快速判断出是否有高空抛物发生,并计算出抛物原点和落点,将信息记录下来,并输出至预警组件3对行人进行预警,提高了高空抛物判断准确度和效率,降低了高空抛物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能较好地对事故追责提供依据。为便于对所有电路进行有序控制,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4为jetsonagxxavier芯片,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为现有ai芯片产品,能较好地实现多传感器融合计算,可用于实现本实施例中对所述雷达探测器1以及识别摄像头2的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对数据的处理快速、准确。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为现有产品,本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的spi以及csi口引脚相连接,实现了所述雷达探测器1与jetsonagxxavier芯片之间的探测数据的较好传输。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摄像头2的输出端与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的gpio口引脚相连接,实现了所述识别摄像头2与jetsonagxxavier芯片之间的视频数据的较好传输。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警组件3的输入端与所述jetsonagxxavier芯片的uart口引脚相连接,实现了所述预警组件3与jetsonagxxavier芯片之间的预警信号的较好传输。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全面地建筑物的抛物情况进行监控,一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探测器1和/或识别摄像头2设置多个,可以更全面地监控建筑物的抛物情况。所述雷达探测器1设置多个的技术方案中,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且沿上下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探测口朝下设置,且在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下方形成第一探测区域,用于监测自所述建筑物内抛至所述探测区域内的杂物,通过将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均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一方面,便于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安装,使得所述雷达探测器1避免与建筑物上的构件干涉,另一方面,将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布设于建筑物不同高度层上,便于更全面地掌握整个建筑物楼层的高空抛物情况,监控的更全面。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中其中一个设置于地面,其余的设置于建筑物外墙,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沿上下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探测口朝上设置,对应在建筑物上形成第二探测区域,用于监测自所述建筑物内抛至所述第二探测区域内的杂物,将雷达探测器1安装于地面,对于楼层较矮的建筑物可以只使用地面的雷达探测器1,安装便捷,而对于高层建筑,采取地面与建筑物共同设置的方式,便于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安装以及更全面地掌握整个建筑物楼层的高空抛物情况。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探测器1的探测口的朝向是不同的,也就是两种不同的监控模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