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87909阅读:来源:国知局
_51单片机的第10、11、14、15端分别作为RXl端、TXl端、SCL端和SDA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7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18端和第19端之间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9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及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及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31、40端及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负极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_51单片机的第20端接地。
[0013]进一步的,所述VGA接口的CNl的第4端、CN2的第4端及CM的第4端皆经一开关作为RXl端,所述VGA接口的CNl的第11端、CN2的第11端及CM的第11端皆经一开关作为TXl端,所述VGA接口的CNl的第12端、CN2的第12端及CM的第12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DA端,所述VGA接口的CNl的第15端、CN2的第15端及CM的第15端皆经一开关作为SCL端;所述CNl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2的第5、6、7、10端接地,所述CN4的第5、6、7、10端接地;还包括一 SIP_4,所述SIP_4的第I端接地,第2端作为RXl端,第3端作为TXl端。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实用新型实现命令以无线通讯方式传输,可实现生产自动化、无人化,节省人力;
[0016]2、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技术有线通讯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源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平转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编码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源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红外接收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解码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命令转换模块电路原理图。
[00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VGA接口电路原理图。
[00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编码时序图。
[00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解码时序图。
[00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MCU_51单片机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2]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UART自动化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端和一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一上位机接口、第一电源模块、一电平转换模块、一编码模块和一红外发射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一红外接收模块、一解码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一命令转换模块和一 VGA接口,所述上位机接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与电平转换模块、编码模块、红外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与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VGA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与红外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命令转换模块连接,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VGA接口连接;
[0033]所述上位机接口输出的数据经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电平转换后输送给所述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对电平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将编码后的信号以红外线信号发射出去;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并传输给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对信号进行解码调制,并将数据直接或经命令转化模块转化后通过所述VGA接口发送至待测机器,所述待测机器为TV、普通显示器或多功能显示器;当所述待测机器为TV时,解码后的数据为RS232格式可直接通过所述VGA接口发送至TV ;当所述待测机器为普通显示器或多功能显示器时,解码后的数据需先经所述命令转换模块转换为IIC格式后通过所述VGA接口发送至普通显示器或多功能显示器。
[0034]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接口 P1,所述电源接口 Pl的第I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提供+12V电压并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一 AS7805芯片的第I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及AS7805芯片的第2端接地,所述AS7805芯片的第3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提供+5V电压并分别与第十电容ClO的一端及第一 AZ1084D-3.3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lO的另一端及第一 AZ1084D-3.3芯片的第I端接地,所述第一 AZ1084D-3.3芯片的第2端作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提供+3.3V电压并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一电容Cl的一端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及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接地。
[0035]请参照图4,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一 MAX232芯片,所述MAX232芯片的第I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3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4端与第十九电容C19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的负极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5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8、9、10端分别作为TXD端、RXD端、RXO端、TXO端;所述MAX232芯片的第2端与第二十电容C20的正极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6端与第二^^一电容C2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十电容C20的负极和第二^^一电容C21的负极接地,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6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AX232芯片的第15端接地;所述上位机接口为一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的第2端作为R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8端连接,所述串行接口的第3端作为TXD端与所述MAX232芯片的第7端连接,上位机接口输出的信号电平为_5V,+5V,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电平转换方式为:_5V — +5V, +5V — 0.
[0036]请参照图5,所述编码模块包括一 MCP2120芯片,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I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2、3端连接一晶振电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4、7、8、13端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第八电阻R8、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5、6端分别作为RXIR_T端、TXIR_T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9、10、14端接地,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4端经第五电容C5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1端与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l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作为TXO端,所述MCP2120芯片的第12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K2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RXO端,所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A端接地;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包括两个二极管,所述两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作为A端,所述两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作为Kl端和K2端;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D2的作用是保护MCP2120芯片,防止瞬间大电流或大电压造成IC损坏;一个零件D2中有两个保护二极管,可保护RX/TX回路;所述MCP20120芯片工作匹配晶振工作效率为7.3728MHz ;数据需先经过编码调制,调制后的信号才能驱动红外发射模块,如图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