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媒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150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媒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便携式硬盘记录器、数码像机等使用的记录媒体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盘片控制装置,它预先存有根据与发生的错误有关的信息表示应该诊断哪个构成部分用的信息,具备不需要熟练工,能够短时间内对错误发生原因进行自诊断用的信息的输出功能(参照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04-264627号公报)。
在这里,对特开平04-264627号公报的全部揭示内容原封不动地加以引用(参考),合为一体。
另外,还有一种盘片控制装置,它装有冲击传感器,具有检测出一定程度以上的冲击即停止写动作等的功能。
但是,本发明者考虑到,不仅便携式盘片记录器及数码像机等便携式盘片控制装置,而且即使是固定式的盘片控制装置,也经常会因过失而在用户不注意间受到冲击导致盘片部受损伤。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已有的盘片控制装置中,不能得到明确表示已受到了那样的冲击的信息。
因此,本发明者发现,在发生对盘片部的损害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判明其原因的情况很少。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例如能够更确实地判明对盘片部造成损伤的原因的记录媒体装置。
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记录媒体装置,具有检测对规定的记录媒体进行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的数据读出写入手段及/或检测所述规定的记录媒体上所受到的冲击的冲击检测手段、以及根据与所述冲击强度有关的规定的冲击强度基准,生成与所述检测的冲击有关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
第二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存储所述生成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以及在规定的时刻将与所述存储的冲击履历数据有关的信息向外部输出的冲击履历信息外部输出手段。
第三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根据多个动作模式进行与所述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有关的控制的控制手段,所述冲击强度基准是与对每个所述动作模式规定的冲击强度有关的基准。
第四发明是第三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检测所述动作模式的动作模式检测手段,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所述检测的动作模式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第五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检测进行所述数据的读出或写入的所述规定的记录媒体中的读出/写入位置的读出/写入位置检测手段,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所述检测出的读出/写入位置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第六发明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检测场所及/或时间的场所时间检测手段,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所述检测出的场所及/或时间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第七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根据来自外部的指示改变所述冲击强度基准用的冲击强度基准改变手段。
第八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所述冲击强度基准是与对多个规定方向的每个方向规定的所述冲击强度有关的基准。
第九发明是第八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施加所述冲击的所述规定的方向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第十发明是第八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所述规定的记录媒体是硬盘,所述数据读出写入手段是硬盘驱动器,与所述冲击强度有关的基准是与所述硬盘及所述硬盘驱动器能承受的所述冲击强度的上限相对应的阈值,对垂直于所述硬盘的表面的方向所规定的所述阈值小于对平行于所述硬盘的表面的方向所规定的所述阈值。
第十一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在所述检测出的冲击超过预先规定的限度时禁止所述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的数据读出写入禁止手段。
第十二发明是第一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存储所述生成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根据所述存储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与所述检测出的冲击有关的警告的警告生成手段、以及在规定的时刻将所述生成的警告向外部输出的警告外部输出手段。
第十三发明是记录媒体方法,具有检测对规定的记录媒体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数据读出写入手段及/或所述规定的记录媒体施加的冲击的冲击检测步骤、以及根据与所述冲击强度有关的规定的冲击强度基准生成与所述检测出的冲击有关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步骤。
第十四发明是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第十三发明的记录媒体方法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步骤用的程序,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与所述冲击强度有关的规定的冲击强度基准生成与所述检测出的冲击有关的冲击履历数据。
第十五发明是利用计算机能够处理的记录媒体,也是载有第十四发明的程序的记录媒体。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的构成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盘片部12的概略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记录数据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判断阈值图。
图5所示为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记录数据的生成有关的流程图。
图6所示为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记录数据的显示有关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判断阈值的改变有关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11按键输入手段12盘片部13冲击传感器14盘片控制手段15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
16时间信息生成手段17位置信息生成手段18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9非易失性记录媒体20显示手段具体实施形态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主要参照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的构成的图1,说明便携式硬盘记录器、数码像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ociate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等使用的本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的构成。
本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具有检测对硬盘120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盘片部12上受到的冲击的冲击传感器13、以及根据与冲击强度有关的规定的冲击判断阈值生成与检测出的冲击有关的冲击记录数据的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
下面更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的构成。
按键输入手段11是利用遥控器或主体操作按钮等进行按键输入用的手段。
盘片部12是具有对内装的硬盘120进行图像信号及声音信号等各种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用的检测头121(参照图2)的手段。即盘片部12是所谓的硬盘驱动器。
冲击传感器13具有对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盘片部12概略形状的图2所示互相垂直的X、Y、Z方向检测盘片部12上受到的冲击用的加速度传感器,是安装在盘片部12的壳体外壁部分的手段。
在这里,加速度传感器是利用压电元件等将加速度变换为电信号的手段。
另外,X、Y方向是平行于硬盘120的表面的方向,盘片部12及硬盘120的耐冲击性在这些方向上比较强。另外,Z方向是垂直于硬盘120的表面的方向,盘片部12及硬盘120的耐冲击性在这个方向上不太强。
盘片控制手段14是对盘片部12进行数据的记录及读出控制用的手段。
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15是管理盘片控制手段14的盘片动作模式(写时、读时、空转时、电源切断时)用的手段。
时间信息生成手段16是具有生成冲击发生日及冲击发生时间作为时间信息用的时钟等的手段。
位置信息取得手段17是具有取得当前位置的一组纬度及经度作为位置信息用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设备、以及保持有一组纬度及经度与地名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等的手段。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是具有利用来自时间信息生成手段16、位置信息取得手段17、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15、冲击传感器13等的信息在对盘片部12的冲击发生时进行冲击记录数据的生成和管理用的CPU(中央处理单元)等的手段。另外,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是在随着存储容量改变业务而进行硬盘更换作业时等情况下变更上述冲击判断阈值的手段。
另外,对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的电源供给也可以利用盘片控制手段14中的盘片控制等所用的主电源,但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利用盘片部12中的存储器支持等所用的备用电源。通过利用备用电源,就能够始终进行冲击记录数据的生成及管理。
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是具有存储上述冲击记录数据及冲击判断阈值用的存储器等的手段。
显示手段20是具有显示上述冲击记录数据及冲击判断阈值等参数改变的操作方法等用的显示器等的手段。
这里参照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记录数据的图3更详细说明上述冲击记录数据的具体例。
作为冲击记录数据进行管理的信息,由(a)表示超过冲击判断阈值的冲击是从开始记录冲击记录数据以来第几次发生的、(b)表示冲击发生的年月日的冲击发生日、(c)表示冲击发生的几点几分的冲击发生时间、(d)表示冲击发生的场所的冲击发生位置、(e)表示冲击发生时盘片部12的盘片动作模式的冲击发生动作模式、以及(f)冲击发生时从冲击传感器13得到的对于X、Y、Z方向的实际冲击值构成。
这样的信息的具体例子是(a)第一次、(b)2002年8月30日、(c)14时03分、(d)大阪府门真市、(e)写的模式、(f)150G(X方向)、100G(Y方向)、50G(Z方向)等。
另外,冲击判断阈值是表示盘片部12及硬盘120的耐冲击性的保证范围上限的参数,就冲击发生时的每一种盘片动作模式对于X、Y、Z方向进行设定。
更具体地说明,如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冲击判断阈值的图4所示,写时的对于X、Y、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分别为100G、100G、70G;读时的对于X、Y、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分别为120G、120G、90G;空转时的对于X、Y、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分别为250G、200G、200G;电源切断时的对于X、Y、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分别为400G、400G、300G。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耐冲击性按照写时、读时、空转时、电源切断时的顺序而增大,因此对于同一方向,冲击判断阈值设定为按照该顺序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对于X及Y方向的耐冲击性大于对于Z方向的耐冲击性,因此在同一盘片动作模式中对于X及Y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设定为大于对于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
这样,通过对于X、Y、Z方向分别检测实际冲击值,就很有可能能更正确地判明发生的硬盘120损伤的原因。
另外,硬盘120的损伤可以认为,大多数是因冲击引起硬盘120与检测头121的碰撞而发生的。
因而,这样的相应于盘片动作模式及X、Y、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的设定,最好要考虑到盘片部12及硬盘120的特性来进行。
例如,若对于X及Y方向的盘片部12及硬盘120的耐冲击性小于对于Z方向的相同耐冲击性,则对于X及Y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设定为小于对于Z方向的冲击判断阈值。另外,若盘片部12及硬盘120的耐冲击性按照读时、写时、空转时、电源切断时的顺序增大,则对于同一方向,冲击判断阈值设定为按照该顺序增大。
在本实施形态中,冲击发生时间及冲击发生位置等具体信息作为冲击记录数据进行管理。
因此,在受了冲击之后经过了相当的时间后硬盘120损伤发生时,用户自己看了冲击记录数据,也就很可能能够理解损伤原因是跌落或碰撞等用户操作失误使其受了冲击。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与本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相对应。
又,按键输入手段11与本发明的冲击强度基准改变手段相对应,冲击传感器13与本发明的冲击检测手段相对应,盘片控制手段14与本发明的控制手段相对应,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15与本发明的动作模式检测手段相对应,包含时间信息生成手段16及位置取得手段17的手段与本发明的场所时间检测手段相对应,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与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相对应,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与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相对应,显示手段20与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信息外部输出手段相对应。
另外,硬盘120与本发明的规定的记录媒体相对应,盘片部12与本发明的数据读出写入手段相对应。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冲击判断阈值与本发明的冲击强度基准相对应,本实施形态的冲击记录数据与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相对应。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的动作。
另外,下面一边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盘片控制装置的动作,一面说明本发明的记录媒体方法的一实施形态。
(1)通常动作盘片控制手段14根据按键输入手段11输入的按键输入信息,检测对盘片部12的与写读等盘片控制有关的按键输入信息。
冲击传感器13始终对盘片部12的冲击进行检测,取得实际发生的实际冲击值。
盘片控制手段14根据上述的按键输入信息对盘片部12进行控制,同时将盘片部12的动作模式作为盘片动作模式信息向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15送出。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手段18将从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读出的冲击判断阈值内的,与从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15通知的读盘片动作模式信息相对应的冲击判断阈值与冲击传感器13检测出的实际冲击值进行比较。
然后,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该实际冲击值超过冲击判断阈值时,从时间生成信息生成手段16取得冲击发生日及冲击发生时间,从位置信息取得手段17取得冲击发生位置,生成冲击记录数据。
另外,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将冲击记录数据重新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在显示手段20显示几秒钟之间发生了冲击的情况。
这里,一面参照与冲击记录数据的生成有关的流程图即图5,一面更详细说明通常动作。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读出预先在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中存储的冲击判断阈值(步骤5a)。
如上所述对每一盘片动作模式设定冲击判断阈值。
因此,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能够选择并确定与从盘片动作模式管理手段15得到的盘片动作模式信息相应的,实际判断中应该使用的冲击判断阈值(步骤5b),将该选择并确定的冲击判断阈值与从冲击传感器13得到通知的实际冲击值进行比较(步骤5c)。
然后,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判断为实际冲击值超过冲击判断阈值时,从时间信息生成手段16取得冲击发生日和冲击发生时间,从位置信息取得手段17取得冲击发生位置,生成冲击记录数据(步骤5d)。
另外,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将生成的新的冲击记录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步骤5e)。
另外,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显示手段20显示几秒钟之间发生冲击的消息(步骤5f)。
然后,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判断有无对于冲击记录数据的生成所必需的电源供给。
在判断为为了有冲击记录数据的生成所必需的电源供给时,就重复上述的步骤5b~5g的动作,在没有判断为有那样的电源供给时,动作结束。
另外,在没有判断为实际冲击值超过冲击判断阈值时(步骤5c),则不进行步骤5d~5f的动作,直接进行步骤5g的处理。
(2)冲击记录数据的显示动作在要求显示与用户的按键输入相应的冲击记录数据用的该按键输入信息经由按键输入手段11输入时,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从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读出最新的冲击记录数据,在显示手段20上显示。
当然,若结束显示用的按键输入信息经由按键设手段11输入,则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对显示手段20送出显示结束要求,使显示结束。
这里,一面参照与冲击记录数据的显示有关的流程图即图6,一面更详细说明冲击记录数据的显示的显示动作。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判断是否有按键输入信息(步骤6a),在判断为有按键输入信息时,判断它是否是显示冲击记录数据用的按键输入信息(步骤6b)。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判断为输入了显示冲击记录数据用的按键输入信息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读出最新的冲击记录数据(步骤6c),在显示手段20显示读出的最新的冲击记录数据(步骤6d)。
另外,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判断为没有输入显示冲击记录数据用的按键输入信息时,判断该输入的按键输入信息是否是结束冲击记录数据显示用的按键输入信息(步骤6e),若是,则结束在显示手段20的显示之后,结束一连串的处理(步骤6f),若不是,则保持原样不变并结束一连串的处理。
另外,在没有判断为有按键输入信息(步骤6a)时,则不进行步骤6b~6f的动作,直接结束处理。
另外,在判断为输入按键输入信息不是结束冲击记录数据显示用的按键的输入信息(步骤6e)时,也不进行步骤6f的动作,直接结束处理。
(3)冲击判断阈值的改变动作在随着存储容量增加业务而进行硬盘更换作业时等情况下,若冲击判断阈值改变用的特别的遥控器代码经由按键输入手段11输入,则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显示手段20上显示在该时刻为有效的冲击判断阈值及设定改变用的操作方法等。
这时,由看着显示手段20的显示的用户进行遥控器按键操作及主体按键操作等手动操作,冲击判断阈值能够根据该手动操作对每种盘片动作模式改变X、Y、Z各方向的设定值。
若进行新的冲击判断阈值的输入确认,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就将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中预先保存的冲击判断阈值改写为输入确认的新的设定值。
这里,参照关于冲击记录数据生成时使用的冲击判断阈值的改变的流程图即图7,更详细说明冲击判断阈值的变更动作。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判断是否有利用按键输入手段11输入的按键输入信息(步骤7a),在判断为输入了按键输入信息时,判断该输入的按键输入信息是否是冲击判断阈值的重写要求(步骤7b)。
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在判断为按键输入信息是冲击判断阈值的重写要求时,在显示手段20显示现在有效的冲击判断阈值及冲击判断阈值的重写操作方法等(步骤7c)。
然后,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根据看着显示的用户进行的手动操作,进行新的冲击判断阈值的输入及确认(步骤7d),将该输入及确认的新的冲击判断阈值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步骤7e)。
另外,在没有判断为有按键输入信息(步骤7a)时,不进行步骤7b~7e的动作,直接结束处理。
另外,在没有判断为输入的按键输入信息是冲击判断阈值的重写要求(步骤7b)时,也不进行步骤7c1~7e的动作,直接结束处理。
在上面对于本实施形态详细地进行了说明。
(A)另外,本发明的规定的记录媒体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是硬盘120。
但是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规定的记录媒体也可以是光盘,也可以是CD-R(Compact Disk-Recordable;即可记录小型盘片)及DVD-R(DigitalVersatile Disk-Recordable,即可记录数字通用盘片)等可移动媒体,也可以是录像带等带式记录媒体。
(B)另外,本发明的冲击检测手段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是检测对盘片部12所加的冲击的冲击传感器13。
但是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冲击检测手段也可以是检测对硬盘20所加的冲击的,例如设置在旋转驱动硬盘120用的电动机的转轴上的冲击传感器,也可以是检测对盘片部12及硬盘120所加的冲击传感器。
另外,由于盘片部12与硬盘120实质上是形成一体的,因此在上述本实施形态中,也可以认为最终是检测对盘片部12及硬盘120所加的冲击。
硬盘120的损伤由于可以认为多数情况下是因冲击而造成硬盘120与检测头121的碰撞而发生的,因此当然希望能够检测硬盘120与检测头121发生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
当然,冲击传感器13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是安装在盘片部12的壳体外壁部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螺丝固定等安装在与盘片部12形成一体的其它手段上。
(C)另外,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是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
但是也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也可以是硬盘120。
但是,在盘片部12中发生不能读写数据等重大损伤时,不能利用硬盘120中存储的冲击记录数据,结果难以判明损伤的原因。因而,最好还是如上述的本实施形态那样,将冲击记录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
(D)另外,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信息外部输出手段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是显示手段20。
但是也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信息外部输出手段也可以是具有根据冲击履历数据信息将警告音及指导通告加以合成后进行声音输出用的声音输出设备等的手段,也可以是具有利用电波对规定的服务中心等发送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等的手段。
(E)另外,本发明的场所时间检测手段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是包含具有取得使用场所的一组纬度及经度作为位置信息用的GPS设备、以及保持一组纬度及经度与地名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等的位置信息取得手段17的手段。
但是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场所时间检测手段也可以是没有那样的数据库的手段。
在这样情况下,例如上述数据库也可以利用因特网上的数据服务器等构筑,一对纬度及经度与地名的对应关系通过网络向该数据服务器进行询问来获得。
(F)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具有检测正进行数据的读出或写入的规定的记录媒体中的读出/写入位置的读出/写入位置检测手段,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也可以将与检测的读出/写入位置有关的信息写入冲击履历数据。
例如,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盘片控制手段14检测正进行数据的读出/写入的硬盘120的读出/写入位置的地址,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也可以将检测的读出/写入位置的地址写入冲击记录数据。
当然在这样情况下,盘片控制手段14与发明的读出/写入位置检测手段相对应。
通过得到与受冲击时检测出的关于读出/写入位置的地址信息等,能够更确实地确定受到损伤的部位。
(G)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还可以具有在检测出的冲击超过预先规定的限度时禁止数据读出及/或写入的数据读出写入禁止手段。
例如,在上述的本实施形态中,盘片控制手段14在对于Z方向的冲击超过350G时,也可以在将冲击记录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后停止盘片部12的动作。
当然,在这样情况下,盘片控制手段14与本发明的数据读出写入禁止手段相对应。
(H)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媒体装置也可以具有存储生成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根据存储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关于检测的冲击的警告的警告生成手段、以及在规定的时刻将生成的警告向外部输出的警告外部输出手段。
例如,在上述本实施形态中,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存储上述的冲击记录数据,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对冲击发生次数的累计数及实际冲击值的累计数进行计数,在冲击发生次数的累计值超过30次时,或者对于某一方向的实际冲击值的累计值超过10000G时,显示手段20也可以显示“建议更换硬盘”那样的信息。
当然,在这样情况下,非易失性存储媒体19与本发明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相对应,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与本发明的警告生成手段相对应,显示手段20与本发明的警告外部输出手段相对应。
(I)另外,本发明的程序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记录媒体方法的全部或一部分步骤(或工序、动作、作用等)的动作用的程序,是与计算机协同动作的程序。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媒体是载有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记录媒体方法的全部或一部分步骤(或工序、动作、作用等)的全部或一部分动作用的程序的记录媒体,是利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而且读取的上述程序与上述计算机协同执行上述动作的记录媒体。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所谓的“一部分步骤(或工序、动作、作用等)”意味着在那些多个步骤内的一个或几个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所谓的“步骤(或工序、动作、作用等)”意味着上述步骤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的一利用形态可以是能够利用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中记录的,与计算机协同动作的形态。
另外,本发明的程序的一利用形态也可以是在传输媒体中传输并能够利用计算机读取的,与计算机协同动作的形态。
另外,记录媒体包含ROM等,传输媒体包含因特网等传输媒体及光、电波、声波等。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的计算机不限于CPU等纯粹的硬件,也包含固件或OS,而且还包含外围设备。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构成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
如上所述,将关于盘片控制装置使用中发生的冲击的冲击记录数据存入非易失性存储媒体,根据需要读出非易失性媒体的冲击记录数据并进行显示,通过这样能够在硬盘发生损伤时就原因及处置方法提供适当的自诊断信息。另外,在硬盘容量上增加业务等更换作业中,能够容易实施冲击判断所必需的冲击判断阈值等参数值的改变。
另外,在对盘片部造成损伤时,多数情况下能够确定其原因在于由于操作失误等过失而受到冲击所致。
另外,由于多数情况下用户能够理解为作为损伤原因的冲击在于自己的过失所致,因此更能够减少用户关于必要的采取措施的时间及采取措施的成本等负担感。
当然,由于能够迅速判明损伤的原因,因此结果也非常有可能减少采用措施的时间及采取措施的成本。
工业上的实用性本发明的优点是例如具有在对盘片部造成损伤时能够更可靠地判明其原因。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对规定的记录媒体进行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的数据读出写入手段、及/或所述规定的记录媒体上受到的冲击的冲击检测手段、以及根据关于所述冲击强度的规定的冲击强度基准,生成关于所述检测出的冲击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所述生成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以及在规定的时刻将关于所述存储的冲击履历数据的信息向外部输出的冲击履历数据信息外部输出手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根据多个动作模式进行与所述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有关的控制的控制手段,所述冲击强度基准是关于对每个所述动作模式所规定的冲击强度的基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所述动作模式的动作模式检测手段,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所述检测的动作模式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进行所述数据的读出或写入的所规定的记录媒体中的读出/写入位置的读出/写入位置检测手段,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所述检测的读出/写入位置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场所及/或时间的场所时间检测手段,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与所述检测的场所及/或时间有关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根据来自外部的指示改变所述冲击强度基准用的冲击请读基准改变手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强度基准是关于对多个规定方向的每个方向规定的所述冲击强度的基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履历数据生成手段将关于受到所述冲击的所述规定的方向的信息写入所述冲击履历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媒体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记录媒体是硬盘,所述数据读出写入手段是硬盘驱动器,关于所述冲击强度的基准是与所述硬盘及所述硬盘驱动器能承受的所述冲击强度的上限相对应的阈值,对垂直于所述硬盘表面的方向所规定的所述阈值小于对平行于所述硬盘的表面的方向所规定的所述阈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所述检测出的冲击超过预先规定的限度时禁止所述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的数据读出写入禁止手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所述生成的冲击履历数据的冲击履历数据存储器、根据所述存储的冲击履历数据生成关于所述检测出的冲击的警告的警告生成手段、以及在规定的时刻将所述生成的警告向外部输出的警告外部输出手段。
全文摘要
经常会因操作失误等过失而在用户不注意之间受到的冲击导致盘片部受损伤,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得到明确表示已有那样的冲击的信息。因此,在盘片部发生损伤时,往往不能够正确判明其原因。本发明的盘片控制装置具有对硬盘(120)进行数据的读出及写入的盘片部(12)上所加的冲击进行检测的冲击传感器(13)、以及根据关于冲击强度的规定的冲击判定阈值生成关于检测出的冲击的冲击记录数据的冲击记录数据生成管理手段(18)。
文档编号G11B33/08GK1692423SQ200380100320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宫野彻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