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器螺杆的自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276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器螺杆的自动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螺杆的自动上油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光盘驱动器螺杆的自动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快速发展,电脑周边产品的市场也快速成长,诸如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扫描器、打印机等电脑周边产品,均已成为现代办公室必备的工具。而在这些电脑周边产品中,光盘驱动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储存媒介。光盘驱动器除了可以提供极大的储存容量外,更提供多样化的储存数据格式以及数据长期保存的好处。特别是随着新一代数字化视频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的发展,提供高达17GB的储存容量以及更高品质的影像与音效输出,而使得光盘驱动器的应用更加广泛。
请参照图1所示,显示在一典型光盘驱动器架构中,具有一带动光盘片旋转的主轴马达100与一用以读取光盘片数据的光学读写机构。其中,光学读写机构包括一滑轨220、一驱动马达(未图示)、一导螺杆240与一光学读写模组260。滑轨220与导螺杆240是相互平行,并且由主轴马达100的位置向外延伸。光学读写模组260是滑合于滑轨220并螺合于导螺杆240,同时,驱动马达是连接于导螺杆240的一端以带动导螺杆240转动,藉以带动光学读写模组260沿着滑轨220作线性的定位运动。
请参照图2A和2B所示,是放大显示图1中导螺杆240与光学读写模组260间的螺合结构。如图中所示,光学读写模组260的侧边具有一U型支撑结构(rack)280,而此U型支撑结构280的开口内具有螺纹282啮合至导螺杆240表面的螺纹242。同时,此U型支撑结构280的侧边是限制了光学读写模组260的运动维度,使光学读写模组260仅能沿着导螺杆240作线性运动,因此,导螺杆240传递至光学读写模组260的转动力矩,可以顺利转换为线性移动的驱动力。
一般而言,为了使上述U型支撑结构280可以滑顺地螺合至导螺杆240上,以避免影响光学读写模组260的定位,导螺杆240上必须预先施以润滑,以降低U型支撑结构280与导螺杆240之间的摩擦阻力。藉由此润滑作业,除了可以避免U型支撑结构280与导螺杆240之间产生螺纹卡死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降低驱动马达带动光学读写模组260所需的驱动力。
请参照图3所示,是一典型的导螺杆上油装置300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导螺杆240的一端是预先固定于驱动马达340上,并且二者是一并定位于底座320上。在底座320上方,另有一可移动的供油装置360,可向下移动以将润滑油注于导螺杆240上,并且,此供油装置360亦可沿着导螺杆240的轴向作线性移动。在进行导螺杆240上油的步骤时,驱动马达340必须通有电流以带动导螺杆240旋转,而供油装置360由上方涂布润滑油于导螺杆240上,同时由导螺杆240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藉由上述导螺杆240与供油装置360间的相互运动,可以确保润滑油可完全覆盖导螺杆240的表面。
如前述,传统的导螺杆上油装置300为了确保润滑油完全覆盖于导螺杆240的表面,必须将导螺杆240的一端是预先固定于驱动马达340上,同时在上油的步骤中,还需要通电至驱动马达340以带动导螺杆240旋转。因此,不仅使导螺杆上油装置的设计更为复杂,同时,也使上油的步骤更为繁复。
此外,由于导螺杆是以螺合方式传递动力,因此,导螺杆表面的螺纹是最需要润滑的位置。然而,前述传统的上油步骤仅能对导螺杆全面上油,而无法针对螺纹上油,因此,除了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同时,也容易因上油不均,而产生润滑不足的现象。
爰是,如何提供有效、便利的上油装置以确保导螺杆可以有效润滑,是光盘驱动器组装过程中,一相当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螺杆上油装置,其待上油的导螺杆不须预先固定于驱动马达上即可进行上油,藉以简化导螺杆上油装置的设计与上油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螺杆上油装置,可有效针对导螺杆的螺纹部份上油,以改善导螺杆的润滑效果,并且,可以节省润滑油的使用。
本发明的自动上油装置,包括一螺杆座、一可移动的驱动部与一供油器。其中,螺杆座是用以承载并定位待上油的螺杆,而可移动的驱动部是位于螺杆座的上方,用以啮合至此螺杆。供油器是固定于驱动部上,并具有一注油嘴延伸至螺杆的螺纹内。当驱动部啮合于螺杆后,驱动部沿着螺杆的轴向作线性移动,同时带动螺杆转动,并且使注油嘴沿着螺杆的螺纹移动而注油于其中。
为了控制驱动部的移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螺杆座上装置二维驱动装置,以带动驱动部使向下螺合于螺杆,另外,也带动驱动部使沿着螺杆的轴向作线性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移动的驱动部是具有一向下的开口以容纳螺杆,同时,此开口内具有内螺纹以啮合至螺杆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移动的驱动部是一齿面朝下的齿条,其齿面是啮合至螺杆的螺纹。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一典型光盘驱动器架构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放大显示图1中导螺杆与光学读写模组间的螺合结构。
图3所示是一典型的导螺杆上油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上油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上油装置中,可移动驱动部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本发明自动上油装置中,可移动驱动部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4所示,是本发明自动上油装置400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此自动上油装置400包括一螺杆座420、一可移动的驱动部440与一供油器460。其中,螺杆座420是用以承载并定位待上油的螺杆240,而可移动的驱动部440是位于螺杆座420的上方,用以啮合至此螺杆240。供油器460是固定于驱动部440上,并具有一注油嘴462延伸至驱动部的内部。当驱动部440向下啮合于螺杆240,注油嘴462同时亦对准螺杆240的螺纹处。随后,驱动部再沿着螺杆240的轴向作线性移动,同时带动螺杆240转动,并且使注油嘴462沿着螺杆240的螺纹移动而注油于其中。
又,为了使驱动部440可以稳定而有效率地带动螺杆240转动,如图4所示,螺杆座420的上方是装置有二维驱动装置480,此二维驱动装置480是包括一垂直驱动单元482与一水平驱动单元484,其中,垂直驱动单元482是用以带动驱动部440使向下螺合于螺杆240,并提供一稳定而充分的下压力,使驱动部440持续啮合螺杆240上。而水平驱动单元484是用以带动驱动部440使沿着螺杆240的轴向作线性移动。而就一较佳实施例而言,此二维驱动装置480可以采用高压气体为动力源。同时,前述供油器460亦可以此高压气体作为注油的动力源。
如前述,通过本发明的自动上油装置400,使用者将待上油的螺杆240定位于螺杆座420的后,垂直驱动单元482随即带动驱动部440使向下啮合至螺杆240的一端,而固定于驱动部440上的供油器460,其注油嘴462亦对准螺杆240的螺纹处。接下来,水平驱动单元484带动驱动部440,使其沿着螺杆240的轴向移动至螺杆240的另一端,同时,注油嘴462是持续注油至螺杆240的螺纹内。
请参照图5所示,是放大显示图4中的可移动驱动部440。就一较佳实施例而言,此可移动的驱动部440是具有一向下的开口442以容纳图4的螺杆240,同时,此开口442内具有内螺纹444以啮合至螺杆240上。此外,此可移动的驱动部440上另具有一穿孔446以容纳并固定供油器的注油嘴462,以使润滑油可以顺利注入螺杆240的螺纹处。
请参照图6A和6B所示,是本发明可移动驱动部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而其中的图6B是此可移动的驱动部540啮合至螺杆24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此可移动的驱动部540是简化为一齿面朝下的齿条,其齿面542是啮合至螺杆240的螺纹。而此供油器的注油嘴462是固定于此驱动部540的侧边,并延伸至螺杆240的螺纹处以顺利注油。
相较于传统的上油装置,本发明的自动上油装置具有下列优点一、就本发明的自动上油装置400而言,其是以驱动部540带动螺杆240转动,待上油的螺杆240不需预先固定于驱动马达上即可进行上油,同时,也不需使用驱动马达带动螺杆240转动,因此,待上油的光盘驱动器不需接上电源来驱动驱动马达,这样将可简化上油装置的设计与加速上油的步骤。
二、本发明的自动上油装置400,是将供油器460固定于驱动部440,使注油嘴462持续对准螺杆240的螺纹位置,而可以精确地对螺纹部分上油。因此,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并且,可以节省润滑油的使用。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螺杆的自动上油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一可移动的驱动部,位于该螺杆的上方,用以啮合该螺杆;以及一供油器,固定于该驱动部上,具有一注油嘴延伸至该螺杆的螺纹内;该驱动部啮合于该螺杆后,沿着该螺杆的轴向作线性移动以带动该螺杆转动,并且该注油嘴沿着该螺杆的螺纹移动注油于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螺杆座,用以承载并定位该螺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二维驱动装置位于该螺杆座上,该二维驱动装置包括一垂直驱动单元与一水平驱动单元,该垂直驱动单元是用以带动该驱动部使向下螺合于该螺杆,该水平驱动单元是用以带动该驱动部使沿着该螺杆的轴向作线性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维驱动装置是以高压气体为动力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的驱动部还包括一穿孔以容纳并固定该供油器的注油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的驱动部具有一向下的开口以容纳该螺杆,同时,该开口内具有内螺纹以啮合至该螺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的驱动部是一齿面朝下的齿条,该齿面是啮合至该螺杆的螺纹。
8一种利用自动上油装置将螺杆上油的方法,该自动上油装置包括一可移动的驱动部与一供油器,其中,该驱动部是位于该螺杆的上方,该供油器是固定于该驱动部上,利用该自动上油装置将螺杆上油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将该驱动部啮合至该螺杆的一端;将该供油器的注油嘴对准该螺杆的螺纹;以及移动该驱动部以带动该螺杆的转动,并使该驱动部沿着该螺杆的轴向移动至该螺杆的另一端,同时,该注油嘴持续注油至该螺杆的螺纹内。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上油装置,包括一螺杆座、一可移动的驱动部与一供油器。其中,螺杆座是用以承载并定位待上油的螺杆,而可移动的驱动部是位于螺杆座的上方,用以啮合至螺杆。供油器是固定于驱动部上,并具有一注油嘴延伸至螺杆的螺纹内。当驱动部啮合于螺杆后,驱动部沿着螺杆的轴向作线性移动,同时带动螺杆转动,并且使注油嘴沿着螺杆的螺纹移动而注油于其中。
文档编号G11B33/14GK1670845SQ20041003996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5日
发明者林永隆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