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驱动器设备和识别cd和dvd的方法

文档序号:67558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驱动器设备和识别cd和dvd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来将信息写入光存储盘和从光存储盘读出信息的盘驱动器设备;下面,这样的盘驱动器设备还被称为“光盘驱动器”。本发明另外涉及用来识别被插入到盘驱动器设备中的盘类型的方法。
众所周知,已经开发出了符合不同格式的光盘。例如,在这提到的CD和DVD,但是本发明的要点也适用于其他盘类型。常规上,盘驱动器已经被开发成专用设备,也就是,适用于仅仅一种盘类型的专用设备。因此,例如,一个方面,CD类型的光盘驱动器已经开发出来了,而另一个方面,DVD类型的光盘驱动器也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这样的专用盘驱动器适用于仅仅一种光盘;如果错误类型的盘被插入到这样的驱动器,那么盘驱动器不能处理该盘并回应一个错误消息。换句话说,这样的专用盘驱动器知道哪知类型是期望的,并根据期望的盘类型格式来处理“错误类型”。
最近,盘驱动器已经开发成能够处理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盘。这种类型的盘驱动器被称为多类型驱动器。作为具体例子,用来处理CD和DVD的多类型驱动器在下面描述,但是注意到这样的描述不是为了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到这个例子,由于本发明的要点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盘。
由于多类型驱动器可以期望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盘中的任何一种,当新盘插入时它需要查明盘的类型,以便能够以正确的格式来处理盘。
因此,在多类型驱动器,需要一种确定盘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一种确定盘类型的已知方法被称为“试验和错误”。盘驱动器首先假设盘是第一类型,例如CD,并根据CD格式执行多个测试,CD能够通过该测试,而不同类型的盘,例如DVD将不能够通过该测试。如果盘通过测试,就确定为CD格式。如果盘失败,则盘驱动器假设盘是DVD类型,并根据DVD格式执行多个测试。如果盘通过第二轮测试,就确定为DVD类型。这种已知确定盘类型的方法,尽管能够得到可靠的结果,但是缺点在于相当浪费时间。下面,这种已知的确定盘类型的方法被称为传统测试。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盘类型确定方法,该方法不怎么花费时间,并且不降低可靠性。
如果CD和DVD对某个可测量参数具有相互不同的值,那么就会获得相当大的改进。于是,就可以通过测量这种参数来查明盘的类型。
能够使CD和DVD互相区别开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盘表面和存储层之间的距离,下面被称为盘厚度。CD的厚度是1.2mm,而DVD的厚度是0.6mm。因此,识别CD和DVD的方法,或至少能够把CD和DVD区别开的方法,基于测量盘的厚度已经开发出来了如果厚度表现为近似是0.6mm(或少于一个参考值,例如0.9mm),那么断定该盘是DVD,而如果厚度表现为近似是1.2mm(或大于一个参考值,例如0.9mm),那么断定该盘是CD。
US-6.061.318公开了一种基于盘厚度来区别盘类型的方法。用呈斜坡的电压来控制聚焦致动器以便在轴向使物镜位移,从而使激光束的焦点在轴向朝向盘位移,并监控聚焦错误信号。聚焦错误信号的特性表明焦点在第一时刻达到盘的表面的时间,以及焦点在第二时刻到达信息层的时间。盘的厚度可以从第一和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距离来计算出,考虑了光学透镜的位移速度,它取决于驱动致动器电压的斜率。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提供确定结果。然而,根据公开的内容,该方法用作厚度的绝对测量。然而,这不是非常可靠的。首先,并不准确已知光学透镜的位移速度,因为致动器的灵敏度,也就是,位移比上控制电压(mm/V),不是一个准确已知的常数。典型地,这个灵敏度的范围从0.65mm/V到1.3mm/V。即使对于一个具体的致动器,这个灵敏度也会随着致动器的使用年限和致动器的条件(例如,温度)而变化。因此,即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距离被非常准确地确定,在相应的空间距离上也存在不确定性。
第二,CD和DVD的厚度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变化。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克服这些问题。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盘识别方法,它考虑了盘厚度的变化和致动器灵敏度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方面,盘驱动器,在第一次被投入运行之后,首先运行在学习阶段,其中收集有关被插入到盘驱动器的CD和DVD的厚度的数据。从收集的数据中计算平均CD厚度和平均DVD厚度。当收集的数据量足够大以致于计算的平均CD厚度和计算的平均DVD厚度被认为是足够可靠之时,盘驱动器转换运行到第二阶段,其中盘的确定基于测量的厚度与从计算的平均CD厚度和计算的平均DVD厚度而得出的确定阈值厚度之间的比较。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通过参考附图用下面的描述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光盘驱动器设备的某些相关部件;图2示意性图示了光学检测器;图3A和3B是图示测量结果的图;图4是图示了不同盘的厚度频率的图;图5是一个流程图,示意性地图示了传统的盘识别过程;图6是一个流程图,示意性地图示了现有技术的盘识别过程;图7是一个流程图,示意性地图示了本发明的盘识别过程。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光盘驱动器设备1,适用于将信息存储到光存储盘2和从光存储盘2读取信息,光存储盘2典型地是DVD或CD。光盘2包括至少一个存储空间的轨道,它形如连续的螺旋或形如多个同心的圆,其中信息可以采用数据图案的形式来存储。光盘可以是只读类型,在制造过程中将信息记录到上面,这些信息用户只能读取。光盘也可以是可写类型,可以由用户将信息存储到上面。通常由于光盘技术、信息能够被存储到光盘的方式、和光数据能够从光盘读出的方式都是公知的,所以不需要更加详细地描述这个技术。
为了旋转盘2,盘驱动器设备1包括固定到机架(为了简明起见而未示出)的电机4,规定了旋转轴5。为了接纳和保持盘2,盘驱动器设备1也可以包括转台或夹紧盘芯6,在有主轴电机4的情况下,该转台或夹紧盘芯6安装电机4的主轴7上。
盘驱动器设备1更进一步包括用光束来扫描盘2的轨道的光学系统30。更加具体地,在图1所图示的示范设置中,盘驱动器设备1是一种被设计成能够处理两种类型盘(即,例如CD和DVD)的多类型驱动器。光学系统30包括第一光束产生装置31和第二光束产生装置41,每一个典型地是诸如激光二极管之类的激光器,均被设置成分别来产生第一光束32和第二光束42。下面,光束32,42的光程的不同部分将由字符a,b,c等分别加到附图标记32,42来指示。注意到,在被设计成用来处理仅仅一种类型的盘(也就是,例如仅仅是CD)的盘驱动器设备,典型地,仅仅存在一个激光二极管。
第一光束32通过第一光束分束器43、第二分束器33、准直器镜头37和物镜34到达(光束32b)盘2。第一光束32b从盘2反射(反射的第一光束32c),然后通过物镜34、准直器镜头37和第二分束器33(光束32d)到达光学检测器35。
第二光束42被反射镜44反射,通过第一分束器43,然后沿一个光路(用附图标记42b,42c,42d来表示)而行,该光路可以与第一光束32的光路相比较。
物镜34被设计成用来把两束光束32b,42b之一在盘2的信息层(为了简单起见未示出)上聚焦成焦斑F,该焦斑F通常是圆形的。为了解释本发明,下面假设仅有第一激光器31在运行,而第二激光器41是关闭的。
在运行期间,光束应该保持被聚焦在记录层上。为了这个目的,物镜34被设置为可轴向位移,并且光盘驱动器设备1包括聚焦致动器52,被设置成用来相对于盘2在轴向使物镜34发生位移。由于轴向致动器本身是已知的,此外这种轴向致动器的设计和运作不是本发明的主题,所以这儿不需要更详细地讨论这种聚焦致动器的设计和运行。
注意到,用来相对于设备机架而支撑物镜的装置和在轴向使物镜位移的装置自身一般来讲都是众所周知的。由于这种支撑和位移装置的设计和运作不是本发明的主题,所以这儿不需要更详细地讨论它们的设计和运行。
盘驱动器设备1更进一步包括控制电路90,控制电路90具有耦合到聚焦致动器52的控制输入的输出94,还包括用来从光学检测器35接收读出信号SR的读出信号输入91。控制电路90被设计为在它的输出94生成用来控制聚焦致动器52的控制信号SCF。
图2图示了光学检测器包括多个检测器段,在这个例子中是四个检测器段35a,35b,35c,35d,能够分别提供独立的检测器信号A,B,C,D,分别表示入射到四个检测器象限中的每一个上的光线量。将第一和第四段35a和35d与第二和第三段35b和35c相隔开的中线36的方向和轨道方向相对应。由于这种四象限检测器自身是已知的,所以这儿不需要更详细地给出其设计和运行的描述。
图2还图示了控制电路90的读出信号输入91实际上包括四个分别用来接收独立的检测器信号A,B,C,D的输入91a,91b,91c,91d。众所周知,控制电路90被设计来处理所述的独立的检测器信号A,B,C,D,以至能够从其得出数据和控制信息,这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例如,数据信号SD能够根据下面的公式通过求和所有的独立检测器信号A,B,C,D来获得SD=A+B+C+D(1)这个数据信号SD也被称为中央孔径信号CA。
图3A和3B是图示对样品CD盘(图3A)和DVD+R盘(图3B)执行的测量的结果的图。特别地,这些示了当聚焦致动器52使物镜34位移时所获得的光信号。水平轴代表时间(32ms/div),垂直轴代表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SCF的电压(上面的曲线)和中央孔径信号CA的强度(下面的曲线)。曲线61代表由控制电路90施加到聚焦致动器52的控制电压SCF/时间,曲线62代表中央孔径信号CA/时间。首先,通过降低致动器电压(线段61a)来使物镜34离开盘。然后,致动器控制电压以基本上恒定的速率增加(线段61b),使物镜34以基本上恒定的速度移向盘2。最初,激光束32b的焦点彻底地位于盘下表面的下面,而检测器35接收仅仅很少的反射光。当焦点靠近盘的下表面时,中央孔径信号CA增加,并且在焦点与盘的下表面相符时的时间tS达到最大值。因此,中央孔径信号CA示出了在时间tS的第一峰值P1。
随着控制电压SCF的进一步增加,激光束32b的焦点在盘下表面和信息层之间,而检测器35再次接收仅仅很少的反射光,直到焦点与信息层相符合的tL时。因此,中央孔径信号CA示出了在时间tL的第二峰值P2。
在这个试验中,聚焦致动器控制信号SCF被降低,以致在焦点达到信息层时立即离开物镜34(线段61c),这说明第二峰值的第二次发生,表示为P2’。然后,致动器以较低的速度再次移向盘(线段61d)。通常,在使用中,聚焦伺服系统用来控制聚焦致动器以便把物镜保持在与第二峰值P2相对应的位置。
图3A-3B还图示了第一峰值P1的幅值比第二峰值P2的小。
注意到在两个例子中,在物镜34前进期间(线段61b)或至少在tL和tS之间的时间间隔Δt期间控制信号增加速度(dS/dt)是相同的,以致于光学透镜34的行进速度v在两个例子中是相同的。
光学透镜34的行进速度v可以从时间间隔Δt=tL-tS的持续时间计算出来,该速度可以根据公式(2)来相当准确地加以确定v=D/Δt(2)当然,假设光学透镜34的速度v在所述的时间间隔是恒定的。在这个公式(2)中,D代表低的盘表面和信息层之间的距离。从图3A测量可知,假设D(CD)=1.2mm,速度v近似为17mm/s。从图3B测量可知,假设D(DVD)=0.6mm,速度v近似为14mm/s。
反过来,如果光学透镜34的速度v在这个时间间隔Δt保持不变,或者如果这个速度是已知的,或至少如果在所述时间段Δt期间平均速度能够足够准确地知道,那么所述的距离D能够根据公式(3)从时间间隔Δt计算出D=v*Δt(3)。
然后,通过将计算的厚度D与合适的参考值DREF(例如DREF=0.9mm)比较,控制电路90就可以确定如果D>DREF,则盘2是CD,而如果D<DREF则盘2是DVD。从图3A和3B的图能够看到这个确定可以相当快速地做出,也就是在近似200ms的时间之内做出。
和已经提到的一样,在实现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实际问题在于事实CD盘的厚度可能会偏离理论值1.2mm,DVD盘的厚度可能偏离理论值0.6mm,并且不同盘驱动器的致动器装配可能具有不同的控制灵敏度,以致于使物镜的实际速度v不能足够准确地知道。
本发明通过产生一个基于历史的参考值来解决这个问题,该参考值考虑了盘的变化和致动器速度的不确定性。这将参考图4来解释,图4的图基本上图示了不同盘的厚度频率。
假设对于多个CD盘和DVD盘使用一个盘设备来重复进行上述试验,致动器控制信号增长率(dS/dT)在所有测量中保持恒定。对于每个盘,所述的时间间隔Δt被测量,这个时间间隔后面被称为“厚度时间”,它被视为可测量的盘参数。这个结果在像图4这样的图中绘出,其中水平轴代表厚度时间Δt,垂直轴代表所测量的厚度时间Δt的频率,即,具有厚度时间Δt的具体值的盘数N(Δt)。图4图示了测量结果落入两个组中,分别由具有基本上钟形的轮廓线或高斯轮廓线的71和72来表示。与较大厚度时间相对应的第一曲线71与具有较大厚度的盘(例如CD盘)相关联。与较小厚度时间相对应的第二曲线72与DVD盘相关联。
注意到,两个曲线不必具有相同峰值高度,因为这种高度特别取决于已经测量的每种类型的盘数。在图4的例子中,测量的CD数大于测量的DVD数。
根据本发明,平均CD厚度时间ΔtAV(CD)根据测量结果来确定。这个平均值例如可以被确定为与曲线71的峰值相对应的厚度时间。然而,更方便地是这种平均值被确定为所有被测量CD的厚度时间的总和除以被测量的CD数。同样的,平均DVD厚度时间ΔtAV(DVD)被确定为所有被测量DVD的厚度时间的总和除以被测量的DVD数。
另外,根据本发明,参考厚度时间ΔtREF能够根据测量的平均CD和DVD厚度时间来确定,例如根据ΔtREF=(ΔtAV(CD)+ΔtAV(DVD))/2来确定。
注意到,在上述测量中,首选的是盘类型在测量时是已知的,以致于使测量结果可以有助于ΔtAV(CD)或ΔtAV(DVD)的计算。因为已经确立了这些数据,所以就可以通过测量未知盘的厚度时间ΔtM和将这个测量的厚度时间ΔtM与上面所定义的参考厚度时间ΔtREF相比较来确定它的类型。例如,可以确定如果ΔtAV>ΔtREF,那么盘是CD,而如果ΔtAV<ΔtREF,那么盘是DVD。
这个方法的重要优点是不必实际计算盘的绝对厚度D。另一个优点是本方法不是基于实际的致动器灵敏度。如果不同的盘驱动器对相同的一组盘执行相同的测量,那么平均CD和DVD厚度时间在不同的盘驱动器中相互之间就可能是不相同的,与致动器灵敏度相互之间的差异是相对应的。但是,如果不同的盘驱动器测量新盘的厚度时间,那么就会发现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相互补偿。
图5是一个流程图,示意性地图示了传统的盘识别过程100。在新盘插入到盘驱动器后[步骤101],控制器尝试盘是CD还是DVD。为了那个目的,该盘要经受几个CD测试[步骤103]和/或几个DVD测试[步骤113]。控制器90首先必须确定[步骤102]哪些测试首先要执行;这个确定可以根据用户主要使用一种类型的盘例如CD盘的盘驱动器的试验来作出,在那个情况下,控制器将根据一个假设来选择进行路线,该假设是最有可能的盘是CD,因此进行到步骤103。如果盘通过这些测试[步骤104],那么控制器确定盘是CD并且进而根据CD格式来处理盘[步骤109]。作为对比,如果盘没有通过测试,控制器检查盘是否已经经受了DVD测试[步骤105]。如果没有经受,则控制器继续让盘进行DVD测试[步骤113],并检查盘是否通过这些测试[步骤114]。如果盘通过DVD测试,然后控制器认为盘是DVD,进而根据DVD格式来处理盘[步骤119]。作为对比,如果盘没有通过DVD测试,并且已经在CD测试中失败[步骤115],那么识别过程就失败了[步骤120],可能是因为某种问题,像盘被损坏了而导致的。
这个过程有浪费时间的缺点,但是优点在于提供可靠的盘类型确定结果。
图6是一个流程图,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测量盘厚度D的现有技术的盘识别过程200。新盘被插入到盘驱动器[步骤201]之后,控制器通过计时不同的反射来确定盘的厚度D[过程210]。这包括以下步骤将光学透镜移离盘[步骤211],切换激光束[步骤212],和用控制电压V来控制聚焦致动器,该控制电压以恒定速率dV/dt增加以使得以基本上恒定的速度v使光学透镜移向盘[步骤213]。当从盘表面接收到第一反射峰值P1时,相应的时间t1被记录[步骤214]。当从信息层接收到第二反射峰值P2时,相应的时间t2被记录[步骤215]。厚度时间Δt=t2-t1被计算[步骤216],而厚度D被计算为D=γ·β·Δt[步骤217],其中γ是致动器灵敏度(mm/V),而其中β是控制电压增长速率(dV/dt)。
可选地,在时间t1,启动计时器,在时间t2,停止计时器,使得计时器值是Δt。
作为另一个选择,在时间t1,相应的致动器控制电压V1被记录,在时间t2,相应的致动器控制电压V2被记录,而厚度D被计算为D=γ(V2-V1)。
将这个盘的测量的厚度D与参考厚度DREF(例如0.9mm)相比较[步骤221],参考厚度DREF作为固定值存储在存储器中。如果测量的厚度D大于参考厚度DREF,那么控制器确定盘是CD并将进而根据CD格式来处理盘[步骤222]。如果测量的厚度D小于参考厚度DREF,那么控制器确定盘是DVD并将进而根据DVD格式来处理盘[步骤223]。
这个过程的优点在于快,但缺点是由于在致动器灵敏度γ上的不确定性和由于参考厚度DREF的固定值可能不是合适的值而导致不怎么可靠。
图7是一个流程图,示意性地图示了本发明的盘识别过程300。在新盘插入盘驱动器[步骤301]后,控制器90测量这个盘的厚度时间Δt[步骤302],这包括可以与参考附图6在上面描述的步骤211-216完全相同的子步骤。
然后,控制器检查先前处理的CD盘和DVD盘的数目是否足够高。为了这个目的,控制器从相关联的存储器95接收先前处理的CD盘的数目N(CD)[步骤303]以及从存储器95接收先前处理的DVD盘的数目N(DVD)[步骤304]。然后,控制器90检查是否N(CD)≥NMIN和是否N(DVD)≥NMIN[步骤305]。其中,NMIN是预先定义的最小值。
如果不是,控制器检查是否仅对于CD来说N(CD)≥NMIN[步骤306]或是否仅对于DVD来说N(DVD)≥NMIN[步骤307]。
数目N(CD)和N(DVD)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数器值,每当新盘插入盘驱动器中时增加1,并分别被确定为CD或DVD。最初,当盘驱动器首次投入使用时,那些计数值N(CD)和N(DVD)是零。另外,在盘驱动器的生命期的第一阶段,这些计数值随着每一次插入新的CD或DVD而增加,但它们仍旧低于预先定义的最小数目NMIN。因此,在第一生命期阶段,步骤305,306,307的检查将产生负数。然后,控制器90执行传统盘类型识别过程,例如上面参考图5描述的过程100。
结果,盘也许被确定为CD(在步骤104上是正的结果)。然后,控制器90执行CD统计更新过程310,它包括给计数器N(CD)增加1[步骤311],以及更新平均值ΔtAV(CD)[步骤312]。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有测量的CD厚度时间Δt(CD)的总和∑(CD)可以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在那种情况下,更新步骤312包括根据∑(CD)NEW=∑(CD)OLD+Δt将当前厚度时间Δt添加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总和中。平均值ΔtAV(CD)可以被计算为ΔtAV(CD)=∑(CD)/N(CD)。在那种情况下,所有测量的CD厚度时间ΔtAV(CD)具有相同的权重。
在优选实现方式中,平均值ΔtAV(CD)是运转平均数,其中最近的测量具有比较老的测量更大的权重。这能够通过仅仅考虑最后的几次(例如10个)测量来实现。然而,优选地,这通过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平均值ΔtAV(CD)来获得ΔtAV(CD)NEW=(1-x)·ΔtAV(CD)OLD+x·Δt,其中x是在0到1之间的预先定义的系数。
x的合适的值是0.1。
最后,控制器进而根据CD格式来处理盘[步骤319]。
同样,盘可以被确定为DVD(在步骤104上是负结果)。然后,控制器90执行DVD统计更新过程320,该过程包括把计数器N(DVD)增加1[步骤321]并且更新平均值ΔtAV(DVD)[步骤322]。DVD平均值ΔtV(DVD)可以类似CD平均值ΔtAV(CD)那样被定义和更新,已作必要的修正,以致于使DVD平均值ΔtAV(DVD)优选地根据下面的公式被更新ΔtAV(DVD)NEW=(1-x)·ΔtAV(DVD)OLD+x·Δt最后,控制器进而根据DVD格式来处理盘[步骤329]。
很明显,每当新的CD或DVD盘被插入到盘驱动器,只要对于CD和DVD最小值NMIN还没有达到,就执行上述过程。当盘驱动器变得“较老”时,计数器N(CD)和N(DVD)以依赖于使用频率的速率来增加。当CD计数器N(CD)或DVD计数器N(DVD)已经达到了所述的最小值NMIN时,盘驱动器生命期的第一阶段结束;它依赖于用户这些计数器中的哪个计数器首先到达所述的最小值NMIN。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被选择成使得在统计上证明分别使用平均ΔtAV(CD)和ΔtAV(DVD)来作出判定是正确的。NMIN的合适的值是10,但如果需要,这个值也可以更高。
在盘驱动器生命期的第一阶段后,盘驱动器在后来将进一步根据测量的厚度时间ΔtAV(步骤302的结果)来确定盘类型,测量的厚度时间ΔtAV与参考厚度时间ΔtREF相比较[步骤380]。参考厚度ΔtREF取决于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和/或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取决于CD计数器N(CD)达到所述最小值NMIN还是DVD计数器N(DVD)达到所述最小值NMIN,还是两者都到达所述最小值NMIN。
假设用户播放CD多于DVD,以致于使CD计数器N(CD)首先达到所述的最小值NMIN。于是,只要DVD计数器N(DVD)还没有达到所述最小值NMIN,步骤305的检查就具有一个负结果,但步骤306的检查结果就具有一个正结果。然后,控制器90将根据仅仅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并且根据受训的估计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预期近似是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的一半,来执行参考计算过程360。根据这一知识,控制器从存储器95重新获得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步骤361]并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参考厚度时间ΔtREF[步骤362]ΔtREF=0.75·ΔtAV(CD)然后,控制器90执行比较步骤380。
假设用户播放DVD多于CD,以致于使DVD计数器N(DVD)首先达到所述的最小值NMIN。然后,只要CD计数器N(CD)还没有达到所述最小值NMIN,步骤305的检查就具有一个负结果,但步骤307的检查结果就具有一个正结果。然后,控制器90将根据仅仅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并根据受训的估计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预期近似是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的两倍,来执行参考计算过程370。根据这一知识,控制器从存储器95重新获得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步骤371]并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参考厚度时间ΔtREF[步骤372]ΔtREF=1.5·ΔtAV(DVD)然后,控制器90执行比较步骤380。
到盘驱动器生命期的稍后阶段,盘驱动器已经处理了数目足够大的DVD和数目足够大的CD,以致于使DVD计数器N(DVD)和CD计数器N(CD)都达到了所述的最小值NMIN。然后,步骤305的检查就具有一个负结果。然后,控制器90将根据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和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执行参考计算过程350。该控制器从存储器95重新获得CD平均厚度时间ΔtAV(CD)[步骤351],从存储器95重新获得DVD平均厚度时间ΔtAV(DVD)[步骤352],并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参考厚度时间ΔtREF[步骤353]ΔtREF=0.5·{ΔtAV(CD)+ΔtAV(DVD)}然后,控制器90执行比较步骤380。
在比较步骤380中,当前盘测量的厚度时间Δt与参考厚度时间ΔtREF相比较。如果测量的厚度时间Δt大于参考厚度时间ΔtREF,那么控制器确定该盘是CD并进而执行CD统计更新过程310并根据CD格式来处理该盘[步骤319]。如果测量的厚度时间Δt小于参考厚度时间ΔtREF,那么控制器确定该盘是DVD并进而执行DVD统计更新过程320并根据DVD格式来处理该盘[步骤329]。
因此,在盘驱动器生命期的第一阶段(其中盘驱动器利用可靠但耗时的传统方法来确定盘类型)后,盘驱动器已经充分学习了“CD和DVD看上去象什么”,并且能够可靠地从根本上基于测量厚度以快速方法来确定盘类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清楚,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都是可以的。
例如,测量厚度时间Δt的步骤(步骤302)被描述为在新盘被插入盘驱动器之后直接执行。然而,这个不是必须的,厚度时间Δt也可以晚一点测量,例如正好在厚度时间Δt对于计算是需要之前,也就是正好在步骤312,322,380之前来测量。
另外,上面描述了如果预先处理的盘的数目仅对CD(步骤306)或仅对DVD(步骤307)足够高,那么传统识别方法100也可以被绕过。在可选实施例中,这些可能性没有被实现,以致于使盘驱动器的生命期的第一阶段结束,并且只有当预先处理的盘数目对于CD和DVD都足够高时,才绕过传统识别方法100。在那种情况下,如果步骤305问题的答案是负的,那么该过程直接跳到步骤308。
另外,注意到本发明不限于多类型驱动器。本发明也能够用于在专用盘驱动器(只用于一种盘类型),以确定是否已经插入了错误类型的盘。另外,本发明同样能够被用于将例如蓝光盘与例如DVD盘和CD盘区分开上。
另外,本发明同样能够通过将光学透镜移离盘和在靠近盘的开始点而启动来实施。然而,通常,当新盘被插入时,或当盘驱动器设备被切换或初始化时,最初,光学透镜将处于相对远离盘的停靠位置。但是,在利用上面所解释的方法测量了盘厚度之后,随着透镜在相反方向移动来重复类似的测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识别光盘类型(CD;DVD)的方法,其中-产生光束(32),该光束被朝向光盘(2)引导,并且使该光束从光盘(2)反射,其中该光束通过光学透镜(34);-使所述光学透镜(34)在轴向相对于所述光盘(2)移动;-通过光学检测器(35)来接收反射的光束(32d);-分析来自光学检测器(35)的输出信号(SR)来检测所述光束(32)的焦点基本上与光盘(2)的表面相符的时间(P1;tS);和检测所述光束(32)的所述焦点基本上与光盘(2)的信息层相符的时间(P2;tL);其中,厚度时间Δt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Δt=tL-tStS是与所述盘表面相符的时间;tL是与所述信息层相符的时间;其中将测量的厚度时间Δt与参考值(ΔtREF)相比较,以及其中如果测量的厚度时间Δt大于所述参考值(ΔtREF),则确定光盘为第一类型(CD),和如果测量的厚度时间Δt小于所述参考值(ΔtREF),则确定光盘为第二类型(DVD);其中所述的参考值(ΔtREF)从CD盘厚度时间Δt的基于试验的平均值(ΔtAV(CD)),或从DVD盘厚度时间Δt的基于试验的平均值(ΔtAV(DVD)),或从两者中计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每种期望的盘类型(CD;DVD),定义相应的盘类型计数器(N(CD);N(DVD))并定义相应的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CD);ΔtAV(DVD));和其中,在识别具体盘类型之时,增加相应盘类型计数器的值,并更新相应平均类型厚度时间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被计算为相应类型的最后N个盘的算术平均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类型))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ΔtAV(类型)NEW=(l-x)·ΔtAV(类型)OLD+x·Δt,其中x是在0到1之间预先定义的系数;而其中“类型”表示盘的类型(CD;DV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x=0.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新盘(2)被插入到盘驱动器(1)(步骤301)后,所有盘类型计数器的值被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相比较;其中,如果所有盘类型计数器的计数器值大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则所述参考值(ΔtREF)被计算处在在两个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CD);ΔtAV(DVD))之间的间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值(ΔtREF)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ΔtREF=0.5{ΔtAV(类型1)+ΔtAV(类型2)}其中ΔtAV(类型1)是第一盘类型(CD)的平均厚度时间,ΔtAV(类型2)是第二盘类型(DVD)的平均厚度时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新盘(2)被插入到盘驱动器(1)(步骤301)后,所有盘类型计数器的值都被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相比较;其中,只有与最小的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DVD)相对应的一个盘类型计数器(N(DVD))的计数器值大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时,所述参考值(ΔtREF)才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ΔtREF=0.5·(x+l)·ΔtAV(DVD)其中x是在期望的最大平均类型厚度时间和期望的最小平均类型厚度时间之间的预先确定的比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新盘(2)被插入到盘驱动器(1)后(步骤301),所有盘类型计数器的值都被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相比较;其中,只有与最大的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CD)相对应的一个盘类型计数器(N(CD))的计数器值大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时,所述参考值(ΔtREF)才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ΔtREF=(x+l)·ΔtAV(CD)/2x其中x是在期望的最大平均类型厚度时间和期望的最小平均类型厚度时间之间的预先确定的比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盘类型是DVD且第二盘类型是CD的情况下,x=2。
11.一种识别光盘类型(CD;DVD)的方法,其中产生光束(32),该光束被朝向光盘(2)引导,并且使该光束从光盘(2)反射,其中该光束通过光学透镜(34);通过光学检测器(35)来接收反射的光束(32d);接收来自所述光学检测器(35)的输出信号(SR);使所述光学透镜(34)在轴向相对于所述光盘(2)移动;分析所述输出信号(SR)来检测所述光束(32)的焦点基本上与光盘(2)的表面相符的时间(P1;tS);和检测所述光束(32)的所述焦点基本上与光盘(2)的信息层相符的时间(P2;tL);其中,厚度时间Δt以下面的公式来计算Δt=tL-tStS是与所述盘表面相符的时间;tL是与所述信息层相符的时间;其中为每种期望的盘类型(CD;DVD),定义相应的盘类型计数器(N(CD);N(DVD))并定义相应的平均类型厚度时间(ΔtAV(CD);ΔtAV(DVD));其中在新盘(2)被插入到盘驱动器(1)(步骤301)后,所有盘类型计数器的值被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相比较;其中,如果所有盘类型计数器的计数值均小于预先定义的最小值(NMIN),则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例如传统方法(100)来确定盘类型;其中,在识别具体盘类型之时,增加相应盘类型计数器的值,并更新相应平均类型厚度时间值。
12.一种盘驱动器设备(1),被设计成用来执行根据前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的盘类型识别方法(300)。
13.如权利要求12的盘驱动器设备(1),其中盘驱动器设备(1)适于用来处理仅仅一种盘类型,其中如果盘类型识别过程揭示插入的盘不是正确的盘,则盘驱动器设备(1)拒绝所插入的盘。
14.一种盘驱动器设备(1),被设计成用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2的盘类型识别方法;其中盘驱动器设备(1)适于处理至少两种不同的盘类型(CD;DVD),其中盘驱动器设备(1)进而根据由盘类型识别过程(300)所揭示的盘类型(CD;DVD)来处理所插入的盘(319;329)。
全文摘要
一种识别光盘类型(CD;DVD)的方法,其中使光束(32)从光盘(2)反射,其中使光学透镜(34)在轴向相对于所述光盘(2)移动;分析检测器输出信号(SR)来检测所述光束(32)的焦点基本上与盘表面相符的时间(P1;t
文档编号G11B19/12GK1846262SQ200480025155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日
发明者J·P·H·范德芬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