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640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再生来自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的光盘驱动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在诸如个人计算机、DVD记录器、或游戏设备的主机设备的外部机箱中、从而与该主机设备整体使用的光盘驱动装置,同时还涉及一种与这种光盘驱动装置相结合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安装在诸如笔记本型或台式机型的个人计算机的主机设备的外部机箱的驱动器托架中的薄型光盘驱动装置已经并正在用于在诸如CD(压缩光盘)或DVD(数字化通用光盘)等的光盘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对来自诸如CD(压缩光盘)或DVD(数字化通用光盘)等的光盘的信息信号进行再生。这样的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由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的一对半部形成的装置主体,使其尺寸与标准驱动器托架的大小相对应,并且当将光盘驱动装置结合在主机设备的驱动器托架内时,该光盘驱动装置与主机设备成为一个整体。当由主机设备提供驱动电能时,光盘驱动装置被驱动进行操作(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80321号)。
这种光盘驱动装置通常设置有用于接收圆盘形记录介质的接收部分,和可在装置主体内部和外部之间移动的光盘托盘,从而在限定空间内活动地接收圆盘形的记录介质,并将其传送到记录位置和/或再生位置。该光盘托盘设置有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基座单元,该基座单元包括用于夹住放置在接收部分上的圆盘形记录介质并驱动记录介质旋转的光盘旋转驱动机构,和用来在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对来自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进行再生的光学读头机构。
当将圆盘形记录介质放置在从装置主体抽取出的光盘托盘的接收部分上时,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抓住该圆盘形记录介质,并且随后当光盘托盘推进装置主体内部时,圆盘形记录介质被存放在光盘驱动装置内部。然后,光学读头机构从圆盘形记录介质中读取随后将被输出给主机设备的信息信号,或记录由主机设备提供的信息信号。
然而,对于上述的众所周知的光盘驱动装置,一旦圆盘形记录介质被装入到装置主体中,则只有抽出光盘托盘才能看见并确认在装置主体中接收的圆盘形记录介质的类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他或她在将圆盘形记录介质放入光盘驱动装置后通常会关闭主机设备的主电源开关。随后,如果用户想看到并确认放置在装置主体中的圆盘形记录介质正是他或她想要使用的那一张,则用户必须再一次打开主机设备的主电源开关,抽取出光盘托盘。
一旦打开主电源开关,在关闭主电源开关之前,一些主机设备就会消耗相当多的电力和时间。因此,如果他或她可以确认圆盘形记录介质被装入光盘驱动装置内,并且如果装入了的话,可以从主机设备的外部识别出装入光盘驱动装置内部的圆盘形记录介质,这对用户来说将会非常的便利。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面指出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和结合了这种光盘驱动装置的电子设备,使得用户无须打开主机设备的主电源开关,就可以看出圆盘形记录介质是否装入光盘驱动装置中和/或识别出装入光盘驱动装置中的圆盘形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通过提供一个与设置有透视部分的主机设备相结合的时候适于被驱动的光盘驱动装置实现了上面的目的,该光盘驱动装置包括光盘接收部分,用于接收圆盘形记录介质;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圆盘形记录介质进行旋转;记录和/或再生机构,用于在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再生来自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以及装置主体,与形成在主机设备中的透视部分相应设置,并且设置有透视孔,从而将放置在光盘接收部分上的部分圆盘形记录介质经过透视部分暴露到主机设备外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结合了光盘驱动装置并适于与光盘驱动装置整体使用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容纳部分,用于容纳光盘驱动装置;设备主体,具有用于将容纳部分暴露到外部的透视部分;光盘接收部分,用于接收圆盘形记录介质;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圆盘形记录介质进行旋转;记录和/或再生机构,用于在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再生来自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以及装置主体,与形成在设备主体中的透视部分相对应设置,并且设置有透视孔,从而将放置在光盘接收部分上的部分圆盘形记录介质经过透视部分暴露到设备主体外部。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当在主机设备中装入光盘驱动装置的时候,形成在装置主体中的透视孔位于形成在主机设备中的透视部分的正下方。结果,光盘驱动装置的用户可以通过主机设备的透视部分和形成在装置主体中的透视孔从外部看出圆盘形记录介质是否容纳在装置主体中和/或识别容纳在装置主体中的圆盘形记录介质。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用户不需要为了识别装入在装置主体中的圆盘形记录介质而打开主机设备的主电源开关并将光盘接收部分弹出到主机设备的外部。
一旦打开主电源开关,在关闭主电源开关之前,一些主机设备将会消耗相当多的电能和时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非常便于用户使用,因为他或她无须打开主机设备的主电源开关就可以确定在光盘驱动装置中装入了圆盘形记录介质,并且如果装入了的话,可以识别出装在光盘驱动装置中的圆盘形记录介质。


图1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安装的主机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为图1中的实施例且光盘托盘已从中抽出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为图1中的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为具有突出部分、并且适于与图5中的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一起使用的盖子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为具有突出部分的盖子的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如何用来盖住图5中的实施例的透视孔;图8为图6中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该光盘驱动装置的透视孔和盖子;以及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设置有带有斜面的透视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通过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这里假设,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1的主机设备为一台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如图1所示,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设置有驱动器托架,用于接收光盘驱动装置1。另外,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设置有与后面描述的形成在安装于驱动器托架中的光盘驱动装置上的透视孔相对应的透视孔51。
透视孔51具有基本为矩形的开口,它可通过由诸如树脂或玻璃的透光材料制成的盖子进行保护。当光盘驱动装置1安装在驱动器托架中时,透视孔51位于与形成在光盘驱动装置1的装置主体7上的相应的透视孔相面对的位置,从而可以识别出装入装置主体7中的光盘4。
安装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驱动器托架中的光盘驱动装置1适于驱动诸如CD(压缩光盘)或DVD(数字化通用光盘)等的光盘,从而记录和/或再生信息信号。如图2和图3中所示,光盘驱动装置1包括基本为矩形的装置主体7,该装置主体7在其内部具有用于接收光盘4的光盘托盘5和整体连接到光盘托盘5并适于以旋转方式夹持光盘4并再生来自光盘4的信息信号的光学读头单元6。
如图4所示,通过把一对上半部8和下半部9合在一起而形成光盘驱动装置1的装置主体7。上半部和下半部8、9通常由金属板通过冲切形成,并经过冲压过程来打孔。
装置主体7的下半部9在光盘托盘5从装置主体7中拉出方向一端是打开的,同时在与开口端相对的一端形成后端壁。在开口端和后壁端之间沿着侧边形成一对竖直侧壁。
相对设置的侧壁设置有导向轨道(未示出),用于对从装置主体7中抽出光盘托盘5和将光盘托盘5推入装置主体7的操作进行导向。导向轨道在后壁端和开口端之间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为U形的横截面,其U形凹进部朝向装置主体7。该导向轨道的凹进部与光盘托盘5的各个侧边接合,允许光盘托盘5自由滑动,并且引导光盘托盘从装置主体7的内部向外部移动,反之亦然。
上半部8与下半部9结合组成装置主体7。该上半部具有形成装置主体7的顶面的顶板部分10。类似于上面描述的下半部9,上半部8在光盘托盘5从装置主体7中抽出方向一端是打开的,同时在与开口端相对的一端形成后端壁。在开口端和后壁端之间沿着侧边形成一对竖直的侧壁部分。在上半部8的顶板部分10的大致中央处设置有开口11,该开口位于与设置在将在下文中详述的光学读头单元6中的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的光盘平台的顶面相面对的位置。
顶板部分10在与形成在上面描述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中的透视孔51相对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透视孔12。透视孔12具有基本为矩形的开口,它可由诸如树脂或玻璃的透光材料制成的盖子13保护。当光盘驱动装置1安装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驱动器托架中时,透视孔12位于形成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中的相应的透视孔51的正下方的位置。因此,用户通过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透视孔51以及穿过光盘驱动装置1的装置主体7的上半部8的顶板部分10切割形成的透视孔12,可以看出是否在装置主体7中装入了光盘4,并且如果是的话,识别装入装置主体7中的光盘4。
如图5中所示,光盘驱动装置1可以不设置用于保护透视孔12的盖子。由于光盘驱动装置1是安装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驱动器托架内,并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整体使用,所以用户不会触摸到透视孔12。因此,即使不用盖子保护透视孔12也不会产生问题。
可移动推入装置主体7的光盘托盘5具有用于接收光盘4的接收部分15。光盘接收部分15具有基本为圆形的凹进部,该凹进部的主表面具有开口16,用于将光盘平台和装入在光盘托盘5中的光学读头单元6的物镜暴露给光盘4。开口16适于露出安装在光学读头单元6的基础底盘上的光盘接收平台17,和同样安装在基础底盘上的光盘平台26和物镜28,从而经由光盘接收平台17直接向上面对光盘4。
光盘托盘5在其背面上带有光学读头单元6和用于与光盘托盘5接合并将其保持在装置主体7中的保持机构,但不会对该保持机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因此,如图3中所示,光学读头单元6随着光盘托盘5一起从装置主体7的内部移动到外部,反之亦然。
设置在光盘托盘5的背面的光学读头单元6具有作为单元主体进行操作的基础底盘20、与基础底盘20整体成形并且可转动保持光盘4的光盘转动驱动机构21、以及用于记录信息信号或对来自夹持在光盘转动驱动机构21上的光盘4的信息信号进行再生的光学读头机构22。
基础底盘20具有基本为矩形的轮廓,并且设置有开口25,用于将光学读头机构22的物镜28暴露给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虽然没有示出,但基础底盘20设置有用于在光盘4的径向上移动光学读头机构22的光头基座27的光头移动机构,和用于引导光头基座27移动的一对导轨。开口25在其纵向末端具有基本为弧形的切口部分,用来接收用于夹持光盘4的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1的光盘平台。
用于驱动光盘4旋转的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1包括用于驱动光盘旋转的主轴电动机(未示出)和设置在主轴电动机的轴杆上用来接收光盘4的光盘平台26。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1适于驱动光盘4以CLV(恒定线速度)、CAV(恒定角速度)、或CLV和CAV结合的速度转动。
用于在其上记录信息信号或再生来自放置在光盘平台上的光盘4的信息信号的光学读头机构22具有基本为矩形壳体的光头基座27,该光头基座27至少设置有诸如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未示出)、用于汇聚从光源发射出的光束并辐照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的物镜28、用于检测由光盘4的记录表面反射回的反射光的光检测器(未示出)、以及用于在光盘4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上驱动物镜28的驱动系统。
由于光学读头机构22的光头基座27通过设置在基础底盘20的开口25的相对侧边的一对导向杆支撑,所以光盘4可以被引导从装置主体的内部移动到外部,并且同时,物镜28通过开口25位于与光盘4的信号记录表面相面对的位置。
现在参照图1,当将具有上面描述的结构的光盘驱动装置1装入主机设备或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驱动器托架内时,形成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中的透视孔51可正好位于形成在装置主体7的顶面上的透视孔12的下方。结果,用户可以看出光盘4是否装入到装置主体7中,并且如果是的话,可以经由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透视孔51以及穿过光盘驱动装置1的装置主体7的上半部8的顶板部分10切割形成的透视孔12识别出装入在装置主体7内的光盘4。因此,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1,用户不需要为了识别装入光盘驱动装置1中的光盘4而打开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主电源开关并弹出光盘托盘5。
一旦打开主电源开关,则在关闭主电源开关之前,诸如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某些主机设备会消耗相当多的电能和时间。因此,这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1的用户来说非常便利,因为他或她无须打开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50的主电源开关,就能够确定光盘4是否装入在光盘驱动装置1中,并且如果是的话,可以识别出装入光盘驱动装置1中的光盘4。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盘驱动装置。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与上面描述的光盘驱动装置1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符号分别标记,并且不再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透明盖子30,用于保护透视孔12,并且该盖子具有突出部分31,适于放置在透视孔12中,直到盖子30在透视孔12形成的位置与上半部8的顶板部分10的内表面基本齐平。
如图6中所示,与上面描述的盖子13一样,盖子30是由诸如树脂或玻璃的透光材料制成。盖子30在将要放入装置主体7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突出部分31,该突出部分将被放入透视孔12的开口中。图7为沿图2中的A-A′线的透视孔12的示意性截面图。突出部分31具有与透视孔12的开口基本一样的尺寸,使得当将突出部分放入透视孔12中时,如图7中所示,盖子30在透视孔12形成的位置与顶板部分10的内表面基本齐平。结果,防止了灰尘进入到光盘驱动装置1中,不然的话,灰尘将进入到透视孔12的外部周边和盖子之间的间隙中。
换句话说,如果上述的盖子13没有设置突出部分,那么当如图8所示将盖子13粘结而覆盖透视孔12时,在透视孔12的外部周边和盖子13之间会形成一个台阶14。随后,如图8所示,当驱动光盘4旋转时,灰尘会由于光盘4的旋转产生的气流而粘附在位于R方向的下游的台阶14a上,该R方向为光盘4的旋转方向。随后,灰尘会粘附在设置在光盘托盘5上的光学读头单元6上,从而造成对光盘驱动装置1的操作的危害。
另一方面,如果光盘驱动装置1设置有盖子30,则将盖子30的突出部分31放入透视孔12的开口内,直到该突出部分基本上与顶板部分10齐平,从而防止灰尘粘附和沉积在透视孔12的外部周边和盖子之间的间隙中。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可以在透视孔的外部周边设置斜面,以防止灰尘的粘附。图9为沿图2中的A-A′线的透视孔35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9中所示,透视孔35设置有斜面36,该斜面从外表面侧到内表面侧增大了透视孔35的直径,并且至少设置在位于图9中的R方向的下游的外部周边部分35a上,R方向为光盘4的旋转方向。换句话说,以这种方式将透视孔35斜切,即从外表面侧向内表面侧形成的斜面36接近装置主体7的内部。
因此,由于光盘驱动装置在位于光盘4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的外部周边部分35a上设置有斜面36,所以灰尘既不会粘附也不会沉积在透视孔35的外部周边部分,这是因为如果通过光盘4的转动引起的空气流动产生了灰尘,则该灰尘将被驱动随着流动空气沿图9中的F方向流过斜面36。
虽然不得不至少在透视孔35的位于光盘4的旋转方向的下游的外部周边部分35a上形成斜面36,但也可以在某些其他的外部周边部分、或诸如位于输出光盘4的转动方向的上游的外部周边部分和/或位于垂直于该外部周边部分侧的外部周边部分等的部分上形成这种斜面36。利用这样的设置,空气在透视孔35中可以更平滑地流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粘附和沉积在外部周边部分或透视孔35的部分上。
用于分别盖住上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的透视孔12、35的透明盖子13、30可以用抗静电材料制成。如果用抗静电材料制成盖子13、30,则当给盖子13、30通电时,可以防止灰尘的粘附和沉积。例如,为了本发明的这个目的,可以使用HA-55(商标名,由Higashiyama Film有限公司提供)作为抗静电材料。
为了防止盖子带电和灰尘的粘附/沉积,可以通过将抗静电材料应用于透光的树脂或玻璃而制成盖子13、30。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可以是吸入式的,适于允许光盘通过光盘的插入/释放槽而直接插入装置主体7或从装置主体7弹出,来代替像上面描述的适于利用可以从装置主体7的内部移动到外部的光盘托盘5来移动光盘4的类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当结合在设置有透视部分的主机设备中时被驱动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光盘驱动装置包括光盘接收部分,用于接收圆盘形记录介质;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进行旋转;记录和/或再生机构,用于在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再生来自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以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与形成在所述主机设备中的所述透视部分对应设置,并且设置有透视孔,从而将放置在所述光盘接收部分上的部分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经由所述透视部分暴露到所述主机设备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透视孔设置有透光盖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盖子具有突出部分,当将所述盖子放入所述透视孔中时,所述突出部分在形成所述透视孔的位置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表面基本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透视孔至少在其位于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的旋转方向的下游的外周边部分形成有斜面,使得所述斜面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侧朝向内表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盖子配备有抗静电材料。
6.一种结合了光盘驱动装置并用于与所述光盘驱动装置整体使用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容纳部分,用于容纳所述光盘驱动装置;设备主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容纳部分暴露到外部的透视部分;光盘接收部分,用于接收圆盘形记录介质;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进行旋转;记录和/或再生机构,用于在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再生来自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以及装置主体,与形成在所述设备主体上的所述透视部分对应设置,并且设置有透视孔,从而将放置在所述光盘接收部分上的部分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经由所述透视部分暴露给所述设备主体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透视孔设置有透光盖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盖子具有突出部分,当将所述盖子放入所述透视孔中时,所述突出部分在所述透视孔形成的位置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表面基本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透视孔至少在其位于所述圆盘形记录介质的旋转方向的下游的外周边部分形成有斜面,使得所述斜面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侧朝向内表面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盖子配备有抗静电材料。
全文摘要
一种当结合在设置有透视部分的主机设备中时适于被驱动的光盘驱动装置,该光盘驱动装置包括光盘接收部分,用于接收圆盘形记录介质;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圆盘形记录介质进行旋转;记录和/或再生机构,用于在圆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和/或再生来自圆盘形记录介质的信息信号;以及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与形成在主机设备中的透视部分对应设置,并且设置有透视孔,从而将放置在光盘接收部分上的部分圆盘形记录介质经由透视部分暴露到主机设备的外部。
文档编号G11B23/03GK1652247SQ20051000535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4日
发明者大森清, 大塚隆, 根路铭国高, 福地裕之, 吉井学, 夏堀公士, 丸山阳子, 矶田达哉, 安彦刚志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